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主要有哪些请分别介绍。
“校园贷”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谎称是某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声称大学生在网站上注册过校园贷账号,并曾借贷,如不配合操作就要影响个人征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信息贷的钱款打到骗子账户上,从而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大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遇经济困难,建议主动联系家长或老师,切莫轻信不良网贷的虚假宣传。
补助金、助学金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冒充教育局或学校工作人员,假借补发助学金、发放奖学金等名义,诱使被害人到自动取款机或在网银上按其操作,转走被害人卡内现金。
【警方提醒】接到此类电话后,应第一时间向学校有关部门或老师进行核实,不要擅自进行转账操作,以免受骗。
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受害人社交账号,向同学、老师、家长编造交纳“培训报名费”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警方提醒】面对亲朋好友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急需用钱的情况,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
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以高薪诱惑学生,让学生在网上帮忙刷单,谎称一天可赚300元。需学生先行垫付资金刷单,过后会退款并返利。当完成刷单,对方就会将其拉黑。
【警方提醒】“刷信誉”是协助商家不诚信的行为,涉嫌违法,应坚决拒绝参加,牢记刷单就是诈骗。
② 贷款要注意哪些套路
贷款需要注意以下套路:
套路一,虚假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短信、电话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以无抵押、低利息、不要求征信、只需提供身份证、当天即可放款等等幌子,引诱我们添加对方的联系方式。当我们登录诈骗分子提供的虚假贷款平台时,需要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号、甚至需要填写银行卡密码。之后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称贷款无法提现,比如输入错误银行卡号或是账号冻结,需要缴纳“解冻费”等。
套路二,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名义诈骗
开学前后,有的诈骗分子会给新生打电话、发短信或微信,冒充资助工作者,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名义,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套路三,低价代购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拓展资料:
贷款类型
1、抵押贷款
这种类型是常见的贷款方式,银行一般认可的抵押物包括:住房、商铺、写字楼、土地等。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获得的贷款,贷款到期,借款人必须如数归还,否则银行有权处置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
2、按揭贷款
按揭有一手房按揭和二手房按揭两种方式。前者是购买开发商新房时进行贷款,此时开发商未取得该房屋的房产证和国土证,一般在1-2年后开发商回笼资金后还清开发贷款后才能获得房产证和国土证;后者是购买卖家的房屋时进行贷款,此时卖家已有房产证和国土证。在此要强调大家的是,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按揭是贷款后得到房子;抵押是必须有现房才能抵押从而获得贷款。
3、信用贷款
是以借款人的信誉而发放的贷款,一般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申请信用贷款的特点有:风险大、收益普遍较高、征信要求严格。
③ 骗取贷款和贷款诈骗犯罪的异同及侦办工作思考
骗取贷款罪: 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④ 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园贷
1、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没实质性需求的东西别买,不要为了虚荣而超前消费。更不能有攀比心,为了高档手机、名牌化妆品和品牌服装而任意消费。在消费方面,拆东墙补西墙只会让你活得更加窘迫。不培养用花呗结账的习惯。正确的消费观可以从明面上让你避免校园贷的圈套。
2、杜绝购物分期付款消费。
分期付款给消费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陷阱。其中一些服务费、分期手续费、担保费等其他收费项目。整个分期累计下来,比用现金支付要贵很多,有的会高达商品价格的百分之三四十以上。
3、要遵循“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消费原则。
不要过度消费,不与其他学生攀比,认识到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改掉过度消费的坏习惯。
小结:大学生活是美好的,但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的隐患。校园贷作为这些隐患之一,更需要我们妥善应对,周全防备。拒绝校园贷,让自己安心,让家长放心。
⑤ 网贷诈骗都有哪些诈骗方式
第一,助学金、无息助学贷款等诈骗方式。现在有不少的网络诈骗平台,也就是网贷的依托平台。很多平台不知道在哪弄到了不少学生的个人信息,于是通过电话营销,告知对方可以无息贷款,用于助学金和大学期间生活费用。如果你同意了,就需要提供你的身份证,学生信息等等。你以为你贷到了不用付利息的贷款,实际上用你的信息,对方已经在平台上为你办理了借贷,钱是到了,但高昂的利息也会继续产生。
总的来说,网贷诈骗近年来屡见不鲜,如何避免踩雷?最佳的方式自然是远离网络借贷,更不盲目相信低投入高回报,无偿借款等具有高诱惑的事情。
⑥ 大学生信贷是机会还是威胁
机会与威胁并存。
对于机会,首先目前超前消费已经成为热潮,信贷可以满足大家的欲望,有很多想要买的东西或者说缺钱的时候,信贷无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其次,利用信贷进行超前消费可以是一种刺激学生更加努力的一个好方式,信贷属于超前消费,但是需要在一定时间还款,比如女生很多的app像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等,基本上具有一定信用的人都会有一定的额度可以超前使用,因为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还款,学生在使用过后,知道自己还有一笔信贷需要还,就会刺激她们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勤工俭学,兼职,实习等努力的赚钱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且能够进行信贷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应该都是信誉比较强的,自身的行为自律比较强,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行为代表什么,自己有能力去支持信贷。
威胁方面,首先信贷有风险,可能会使学生陷入困境,网上很多诈骗贷款的案例,如果学生不加以辨别,很容易进入骗局,让自己背负巨额贷款。其次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属于无收入人群,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学费都靠父母给予,自己自身解决金钱问题的同学毕竟是少数,父母给予的是有限的,如果过早的进入信贷,而自己本身又没有能力还款,对大学生来说压力巨大。并且网上的贷款平台多种多样,学生禁不起诱惑,或许会产生裸贷等行为,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信誉声誉等等,所以大学生信贷需要保持一定的防范意识。
总之,大学生信贷有利有弊,它是一个督促自我努力奋斗,满足自我消费欲望的好机会,同时它也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大学生在生活费学费方面有困难,国家是有一定的帮扶政策的,比如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贷款上学,在上学期间国家贴利息,毕业后才开始还款,还可分多年还清,而且国家的贷款安全性更有保障。同时学校也会提供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等帮助困难学生,所以如果大学生家庭困难的,可以利用好国家对我们的帮助,避免接触信贷。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提高绩点成绩,提升自我综合能力,争取申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或者学校的校级奖学金,通过自生能力兼职,补课等等,转取生活费,这也是不少的收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