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前三季度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嗎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大幅收窄。2017年前三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1129億美元,同比下降54%;其中,8月份逆差38億美元,9月份順差3億美元。前三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115億美元,同比下降56%。其中,8月份逆差35億美元,9月份逆差進一步降至17億美元。
同期,結匯率同比穩中有升,企業、個人持匯意願均有所回落。前三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3%,較上年同期上升2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至三季度分別為62%、63%和64%。從企業境內外匯存款看,一季度余額上升近400億美元,二季度上升90億美元,三季度下降253億美元。從個人境內外匯存款看,一季度余額略增3億美元,二、三季度均減少20億美元,說明境內主體持匯意願下降,對外支付時使用自有外匯增多。
② 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什麼特點
4月19日,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今天透露,2018年一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平穩,境內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繼續呈現自主平衡格局。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8年1至3月份逆差分別是9億、82億和92億美元。如果再考慮遠期結售匯、期權等外匯供求影響因素,2018年以來我國外匯供求仍呈現基本平衡。例如,一季度由期權交易形成的外匯供給為99億美元,其中3月份增加外匯供給41億美元。
第三,售匯率同比小幅下降,外匯融資規模回升。2018年一季度,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4%,較2017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說明企業購匯意願有所下降,借用外匯貸款的情況增多。2018年3月末,我國銀行的境內外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加118億美元,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融資余額較上年末上升77億美元。
第四,結匯率同比保持穩定,近期市場主體持匯意願有所下降。2018年一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2%,較2017年同期上升0.1個百分點,說明市場主體結匯意願基本平穩。2018年2、3月份,我國銀行的境內外匯存款余額分別下降49億和65億美元,改變了1月份的上升局面。
第五,銀行遠期簽約結售匯逆差逐步收窄。2018年一季度,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同比增長71%,遠期售匯簽約增長103%,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178億美元,呈逐月收窄態勢,1至3月份遠期結售匯逆差分別為113億、44億和20億美元,說明人民幣匯率預期更趨穩定。
第六,外匯儲備余額總體回升。截至2018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428億美元,較2017年末增加29億美元。
內容來源於央廣
③ 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已達3.11萬億美元了嗎
據報道,10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網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65.57萬億元,同比增長9.2%;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1.16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11.68萬億元。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11萬億美元。
9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92%,比上月低0.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67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3.07%,比上月低0.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79個百分點。
網友紛紛表示,希望中國可以早日穩居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
④ 中國美元債務總額
截止今年6月末我國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97592億元人民幣(等值15107億美元),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佔85%,約為82953以人民幣。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1年6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
截至2021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73119億元人民幣(等值26798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75707億元人民幣(等值11719億美元),佔44%;短期外債余額為97412億元人民幣(等值15079億美元),佔56%。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佔38%。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外債余額為27486億元人民幣(等值4255億美元),佔16%;中央銀行外債余額為2336億元人民幣(等值361億美元),佔1%;銀行外債余額為81084億元人民幣(等值12552億美元),佔47%;其他部門(含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外債余額為62213億元人民幣(等值9630億美元),佔36%。
從債務工具看,貸款余額為30696億元人民幣(等值4752億美元),佔18%;貿易信貸與預付款余額為24952億元人民幣(等值3862億美元),佔14.5%;貨幣與存款余額為39773億元人民幣(等值6157億美元),佔23%;債務證券余額為52714億元人民幣(等值8160億美元),佔30%;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為644億元人民幣(等值100億美元),佔0.5%;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債務余額為19356億元人民幣(等值2996億美元),佔11%;其他債務負債余額為4984億元人民幣(等值771億美元),佔3%。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75527億元人民幣(等值11691億美元),佔44%;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97592億元人民幣(等值15107億美元),佔56%。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佔85%,歐元債務佔7%,港幣債務佔4%,日元債務佔2%,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佔比為2%。
我國外債主要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⑤ 中國現在有多少外匯儲備外匯儲備的作用是
截至2008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9460.30萬億。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
⑥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⑦ 截至去年末我國外債余額多少
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11776億元人民幣(等值17106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39962億元人民幣(等值6116億美元),佔36%;短期外債余額為71814億元人民幣(等值10990億美元),佔64%,短期外債比例保持穩定。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佔38%。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37196億元人民幣(等值5692億美元),佔33%;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74580億元人民幣(等值11414億美元),佔67%。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佔82%,歐元債務佔9%,日元債務佔2%,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佔比為7%。
2017年末,我國負債率為14%,債務率為71%,償債率為7%,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35%,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⑧ 2017年6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實現了五連升
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7月7日上午公布了我國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數據顯示外匯儲備實現了五連升,這也是2014年6月以來最長的上升周期。
專家表示,6月末外匯儲備增幅比5月末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因為暑期出境旅遊換匯需求增加、外企年中利潤匯出和分紅增加,但未來外匯儲備還將保持基本穩定。
⑨ 2017年外匯管理有什麼新規定
最新的個人購匯說明書中,明確給出了境內個人在辦理個人購匯業務時的六項禁止行為,分別是:
1、不得虛假申報個人購匯信息
2、不得提供不實的證明材料
3、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額度協助他人購匯
4、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額度實施分拆購匯
5、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6、不得參與洗錢、逃稅、地下錢庄交易等違法違規活動。
(9)2017年中國外匯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主要類型:
1、各國外匯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嚴格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管制,實行這種外匯管制的國家通常經濟比較落後,外匯資金短缺,市場機制不發達,因而試圖通過集中分配和使用外匯以維持穩定的匯價、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民族經濟的發展。
2、第二種是部分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原則上不加限制,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日本、丹麥、挪威、法國、義大利等約20個國家。
3、第三種是完全自由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均不進行限制,外匯可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出入國境,實行金融自由化。這類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和外匯儲備較多的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
4、中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於部分型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實行監管;禁止外幣境內計價結算流通;保稅區實行有區別的外匯管理等。這種外匯管理體系基本適應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國際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