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考慮到通貨膨脹,房貸是不是貸款30年比較劃算不提前還款比較劃算
還是要看個人意願。怎麼說都有利有弊 還有不確定因素。 如果 房價不大跌。 加上 通貨繼續下去。 確實是 30年好些現在壓力也小。 隨時間,現在還的 就不叫事了。
反之也能想到。
另 除了 房貸還要考慮 利率是多少的問題。如果有折扣。 試問自己一句。 在30年內。 如自己急用錢 會 以什麼利率從何渠道融到多少款?
還是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吧。 希望幫到你。 不明白再問。
㈡ 如果大家都不去銀行存錢和貸款,會不會出現通貨膨脹
銀行通過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再吸收、再發放貸款的方式,能夠產生數倍於「政府實際投放貨幣量」的貨幣。
那麼如果大家不去存貸款,不僅不會通貨膨脹,更會產生通縮。
㈢ 房貸會跟著通貨膨脹上漲嗎 例如買套房子每個月還3000 還30年 這30年是固定還3000還
正常情況是固定,如果有大的自然災害或者爆發房地產泡沫,銀行會通知降低房貸
㈣ 30年的房貸更能對抗通脹嗎
那可不-定!假如這30年間糧價物價一直上漲而房價缺一直降,那你就虧血本了!
㈤ 銀行放出貸款後要承擔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嗎
你說的這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完全正確的。通貨膨脹作為一種結構性風險,是任何個人和機構都無法規避的。
但是
首先,你貸款60萬,還款可不是60萬,肯定銀行加了利息了已經,這個就能極大抵消通脹損失。基本上有個人住房按揭的國家,其通脹率都不超出理性范圍。
第二,個人住房按揭,在任何國家,都是政策性很強的金融業務,風險太大了政府會一定程度給買單的。
第三,銀行的主要盈利點還是面對企業的放款業務和一些金融投資。
最後,講個數學游戲,銀行盈利不盈利,看的不是購買力,看的是賬面的凈賺和凈賠,哪怕扣除通脹後虧損了,只要賬面盈利就可以。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看哪個銀行出年報的時候跟你算通脹了。
現實中也是一樣,能有效抵禦通脹的投資就算是基本合格的投資了。
㈥ 在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買房貸款越多越好、越久越好嗎
您的觀點我也贊同。貸款能多貸就多貸,能貸多久就貸多久。簡單的說,現在500元和10年前的500元的購買力是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的。
㈦ 30年房貸利率
做一個EXCEL表格拉一下公式,就知道情況了。
假定1:經濟持續增長, 房價不貶值
假定2:年通貨膨脹率2.5%(雖然中國這幾年都到5%了,但是從長遠30年看,還是要取一個溫和的數值,一個比較公認的年通貨膨脹率是2%是安全數值,但是2%太保守,4%持續30年也有點誇張,就取一個比較保守的2.5%吧)
假定3:貸款100萬,30年,貸款年利率4.9%,
假定4:個人年收入12萬30年不變,除開月供以外的生活所需支出是80%佔比
假定5:30年後退休,需要60萬購買力的存款才能勉強養老
計算結果
1:選等額本息,30年總共要付給銀行191萬,
隨著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最終得出這191萬實際等於今天的137萬購買力。
2:選等額本金,30年總共要付給銀行173萬,
隨著通貨膨脹,最終這173萬實際等於今天的131萬購買力。
3:兩者的差距是191-173萬=18萬,實際上是137-131=6萬,幾乎沒區別。
主要因為等額本金方式的初期還款金額大,而初期金錢的購買力高。
4:月收入1萬,年收入12萬,還完月供後剩下的錢
還需要負擔80%的生活支出,那30年後自己剩下的錢 購買力是24萬。
5:當通貨膨脹率在2.5%時,個人收入增長要達到3.9%,
才能在30年後退休了有60萬購買力的積蓄。
結論:
1, 如果不提前還款,貸款100萬30年,選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實際上幾乎沒區別。
本著現金為王,初期現金購買力更高的原則,我個人支持選等額本息
2,利息在通脹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3,選你能選擇的最長貸款期限,能30年不要20年,能20年不要10年!
除非錢多,否則沒必要提前還清貸款
㈧ 貸款買房能抗貨幣通脹你還別不信
買房,一提這個詞你肯定不陌生,90%的人都會想過這個事。面對房價不斷上漲,想要順利買房,不少人都會選擇貸款買房,可是一旦貸款買房就會背上沉重的房貸,所以針對「是貸款買還是全款買?」這個問題大家已經爭論得不可開交。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都是不太願意找人借錢辦事兒的,畢竟老話說的好「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大碗干飯」,所以,有的買房人就說,如果貸款買房,你每天一醒來就想著欠銀行50萬,而自己的薪水卻只有5000,既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完,還害怕萬一自己有一天收入斷了,那就麻煩了,房子可能都被收回沖抵欠款啊。
不得不說,有這樣思想的人不在少數,雖然說還貸很可能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壓力,但如果你仔細分析貸款買房的好處還是很多的,而且肯定是弊大於利。
其實,貸款買房還是有很多優點的,專業機構稍微羅列一下,就舉出不少例子。比如,貸款買房最大的好處是就把你從無產階級變成有產階級,從無房戶變為有房戶。當然貸款買房還有以下幾個優點:
1、前期投入少 錢少能買房
現在通過貸款買房的人是越來越多,貸款買房可以花很少的錢,買到自己的房子,你只需要准備一部分首付,具備一定的還款能力,剩下的錢准備好貸款材料找銀行去借就好了。
2、利率低 資金使用更靈活
從利率變化的情況來看,房貸基準利率已經從去年同期的5.65%降至4.9%,以100萬30年等額本息貸款為例,可以節省利息約10萬元。 另一方面,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現在利率處於下行通道,購房者可以把資金用於其它投資項目,讓資金使用更加靈活,方便。
3、購房風險小
因為銀行對於房貸審查十分嚴格,力圖把風險降到最低,銀行會對你貸款買房的房子進行考察,這樣購房者購買的房屋一般就不會出現問題,保證了資產的安全性。 貸款買房你看不見的優點
前面說的優點顯而易見,現在說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多購房者都還沒能意識到。
先來說明一點,很多人的之所以對貸款買房排斥就是因為全款買房不用付銀行利息,比較劃算,所以這部分人即使是貸款買房也是盡量選擇最短的還款年限,理由還是貸款年限越短最終所還的全部利息越少,吃虧少。
但不要忘記,貸款買房本身就是在減輕生活負擔,貸款年限越長每月還款越少,壓力越小,相應的對於生活品質肯定也有所改善。
更重要的是,當今社會正處於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的時期,這一點恐怕每個中國人都是深有體會。那麼你把錢攢起來存銀行的利率已經攆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也就是說你把錢存在銀行相當於在賠錢。簡單來說,十年後的100元跟現在得100元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而如今的100元同十年前相比,購買力也無法同日而語。
所以存錢不如拿去消費,當然消費不是指揮霍,你可以把錢換成保值的東西,比如黃金、房子等等。那麼既然你已經有了買房的意向,並且有一定經濟能力,在人民幣在不斷貶值,通貨膨脹持續擴大的情況下為什麼不買房呢?畢竟相比炒股、P2P等其他投資形式,房產仍然是最保值最穩妥的選擇,當然還別忘了房子如今仍在不斷漲價,完全沒有跡象表明有下跌的跡象,而且客觀分析房價下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好了,既然前文說明了利率低,人民幣存在銀行不值錢,房子還是資產保值最穩妥的選擇,那麼為什麼還不肯選擇貸款買房呢?
中國目前處於通貨膨脹時期,人民幣貶值的速度將遠遠大於您所支付的利息。即使沒有通貨膨脹的存在,物價仍然是不斷上漲的,也就是錢只能是越不值錢,工資水平必然也是在漲。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2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㈨ 過多的貸款會造成通貨膨脹嗎
這么說吧:
如果你現在把130萬全還剩餘貸款200萬,那麼就還欠銀行70萬。
如果你現在把130完全買可以保值的資產a,由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或許1年後把a賣掉,可以換200萬,再還銀行剩餘貸款,那麼就不欠了。
關鍵是能不能買到一定保值增值的資產a,如果1年後資產a縮水了,那欠銀行的更多。沒有人能100%確定有什麼是一定保值增值。
銀行貸款利率會可能會上升,下調的可能性小。
利率上升會抑制通漲,反之會加劇通漲。但如果大幅度上升利率會抑制經濟的增長,反之能促進增長。決策者只能權衡保一個放一個。
㈩ 銀行貸款會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嗎(客戶在規定時間內能還本息)
關於通貨膨脹是紙幣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導致的物價上漲,紙幣貶值的現象。材料中所說的經濟建設中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和信貸投資偏快,確實存在引發通貨膨脹的問題,因為經濟建設中盲目投資、信貸投資過快,會影響實際生活中的紙幣的需求量,對於國家而言,要滿足紙幣的需求,就只能印發更多的紙幣,(國為國家有權發行多少數量的紙幣,國家對紙幣的發行並不是象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從年初開始預計,然後按計劃印刷和發行,而是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發行流通,這樣就會產生紙幣發行量過大的問題。)這樣也就造成了通貨膨脹現象。 保健 www.gouwuwang.net.cn/listing-50012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