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是卖方,买方已获银行批贷,双方已过户,买方恶意拖延不去银行做抵押登记,以至银行不放款给我怎么办
超过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抵押登记的时间,这种情况就属于买方严重违约了。
处理方法:
1、极积与买方协商,要求对方按合同约定覆行合同;
2、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先冻结该房屋,防止买方另行出售,将该资产转移;
3、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覆行合同或申请法院强制抵押登记;
4、以买方不覆行合同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过户无效,恢复原卖方的产权,并由违约方承担所有费用和损失。
B. 二手房买卖,过户后,买方借故不去银行办理抵押该怎么办
直接起诉,一般来说只要您是找的正规中介是不会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中介有义务和责任在审贷款和过户这个环节把握好,如果真的出现了中介在明知没有审核通过就要求您去过户,而后买方不去办理抵押就直接起诉,双方同时起诉!如果中介告知过您,在过户是贷款是审核通过的,而买方单方不去办理抵押,可以先叫中介协助办理,实在不行就按照合同办理!超过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抵押登记的时间,这种情况就属于买方严重违约了。
处理方法:
1、极积与买方协商,要求对方按合同约定覆行合同;
2、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先冻结该房屋,防止买方另行出售,将该资产转移;
3、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覆行合同或申请法院强制抵押登记;
4、以买方不覆行合同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过户无效,恢复原卖方的产权,并由违约方承担所有费用和;
拓展资料
房屋贷款利息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C. 二手房已过户 买家贷款批不了 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分情况来处理:如果贷款已经通过了银行的审批,此时买卖双方只能双方耐心等待放款;如果贷款没有通过审批,买家和卖家可以协商如何支付尾款的问题,如果买家确实无法支付尾款,那只有按合同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买家是否违约情况要看《二手房买卖合同》的有关约定。通常来说,若银行贷款不是由于买方的个人原因无法办理,买房人可以不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是银行原因,比如额度紧张无法放款,那么购房者可以和卖家协商解除购房合同,并且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卖家应该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
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原因,比如征信记录有污点或者还款能力不够而影响贷款审批,首先应该尽量解决,如找担保公司担保或者延长还款期限等。如果仍无法解决,那只能解除购房合同了。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给卖家,同时卖家应该返还首付款。
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流程是怎样的?
1.申请。准备申请二手房贷款的职工应提交《借款人(配偶)工资收入及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一式三份)和交易前的《房屋所有权证》的原件及复印件,由业务人员审核确认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是否正常(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还须申请报件时最后确认)、该职工(配偶)工资收入证明是否真实、规范。
2.担保。二手房住房公积贷款担保方式有阶段性保证加抵押、抵押两种,借款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3.审核。按要求提交全部贷款申请资料后通过审核、审批,通过后通知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办理合同公证等手续。
4.放款。借款人以上所有手续办理完毕后,由中心向委托银行发出《准予放款决定书》,通知银行放款
5.还款。一系列办理流程后,最后就是购房者还款,购房者就可以按借款合同中月还款额的约定,按月向银行还款就可以了。
D.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若已过户给买家,但银行不批贷款怎么办
正规的渠道情况下,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目前的二手房正常交易流程都是银行贷款审批通过后,买卖双方再去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如果说银行的贷款并未审批通过,那么就不可能先去办理过户,在不专业的中介也不可能犯这个错误。
在你只有在银行审批贷款额度及期限通过之后,双方才会去办理过户手续,过完户,买方在拿新的房产证到银行办理实质的抵押登记,同时银行发放贷款,支付给卖方。也就是说过户在贷款审批之后,贷款没有审批,根本不会过户。
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正常银行审批通过之后,双方才会去过户。理论上过完户,买方拿新的房产证到银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同时银行放款。但是在这个环节有两种可能银行会拒绝放款:一是银行在放款环节时发现买家当初提供贷款审批的资料存在作假情况,且情况较为严重,比如全套虚假的银行流水,比如虚假婚姻情况(假离婚骗作首套房多贷款),比如税务票据作假等等,这些严重的作假情况都可导致银行不放款;二是在放款环节时,买方在他行出现逾期欠息的情况或者存在大额民间借贷诉讼情况,此时买方的还款能力较贷款申请时发生严重的变化,为了控制信贷风险,银行就可能会拒绝本笔放贷。
其实这种情况在找正规房产中介的时候偶尔也是会出现的。但是都是谎话并非已真实过户,一般是因为卖房者和房产中介签署了该房产独家协议,签署独家协议后卖房者也就是在约定的时间内只能挂在这个房产中介卖房,不能再委托给其他中介来销售此房产,一般房产中介在约定时间内未销售出去卖房者房产的情况下,都会用这种手段来欺骗卖房这来拖延时间,要不卖房者就可以找其他房产中介销售此房产,其实房产中介自始至终都没有过户,如果真的先把房产过户给了买房者这样违规操作房产中介与购房者又不履行其签署的协议与合同属于侵占罪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如果遇到上述已经真实过户情况要如何处置?对于卖方而言,肯定很糟心,毕竟房子已经过户,但真的碰到这种情况,其实卖方是包赚不赔的,卖方可按照合同约定去主张要求买方全款购买,如果买房不全款,即构成违约,卖方只需要起诉买方,不仅可以收回房子还可以没收买房已经支付的首付款,包赚不赔。
E. 二手房过户后,买方借故不办理抵押,银行不放款怎么办
房产交易后买方已抵押,银行不放款,先了解下是不是你自身的原因贷不下来。其次,贷款银行都是开发商去找的合作单位。如果确实不是你的征信问题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银行的一些相关政策在变了。不妨问一问银行的工作人员。
银行不放款的原因有很多:
1、如果是因为信贷政策原因,导致银行放款放缓,这种就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就只有等银行有放款额度指标了再放款;
2、如果是因为买卖双方或中介公司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银行不放款,就属于合同违约,由违约方依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拓展资料:
二手房过户有多种方法,若是买方贷款购房的,银行首先对买方的贷款额度、资信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双方达成买卖协议。买卖双方约定一个合同签订日期;一般合同签订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买方将首付款支付给卖方;买方和贷款公司或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待银行贷款审核结束后,双方约定一个房产进交易中心的时间;进交易中心20个工作日后,领取新的房产证;银行凭新的房产证,给卖方放款;凭新的房产证办理物业交接手续、水电煤等过户;最后在交房时,买方将尾款结清给卖方。若您与对方交易时不是上述程序,或对方无故推托拒不支付余款的,可先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可走法律途径。
抵押贷款申请资料:
房产证(房屋抵押银行贷款中房产证、土地证是必须要给银行抵押的);权利人及配偶的身份证;权利人及配偶的户口本;权利人的婚姻证明(结婚证或民政局开具的未婚证明);收入证明(这个证明对房屋抵押银行贷款的贷款成功情况以及,最高的额度有比较大的影响。);如房产证权利人有未成年儿童,请提供出生证;如房产内还有银行贷款,请提供原贷款合同及最后一期的银行对帐单;为提高房子抵押贷款通过率,请尽量多的提供家庭其他财产证明,(如另处房产证、股票、基金、现金存折、车辆行驶证等等)。
操作环境:OPPO Reno4 5G PDPM00
F. 二手房,定金交了,贷款也面签了,就剩下过户手续了,买方能反悔吗如果反悔,会承担什么后果
买方反悔,要根据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买卖双方既有定金合同,又有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则只可适用其一。
G. 购买二手房的时候买方反悔怎么处理
如果是由于客户的原因,客户违约,您可以主张合同中约定,要客户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客户不配合,您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能帮到您。
H. 二手房过户后买方撤贷
法律分析:您好,一般银行是不会批准的,过完户后证明交易达成,买房的贷款合同就批下来了,资金已在银行,而且买方签了贷款合同,不是说撤销就撤销的。但是如果买房真撤销了银行贷款,在约定期限没有放尾款的话,您可以追究买房的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个人贷款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二)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四)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