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源地助學貸款余額怎麼取出來
一、支付寶余額提現流程如下:
1、網路搜索打開支付寶首頁,輸入賬號密碼,點擊」登錄「;
(1)各省人均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簡稱學生)發放的,
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向學生入學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機構申請辦理的,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住宿費的助學貸款。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為信用貸款,不需要擔保和抵押,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擔還款責任。
貸款額度
貸款額度、期限、利率
(一)貸款額度
貸款額度每人每學年不超過8000元,為1000到8000之間的整數,原則上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高校在讀學生當年在高校獲得了國家助學貸款的,不得同時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二)貸款期限
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制本專科學制年限(在校生按學制剩餘年限)最長加10年確定,借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4年。學生正常學制畢業後滿兩年開始按借款合同約定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金。
學生在校及畢業後兩年期間為寬限期,寬限期後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按借款合同約定,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息。學制超過4年及繼續攻讀更高一級學位(包括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借款學生相應縮短學生畢業後自付本息的期限。
(三)貸款利率
利率執行貸款發放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自貸款發放日起每年12月21日調整一次,調整後的利率為調整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利息按年計收,每年12月20日為還款日。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後的利息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共同負擔。
(四)貼息政策
根據國家助學貸款有關規定,原則上學生正常在校期間,助學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學生畢業後貸款利息由借款人自行承擔。
1.利息。貸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其中,考入中央部屬高校的學生,其貸款貼息由中央財政承擔。
考入地方高校的學生,跨省就讀的,其貸款貼息由中央財政承擔;在本省就讀的,其貸款貼息由地方財政負擔。貸款學生畢業後利息全部由學生及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負擔。
2.風險補償金。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風險補償金比例按當年貸款發生額的15%確定。
3.貼息和風險補償金管理。中央和地方負擔的貼息及風險補償金分別由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各省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歸集。
每年12月20日前,向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經辦銀行及時足額劃撥,由經辦銀行實行專戶管理,主要用於彌補貸款違約損失等有利於防範風險和加強管理的費用。
B. 201O年全國各省經濟總值排名如題 謝謝了
2010年只能是排2009年的,以下是2009年各省的排名情況。參考以下鏈接: http://q.sohu.com/topic/47463411 第一名:廣東 39082億元 增速 廣東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見事早、行動快、出拳重,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完成生產總值3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人均生產總值40748元、增長,均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 第二名:江蘇 34061億元 增速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61億元,比上年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4232元,摺合6475美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29億元,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第三名:山東 33805.3億元 增速 全省實現生產總值 33805.3億元,增長;地方財政收入 2198.5億元,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19元,分別增長和。 第四名:浙江 22832億元 增速 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22832億元,比上年增長;地方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07元,實際增長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城鎮新增就業8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第五名:河南 19367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19367億元,比上年增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26億元、支出2903億元,分別增長和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05億元,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46億元,增長。 第六名:河北 17026.6億元 增速10% 經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實現17026.6億元,總量排全國第六位,比上年增長10%。 第七名:遼寧 億元 增速 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065億元,增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91億元,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75億元,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12億元,增長。經濟增長保持了不低於振興以來的平均速度,不低於東部地區的平均速度。 第八名:上海 億元 增速 2009年,上海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540.3億元,比上年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5273.3億元比上年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扭轉了工業生產持續下滑的走勢,初步遏制了對外貿易降幅持續擴大的勢頭。 第九名:四川 14151.3億元 增速 初步統計,全省生產總值14151.3億元,增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74.2億元,增長;城鎮新增就業7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4462元,增長;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人口自然增長率2.7‰。 第十名:湖南 12930.7億元 增速 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2930.7億元,增長;財政總收入1504.6億元,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695.4億元,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3.8億元,實際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 第十一名:湖北 億元 增速 初步統計,全年生產總值12831.5 億元,增長13.2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42.2 億元,增長20.1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11.8 億元,增長41.6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28.4 億元,增長19 .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 元,增長9.2 % ;農民人均純收入5035.3 元,增長8.1 %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8.8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 %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0.4 個百分點。 第十二名:福建 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年工業增加值4918億元、增長,建築業增加值894億元、增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01億元,增長5%,糧食總產量667萬噸,連續三年增產。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增長9%,農產品出口增長。 第十三名:北京 11865.9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026.8億元,增長。城鎮登記失業率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6元,實際增長和。 14、安徽 10052.9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2009年,我省共實現GDP 10052.9億元,成為第14個「萬億大省」。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增幅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4.2個百分點。 15、內蒙古 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經國家統計局審定,2009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比全國平均增速高8.2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八年保持全國各省區市第一位。 16、黑龍江 8288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288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905.5億元,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29.1億元,增長。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641.6億元,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401.8億元,增長1。 17、陝西 億元 增速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億元,增長;完成財政總收入1389.5億元,增長;城鎮新增就業38.8萬人,登記失業率 。 18、廣西 億元 增速 初步統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比全國高5.2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排第5位;財政收入億元,增長,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億元,增長,比全國高6.1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排第6位。 19、江西 7589.2億元 增速 全省實現生產總值7589.2億元,增長,財政總收入928.7億元,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42.4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4.4億元,增長。 20、山西 7300億元(對比2008年數據) 增速6% 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左右(7300億元——對比2008年數據);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增速創15年以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 21、吉林 7200億元 增速 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200億元,比上年增長。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487億元,增長。 22、天津 7500億元 增速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是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1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59億元,分別增長、和。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62403元,摺合9136美元,增長。 23、重慶 6527億元 增速 2009年,是重慶在逆境中化危為機、挑戰中克難奮進的一年。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達到6527億元。 24、雲南 6168億元 增速 去年,全省生產總值完成6168億元,增長;財政總收入1490.8億元,增加130.6億元,增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98.3億元,增加84.2億元,增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949.8億元,增加479.6億元,增長。 25、新疆 4270億元 增速8% 全區生產總值預計4270億元,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25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8億元,增長。全口徑財政收入883.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8.8億元,分別增長和;地方財政支出1474.9億元,增長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增加497元,增長14%,實現歷史性突破。 26、貴州 3887億元 增速11% 預計全省生產總值3887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億元和億元,增長和1,一般預算支出億元,增長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和10%左右;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161.2億元和1087.2億元。 27、甘肅 3380億元 增速10% 預計,完成生產總值3380億元,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486億元,增長;第二產業1508億元,增長;第三產業1386億元,增長。 28、海南 1646.6億元 增速1 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全省生產總值16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2.5億元,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4.5億元,增長1,投資、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9、寧夏 1334.6億元 增速 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34.6億元,增長。財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達213.6億元,增長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百億元,達111.5億元,增長。稅收增幅居全國第六。糧食總產實現「六連增」。擴內需取得重大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19.1億元,增長。 30、青海 億元 增速 經濟總量持續攀升,實現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0.5億元,增長。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00億元,增長,實際增幅為近20年來最高。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5億元,增長,增幅超過全國水平10.2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2元,增長9%;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46元,增長。 31、西藏 437億元(預計) 增速 今年西藏自治區的生產總值預計達到437億元,比上年增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大幅增長,預計達到30億元,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C. 您好,感謝您回答了我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問題,我想再問一下各地都一樣嗎
全國各地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方法,額度上限都是不同的,你需要咨詢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
D. 徵信記錄行貸記卡欄里有#*N分別是什麼意思
1、」#」表示:還款狀態未知。
2、「*」表示:本月沒有還款歷史。
3、「N」符號表示:還款正常。
在個人信用報告中,通常有以下表述符號:
/———表示未開立賬戶;
*———表示本月沒有還款歷史,還款周期大於月的數據用此符號標注,還款頻率為不定期,當月沒有發生還款行為的用*表示;開戶當月不需要還款的也用此符號表示。
N———正常(表示借款人已按時足額歸還當月款項);
1———表示逾期1~30天;
2———表示逾期31~60天;
3———表示逾期61~90天;
4———表示逾期91~120天;
5———表示逾期121~150天;
6———表示逾期151~180天;
7———表示逾期180天以上;
#———還款情況未知
(4)各省人均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我們每個人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中心都會有一份報告。
這份報告上會有你的基本信息、借貸歷史(包括信用卡)、公共記錄(電信欠費、行政欠費等)、查詢記錄等。
徵信報告體現你在中國人民銀行眼裡的信譽。在你的未來,大到房貸車貸,小到申請一張信用卡,機構都將以徵信報告作為重要依據。
基本上徵信報告是無法修改的,並且會伴隨終身,因此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東西。
E. 2012年各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屬於機密數字 你想知道 去銀監局
F. 求2011年全國各省的CPI以及各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體數據,謝謝了,寫論文要用
一、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 2004年,面對國民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穩定因素,黨中央和國務院及時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有效避免了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避免了經濟的大起大落,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5%,實現了宏觀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 2005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方面,某些領域過快的固定資產投資已得到控制,薄弱的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通貨膨脹勢頭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在經濟運行中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得到抑制的同時,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增長較快、活力較強的良好勢頭;投資、消費、凈出口仍保持著較為強勁的態勢,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從總體上看,2005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基本在合理區間運行。一季度GDP增長9.4%;預計二季度GDP增長速度也不會低於9%。可以認為,當前經濟運行已轉入穩定的增長階段。 具體而言,宏觀調控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明顯回落,宏觀調控效應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1~5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9719億元,同比增長26.4%,比上年同期回落8.4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二產業同比增長32.1%,比上年同期回落15.7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同比增長分別為27.5%和22.6%,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5.8和5.1個百分點。投資增速的回落以及投資增速結構上的變化,凸顯宏觀調控的積極效應。 2.消費增長平穩,居民收入保持增長。今年前四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75.5億元,增長13.3%,比上年同期加快2個百分點。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99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12.8%。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同比有所上升,環比略有下降。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3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3%;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67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居民收入較大幅度的提高,確保了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增強了經濟內生增長的動力。 3.CPI和PPI增幅差距逐漸縮小,價格上漲壓力有所減緩。今年5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同月上漲1.8%,其中城市上漲1.4%,農村上漲2.4%。與4月相比,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2%。1~5月累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2.4%。分類別看,5月食品價格比上年同月上漲2.8%,非食品價格上漲1.2%,消費品價格上漲1.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幅度趨於合理,CPI全年控制在4%的目標可以實現。1~5月,生產資料價格指數(PPI)比上年同月分別上漲8.2%、7.5%、5.1%、5.7%、5.7%,回落比較明顯。目前,上下游價格背離的現象有所緩解,對於經濟結構調整較為有利。但對成本推動、服務價格上漲、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可能形成的通脹壓力,仍不可掉以輕心。 4.財政和貨幣信貸保持穩定。今年1~5月,全國財政收入完成135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69億元,增長13.1%;全國財政支出95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63億元,增加15.2%;全國財政收支相抵,收入大於支出3956億元。在增收節支保持良好勢頭的同時,各項財稅改革積極推進,財政支持「三農」的力度繼續加大,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就業和社會保障、教科文衛等重點支出項目得到進一步保障。貨幣總量增長保持平穩。5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26.9萬億元,同比增長14.6%,繼續保持在13%~15%的區間內,與經濟增長基本相適應。金融機構存貸款穩定增長,一季度儲蓄存款新增9705億元,同比多增1459億元,各項貸款新增7375億元,同比少增976億元,存差有所擴大。 5.對外貿易總量持續擴大。今年1~5月,進出口總額5228億美元,同比增長23.2%。在部分商品國際價格上揚以及美元低位運行等因素作用下,出口增長強勁,出口2764億美元,增長33.2%;受原油、鋼材、汽車等產品進口量下降的影響,進口增長趨緩,進口2464億美元,增長13.7%。進出口相抵,順差300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貿易逆差92億美元。 6.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有所改善。農業生產形勢良好,農業繼續增產和農民收入繼續增加。2005年全國糧食種植面積預計為15.58億畝,比上年增加2.3%。其中夏糧種植面積3.95億畝,增加4.8%,扭轉了連續7年下降的局面。行業投資結構出現新的變化。今年以來,煤、電、油、運等瓶頸行業的投資繼續加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193億元,同比增長82.8%;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投資404億元,增長31.5%;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投資198億元,增長20.2%。而部分過熱行業投資繼續得到控制。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經濟增長轉入穩定期以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總量關系變化方向的不確定性加大。宏觀調控既要防止出現反彈,又要防止出現過度回落的問題。 1.防止出現反彈。第一,投資率和投資增長速度依然偏高。1~5月,投資增速達26.4%。雖比上年同期的34.8%有較大回落,但這是建立在上年高速增長基礎之上的,投資規模仍非常可觀。從今年已公布的數據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除1~3月略有回落外,基本保持了逐月增高的態勢,已出現反彈徵兆。 第二,上游產業利潤空間較大,對投資有一定的吸引力。今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968億元,同比增長15.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滑了27.9個百分點。但上游產業利潤空間仍然較大,對投資有一定的吸引力。1~5月,煤炭、石油、黑色金屬礦、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等采礦業利潤同比仍有較大增長,分別達到88%、71.8%、35.6%、149.7%、51.6%。其中,石油開采業利潤逐月上升,由一季度的增長62.7%,到1~4月的69.8%,再到1~5月的71.8%。上游產品價格的上漲,是其利潤擴大的主要原因。 第三,較高的儲蓄率和逐步增加的銀行存差為投資反彈提供了資金條件。財政方面,財政政策雖已由擴張轉向穩健,但仍然帶有一定的擴張性特點。2005年,將繼續發行相當規模的長期建設國債,且財政預算仍然安排了3000億元的赤字,因此,財政資金使用方向需嚴格控制。金融方面,近年來,金融機構人民幣存差一直呈上升趨勢,今年2月以來存差增速明顯提高,相對於1997年1月以來長期趨勢線的偏離程度越來越高。5月存差已突破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0%,比上年末增加了21%,比上月增加了5.8%。商業銀行體系巨額的存差與持續上升的存差與貸款余額之比,反映了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有大量的資金並沒有通過商業銀行體系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商業銀行需要為過多的剩餘資金尋找出路。此外,大量民間資本不斷積聚,力量日益壯大,也為投資反彈創造了條件。 第四,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資反彈的內在動力。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所回落,但許多地方增加投資、上項目的沖動仍較強。今年農用地轉建設用地計劃為400萬畝,各地申請用地量是計劃的3倍,投資擴張壓力還非常大。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地方政府的利益驅動也是可能出現反彈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