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借新还旧”是否影响抵押权利人的第一顺位。
不丧失第一顺位抵押权
『贰』 我们银行有笔贷款已逾期多年,原抵押物已悬空,担保方现申请置换成利于处置的抵押物行吗
首先,将原先已悬空的抵押物置换成已易变现的抵押物是可行也是可取的。
操作的办法通行的就是先将现在的抵押物去有权部门办理登记,然后去追加原来的贷款担保,按你现在的情况,已得到了抵押人的积极配合,那算是幸运的,办起来也是方便的,至于法律效率,你在抵押合同中注明是为那笔贷款做担保就行了
『叁』 用房产做抵押的贷款,l借新还旧以后超过了坻押期限,抵押还有效吗
个人向银行借款时,个人往往需要向银行提供担保的,而房屋是担保的主要方式之一。抵押房屋后,银行就享有房屋的抵押权,那么民法典中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到期未还如何处理的?华律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中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到期未还怎么处理
民法典规定,个人抵押房屋后,借款到期后不还的,构成合同违约。抵押权人可以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变卖房屋清偿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一十条 【抵押权的实现】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二、房产抵押合同生效条件有哪些
1、房地产抵押合同是从合同,房地产抵押合同生效的前提是所担保的主债合同生效。
2、房地产抵押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它发生效力的前提是它不违背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3、房地产抵押合同,自办理抵押物登记之日起生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实践当中仅移交房地产权利证书的,一般不会使房地产抵押合同生效。但是,如果当事人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时,因登记部门的原因致使其无法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人向债权人交付权利凭证的,可以认定债权人对该财产有优先受偿权。也即可以认定房地产抵押合同有效,只是不能对抗第三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抵押房屋为债务担保的,债务人逾期不还款就会构成债务违约。债权人可以行使抵押物权,通过拍卖、变卖房屋偿还债务。
『肆』 在先设立的抵押权顺位会不会因借新还旧而改变
借新还旧,原债权债务消失,原抵押权失效,需重新设定抵押,顺序在后。
『伍』 新借贷款还以前的贷款抵押物可以取回来吗
只要是偿还完欠款,抵押物是可以拿回去的。
以房屋为例。付清抵押贷款,银行在1-3个工作日内出具结清手续,凭结清手续,去房地产局,当时就可以完成房产解押,当时就可以进行其它过户手续了。
希望以上知识可以帮到大家。
『陆』 办理贷款借新还旧的4个条件
有三个条件:
1、根据《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第九条: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未归还,又重新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应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认定不良贷款。对同时满足下列四项条件的,应列为正常贷款:
(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
(二)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
(三)贷款担保有效;
(四)属于周转性贷款。
2、对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应列入正常贷款的,应由信贷经营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审核,报其主管行长核准后,由会计部门办理转账手续。
3、对逾期贷款,应在贷款到期的次日,由电脑系统自动或由会计部门转入逾期贷款科目;对呆滞贷款,应在逾期贷款满规定年限的次日,由电脑系统自动或由会计部门转入呆滞贷款科目。
(6)贷款借新还旧抵押物悬空扩展阅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7月27日发布的《贷款通则》(试行),不良贷款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中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长期以来,中国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基本上是粗放式经营,不良贷款在专业银行贷款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良贷款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而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已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很难解决的地步。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对促进中国银行业务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柒』 抵押被查封,银行贷款借新还旧抵押还要重新办理登记吗
“借新还旧”最早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9月25日《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银发〔2000〕303号),这个办法也是“借新还旧”最初依据。
其第九条规定: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未归还,又重新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应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认定不良贷款。
对同时满足下列四项条件的,应列为正常贷款:(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二)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三)贷款担保有效;(四)属于周转性贷款。
这个办法出台之初,对缓解不良贷款的形成,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一办法于2007年7月3日被中国银监会在《关于制定、修改、废止、不适用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公告》中宣布不再适用。
此后,中国银监会也没有就“借新还旧”问题出台任何部门规章。
『捌』 银监会贷款借新还旧四个条件
银监会没有这样的规定。原来人民银行有这个规定: •
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银行贷款利息。
•
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
•
贷款担保仍然有效。
•
属于流动资金的周转性贷款。█需要提醒的是;银监会2010年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人民银行上述规定已废止。
『玖』 银行贷款借新还旧违规吗
违规,新贷偿还旧贷是不合法的。新贷偿还旧贷在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是不被允许的,因为银行因此承担的风险变大。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新贷与旧贷系同一保证人的,不适用前款的规定”。因此说,法律对借新还旧并没有禁止性规定,是合法的。
拓展资料:
以新贷偿还旧贷”的认定
1、2010年1月5日,甲公司向A银行借款500万元,借期至2010年7月4日,借款用途为借新还旧,该笔借款由乙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2010年7月2日,甲公司、乙公司、A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并约定,因甲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从乙公司拆借500万元用于归还所欠银行本息,归还后银行将尽快履行审批手续,继续给予甲公司发放新融资500万元,并同意甲公司以新融资归还乙公司的周转借款。随后各方按照三方协议的约定,A银行重新向甲公司发放了500万元的贷款,甲公司并将款项转给乙公司,后因甲公司未及时归还贷款,被A银行诉至法院。
2、 在本案中,甲公司借用过桥资金偿还旧贷再以新贷偿还过桥资金的行为是否属于以新贷偿还旧贷。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所指“以新贷偿还旧贷”通称“以贷还贷”。传统的以贷还贷大多以换据等方式完成。但近年随着银行监管的原因,这一操作模式不再被允许,借助第三方资金(即过桥资金)还贷成为主要方式。这种新的形式因介入了过桥资金,是否仍属于以贷还贷?
以贷还贷是否成立,要件有三:一是新旧贷款债权债务主体一致;二是借款人客观上有将新贷偿还旧贷的行为;三是借贷双方主观上存在以贷还贷的合意。在本案中,首先,本案新、旧贷款债权债务人一致,符合主体条件;其次,本案借款—还贷—再次贷款—归还借款,是一个完整过程,各环节紧密衔接,其中虽介入过桥资金,但未改变以新贷还旧贷的实质;再次,三方协议明确约定通过过桥资金偿还旧贷再以新贷偿还过桥资金,且其后各方按约履行,可据此认定借贷双方存在合意。
4、因此,本案新旧贷款的流转过程虽介入过桥资金,但无论从借款双方的真实意思,还是行为属性,本质上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以贷还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