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如何計入GDP核算
人民幣存款余額如何計入GDP核算?一般情況下,余額計入GDP的核算的話,它是有一個核算職的,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個匯率的問題
2. 2020年佛山gdp總量是多少
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佛山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0816.47億元,同比增長1.6%。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64.12億元,同比下降0.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6095.30億元,同比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557.05億元,同比增長2.0%。
二、規模以上工業快速增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24.88億元,增長2.2%,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6.3個百分點。
支柱行業生產加快,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9%、20.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5.0個和16.0個百分點。全市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0%和1.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50.2%和6.4%,佔比同比分別提高0.3和0.4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產投資小幅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8%,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6.7%,工業投資下降10.3%。
四、市場銷售持續回暖。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89.09億元,下降10.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5個百分點。其中,生活必需品消費熱度下降,糧油、食品類零售額下降6.0%,降幅比前三季度擴大4.5個百分點。
大宗商品消費持續回升,限上汽車零售額下降4.3%,降幅較比前三季度收窄7.1個百分點;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下降22.8%,較前三季度收窄1.0個百分點。
五、進出口增速加快。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5060.3億元,增長4.8%,增幅比前三季度提升9.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131.2億元,增長10.8%;進口929.1億元,下降15.6%。
六、財政收支穩步增長。實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3.29億元,增長2.9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了2.47個百分點。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02.86億元,增長6.5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了2.23個百分點。
七、銀行存貸款保持雙位數增長。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9161.40億元,增長13.06%,全年自3月末開始保持雙位數增長;各項貸款余額14507.62億元,增長19.16%,全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八、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漲幅持續收窄。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漲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0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0%,與前三季度持平。
以上內容參考 廣東省人民政府——2020年佛山市經濟運行簡況
3. 存貸款總額/GDP 是什麼
存貸款總額/GDP表示存貸總額佔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以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
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比重月底風險會加大: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4. 2022 一季度我國房貸總額達 53 萬億,人均房貸負債 14.7 萬,說明了什麼
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22萬億元,同比增長6%,我國居民的總負債超過了200萬億,人均背債14.7萬,國民儲蓄率從51.8%降至45%。
我國的房地產總市值,在400~500萬億的量級,就按450萬億來算吧,房貸總額53萬億僅僅只有12%而已。
對於還沒有買房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困難了。買房的念頭恐怕很難有。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沒有家人的幫助,根本就不敢想。年輕人不接盤,房價怎麼漲?房子怎麼賣?即使漲的,也是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這也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想都不敢想。
人均負債有什麼意義呢?其實沒什麼大的意義。房子目前還是供給大於需求,主要就是就是價格太高。買不買房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是那麼執著了,工作穩定有工資收入才是最重要的。國家地產調控主要還是結構調控。
5. 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如何計入GDP核算
1、GDP【國內生產值】是包括稅收的,GDP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一般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
2、按照收入法核算GDP,主要是指提供生產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要素,例如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收入。
3、計算公式為:
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統計誤差。
6. 宏觀經濟分析的經濟指標分為哪幾類
GDP,失業率(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貨幣流通量,進出口,solow 模型裡面些東西,大概就這些吧
7. 有關GDP和信貸規模問題
1.據我所知,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2.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我們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拿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3.風險肯定是有的: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我這里拿08年的GDP做個分析。
1,按照08年GDP重量30W億,那麼30*1.08=32.4W億,半年就是16.2W億。
2,上半年信貸7.4W億,08年全年是5.087W億(半年2.5W億),也就是上半年信貸比往年多了4.9W億。
8. 監測GDP核算的22項基礎指標是哪些
以下監測GDP核算的22項基礎指標:
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和可比增速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比增速
3.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可比增速
4.建築業增加值增速
5.批發業銷售額現價增速
6.零售業銷售額現價增速
7.鐵路運輸客貨運周轉量和增速
8.公路運輸客貨運周轉量和增速
9.水上運輸客貨運周轉量和增速
10.郵政業務總量現價增速
11.住宿業營業額現價增速
12.餐飲業營業額現價增速
13.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加權增速
14.證券成交額現價增速
15.保費收入現價增速
16.商品房(含期房、現房)銷售建築面積增速
17. 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增速
18. 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勞動者報酬現價增速
19.居民自有住房折舊5%(固定不變)
20.電信業務總量增速
21.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現價增速
22.財政預算八項支出現價增速
缺點和不足分為以下幾點:
1,GDP指標對經濟活動反映不全面。GDP指標只對於有市場價格的產出進行統計,而對
於不用來交換的經濟活動不統計,因此,那些不經過市場交換的但卻十分有用的產品和
服務就無法被計入GDP指標之中。
2,GDP指標對於由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不進行統計。經濟增長勢必對環境造成損害,
使人民生活質量下降。但這一負面效應卻沒有被GDP指標統計進去。
3,GDP指標對產品和勞務的銷售、實現情況不能夠反映。
4,GDP指標對一個國家的財富變化不能准確反映。
5,GDP指標對居民經濟福利的反映不夠全面。
6,GDP指標對其增長部分是由國內民族拉動的還是由外資拉動的不加區分。
7,GDP指標的增長並不一定能帶來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
9. 銀行業貸款余額再超GDP比重是好是壞
1.據我所知,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2.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我們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拿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3.風險肯定是有的: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我這里拿08年的GDP做個分析。
1,按照08年GDP重量30W億,那麼30*1.08=32.4W億,半年就是16.2W億。
2,上半年信貸7.4W億,08年全年是5.087W億(半年2.5W億),也就是上半年信貸比往年多了4.9W億。
10.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是多少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國內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國內銀行業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歷史最高,達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的今天,中國的銀行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再超110%,達到112%。2009年4月末,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超過同期國內GDP總額(約31.8萬億元)。
就在歐、美等銀行業面對經濟衰退,金融被流動性緊縮的陰霾所籠罩時,國內的銀行業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半年時間里共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這一數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當前,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這與近年來主要商業銀行完成了改制上市,並獲得了巨額的資本補充有關,目前國內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均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資本為信貸支持經濟提供了保障。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中國銀行業貸款佔GDP比重超過了100%
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數據。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仍有繼續增加的空間。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儲蓄總額已經達到53萬億元,仍然有17萬億的存貸差,以及1.6萬多億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當前存貸比為67%,低於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時至今日,美國、英國、日本的銀行體系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國的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卻達到150%,與美英等國家相比,德國以外向型企業和穩健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成為抗國際金融危機較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