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務工作者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工作壓力:在醫療實踐中,診斷、治療的效果是難以准確估計與確定的。因此便不可避免
地出現一定的漏診、誤治及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在診療工作中,為考慮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少做檢查或不做檢查,卻為日後發生的病情變化埋下了隱患,一旦發生糾紛,需要舉證時,醫生拿不出檢查原始記錄;在診療中要求病人做某項檢查,而檢查結果正常,則易被投訴亂檢查、多收費。病人發生欠費、逃費後,所屬科室、個人要承擔追費責任。
2、精神壓力:醫務人員與患者醫療知識的不對稱,病人對醫學科學的特殊性認識不足,對醫
療效果的期望值過高,最終未達到患者家屬的期望值,患者家屬因不滿治療結果引發對醫務人員的人身傷害,無相應的法律來保障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醫務人員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缺乏安全感,使得醫務人員對醫療糾紛產生恐懼感。
3、社會環境壓力:社會輿論對醫務工作者的負面報道過多,導致病人對醫院的不信任。如紅
包、事故、索賠、葯品高額利潤、回扣等,影響了廣大醫務人員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挫傷了醫務人員的自尊和積極性。隨著醫療改革的市場化,各地醫院轉制、出賣的信息影響著醫務人員,工作保障、個人前途問題影響著工作;同事棄醫從商(醫葯代表、醫療器械代表等),與其不菲的收入對比而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心理失衡。
4、成就壓力:職稱晉升問題影響著醫務人員的工作,醫務人員業務水平高低和收入的增加體現在職稱上,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須撰寫論文、做課題,以期得到職稱上的晉升、成就上的認可、收入上的增加。
②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疫情期間的義務是什麼
我覺得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者,一級基金的主要義務就是對患者負責任,解答患者的問題和給患者最好的一個醫療救助
③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碰到醫療糾紛怎麼處理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④ 有個患者經常問你工作以外的事情,作為醫務工作者,你怎麼處理
你可以選擇性回答一些,不想回答就找個借口接待下一位患者,或者把話題往他病情上轉移,畢竟你的主要任務是治療病人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⑤ 銀行有專門針對公務員的貸款嗎
有的。
是這樣的。叫信用貸款。
我不是公務員,是事業單位正式編制,也可以貸。
信用貸款,25—30萬。隨時貸,隨時還。不需要去銀行,手機上就可以操作。
⑥ 如果你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在工作當中領導 同事和病人都說好,你會如何對待
大家都很好啊。
⑦ 哪個銀行針對醫務人員貸款免息
如果是銀行經營貸款的話,基本都是有利息的,很難有免息的,你可以去銀行咨詢一下銀行工作人員。
⑧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怎樣避免醫患糾紛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避免醫患糾紛的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呈正相關關系。
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醫院應該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
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
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
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是目前可以防範醫患糾紛的一些比較切實可行的。
有些因為院方存在的醫療因素而引發的醫患糾紛,可能還是醫務工作人員自己工作過程當中的疏忽。
另外最重要的辦法個人還是覺得在於醫療衛生資源分配的不均勻,所以醫患糾紛,也不是短期之內就能徹底杜絕的。
5、增強服務意識。
提到加強服務,多數醫院想到的就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其實遠不止這一點,醫院需要樹立"全院、全員服務"的理念,做到"感動式"服務。
醫務工作者在與患者溝通時,做到微笑溝通、陽光溝通、有效溝通,避免僵硬、死板。將患者當朋友、親人,讓患者感到舒服、隨和。
增強服務意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宣傳醫院品牌、塑造良好口碑,通過在院醫治的患者形成轉介紹客戶。當患者在出院時主動要醫療人員的電話、給醫院送錦旗、甚至介紹其他病人,醫院的服務才是到位。
⑨ 作為醫務工作者,如何評價《關於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
按照你所提問的這個問題說的很好,確實應該嚴懲這樣的失信人員,這些失信人員他是危害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