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貸,銀行早就通知放款了,是不是還有個貸款合同要去銀行拿呢
是的,你還需要有一個貸款合同。
② 首套房辦的貸款,銀行已經放貸,但是貸款合同還沒有拿到,如果不按時還款,會有什麼後果,謝謝
貸款合同的領取是由銀行發放的,有的在放款後通知去銀行領取,有的通過中介如擔保公司或開發商返還,沒有拿到貸款合同不能作為不還款的理由,不按時還款可能會產生以下後果:
1. 貸款機構會依法向你催收到期貸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擔保合同(抵押或質押合同)的約定,貸款行將向法院起訴,法院會採取財產保全等措施,包括凍結你以及貸款擔保人的所有銀行帳戶上的存款,查封你已抵質押的財產等。判決下來後,會依法強制執行(扣劃存款,拍賣抵質押物等)財產以清償銀行的貸款損失。具體包括:貸款本金,貸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罰息,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訴訟費用,處置抵押(質押物)物變現時產生的相關費用等。2. 你的信用會受到影響,個人名義的貸款也會在全國個人徵信咨詢系統中被記錄逾期貸款。如果貸款行不給你消除記錄,你可能今後在所有的銀行都貸不到款了,徵信被列出黑名單,可能會限制你出行,不讓你坐飛機和出國,以後有可能連火車票都買不到。
3. 如果借款時你有提供虛假資料或不實信息,貸款機構可能會告你騙貸,如果騙貸屬實,你有可能會因為詐騙罪獲刑。
③ 房貸放款後什麼時候可以拿貸款合同
房貸合同的領取一般需要聯系貸款客戶經理,您可以聯系貸款客戶經理或貸款行咨詢。
應答時間:2020-12-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④ 貸款合同申請人己簽,放款當天申請人不知別人能拿走嗎
在帶款合同申請人已經簽收的情況下,飯館當天人申請,不知別人是不能拿走的,因為放款當天是有貸款申請人才能把貸款拿走,別人拿不到貸款。
⑤ 銀行貸款下來了,讓去拿貸款合同,必須本人去拿嗎
是不是你和銀行簽約的貸款合同,那是一式三份,你一份,銀行一份,房產商一份,你需要去拿貸款合同,那是你維權的保障
⑥ 貸款合同可以讓父母去銀行代領嗎
若是貸款辦理完,已經放款後,需要領取合同,需要看是哪個銀行辦理的,像深圳招行辦理房貸,合同是可以給您郵寄的.
⑦ 住房貸款合同要本人去拿嗎
如果年滿18周歲有完全民事責任的公民,銀行的住房按揭貸款合同必須借款人本人簽字。你說的開發商的購房合同也一樣,這個關繫到最後產權證上是誰的名字。
關於批復時間則根據你所在地區、辦理業務的商業銀行來定,因為目前各家銀行的貸款政策不同、額度狀況不一樣,這個你只能再去催經辦人了
⑧ 銀行貸款下來了需要去拿貸款合同嗎
必須要拿貸款合同的,畢竟你的銀行貸款下來了,你要跟趙貸款合同上的規定按月還款,你也可以看一下貸款合同關於貸款的說明,這樣對你心裡比較有數。
⑨ 房貸已經放款,去銀行拿貸款合同說合同還沒整理出來,是什麼意思貸款合同是之前簽過的嗎
貸款合同是之前簽過的
貸款合同生效需要一定時間,合同生效和銀行會將貸款合同給你
一般備案的時間:客戶簽訂商品房購房合同後,開發商會將購房合同集中遞交到房管局進行備案,此過程一般需要三十天時間。但是如果客戶為按揭購房,待合同在房管局備案完成後,還需再將客戶的所有貸款資料遞交給按揭銀行進行審核,辦理抵押貸款手續,此過程的辦理時間一般也需要三十天左右(視不同銀行工作情況而定)。待以上手續全部完成後,簽約中心會通知客戶領取購房合同。貸款合同的領取是需要申請的房貸已經由銀行發放了,打到了買家的賬戶中,表明開始正常開始還貸時,才能去銀行領取的。
所以此時在收房前,先核實您的合同是否已經備案,如果已經備案,而款項是否僅僅只是等待放款中,那麼是可以正常收房的。
拓展資料:
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尚未建成或者已經竣工的房屋向社會銷售,轉移房屋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其中,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作為不動產買賣合同的主要類型,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標的物在法律上呈現出復雜的形態。交易的房屋既可能是已建好的房屋,也可能是尚未竣工的房屋,而且還包括建築物和小區的公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2、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以登記為成立條件。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3、行政干預強烈。由於土地房屋類不動產價值巨大,對國計民生影響很大,國家對房地產行政監管相對較為嚴格。如國家實行登記制度、推行合同示範文本、實行限購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