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抵押担保 > 小额贷款防范电信诈骗活动

小额贷款防范电信诈骗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27 19:04:09

㈠ 预防电信诈骗内容

一、如何应对电信诈骗

1、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

2、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冒充淘宝、商家客服进行退款,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

3、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

4、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拦截,木马程序;

5、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

二、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要”

1、不轻信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

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

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4、要及时报案

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三、主要有哪些电信诈骗方式

1、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社保、医保”工作人员,用网络电话虚拟上述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或涉嫌洗钱、贩毒罪等”为名,要求受害人将个人资产转到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诈骗,或让受害人登陆虚假的公、检、法网站查看通缉令,后再实施诈骗。

2、补贴退税类诈骗

骗子冒充“财政、税务、卫生、残联、教育”等部门,谎称事主享受“购房退税、购车退税、新生儿补贴、残疾补贴、教育补贴”,向事主提供所谓的相关部门咨询电话,通过电话诱骗事主到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后通过利用被害人对ATM操作不熟悉将钱款转走。

3、小额贷款诈骗

骗子通过发送短信或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称可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对方就以先汇款至指定账户证明有偿还能力或缴交保险,公证费等各种方式实施诈骗。

4、提高信用卡额度诈骗

骗子在网络上推广谎称能为受害人办理提高信用卡额度的业务,利用受害人急于提高信用额度来获取资金的迫切心理,后套取被害人银行卡卡号及消费验证码等信息后,后将所消费购买的充值卡等物在网上销赃套取钱财。

首先我们要有防范的意识,且了解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一般都有哪些形式,再者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遇到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随便接,也不要点击不清楚的链接

㈡ 防范虚假电信诈骗的活动主题有哪些

遇到电信诈骗后,钱是有机会找回来的,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
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
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
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第四,因为网络诈骗维权难,所以建议尽快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损失的不可挽回。

㈢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防范常识
一、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一)“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二)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上有资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
(三)“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四)退税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退还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五)虚构绑架诈骗。你的通讯工具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你的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有一名犯罪分子在边上假冒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你速汇赎金。对方会给你提供一个账户,并且不让你挂电话和核实情况时间,要求你立即打款,否则……。如你信以为真,把钱打到账户上,你就上当了。
(六)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打电话谎称你的亲属,如: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要求您紧急汇款,您一旦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七)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八)盗用QQ借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九)贷款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信息。当事主联系诈骗犯罪分子时,犯罪嫌疑人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入“验资款”、“手续费”、“好处费”,以诈骗钱财;或索要事主银行账户,再层层设套,窃取事主银行账户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十)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大量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帐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十一)汇款诈骗。犯罪分子大量群发“我的银行卡消磁了,请把款转至我同事账户,账户*****”等类似信息,恰巧你要汇款时,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十二)“冒充领导”诈骗。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十三)无偿提供低息贷款诈骗。“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经理”。此类诈骗短信,是骗子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十四)“骗取话费”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手机用户的财产损失。
(十五)冒充黑社会敲诈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充“东北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 “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事主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事主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钱。
(十六)“高薪招聘”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利用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当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分子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十七)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诈骗。发送短信内容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车在本市出售,另防身武器。电话XXX。”此类骗术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品,可低价邮购,先引诱事主打电话咨询,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十八)电话交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如:谎称自己为“款姐”或“富商”),在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事主,然后借机诈骗。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是作案手法变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
二是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思想包袱很大,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是受害群体不特定。通过梳理分析,受害群体按职业分,有在校学生、个体老板、下岗工人、打工人员、农民;按年龄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
四是侦办难度大。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协作成本高、破案难度大。另外,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电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销户方便、转账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证据固定难度大,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
三、电信诈骗的群众防范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群众自身防范意识。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总结起来就是: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 ,诈骗信息勿删除。

㈣ 温馨提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您好:
防范电信诈骗可以从自身做起,对于突然的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轻信,不要在聊天中透露自己的个人资料。
客服73号为你解答。

㈤ 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问题

银行为防范电信诈骗做了很多工作,最典型的是网点营业厅的宣传,遇有大额转账的柜员会再三提醒等一系列工作。也有包括转账延迟到账等技术手段上的措施。

㈥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陌生电话不信甚至不接…切记电话只要是推销不论什么都别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如果有恐吓电话,例如您在哪哪消费账户被冻结需要转账等等…如果真要找你也轮不到他…有关部门会解决的。
陌生电话做到不闻不问

㈦ 防范电信诈骗有什么小窍门

现将常见的几种电信诈骗手段向群众公布,加强认识,防止上当受骗。

1.电话欠费。不法分子冒充电信部门工作人员、警务人员致电事主,告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捆绑了欠费电话及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事主可能被判刑。有的事主急于澄清自己,便将电话号码及存款情况告知不法分子。此类诈骗多使用019、00019开头的网络电话或“一号通”捆绑的电话。
2.刷卡消费。不法分子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其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查询电话。用户如果回电,即被告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应到ATM机上进行加密操作,逐步被引入“转账陷阱”。
3.通知退款。不法分子冒充税务局、邮政局、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要进行退税、退多收款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存到其指定的银行卡。所用号码多为00019*(国际IP电话),其提供的电话号码一般为4006*付费电话或铁通“一号通”电话。
4.虚假中奖。不法分子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以兑奖须交所得税、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为由,指引受害人将钱汇至其提供的账户。
5.低价购物。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并以先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为由,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6.汇钱救急。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骗使受害人关手机。关机期间,对方以医生或警察的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入院,正在抢救,或谎称受害人遭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实施诈骗。
7.引诱汇款。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对方账号。
8.彩票特码。不法分子拨打“响一声”电话或群发短信,谎称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钱款,即可为彩民、股民提供中奖号码或内线消息,以此骗取钱财。目前,此类诈骗在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有较大的诱骗性。
9.猜猜我是谁。不法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人身份,并声称要来找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再编造“嫖娼被处理”、“住院急需钱”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10.骗取话费。不法分子拨打“一声响”电话,或以短信形式要求受害人拨打电话收听点播歌曲,受害人拨打指定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
11.冒充领导。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
12.高薪招聘。不法分子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以此骗取钱财。
13、假冒熟人。以熟人或模仿熟人的语气和口吻,给你打电话和发短信。大多都会冒充老邻居和老同学,先让你猜猜他是谁,然后一点点的套你的话。得到信任后,再进行诈骗。

另外几种手段:

1、“公安局”寄邮包类诈骗
事主先接到以10000或0000 1968开头的语音电话,提示有个包裹请查收,接着会有“邮政工作人员”告诉你,某某公安局给你寄来一个邮包,如果你不信,对方帮你转接“公安局”,“民警”说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因此,你必须把所有的积蓄打到他们指定的安全监护账号,待他们核实清楚你的钱是清白的,再还给你。
2、“法院传票”类诈骗
此手段与“公安局寄邮包”类似,只是诈骗手法换成了一张“法院”的传票。
3、异地诈消费诈骗
骗子一般在境外通过号码软件冒充政法机关、电信和金融等权威部门,以电话欠费、汽车退税和银联卡异地消费等名义,诈骗钱财。
4、中奖类诈骗
直接打电话告知中奖,要求汇手续费、税费等,或是先打到被害人手机上,迅速挂断,等被害人回复时,先是语音提示被害人中奖,进而要求其汇手续费、税费等。
5、返还话费诈骗
这类诈骗的骗子自称是电信工作人员,电信局因电脑系统出错多扣了你家的电话费,请你到自动提款机前,按自动提示操作即可返还多扣的电话费;或要求你提供银行账号。如果你乖乖按其提示操作,你银行卡上的钱,就会被如数划走。
6、退税类诈骗
对方自称是税务局的,以“现在我们正在办理购车退税手续”为诱饵,让受害人打北京区号的一个电话,说有人会帮受害人办理相关事宜。受害人若打过去,对方便表示退税款已经打进国家税务局的账号,并告诉受害人一个账号和密码以及一个北京区号的电话。拨打这个电话会自动转语音提示受害人输入卡号和密码,一旦按语音提示操作,卡上的钱就会被转走。
7、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
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随意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总机号码,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帐户。
8、 ATM机虚假告示诈骗
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9、无偿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经理”。此类诈骗短信,是骗子利用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10、 “骗取话费”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如收到0941或0951的未接电话,一回拨即收费500元。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手机用户的财产损失。
11、诱使关机实施诈骗
通过骗取对方亲朋电话并通过短信诱使对方关机,如“你好,移动公司现在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然后在对方关机时以“在外出事故”、“生病急需手术”等事由诈骗对方亲友。
这些犯罪分子甚至针对事主接到电话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他们拟订了几套应对“文本”,供打电话的人照本运用。比如:
A.事主接到电话完全不信,就直接挂断电话;
B.事主对来电者身份表示怀疑,就说:“你可以通过114查询我们的来电真假……”(其实通过改号软件,他们早已将来电显示号码改成某单位的公开电话号码。)
C.事主对是否要汇款表现出迟疑,就说:“我们是公安局(或检察院)的,如果你不予配合,将承担法律后果……(威胁)”

阅读全文

与小额贷款防范电信诈骗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上贷款太多了怎么办 浏览:269
车抵押贷款注意什么 浏览:816
网上那些帮人贷款是真的吗 浏览:813
万达普惠贷款年化利率超过36 浏览:533
买二手房商业贷款需要哪些资料 浏览:381
只有身份证网上贷款 浏览:824
贷款抵押工作 浏览:753
诸暨小额普惠贷款 浏览:45
贷款中介公司大额 浏览:575
网上贷款公司抵押 浏览:990
有担保人贷款成功几率多大 浏览:368
车没还完贷款可以过户 浏览:955
上海黑户贷款当场拿钱 浏览:516
璧山房子抵押贷款利息多少 浏览:241
手机贷款给家人打电话吗 浏览:502
贷款需要配偶资料 浏览:377
湖南省公积金贷款买第二套房首付多少 浏览:87
子女公积金可以帮父母还贷款吗 浏览:888
夫妻贷款买490万的车 浏览:639
小额贷款会对以后贷款有影响吗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