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壞賬准備的計提
那個不是你說的「05年計提減值准備,是為了06年該公司若發生收不回的壞賬而開設的」。
因為05年底計提的減值准備,是針對05年底這個時點的應收賬款計提的,即這個時點上,應收賬款和減值准備是有一一對應關系的。
至於說06年發生壞賬,首先要判斷的是,發生的這筆壞賬又沒有計提壞賬准備,如果有,計提了多少,是否夠核銷壞賬。
如果沒有計提壞賬准備,根據會計准則,是要先提取壞賬准備,再進行和核銷的。
『貳』 壞賬准備的計提
2006年
計提壞賬准備
借:應收賬款: 1000(2000000*0.005)
貸:壞賬准備——計提壞賬准備 1000
2007 年
確認壞賬
借:壞賬准備 3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 3000
壞賬准備帳戶餘額應為4000000*0.005=20000,應補提
借:應收賬款 22000(1000-3000+20000)
貸:壞賬准備 22000(1000-3000+20000)
2008年
收回已轉銷壞賬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000
貸:壞賬准備 20000
借:壞賬准備 20000
貸:應收賬款 20000
借:現金/銀行存款 20000
貸:應收賬款 20000
2008年末計提的壞賬准備應為3500000*0.005=17500元
此時該帳戶餘額為1000-3000+22000+20000-20000=20000元大於應計提數17500,應該沖減20000-17500=2500元
借:壞賬准備 2500
貸:應收賬款 2500
3年內計提的壞賬准備帳戶累計金額為17500元,由壞賬記入資產減值損失的金額為3000-20000=-17000
『叄』 賬齡超過三年的,壞賬准備計提比例都是100%嗎
不是。
是不是要全額計提壞賬准備,賬齡不是唯一的判斷標准。而是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有些應收賬款,可能賬齡還不到3年,但確已無法收回(如企業已不存在),這時要全額計提准備。
而有些應收賬款,可能賬齡已超過三年,但有證據表明還可能收回,那也不能全額計提准備。
『肆』 年末怎樣計提壞賬准備金
企業應當定期於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賬准備,對預計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計提壞賬准備。企業發生的壞賬損失有兩種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轉銷法;二是備抵法。由於備抵法更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因此,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採用備抵法來進行壞賬的會計處理。企業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 備抵法是按期估計壞賬損失,形成壞賬准備,當某一應收賬款全部或部分被確認為壞賬時,應根據其金額沖減壞賬准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金額。採用這種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計壞賬損失計入資產減值損失;一方面設置「壞賬准備」科目,待實際發生壞賬時沖銷壞賬准備和應收賬款金額,使資產負債表上真實反映應收賬款的凈值。相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一)計提壞賬准備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准備
(二)發生壞賬時
借:壞賬准備
貸:應收賬款
(三)沖銷的應收賬款又收回時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准備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二、壞賬准備的計提方法
具體來說壞賬准備的計提方法有四種:即「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法」和「個別認定法」。
(一)余額百分比法
這是按照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壞賬百分比由企業根據以往的資料或經驗自行確定。在余額百分比法下,企業應在每個會計期末根據本期末應收賬款的余額和相應的壞賬率估計出期末壞賬准備賬戶應有的余額,它與調整前壞賬准備賬戶已有的余額的差額,就是當期應提的壞賬准備金額。
採用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如下:
1.首次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壞賬准備計提百分比
2.以後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准備金額+(或-)壞賬准備賬戶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
例:泰山企業2006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800 000元,企業根據風險特徵估計壞賬准備的提取比例為應收賬款余額的0.4%.2007年發生壞賬4 000元,該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980 000元。2008年發生壞賬損失3 000元,上年沖銷的賬款中有2 000元本年度又收回。該年度末應收賬款余額為600 000元。假設壞賬准備科目在2006年初余額為0.
要求:計算各年提取的壞賬准備並編制會計分錄。
解:(1)2006年應提壞賬准備=800 000×0.4%=3 200(元)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3 200
貸:壞賬准備3 200
2007年發生壞賬損失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壞賬准備4 000
貸:應收賬款4 000
(2)2007年年末計提壞賬前壞賬准備賬戶的余額為:4 000-3 200=800(借方)
而要使壞賬准備的余額為貸方980 000×0.4%=3 920(元),則2007年應提壞賬准備=3 920+800=4 720(元)(貸方)。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4 720
貸:壞賬准備4 720
(3)2008年發生壞賬損失時,應編制如下的會計分錄:
借:壞賬准備3 000
貸:應收賬款3 000
2008年收回已沖銷的應收賬款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2 000
貸:壞賬准備2 000
借:銀行存款2 000
貸:應收賬款2 000
2008年年末計提壞賬前壞賬准備的金額為-800+4 720-3 000+2 000=2 920(元)(貸方)。
而要使壞賬准備的余額為貸方600 000×0.4%=2 400(元)(貸方),則應沖銷壞賬准備2 920-2 400=520(元),即2008年應提壞賬准備-520元。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壞賬准備520
貸:資產減值損失520
(二)賬齡分析法
這是根據應收賬款賬齡的長短來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通常而言,應收賬款的賬齡越長,發生壞賬的可能性越大。為此,將企業的應收賬款按賬齡長短進行分組,分別確定不同的計提百分比估算壞賬損失,使壞賬損失的計算結果更符合客觀情況。
採用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如下:
1.首次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各賬齡組應收賬款余額×各賬齡組壞賬准備計提百分比)
2.以後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准備金額+(或-)壞賬准備賬戶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
例:甲公司壞賬准備核算採用賬齡分析法,對未到期、逾期半年內和逾期半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分別按1%、5%、10%估計壞賬損失。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有關應收款項賬戶的年末余額如下。按照類似信用風險特徵將這些應收款項劃分為若干組合,具體情況如下:
賬戶期末余額(元)賬齡
應收賬款——A公司2000000(借方)逾期3個月
應收賬款——B公司500000(貸方)未到期
其他應收款——C公司300000(借方)逾期8個月
預付賬款——D公司200000(借方)未到期
應收票據——E公司1000000(借方)未到期
預收賬款——F公司400000(借方)逾期6個月
若甲公司「壞賬准備」賬戶2007年年初貸方余額為60 000元,2007年確認的壞賬損失為120 000元,則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計提壞賬准備計入「資產減值損失」賬戶的金額為多少?
分析:(1)題目中給出了各個明細賬的情況,則根據應收賬款明細賬戶的借方余額合計數和預收賬款明細賬科目的借方余額合計數再加上其他應收款明細科目的借方余額合計數計提。
(2)預收賬款的借方余額具有應收賬款的性質,要計提壞賬准備。
(3)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當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並按規定計提壞賬准備。
(4)企業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證明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期末應考慮計提壞賬准備。
綜合以上分析,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計提壞賬准備計入「資產減值損失」賬戶的金額=2 000 000×5%+300 000×10%+1 000 000×1%+400 000×10%+120 000-60 000=240 000(元)。
賬齡分析法和余額百分比法一樣在計提壞賬准備時,考慮到了該賬戶原有的余額再做出調整。這兩種方法都是從資產負債表的觀點來估計壞賬,注重的是期末壞賬准備應有的余額,使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能更合理地按變現價值評價。但是,期末的應收賬款並不都是本期的賒銷產生的,可能含有以往年度銷售產生的賬款,採用這兩種方法計算出的壞賬費用就不能完全於本期的銷售收入配合,在實務上,賬齡分析法也使得賬務處理的成本有所提高。
(三)銷貨百分比法
這是根據企業銷售總額的一定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業以往實際發生的壞賬與銷售總額的關系結合生產經營與銷售政策變動情況測定。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也可以按賒銷百分比估計壞賬損失。
採用銷貨百分比法計提壞賬准備的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本期銷售總額(或賒銷額)×壞賬准備計提比例
例:丙公司2006年賒銷金額為20 000元,根據以往資料和經驗,估計壞賬損失率為1%,2006年初壞賬准備賬戶余額為貸方200元。計算2006年應計提的壞賬准備和2006年末壞賬准備科目余額。
解:丙公司2006年應計提的壞賬准備為:20 000×1%=200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200
貸:壞賬准備200
2006年末壞賬准備科目余額為:200+200=400元。
可以看出,採用銷貨百分比法,在決定各年度應提的壞賬准備金額時,並不需要考慮壞賬准備賬戶上已有的余額。從利潤表的觀點看,由於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當期利潤表上的銷貨收入數字來估計當期的壞賬損失,因此壞賬費用與銷貨收入能較好地配合,比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於計提壞賬時沒有考慮到壞賬准備賬戶以往原有的余額,如果以往年度出現壞賬損失估計錯誤的情況就不能自動更正,資產負債表上的應收賬款凈額也就不一定能正確的反映其變現價值。因此,採用銷貨百分比法還應該定期地評估壞賬准備是否適當,及時做出調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四)個別認定法
這是針對每項應收款項的實際情況分別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據應收單位賬款的5%來計算壞賬,但是有一企業有明顯的跡象還款困難,就可以對這一企業的應收賬款進行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准備金按10%或其他。
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運用個別認定法的應收賬款應從其他方法計提壞賬准備的應收賬款中剔除。
個別認定法區別於余額百分比法和銷貨百分比法的主要特點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對壞賬准備計提的依據不再是銷貨總額或賒銷總額,而是客戶的信用狀況和償還能力;二是計提壞賬准備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戶都用一個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狀況不同其適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調查清楚了每個客戶的信用狀況和償還能力,再據此確定每個客戶的計提比率和欠款數額,就能核算壞賬准備。
三、計提壞賬准備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新准則規定,企業對於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及符合條件的應收票據和預付賬款計提壞賬准備,與舊准則規定有所不同。
第二,計算計提的壞賬准備和壞賬准備科目余額時,先要注意題目中要求的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壞賬准備的計提比例,判斷是否需要考慮壞賬准備科目余額後,按照題目的要求一步步地處理,通常在每年末都需要將壞賬准備科目余額計算出,以便計算的直觀性和准確性。
第三,企業對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賬准備。但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關聯方(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等,並且不準備對應收賬款進行重組或無其他收回方式的,則對預計無法收回的應收關聯方的款項也可以全額計提壞賬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