『壹』 公积金贷款夫妻共同申请最高可贷多少
两个人最高可贷80万元。
解释原因如下:
大部分城市都规定了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比如成都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60万元;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最高额度为50万元,申请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
其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房款总额的70%;
(1)成都买房夫妻贷款额度扩展阅读
贷款条件
1、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就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2、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者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3、配偶一方申请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其未还清贷款本息之前,配偶双方均不能再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
4、贷款申请人在提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时,除必须具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贷款的能力外,没有尚未还清的数额较大、可能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能力的其他债务。
5、公积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办理组合贷款的,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必须一致。
『贰』 夫妻双方公积金贷款额度怎么计算
根据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余额的倍数、贷款最高限额和贷款比例三个条件分别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贷额度。
1、按照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计算的最高可贷额度
计算公式为:(公积金账户余额+公积金月缴存额×2×至法定退休月数)×2
2、按照贷款最高限额计算的可贷额度
一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为50万元,两人或两人以上购买同一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为80万元。但公积金贷款额和贷款者每月交款额、个人信用情况有关。因此目前无法确定贷款者公积金贷款额。需要提醒的是公积金贷款的前提是连续交费半年。
温馨提醒:根据《物权法》规定,夫妻共同购置的房产,到底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需要在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进而在房产证上载明,因此,需要双方到场签字确认。即“主贷”和“参贷”
在银行的住房贷款合同中,一般只把夫妻中的一方设为“贷款人”,另一方可以作为“共同贷款人”。对于“共同贷款人”,不仅要求是为“贷款人”的直系亲属(夫妻、子女、父母),还必须为住房贷款抵押物的房产的所有者之一。
夫妻谁做“主贷人”有讲究银行的业内人士表示,“主贷”和“参贷”都是不标准的称法。在银行的住房贷款合同中,一般只把夫妻中的一方设为“贷款人”,另一方可以作为“共同贷款人”。对于“共同贷款人”,不仅要求是为“贷款人”的直系亲属(夫妻、子女、父母),还必须为住房贷款抵押物的房产的所有者之一。但是,这一条对于夫妻来说是个例外,即使房产证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另一方也可以作为住房贷款的“共同贷款人”。
『叁』 成都的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公式
公积金贷款的可贷额度由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本市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贷款额度计算公式、首付款比例、还贷能力系数、信用状况等规定,综合评估借款申请人实际情况后,取最低值确定:
(一)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是:符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条件的两人及以上职工单笔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单职工单笔最高贷款额度为40万元。
(二)贷款额度计算公式为: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两人及以上职工贷款额度=(借款申请人缴存余额+共同借款人缴存余额)×缴存时间系数×20倍;单职工贷款额度=借款申请人缴存余额×缴存时间系数×20倍。
注:
1、申请贷款时,根据连续正常缴存公积金时间确定对应的缴存时间系数
2、符合条件的两人及以上借款申请人,可按连续正常缴存时间较长的一方确定缴存时间系数。
除了公积金贷款还可以使用商贷或者组合贷款,了解更多可以上成都购房通
『肆』 成都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额度是如何规定
公积金贷款的可贷额度由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本市公积金贷款额度、贷款额度计算公式、首付款比例、还贷能力系数、信用状况等规定,综合评估借款申请人实际情况后,取低值确定。一个人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能贷40万,夫妻两人多贷70万
『伍』 成都买房子,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有公积金,另外一个人有社保,这样可以用公积金买房子吗
有公积金的一方,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
没有公积金的一方,办理商业贷款。
夫妻组合贷款,这样总体贷款额度多一点,而还款的利息,也比纯商业贷款少很多。
『陆』 成都公积金买房贷款上限是多少的
根据11月最新的公积金政策,成都对于一个人或一套房子最高支持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为50万,比之前提高10万,50万要求账户余额最低为2.5万。
『柒』 在成都买房可以贷款多少
若是招行住房贷款(含一手楼和二手楼),金额/首付比例规定如下:【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30%,即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购房产价值的70%;(不实施“限购”的城市调整为不低于25%);【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40%,即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购房产价值的60%。具体您的可贷金额需您提交相关资料,网点审核之后才能确定,您可以直接与当地网点个贷部门联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