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期限 > 會計每月份貸款利息怎麼算

會計每月份貸款利息怎麼算

發布時間:2021-07-19 17:04:06

① 公司向銀行貸款,每個月的利息怎樣做會計分錄

公司向銀行貸款,每月的利息應作分錄:
①每月預提時分錄:借:財務費用
貸:預提費用
②支付利息時分錄: 借:預提費用
貸: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息收入)、匯兌損益以及相關的手續費、企業發生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企業應通過「財務費用」科目,核算財務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已發生的各項財務費用,貸方登記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財務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應按財務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② 銀行會計學中 銀行貸款收取利息怎麼算的是按365天分大小月,2月算28天.. 還是一年按360天..每月按30天

短期貸款一般是按月計算利息的,你說的這種情況是按實際天數計算利息。
一、按月計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數
二、按日計算,利息=本金*月利率/30*天數
三、計算天數。
2009-4-16至2009-7-16是91天。
2010-5-10至2010-8-10是92天。
所以,按日計算時,才出現以上計算。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③ 銀行會計的利息怎麼算的

1.銀行每季度規定20號為計息日,那麼9月20日為計息日。還款日應該是9月28日。
2.從6月28到9月20為85天,計算一次利息,從21號到28號為7天,是本金+利息後又計算7天的利息。
3.從28號到11號晚還款了13天。罰息的計算你應該明白吧。

④ 簡述貸款利息的計算方法及相關會計分錄

一、銀行貸款利息計算方法
1、短期貸款利息的計算短期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貸款合同簽定日的相應檔次的法定貸款利率計息。貸款合同期內,遇利率調整不分段計息。
短期貸款按季結息的,每季度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按月結息的,每月的20日為結息日。具體結息方式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對貸款期內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貸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計收復利,貸款逾期後改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最後一筆貸款清償時,利隨本清。
2、中長期貸款利息的計算
中長期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利率實行一年一定。貸款(包括貸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內應分筆撥付的所有資金)根據貸款合同確定的期限,按貸款合同生效日相應檔次的法定貸款利率計息,每滿一年後(分筆撥付的以第一筆貸款的發放日為准),再按當時相應檔次的法定貸款利率確定下一年度利率。
中長期貸款按季結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為結息日。對貸款期內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計收復利,貸款逾期後改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
3、貼現按貼現日確定的貼現利率一次性收取利息
4、貸款展期,期限累計計算,累計期限達到新的利率期限檔次時,自展期之日起,按展期日掛牌的同檔次利率計息;達不到新的期限檔次時,按展期日的原檔次利率計息。
5、逾期貸款或擠占挪用貸款,從逾期或擠占挪用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罰息,直到清償本息為止,遇罰息利率調整分段計息。對貸款逾期或挪用期間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按季(短期貸款也可按月)計收復利。如同一筆貸款既逾期又擠占挪用,應擇其重,不能並處。
6、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日之前歸還借款時,貸款人有權按原貸款合同向借款人收取利息。
(二)貸款利息的計算1.定期結息的計息方法定期結息是指銀行在每月或每季度末月20日營業終了時,根據貸款科目余額表計算累計貸款積數(貸款積數計算方法與存款積數計息方法相同),登記貸款計息科目積數表,按規定的利率計算利息。定期結息的計息天數按日歷天數,有一天算一天,全年按365天或366天計算。算頭不算尾,即從貸出的那一天算起,至還款的那一天止。在結息日計算時應包括結息日。
其公式為貸款利息=累計貸款計息積數×日利率
2.利隨本清的計息方法它是指銀行應在借款單位還款時,按放款之日起至還款之日前一天止的貸款天數,計算貸款利息。貸款滿年的按年計算,滿月的按月計算,整年(月)又有零頭數可全部化成天數計算。整年按360天,整月按30天計算,零頭有一天算一天。
其計算公式為:貸款利息=貸款金額×貸款天數×日利率
(三)貸款利息的賬務處理銀行會計部門計算出應計利息後,應編制傳票,全部轉入「應收利息」科目。其會計分錄為:借:應收利息――××單位戶貸:利息收入――××貸款利息收入
然後根據計算的利息按借款人編制填制一式三聯貸款利息通知單。如借款單位存款賬戶有足夠余額來支付貸款利息,則貸款利息通知單一聯作為支款通知,另兩聯分別代替借方和貸方傳票辦理轉賬。銀行會計分錄為:借:活期存款――××單位存款戶貸:應收利息――××單位戶
如借款單位存款賬戶無款支付,在合同期內,銀行會計部門應根據有關規定計收復利,待該借款單位存款賬戶上有足夠余額來支付貸款利息時,銀行一並扣收。會計分錄為:借:活期存款――××單位存款戶貸:應收利息――××單位戶對到期不能歸還的貸款,銀行應按規定加收罰息。
(四)非應計貸款利息的核算非應計貸款是指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沒有收回的貸款。應計貸款是指非應計貸款以外的貸款。當貸款的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時,應轉入「非應計貸款」科目單獨核算。當應計貸款轉入非應計貸款時,應將已入帳的利息收入和應收利息予以沖銷。從應計貸款轉入非應計貸款後,在收到該筆貸款的還款時,應首先沖減本金,本金收回後的部分則確認為當期的利息收入。
將非應計貸款從中長期貸款中分離出來核算,有利於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充分了解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二、相關分錄:
1、計提時:
借:財務費用--利息
貸:應付利息--xx銀行
2、支付時:
借:應付利息--xx銀行
貨:銀行存款
註:新會計准則中,計提利息已不在預提費用中核算,而是在應付利息中。

⑤ 會計短期借款利息怎麼算....

短期借款的利息結算方式:
短期借款的利息結算方式分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方式。
如果企業的短期借款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歸還本金時一並支付、且數額不大的,可以在實際支付或收到銀行的計息通知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歸還本金時一並支付、且數額較大的,為了正確計算各期的盈虧,應採用預提的辦法,先按月預提,計入當期損益,到期在進行支付。
(5)會計每月份貸款利息怎麼算擴展閱讀:
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取得借款的核算: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2、借款利息的核算,先計算每月負擔的利息=借款本金*年利率*1/12,如果是按期支付利息的借款,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借款,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3、歸還借款的核算,也根據付息方式的不同,會計分錄分別處理如下:
(1)按期計付利息的,會計分錄為: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2)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會計分錄為:
借:短期借款
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短期借款

⑥ 銀行會計中貸款利息計算問題

那當然是在8月10日結息一次了,因為過了8月10日這筆貸款就是逾期貸款了,要轉到逾期貸款的科目,還有逾期加收的利息產生,8月11日到9月10日這樣一段的算,好算多了

⑦ 貸款月利率怎麼算公式

月利率通常以千分數表示,如月息6‰,表示本金1000元一月期滿應計利息6元。

目前,人行公布的0-1年(含1年)個人(人民幣)貸款基準「年利率」為4.35%;1-5年(含5年)的基準「年利率」為4.75%;5年期的基準「年利率」是4.9% 。

招行個人貸款: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年利率/360。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也可以換算: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30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0

利息的計算方法分為單利和復利兩種。單利的計算公式是: 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限) 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如:某儲戶有一筆1000元五年定期儲蓄存款,年利率為13.68%,存款到期時,該儲戶應得利息:1000元×13.68%×5=684元。 復利,是單利的對稱,即經過一定期間(如一年),將所生利息本金再計利息,逐期滾算。復利的計算公式是: 本利和=本金(1+利率)n 公式中n表示期限 利息=本利和-本金 我國目前一般仍採用單利的計算方法。

(7)會計每月份貸款利息怎麼算擴展閱讀:

銀行公布出來的月利息,基本上都是以一年化以後來表示的,舉例來說,三個月的年化存款利率為2.6% (銀行掛牌),其實真正算到三個月的當期實際收益率也只有0.65%,年利率一般用%(百分之),月利率一般用‰(千分之)表示;日利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通常稱日息為幾厘幾毫。如日息1厘,即本金1元,每日利息是0.001元。(1厘=0.001元,一毫=0.0001元)

年利率與月利率的關系:月利率=年利率/12,年利率=月利率*12。比方說年利率是7.05%,換算成月利率就是7.05%/12=5.875‰(一般銀行在房貸合同上的利率都用月利率來表示)。

⑧ 1月12日從銀行借款利息200萬,1月的銀行利息的會計分錄和計算如下,那麼到2月的銀行利息如何計算

1、首先說明一下,這里我有兩個疑問
(1)如果一月份的計算正確的話,那麼月利率是5%,按照5%的利率,1月份的利息應該是63333.33,而不是6333.33。
(2)還有一個疑問,月利率5%大的有點離譜了,是不是應該是0.5%,這樣的話年利率6%還比較可信,而且和您題目中的數據也正好可以對的起來。
2、按我上面的分析,如果月利率0.5%,2月份是佔用了一整個月,所以計算利息的時候直接用 200萬×0.5%=1萬。計算沒問題。
如果是0.5%,那您的1/2月份利息就都計算錯了,都要做調整了。所以先確認一下,我覺得應該是0.5%的,這樣賬務處理就沒問題了。

⑨ 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如何計算

三、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借款費用的計量從內容上涉及到每期借款費用發生總額的計量、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的計量和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借款費用的計量。每期借款費用發生總額的計量只需要根據當期實際發生的借款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計算確定即可,每期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借款費用金額則需要根據當期實際發生的借款費用總額減去當期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後的余額來加以計量。因此,借款費用計量的關鍵是如何計算確定每期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

根據借款費用計量原則,企業在確定每期專門借款利息和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的資本化金額時,應當將其與每期實際發生的資產支出數相掛鉤,根據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資本化計算確定;在確定每期專門借款輔助費和匯兌差額的資本化金額時,出於簡化核算的考慮,可直接根據其實際發生額計算確定,不必與資產支出相掛鉤。以下分別闡述借款利息(鑒於借款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的實質是借款利息的調整,所以,以下將折價或者溢價攤銷的資本化金額確定方法放在利息資本化金額的確定方法中一並闡述。)、輔助費用和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的確定方法。

1、利息(包括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下同)資本化金額的計算確定

每期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應當與在固定資產購建過程中發生的資產支出相掛鉤。對於那些已經用於固定資產購建支出的專門借款利息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在建工程成本;對於那些專門借款雖然已經借入,但是尚未用於固定資產購建的專門借款的利息,說明企業籌資安排與工程進度用款沒有相一致,所發生的利息應當視同理財費用,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不能將其資本化。尚未使用的專門借款存入銀行而獲得的利息收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根據上述原則,企業每期利息資本化金額,應當以至當期末止購置或者建造該項資產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資本化率計算確定,其計算公式為:

每一個會計期間利息的資本化金額=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資本化率

考慮到企業的購建固定資產的支出往往不是一次發生,而是逐步發生的,這樣每筆支出所應承擔的利息費用就有所不同(因為每筆支出的利息計算期不同),所以在計算利息資本化金額時,首先應當計算購建固定資產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作為購建固定資產的平均資金佔用額;與此同時,考慮到企業為購建固定資產所使用的借款往往不止一筆,而每筆借款的利率又往往不同,所以企業在計算每期利息資本化金額時,就不能單純地用一個利率去與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相乘,而應當首先計算出一個加權平均利率作為資本化率,然後再將其與累計支出國權平均數相乘求得當期利息資本化金額。以下具體說明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資本化率和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方法:

(1)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的計算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應當按照每筆資產支出金額乘以每筆資產支出佔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計算確定。其計算公式為: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每筆資產支出金額×(每筆資產支出佔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清單的天數)]

上述公式中的「每筆資產支出佔用的天數」是指發生在固定資產上的支出所應承擔借款費用的時間長度。「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是指計算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的會計期間的長度。上述時間長度一般應當以天數計算,有時考慮到資產支出發生筆數較多,而且發生比較均衡,為簡化計算,也可以以月數計算,具體可根據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期和發生的資產支出筆數的多寡及其均衡情況而定。

①如果企業按月計算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則應當以該月中每筆資產支出金額乘以每筆支出所需要承擔利息費用的天數與當月天數之比,計算確定該月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如果每月資產支出的筆數較多,支出發生比較均衡,為簡化計算,也可以按照每月月初資產支出余額和當月資產支出的算術平均數之和作為當月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即: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月初資產支出余額+當月資產支出算術平均數

上述公式中的「當月資產支出算述平均數」按如下公式計算:

當月資產支出算術平均數=當月資產支出總額÷2

②如果企業按季、半年或者年計算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在資產支出筆數較少的情況下,可以以每筆資產支出金額乘以每筆支出所需要承擔利息費用的天數與該季(半年或年)天數之比,計算確定該季(半年或年)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如果資產支出筆數較多,支出發生比較均衡。此時可以根據每月月初資產支出余額和每月資產支出算術平均數除以會計期間涵蓋的月數,加總計算確定該季(半年或年)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月初資產支出余額+當月資產支出算術平均數)÷會計期間涵蓋的月數]

(2)資本化率的計算

從理論上講,資本化率應為借款利率,但是如果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動用的專門借款有多筆,而且各筆專門借款利率又不相同,則採用其中任何一筆借款的利率作為資本化率都會使所計算的利息資本化金額與實際所負擔的資金成本不相吻合,因而需要計算一個加權平均利率作為資本化率。所以,資本化率的確定方法如下:

①如果為購建固定資產只借入一筆專門借款,則資本化率即為該項借款的利率;

②如果為購建固定資產借入了一筆以上的專門借款,則資本化率為這些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加權平均利率按如下公式計算: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其中,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可採用以下公式計算:

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每筆專門借款本金×(每筆借款實際佔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一般情況下,如果企業每期發生的專門借款筆數較多,而且發生比較均衡,出於簡化工作量的考慮,企業也可以將上述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中所涉及的時間長度以月數為基礎加以計算,具體公式如下:

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月初專門借款本金余額+當月新增專門借款本金算術平均數)÷會計期間涵蓋的月數]

(3)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前已述及,每期利息資本化金額應當為至當期末至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資本化率之積,即:

每一會計期間利息的資本化金額=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資本經率

所以,在計算確定每期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和資本化率的基礎之上,只需要將兩者相乘即可以計算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

(4)利息資本化金額的限額

當企業按照前述簡化方法計算每期利息(包括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的資本化金額時,有時由於資產支出的發生不夠均衡,有可能會出現所計算的利息和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的資本化金額超過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金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每期允許企業資本化的利息和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金額應當以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額為限,即不得超過當期專門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或溢價的攤銷金額。對利息和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的資本化金額設置限額,可以有效避免資產價值高估和利潤虛增。

閱讀全文

與會計每月份貸款利息怎麼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貸款五萬元一年利息多少錢 瀏覽:86
電腦申請小額貸款 瀏覽:247
警方提示網上貸款就是詐騙 瀏覽:55
日本工作能在國內貸款買房 瀏覽:231
小額貸款歸什麼部門 瀏覽:222
父母房子用孩子的公積金貸款 瀏覽:143
農行對於貧困戶貸款有約束嗎 瀏覽:975
聯通手機卡能貸款嗎 瀏覽:311
手機貸款怎麼算利息怎麼演算法 瀏覽:636
貸款公司交錢後就說出去培訓 瀏覽:282
手機貸款20000容易下款的平台 瀏覽:82
支持郵政銀行貸款手機 瀏覽:476
公積金貸款90餘額 瀏覽:195
蘭州市公積金貸款資料 瀏覽:825
慈溪農村商業銀行小微貸款中心 瀏覽:739
手機號不用實名的貸款口子 瀏覽:286
沒有工作是否可以貸款買房子 瀏覽:288
貸款能用支付寶流水嗎 瀏覽:858
列印還款明細和貸款余額 瀏覽:398
純公積金貸款二審後多久能過戶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