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是 美国的次级债务危机 的受益者啊
你错了美国就是收益者,这只是美国人玩的金融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金融产品创新。其前提条件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其实这仍旧是古老的犹太金融骗术的翻版。用巧妙包装的垃圾换取你的优质商品和优质资产,让你所有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 这是不折不扣的金融掠夺。
“次级按揭”是国外住房信贷的一种类型,贷给没有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金融机构能够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不足以弥补价格缺口,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面临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由于美国房地产发展达到极限,房价无法继续上涨,于是引发这次的次按风暴。
一
美国这样成熟的金融体系当然知道次级按揭的风险。因为知道,所以才将次级按揭产品证卷化,将风险转嫁到全世界。这是经典的不良金融产品营销。
美国的金融家们绝顶聪明,他们制造了流动性(大量印美元);美国通过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将美元转化成为其他国家和企业(主要是创造价值国家和出口资源国家)外汇结余;然后再用美国房地产吸收这些流动性。这种用砖头再次收回美元的逻辑,本质上就是将全球美元货币财富转化为美国国民财富。这是一个完美的纸币换财富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绝妙之处,就是次级按揭产品证卷化。它将借贷行为转换成了投资行为;次按产品拥有人永远没有机会将产权还原成为债权,必须接受投资失败。一句话,由于投资失误,他们将自动放弃他们国民创造的财富和他们用本国资源换取的财富。
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做:金融产品创新。其前提条件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这其实这仍旧是古老的犹太金融骗术的翻版。用巧妙包装的垃圾换取你的优质商品和优质资产,让你所有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
这是不折不扣的金融掠夺。
二
次级按揭演义的次按风暴当然不是故事的结局。
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依赖出口的国家,极其残忍地压缩了国民福利,本国民众购买力不足以支持过于强大的生产能力,为了维持就业,就必须接受美国制造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换句话说,就必须接受美国人印刷的美元。也就是说,必须借钱给美国人买我们的产品。为了维护这一逻辑,中国等国家只能进一步剥夺国民福利,进一步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进一步破坏环境。这种悲惨的逻辑,形成一种吸毒式的沉陷。
任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创造价值作基础的货币发行,提供给经济体系的不仅仅是流动性,其结果必然是货币贬值。这就为美元大规模贬值预留了伏笔。
于是,问题出现了,当美元贬值的时候,谁持有美元?
要知道美国国民是不储蓄的,他们已经通过金融工具大量借贷,拥有大量的动产和不动产。货币贬值的时候,他们将是资产升值的受益者。美国政府只有负债,绝无现金负担,美元贬值等于削减政府债务。美国企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用现金回购股权,最大限度的减持现金。一些敏感的香港商人也开始大规模减持现金,大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
最大的受害人将是持有巨额美元外汇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当然,这当中无疑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的政府、企业和中国国民。中国政府、企业和国民将承受巨额外汇损失。中国国民财富将由于管理层的愚蠢蒙受不低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损失。
三
次按风暴最终将以美元大规模贬值为结局。那将带动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的相对贬值。那就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的实质下降。其结论是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事实上,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已经悄然开始。甚至不能说悄然开始,资产价格(股市和楼市)已经狂涨,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马上就会发生的是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已近临近了。可怕的经济危机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了。
很多人谈及通胀,就会反复论证供求关系。那意思是说,中国百姓手中的有限货币,面对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永远供大于求,不会通货膨胀,只有通货紧缩。这是一个可怕的伪命题。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假设前提:永远不提高劳动力成本,永无止境的破坏环境,持续的掠夺性开发资源。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供需矛盾当然会逆转。事实上,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市场定价的劳动力已经开始出现价格上涨,民工荒就是一个例子。猪肉价格上涨是另外一个例子,农民无法长期亏本提供无限供给。很快将出现的粮食上涨将不仅仅是一个例子,那将是所有问题爆发的一个前奏曲。
结论十分可怕。被压榨到极限的劳动者有着无限需求,而无法无限提供供给。有限需求和无限供给不过是一个神话。神话破灭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就会成为经济危机。
四
老牌的帝国主义欧洲是清醒的。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从谷底计算升值超过50%。欧元区的资产也在不断地升值。并且,富有的欧洲并没有大量持有美元。同时,他们基本保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与国民福利的平衡。它们通过提供流动性增加国民福利,而不是榨取国民福利。
五
中国,或者说大多数后工业化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那是无数次热战和半个世纪冷战留下的阴影。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就必须富国强兵。富国,几乎不可避免的就会对国民福利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剥夺。
笔者一向认为,外汇储备与高地价政策一样,是一种针对国民的特种税收。毫无疑问,这种特种税收可以迅速累积国家财富,增加国家实力。但是,作为一种隐蔽的税收,它会不断的侵蚀国民福利,削弱国民购买力,导致社会分化,使国民经济结构畸形化。大规模外汇储备,不仅仅是一种货币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当这一政策走向极端就成为一种残忍的掠夺国民福利的政策。只不过,这种通过货币政策进行的特种税收行为,具有隐蔽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不易理解和不易被发觉。
重复一遍:外汇结余是一种国民收入。当这种国民收入不能转化为国民支出时,相当于政府向国民征收的税收。当所谓的外汇储备变成他国国债或境外投资时,就成为中国的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本质上是国民福利转移。当投资失败(贬值)时,构成国民福利损失。中国国民福利损失,可以视同为中国政府对外国国民的无偿补贴。
令人十分忧虑的是,如果这种特种税收完全转化为国家财富也无可厚非。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富未必一定民穷,国家可以照顾国民。但是,事实却未必如此。与高地价政策一样,外汇储备的受益者,却未必是政府。在财富的大规模再分配过程重中,国内外的利益集团成为最主要受益人。国家经济政策成为剥夺国民福利的工具。甚至是转移国民福利的工具。
要知道,一切都是在现行制度、法律、政策范围内进行的。要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和复兴而进行的。要知道,中国的管理层和中国的当事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麽。
六
次按风暴并未立刻、真实的冲击中国经济。就如同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还没有形成台风,还没有在中国登陆。但是,这并不是说次按风暴与中国无关。恰恰相反,它未来可能的登陆地点就在亚洲,就在中国。
中国的管理层时间并不充裕。中国需要果断的、系统的、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并非想象的那末复杂。一言以蔽之,让利于民。但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绝对比想象的困难。因为,涉及中国宏观政策的管理部门繁多,立场和利益错综复杂,协调和统一极其困难。
让利于民的方式可以体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各个层面:
例如,财政政策。取消所有针对企业的政策性补贴(如大企业价格垄断、如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低资产资源使用税、如国企利润不分红等等)。
例如,货币政策。不再执行可耻的负利率;压缩存贷款息差;放弃盯紧美元的汇率政策,逐渐放宽汇率颇动幅度,直至取消联系汇率机制。贫穷的中国不应成为资本输出大国。
例如,税收政策。弱化针对劳动所得的税收;强化针对资产和资产增值的税收。将税外收费纳入法律约束,减轻人民负担。特别是必须规范土地买卖收入,不能使之既逃脱税法又逃脱预算法的管辖,成为无约束的各级政府大金库,成为中国经济的乱源,成为中国腐败的发源地。
例如,房地产政策。必须建立中国城市微利房政策。由政府无偿拨出土地,按城市人口比例提供不可转租转售的微利房,补贴低收入居民,抑制房产价格狂涨给城市居民带来的生活贫困化。
总之,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政策调整,让利于民,迅速而有序的提高国民福利,提高国民的购买力,提高国民购买力在GDP中的比重。用内需的迅速提高,消化供给过剩,抵御通货膨胀危机的冲击和破坏。这无疑严峻的考验着最高管理层的道德勇气和管理水平。
七
中国不是没有懂经济的人。中国只是没有勇于并且能够揭穿经济现实,关心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的“经济学家”。目前,活跃于中国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经济学家”,大部分实际上是各种国内外商业机构产品销售的推销员。机构以高薪豢养的“经济学家”或者“分析师”们,关心的是机构的利益或者利润,或者可以直截了当的说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取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不是他们的目标。由于机构庞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足以捧红任何他们需要的代言人,所以他们得以占领几乎一切话语权。不仅仅是占领话语权,他们还大量生产概念、逻辑、理论,形成中国经济学界不遗余力协助机构剥夺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的系统理论解释,形成了十分无耻却万分壮观的“美声”大合唱。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人才。但是,类似于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的种种变革多数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往往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与国家和国民利益相背驰。当特殊利益集团失去了国家观和历史观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愚蠢和凶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滥用话语权和话事权,谋取一己一时之私利,直到王国覆灭,直到悲剧成为历史。
中国的思想家不熟悉经济问题。中国人实际上没有搞清楚财富和产值这样最简单的经济学概念。我们知道发展是硬道理,将发展简单定义为GDP的高速增长,为了GDP不惜剥夺国民福利、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我们不知道资产和资产增值的含义,更加的不知道财富和财富积累的意义,我们不了解GDP的高速增长,并不意味着资产和财富的增长。我们不知道劳动所得不等同于资本利得。我们知道如何创造价值,却不知道如何拥有价值,甚至不懂得价值转移和价值剥削。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接受价值剥削和价值掠夺。可能我们需要换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国民财富积累是硬道理。
不过,笔者也并不悲观。毕竟中国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中国有一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党,中国已经有了超过十亿识文断字的国民。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不相信中国会被资本再次殖民。笔者也不相信,已经觉悟了的世界可以长期接受西方国家如此无耻和放肆的价值掠夺。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18&articleId=2749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83&articleId=6461
⑵ 美国的两房指的是什么
""两房”一般是指房利美和房地美两个公司。
房利美,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是最大一家GSE企业,创立于19世纪30年代。
房地美,即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是GSE中第二大的企业,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它于1970年由国会成立。
两个联邦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当初是美国政府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而组织的两个住房贷款公司。原来它们都是由私人控股的公司,但由于发生金融风暴的关系08年9月7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詹姆斯·洛克哈特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将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现在两房的大部分股权已经是美国政府。以避免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发生。
“两房”发行住房抵押债券。这两家机构将联邦住房委员会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按期限、利率进行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住房抵押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再以收入资金向更多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还对提供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品种提供担保。
“两房”是支持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机构,它们担保了绝大多数房地产按揭贷款。其次,“两房”对于美国金融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两房发行和担保的抵押支持债券(MBS)已经渗透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参与者。
⑶ 房地美和房利美在美国算什么性质的金融机构
房地美(Freddie Mac,NYSE:FRE,旧名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是美国政府赞助企业(GSE,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第二大的一家,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
1970年由国会成立,作为旨在开拓美国第2抵押市场,增加家庭贷款所有权与房屋贷款租金收入。
规模:抵押投资组合总金额达1.29兆美元,其中5690亿美元抵押资产是其自身投资一部分。债券市场协会(Bond Market Association)资料显示,由Fannie mae、Freddie Mac与Ginnie Mae提供担保的抵押担保证券或债券,达到3.2兆美元,占美国流通债券总值的16%。
Freddie Mac的使命努力创造
稳定: Freddie Mac 的被保留的股份单充当在确定的there’s 的一个重要角色金钱稳定的供应使贷款人做房屋贷款新homebuyers 需要和可利用的供应劳工住房在我们的社区。
支付能力: 财务住房为低落和适度收入家庭是Freddie Mac’s 事务的一关键部份自从我们打开了我们的门35 年前。Freddie Mac’s 视觉是, 家庭必须能能购买家和保留那个家。
机会: Freddie Mac 确定有金钱稳定的供应使贷款人使贷款新homebuyers 需要。这给大家对homefinancing 的更好的通入, 培养屋顶在homeownership 机会在美国。
繁荣: Freddie Mac 充当在America’s 经济的一个重要角色, 几乎20% 被弥补住房和相关的产业。
Freddie Mac的价值
我们自傲在使在家成为可能为成千上万美国的家庭, 并且我们接受与我们的住房使命是一致的核心价值。
领导: 我们采取主动性达到我们共同的目的。
正直: 我们做正确的事 – 没有妥协!
人们: 我们是公平的, 尊敬其他人, 接受变化和是有责任的。
优秀: 我们努力单独地和集体超出赌金保管人期望。
房利美(Fannie Mae),创立于1938年,是政府出资创建,从事金融业务,用以扩大资金在二级房屋消费市场上流动的资金。 1944年,房利美的权限扩大到贷款担保,公司主要有退伍军人负责管理。1954年,房利美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1968年, Raymond H. Lapin 成为房利美的总裁,在他就任的30年内,修改了公司的制度,使之成为一个私有的股份制公司。1970年,房利美股票在纽约交易股票所上市。1984年,房利美首次在海外发放公司债券,从此公司的业务进入国外金融市场。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汉证券投资词典》中对Fannie Mae解释如下:“联邦国民住房贷款协会 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联邦国民住房贷款协会)的昵称。美国三大住房贷款证券化经营机构之一,成立于1938年。其性质为社会公众拥有,美国政府资助。专门运作由联邦住房委员会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将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按期限、利率进行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住房抵押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再以收入资金向更多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还对提供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品种提供担保。所发行的重要品种为住房抵押债(mortgage backed security或mortgage pass-through)。联邦国民住房贷款协会自身的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
危机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房利美于2008年7月身陷700亿美元亏损困境。之后美联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迅速联手出击,对美股的稳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美国政府9月7日宣布,从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根据接管方案,美国财政部将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资,并收购相关优先股;两大机构的首席执行官被限令离职,政府相关监管机构接管两大机构的日常业务,同时任命新领导人。
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冲击,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陷入全面危机。在过去一年,两大机构的损失已超过14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问题使金融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接管这两大机构是当前保护市场和纳税人的“最佳手段”。
⑷ 美国提供次贷是哪两家金融机构啊
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上周爆出财务状况恶化的消息,公司股价出现大跌。美国政府也紧急展开“救火行动”,除了为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资金支持外,还接管了另一家倒闭的房贷机构,加州印地麦克银行。房贷机构危机将进一步拖累本已疲弱的美国经济,并将对美元反弹、美国及全球资本市场信心造成冲击。一时间,美国经济似乎又完全笼罩在次贷危机的阴影之下。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这两家机构在美国住房融资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美国国会为保证住房贷款市场资金流动而立法设立的机构。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这两家房贷机构拥有或提供担保的抵押贷款总值约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所有房屋抵押贷款债务的近一半。房利美和房地美遭遇的困境引起外界极大担忧。由于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从事次贷以外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投资者担心,它们陷入困境显示,由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有可能向更为广泛的“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演变,而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的风险。影响全球经济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次贷危机、高油价以及高通胀等仍在持续中,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新兴市场国家尤其要关注经济波动的风险。
⑸ 美国房贷始于几几年
美国发展个人住房贷款的启示(需要下载)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JLLT200109024.htm
美国的商业银行早在30年代就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1938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联合会,1968年成立了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170年成立了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英国有诸多机构,如商业银行、抵押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等均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提供者。经过了近七十年的发展,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普及私有住房,提高美国居民居住水平,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乃至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http://info.westpower.com.cn/cgi-bin/Ginfo.dll?DispInfo&w=westpower&nid=117679
⑹ 政府机构债券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债券
由美国联邦政府所属机构或联邦政府创办的经营机构发行的债券。这种债券不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因而不是美国财政部的直接债券。债券发行机构本身承担偿还债券的责任,债券的发行和还本付息均不列入联邦预算之内。美国有权发行此种债券的机构有两类:一是联邦政府所属机构,称为联邦机构,其资金全部或大部分由联邦政府拨给,包括美国进出口银行、联邦住宅管理局、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邮政局、美国铁路协会、农业电气化管理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这些联邦政府所属机构发行的债券一般是由联邦政府担保的。二为由联邦政府主持或创办,木目前已成为独立经营,但仍在某种程度上受政府控制和管理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机构,称为联邦创办机构。这类机构包括联邦农业信贷银行、合作银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联邦土地银行、联邦国民抵押协会、联邦中介信贷银行、学生贷款销售协会等。这些联邦政府创办机构发行的债券虽不由联邦政府担保,但政府一般也决不会听任这些机构发行的债券大规模违约而袖手旁观。因为尽管这些机构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但多数仍处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例如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有3名董事长是经国会同意,由总统任命的;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直接由美国建房及城市发展局领导,其15名董事长中有5名董事长是由总统任命的。
联邦政府机构债券属于政府债券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政府债券的一些特点。由于债务方是政府机构,有相当高的信誉作为清偿担保,清偿能力好,收益稳定,因而该类债券是一种风险小、安全性高的投资形式。所不同的是,政府公债券的信誉担保更高,因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发纸币来实现其无限的清偿权;而政府机构债券的信誉是靠政府的支持和资助得以实现的,不能靠增发纸币来清偿对公众的债务,所以其信誉水平稍低于政府公债。联邦政府机构债券所筹资金的用途不同于政府公债,后者广泛地用于政府的各项财政开支,只有少数用于特定的建设项目,而前者由于是由各个不同性质和职能的专门机构发行的,所筹资金也主要用于各个不同的行业,以实现不同机构各自特定的职能。例如,美国住宅信贷银行所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发展房地产业;美国进出口银行所发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和鼓励进出口贸易等。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债券是不定期发行的,发行程序与政府公债相似,一般也是由委托代理机构(银行或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有些政府机构本身就是金融机构,当然也可以自办发行。债券期限根据债券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而不同,多数为中长期债券。债券利率的确定比较灵活。各种债券依其规模、期限、担保制度及当时市场利率水平等确定利率,一般每半年付息两次。1974年开始,联邦机构(不是联邦创办机构)不再发行新的债券,而通常是通过美国财政部一个联邦融资银行借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联邦机构债券将逐步到期偿还,联邦机构债券市场将逐渐被联邦创办机构发行的债券占领。
与政府债券相同,美国联邦机构债券多数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⑺ (政治问题)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排除A 银行收购与价格供求无关
B可以被排除 . D我不知道怎么解释 但我确定答案是C.
⑻ 国内外住房贷款制度比较
1、国家建立个人住房贷款制度,其目的是引导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消费、实现住房贷款由开发性向消费性的转移、以此促进住宅业的发展并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这也是当前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
从目前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实际来看,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主要有两种,即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现在,部分商业银行还相继推出了由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所组成的个人住房组合贷款。
2、美国模式 :抵押贷款证券作为20世纪最主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起源于美国。早在1938年,美国就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开始探索和培育住房抵押二级市场,以改善住宅信贷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3、贷款法律制度是各种旨在调节贷款关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总称。贷款法律制度通过规定贷款主体、贷款流程和监管机构等有关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成文规定,以达到调节信贷关系、增进经济交往和最终促进经济活动有序发展之目的。
⑼ 美国两房
美国的两房是指,房利美(Fannie Mae)中文全称为联邦国民按揭贷款协会与房地美(Freddie Mac),中文全称为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是带有政府性质的、两个联邦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当初是美国政府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而组织的两个住房贷款公司。原来它们都是由私人控股的公司,但由于发生金融风暴的关系08年9月7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詹姆斯·洛克哈特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将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现在两房的大部分股权已经是美国政府。以避免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发生。
“两房”发行住房抵押债券。这两家机构将联邦住房委员会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按期限、利率进行组合,作为抵押或担保发行住房抵押债券,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再以收入资金向更多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还对提供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品种提供担保。
“两房”是支持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机构,它们担保了绝大多数房地产按揭贷款。其次,“两房”对于美国金融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两房发行和担保的抵押支持债券(MBS)已经渗透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参与者。
就说这些,希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