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期限 > 新發貸款利率一年來首次回升

新發貸款利率一年來首次回升

發布時間:2021-07-18 22:59:51

A. 房貸辦下來了,如果以後銀行利率調整的話,每個月還款金額會跟著變化嗎

房貸實行的是浮動利率,既隨利率調整而調整,也隨國家優惠政策改變而改變。

1、貸款利息是按照浮動利率計算的,銀行貸款利息調整後,貸款利息計算的利率水平也隨之調整。當然無論如何計算,對已支付的利息沒有影響。對調整後的利息會有影響。

一般銀行利率調整後,所貸款項還沒有償還部分的利率也隨之調整,有三種形式:

一是銀行利率調整後,所貸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執行新調整的利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房貸是這樣的);

二是滿年度調整,即每還款滿一年調整執行新的利率(中國銀行房貸是這樣的);

三是雙方約定,一般在銀行利率調整後的次月執行新的利率水平。

2、房貸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動而變動,國家七折優惠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的七折,基準利率變動,就會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七折。

如果國家取消了七折優惠政策,尚未還清的那部分貸款的利率優惠也隨之取消。當然對已歸還本金的那部分利息沒有影響。

國家政策變動後執行新政策一般是在新政策實施的次年一月,假定現在取消7折優惠,那麼今年還可以享受7折,明年1月開始七折優惠就取消了。

(1)新發貸款利率一年來首次回升擴展閱讀:

住房貸款

個人住房貸款是指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自用普通住房的貸款。借款人申請個人住房貸款時必須提供擔保。個人住房貸款主要有委託貸款、自營貸款和組合貸款三種。

委託貸款

個人住房委託貸款指銀行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的委託,以住房公積金存款為資金來源,按規定的要求向購買普通住房的個人發放的貸款。也稱公積金貸款。

自營貸款

個人住房自營貸款是以銀行信貸資金為來源向購房者個人發放的貸款。也稱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各銀行的貸款名稱也不一樣,建設銀行稱為個人住房貸款,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稱為個人住房擔保貸款。

組合貸款

個人住房組合貸款指以住房公積金存款和信貸資金為來源向同一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自用普通住房的貸款,是個人住房委託貸款和自營貸款的組合。此外,還有住房儲蓄貸款和按揭貸款等。

房貸還款方式:等額本金、等額本息、雙周供等;

貸款額度:在通過銀行審核後,可以貸款房產值的8成。

房貸首付:首套房按揭貸款需要首付3成,二套房需要首付5成。

貸款年限:一手房貸款年限為30年,二手房是20年,同時貸款年限加上申請人年齡不得超過70周歲。

貸款利率:首套房貸款基準利率5年期以上是6.55%,二套房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上上浮1.1倍,即7.26%。

方式

房屋貸款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銀行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組合貸款。

擔保費

一般銀行為了規避房貸風險,需要借款人提供有足夠代償能力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自然人的擔保證明。如果能找到願意提供擔保並且有經濟實力的朋友或親人,那麼可以由他們為銀行出具一份願意擔保的書面文件和資信證明。

如果不能,則需要到專業的擔保公司那裡,由他們提供擔保,這時所支付的費用就是房貸擔保費。

B. 基準利率是5.39,貸款30年,還了快一年了,轉換LPR合不合適

你好,首先明確的是,此次貸款定價轉換的對象是針對存量商業個人房貸,不包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

一、購房者關心的是,轉換後房貸利率是高了還是低了?

總之,實際上,從2019年10月8日以後,新發放的個人房貸已經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LPR為定價基準了,也就是說,新發放的個人房貸是在5年期LPR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形成的,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C. 我是首次購房,今年在銀行簽定貸款合同時利率是上浮15%,現在利率取消上浮,今後我的貸款利率一直都要上浮15%

是 一直上浮15%

D. 貸款利率不降反升會對企業產生哪些影響

貸款利率市場化已推行10個多月,但令人詫異的是,貸款利率不降反升,最終傳導至產業鏈下游,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對此,有經濟學家認為,降低融資成本的重要一環在於商業銀行,75%的存貸比考核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與此同時,大額可轉讓存單有望於近期試點,我國利率市場化再邁步

「真的為貸款熬白了頭,操碎了心。」在上海從事紡織生意的企業主李先生兩鬢已經泛起「霜白」。他無奈地告訴記者,從今年春節之後,他曾經整晚地睡不著,害怕銀行突然抽貸或者提高貸款利率,但如今這個噩夢彷彿又變為了現實。

「最近,銀行對我們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又上調了,上浮幅度一般在30%-50%,最高的甚至達到60%,銀行是一浮到底。而我們沒有國有大型企業那樣雄厚的資金,貸款成本的提升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別說貸不到錢,有時候真的不敢去貸。」李先生表示。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上海地區小企業貸款的利率差不多在18%左右,假設貸款100萬元,每年就得還18萬元,還要再加上3%左右的手續費也就是3萬元,融資成本就接近21萬元,比去年整整高出了20%。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自去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如今已經將近1年的時間了,但令不少像張先生這樣的企業主詫異的是,貸款利率並未因競爭而下行,反而穩中有升。據記者了解,僅2013年全年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上升了0.4%。與此同時,央行推出的貸款基礎利率也從去年10月的5.71%上升至今年的5.77%。

「下不去」的貸款利率顯然成為了壓在中小企業融資身上的「一座大山」。那麼究竟為何在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下,貸款利率不降反升?「存貸比」制度近年來緣何廣受爭議?利率市場化穩步推進—「大額可轉讓存單」惠利幾何?利率市場化「下一步」又該如何邁進?

貸款利率不降反升

5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 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18%,比上年12月下降0.02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37%,比上年12月上升0.23個百分點。另外,從利率浮動情況看,3月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佔比為70.25%,比上年12月上升6.84個百分點。

「利率還是很高,3月份非金融部門的貸款利率加權平均是7點多,加上上浮,國有企業市場上貸款利率將近10%。」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德表示。

根據數據,即便在利率市場化下放開貸款利率已將近1年,但貸款利率也並未像人們之前預想的那樣穩中有降,反而部分小幅走高,與此同時,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也未見下行。

「企業融資成本的居高不下主要是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降低。因此,在信貸資源很稀缺,而市場需求仍然很旺盛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就很容易提升上去。」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李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從目前來看,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和資金面的緊張有關,可能屬於階段性現象。」

5月27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200億元28天正回購,較5月22日縮量超三成,中標利率繼續持平於4.00%。5月末最後一周,央行公開市場僅有500億元正回購到期,無逆回購及央票到期,是央行正回購縮量提前維穩的主要原因,再加上5月29日央行和財政部投放4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該周公開市場有望延續小幅凈投放。此前一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200億元,創4個月來新高。

6月臨近,銀行理財產品攬儲跡象又現苗頭。「半年末時點將至,資金利率上行仍是大概率事件。」申銀萬國證券認為,事實上,在去年「錢荒」的教訓之後,今年銀行的「攬儲戰」已提前開始。目前銀行陸續推出跨半年末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雖未現大漲,但亦有小幅回升跡象,6月「錢荒」再現的概率較小,但資金壓力不容忽視。

一位商業銀行交易員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當前資金面延續了緊平衡態勢,機構融入繼續增多,而融出更顯謹慎。

「受互聯網金融沖擊和金融脫媒(指在金融管制的情況下,資金的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這個媒介體系,直接輸送到需求方和融資者手裡,造成資金的體外循環)影響,2013年以來,銀行業整體負債成本呈上升趨勢,由此帶動貸款利率向上遷移。」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楊馳告訴記者。

但對於央行貨幣政策的引導,也有不少專家認為,不可「操之過急」。

「央行貨幣政策起引導作用,推動利率市場化,不是說一下子就能夠到位的,這其中得有一個過程,金融改革如何與市場以及政府之間共同協調共進,都存在巨大的挑戰。另外,最近CPI和PPI走勢背離,在這個過程中間,到底由什麼來反映利率的真實性,可能也是對分析者的考驗。」李麟進一步解釋。

「此外,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還反映在市場中每個主體對利率存有的一個敏感度,如今市場上有許多貸款的主體對利率市場化並不敏感,這就需要首先從國有企業入手,轉變政府職能,讓利率市場化這些主體對利率有充分的敏感度,從而大大影響利率市場化的效果。」李麟補充道,「說到底,是現在利率市場化還未進行徹底。」

在利率市場化專欄中,央行也強調貨幣政策框架向價格型調控的轉型需要經歷一個逐步完善和效果強化的過程,此時數量型政策工具和目標依然重要。從國際經驗來看,美日英三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持續時間均在十年及以上。因此,中國短期內需要數量與價格相互協助,共同完成調控目標。

「推進之後至少還得看運行幾年,才能夠考慮利率市場化大踏步向前推進,因為還得看看這個制度推行以後是否合適,市場是否接受,大家是否認同,運行效果到底如何。」連平告訴記者,「不在利率市場化本身,而在於利率市場化一系列配套設施是否建立完善。」

專家呼籲取消存貸比

貸款利率「不降反升」,讓不少專家學者將矛頭對准了存貸比這一歷時已久的貨幣監管制度,認為75%的存貸比考核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一時間呼籲取消存貸比的聲音「不絕於耳」。

所謂存貸比,是指商業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這項規定發端於1995年7月開始實施的《商業銀行法》。該法雖經多次修改,但對存貸比的規定卻延續至今。

「在銀行資金來源和運用單一的情況下,存貸比無論是作為流動性監管指標還是貸款額度控制指標都曾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金融脫媒的情況下,存貸比的弊端日漸顯現。」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過去10年,銀行的存款和貸款的增速基本是一致的,但從去年開始,存款的增速明顯跟不上貸款的增長,兩者相差兩個百分點。今年第一季度差距更大,貸款增速為13.9%,存款增速為11.1%,相差近3個百分點。

連平認為,在「存貸差」日益加大的今天,「存貸比」這一監管制度變得尤為「惹人非議」,「一方面銀行不願意放手貸款規模的投放,另一方面由於金融脫媒加快、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IPO開閘以及財政存款難以大幅下放等因素,使得現在銀行存款增速明顯放慢。因此,存貸比監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得商業銀行在市場想盡辦法拉攏資金,比如每逢月末、季末、年末,銀行推出各類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這些都勢必會造成市場利率水平上升。」

具體來看,截至2013年末,已有多家上市銀行的存貸比全線「飄紅」:交行、民生、浦發、中信、光大、中行存貸比分別為73.40%、73.39%、73.01%、72.79%、72.59%、72.52%,其中招行以74.44%「穩居榜首」,逼近75%的監管紅線。此外,從趨勢上看,存貸比數據近兩年呈逐步攀升的態勢。市場流動性偏緊導致大部分中國上市銀行2013年末存貸比上升、流動性比例下降。

因此,連平分析,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將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如果同業存款也列入商業銀行存貸比考核的一個分目進行計算,商業銀行就可以簡單從同業市場獲得資金。將分母做大,銀行可以把更多貸款放出去,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像現在這樣疲於奔命,想盡一切辦法用很高成本把資金拉進。」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也持有相同觀點,其表示在《商業銀行法》對存貸比指標暫沒有取消之前,應盡快改變商業銀行存貸比的計算口徑,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納入一般存款統計,同時把同業存款也計入存貸比的分母,承認吸收同業的存款也是資金來源之一,降低一般存款與同業存款之間的套利行為。

此外,呼籲取消存貸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更完善的指標代替存貸比反映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我國已經開始實施的巴塞爾協議中,已經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比率來監測銀行的流動性風險,這兩大指標覆蓋的資金來源和運用更全面,比存貸比這一傳統指標更准確。」李慧勇表示。

近日,監管部門對於「存貸比」這一制度的完善再一次提上「議程」:5月14日,上海銀監局發布《關於試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行業監管相關制度安排的通知》中顯示,「在試驗區業務開展初期不對試驗區業務和試驗區內分支機構下達單獨的貸存比考核指標」。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公開強調對城市中的分支機構存貸比放鬆。

在連平看來,短期內取消存貸比考核並不現實,「即使要取消,從法律上來說還要有程序,至少還要1-2年的時間。」

試水大額可轉讓存單

2013年7月20日,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這是長期實行利率管制的我國金融市場邁出的一大步,雖然其效果並未「立竿見影」,但央行推動利率市場化的腳步沒有放慢。中國人民銀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目前我國同業存單市場已初具規模,而作為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一環,面向企業、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將有望於年內推出。

所謂大額可轉讓存單(NCDS),是由商業銀行發行,可在二級市場上轉讓的存款憑證,通常票面利率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略高,且利率可以浮動,這是它與定期存款最大的不同。大額可轉讓存單一般期限為14天至1年,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金額較大,例如在美國為10萬美元,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金額相對較小,美國的最小面額為100美元。

家住上海的張女士只看了一眼今年第二期憑證式國債(一年期僅3.6%的票面年利率),便連連搖頭說:「我是不會買的。」張女士很堅定地告訴記者,這幾年來一直在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雖然現在的收益率和春節前後那段時間不能相比,但是想要買到1年期5%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還是挺容易的。

而張女士可能不清楚的是,以後一年期國債這種穩妥的理財方式,可能將逐步被銀行所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所取代。

設想一下,不久的將來,張女士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工作人員會向她介紹大額可轉讓存單:一種市場化定價的存款單證,憑證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額、存入和到期日以及利率,到期後可按票面金額和規定利率提取全部本息。收益率不錯,也可以通過銀行隨時轉讓給其他儲戶,自由買賣,轉讓時的利率隨行就市。

「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對普通居民而言,無疑在其投資方式中又增添一類新的理財工具。」李麟告訴記者,「與此同時,這種產品擁有兩個非常突出的優勢,首先是流動性好,其次相對於與第三方對接,或者兩頭在外的其他理財產品來說,由於大額可轉讓存單是定向發行,並且通常是銀行和個人之間或者是銀行和發行對手之間的交易,更接近於存款,儲蓄性質更強,因此對於個人儲戶—尤其是風險偏好較低的儲戶,將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另外,在極端情況下,比如股市融資高風險,債市配置又會出現剛性兌付,儲蓄大量迴流時,大額可轉讓存單將會非常受歡迎。」李麟補充說。

對於將來大額可轉讓存單可能的具體實施細節,目前不少銀行負責人表示,細則還未推出,但屆時會在總行的設計安排和統一發布下時時跟進。「我們也非常希望細則的正式落地,會時刻關注,相信總行正在研究之中。」上海農商銀行自貿區分行副行長季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李麟預測,未來中小銀行推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動力更大,其次大額可轉讓存單的購買起點相對來講並不會低。「如果購買起點太低的話,銀行的成本會比較高。所以,在試點階段,大額可轉讓存單的購買起點可能會設置得較高,至少在100萬元左右。」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會有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分拆代銷,從而降低門檻。期限可能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一般不超過1年。利率可參考同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或者目前運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定價。

據了解,大額可轉讓存單起源於美國,1973年美聯儲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成為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重要切入點,並逐漸成為銀行資金的主要來源。同樣,這一貨幣市場工具也在1979年的日本利率市場化和1994年韓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意味著利率市場化僅剩「臨門一腳」—存款利率的放開。

「針對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可視為我國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場化向前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連平認為,「存款利率放開的時間表既然已經確定,這將倒逼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啟動。根據國際經驗,大額可轉讓存單將根據先大額後小額、先長期後短期的順序漸次推出。」

E. 新的調整銀行貸款利率,lpr要是改改一年一浮動的好還是終身的好

有兩個選擇,選擇不變,那麼你就是成了固定利率了,因為「貸款基準利率」以後就沒有了,那麼你的房貸利率就永遠是6.37%(也就是4.9%*(1+30%)),其中的4.9%就是貸款的基準利率(5年期以上的貸款),以後基準利率就永遠停留在4.9%了,那麼房貸利率自然就永遠是6.37%。

貸款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新的房貸利率計算方式是這樣的:LPR+點數;而根據央行的規定,在轉換前後的貸款利率是相等的,開業就是說:

貸款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LPR+點數,而題主的情況是:其中的貸款基準利率是4.9%,浮動比例是30%,LPR是4.8%(取值是2019年12月份的數值),那麼可以推導出「點數」是1.57%,而這個點數是永遠不變的。

LPR+1.57%,而LPR是每個月都會更新一次,而在浮動利率的重新計算周期中,最短的周期是12個月,也就是說最短可以選擇12個月就重新計算一次,到了重新計算的日子,那麼題主的房貸利率就會按照最新的LPR再加上1.57%,這個就是你以後的房貸利率。

(5)新發貸款利率一年來首次回升擴展閱讀

因為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在放緩,這個就決定了市場的投資回報率會隨之下降,利率是資金的成本,說到底也是投資回報率,當我做投資的時候有10%的回報率的時候,我自然願意支付8%的貸款利率,因為有利差,利差就是我的盈利,說明使用這筆資金是有利可圖的。

反之,如果投資回報率是5%,你肯定是不會願意接受8%的資金成本的,因為明擺著是虧損的,你要接受也是低於5%的資金成本。而整個社會的投資回報率取決於宏觀經濟,這個和個人是沒有關系的,和行業也沒有關系的。

F. 中國GDP增速近幾年來首次回升是真的嗎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好於預期」,在現場聽到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不斷重復這句話。寧吉喆指出,從增量看,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2萬億,這是我國GDP首次站上80萬億元大關。增速角度,按照可比價格計算2017年GDP增速達到6.9%。注意到,這個速度是2010年來首次回升。

寧吉喆昨天表示,去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從過去主要由出口拉動正轉為出口、進口共同拉動。去年,我國出口增長10.8%,進口增長將近20%。「中國的發展不僅讓中國人民受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提升」。

他表示,根據測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左右。2017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82.7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2萬億美元,過去一年經濟增量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折1.2萬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排在全球第14位國家的經濟總量。

G. 房貸利率發生波動,每個月還款數是不是也變

基準利率的調整,房貸利率也會調整,但是具體調整需要看貸款合同上對於利率調整是怎麼規定的。

如果是分段利率的話那麼貸款利率調整房貸利率當日執行,月還款數也會跟著變動,如果是按年調整的話,房貸利率一年調整一次,每月還款數一年不會變,第二年調整利率後會變動。需要房貸利率調整後,月還款數還會變化。

根據一般房貸還款方式的計算公式分為兩種:

一、等額本息計算公式:

計算原則:銀行從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餘本金利息,後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會隨剩餘本金的減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增加而升高,但月供總額保持不變。

二 、等額本金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額=每月本金+每月本息

每月本金=本金/還款月數

每月本息=(本金-累計還款總額)X月利率

計算原則:每月歸還的本金額始終不變,利息會隨剩餘本金的減少而減少。

(7)新發貸款利率一年來首次回升擴展閱讀

利率特點

中國房貸利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的。用房產在銀行辦理的貸款,該貸款要按照銀行規定的利率支付利息,這個利率就是房貸利率。2012年6月7日,央行向各商業銀行下發特急文件,要求商業銀行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仍為基準利率的0.7倍。

商業銀行將執行新利率:從2013年1月1日起,房貸族可以減輕壓力。但是各個商業銀行執行的時候可以在一定的區間內自行浮動。中國的房貸利率不是一直不變的,而是經常變動的,形式是利率一直在上漲,所以經常會比較,在增加利率之前和增加利率之後的情況。

H. 房貸利率半年來首次下降,現在是買房最佳時機嗎

看跟銀行貸款時候是怎麼簽的,如果是浮動利率的話,就會跟利率降低而降。房貸的話都是浮動利率,每年元旦後會按照上一年最後調整的利息執行,所以當年中任何時候的調整,都要下一年開始實施。所以會更著基準利率的降低而降低。

I. 貸款利率下調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下午宣布,將於本月16日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存款利率保持不變;同時,從9月25日起,下調中小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是央行自2004年10月29日以來首次下調貸款基準利率,也是央行9年以來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閱讀全文

與新發貸款利率一年來首次回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2p小額貸款身份證 瀏覽:347
南京找貸款擔保人 瀏覽:239
四川正規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336
農行不良貸款管理方法 瀏覽:127
貸款時銀行的流水 瀏覽:679
家裡有大學生怎樣申請無息貸款 瀏覽:272
手機借款1000元手機貸款哪家好 瀏覽:650
月光族有流水貸款 瀏覽:559
土地抵押貸款後能開發嗎 瀏覽:336
二手房貸款辦過抵押放款要多久 瀏覽:174
房產抵押貸款利率1年 瀏覽:259
破冒名網上貸款放款到那 瀏覽:471
我想提前還網上貸款 瀏覽:955
康樂縣創業擔保貸款發放情況 瀏覽:66
助學貸款手機號登不上去 瀏覽:578
上海異地房產抵押貸款 瀏覽:506
長沙二手房貸款按揭擔保 瀏覽:43
銀行抵押類貸款可以提前還款嗎 瀏覽:828
一套房和二套房按揭貸款利率相差多少錢 瀏覽:19
買二套房同時辦貸款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