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行2017年業績如何
中國銀行2017年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4.76%。
2017年,中國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經營業績穩中有進。
中國銀行堅持科技引領不動搖,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驅動作用,積極探索適應網路金融發展的新機制。全面升級手機銀行,2017年交易金額達到10.97萬億元,同比增長60%,成為個人客戶最為活躍的線上交易渠道。電子渠道對網點業務的替代率達到94.19%。加快完善手機銀行綜合金融移動門戶,金融超市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28%。加快推進網點智能化升級改造,智能櫃台網點覆蓋率達80%,大大降低客戶等候時間,提升客戶體驗。「中國銀行新一代網路金融事中風險控制系統」投產上線,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安全性、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2018年,中國銀行將把握新時代要求,牢記新時代使命,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轉型求實、變革圖強,全力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奠定堅實基礎。
B. 珠三角的銀行待遇如何
還好。沿海地區銀行待遇都不錯,就是工作壓力有點大
C. 2008-2014年四大行不良貸款環比,同比的比較,看趨勢情況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
銀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461億元,較年初增加541億元,不良貸款率1.04%,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達到近三年來最高水平。
這一比例下半年或還將上升。業內人士認為,在2009年大規模的信貸投放之後,目前已進入第五年還本付息期。此前累積的地方平台和地產風險或逐步顯現,鋼貿等過剩行業的貸款風險還未完全暴露,經濟下行壓力亦將波及銀行資產質量。
部分地區和行業不良貸款增長快
相較於銀監會披露的1.04%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值,銀行一季報顯示,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已有兩家超過均值,農行和交行一季度不良貸款率分別達到1.22%和1.09%;建行一季度不良貸款猛增55億元,1.02%的不良貸款率已逼近均值。
部分中小商業銀行一季度的不良貸款增長更快。一季度業績增幅最高的平安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81.05億元,增幅7.47%;興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14.52億元,比年初增長10.85%。
去年以來,部分地區、行業領域的不良貸款增長堪稱觸目驚心。以民營經濟、出口加工及國內外貿易為特色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成為「不良」爆發的「高危地帶」。
一位商業銀行人士告訴,據內部同業估算,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去年在浙江地區的不良損失已覆蓋其從2003年進入浙江省後十年以來的利潤總額。
「目前看來,今年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銀行人士表示。
以不良重災區之一鋼貿行業的相關貸款為例,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2014年將是鋼貿風險大面積爆發的一年。鋼貿類貸款的情況跟其他行業有很大不同,其損失率非常高,若短期內全部暴露,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會急劇上升,對上市銀行來說難以接受。所以,銀行採取各種措施,體現在不良率上應該說有一定程度保留,2013年並沒有完全暴露,而損失狀況最終可能在2014年基本暴露出來。
銀行不良貸款小幅上升或是趨勢
2008年至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金融機構進行了大規模信貸投放,大部分貸款為5年期,到今年進入了集中還本付息期。
「一家銀行支行行長告訴我,他在2009年的時候給地方政府貸了一筆款,有一個項目,是一個縣級平台,他當時貸出1.5億,這個項目當時評估是3億左右,怎麼審查都是合格的。到了今年要還錢了,肯定還不了,這誰都知道。那怎麼辦?需要重新做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做8億,貸3億。這3個億就有問題了,這3個億是怎麼做的?其中1.5億是還本,就是2009年那筆貸款的還本,還有5千萬是還息,真正投入到這個項目裡面的就只有1個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對於融資數額大、回本期限長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而言,「借新還舊」是維持資金鏈的一個常用手段,保證企業融資鏈不斷裂也部分符合銀行利益,但也暴露了部分平台陷入資金緊缺、存在還本付息困難的窘境。下半年,隨著這部分貸款大規模進入還本付息期,銀行資產質量將面臨大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有可能延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貸款、地方融資平台以及一些產能過剩行業比如重化工業、鋼鐵、水泥等,「畢竟未來房地產要調整、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依靠高投資模式要轉變,相關的這些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會帶來行業內的洗牌,因為產能過剩是總量過剩,有一些經營能力差的企業,有可能會出問題,但並不是全行業都不行了。」郭田勇表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會小幅上升,現在產能過剩調整還沒有完成,還有一部分潛在的風險有暴露的可能性。在宏觀經濟運行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的情況下,銀行不良貸款小幅上升會是一個趨勢,目前看還在安全定義之內。」
他認為,不良貸款將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行業、周期性行業以及小微企業,行業和地區分布的特徵還會延續。
暫未施壓業績 核銷或加快
曾剛認為,目前盡管不良貸款在上升,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水平仍在可控范圍之內,繼續小幅上升也不會超過銀行風險承受能力,目前還沒對銀行形成太大考驗。
「一季度發布的上市銀行年報顯示,看起來盡管不良資產規模在上升,但他們的利潤情況還可以,一些銀行利潤增速降低,另一些其實在快速增長。最快的平安銀行增速超過40%。整體來看銀行業利潤保持不錯的增長速度。有盈利意味著有風險抵禦能力,利潤可以用來彌補風險。隨著結構調整的深入,資產質量還存在潛在的風險,從銀行的角度來講,在今年要管控好風險,盡量對一些不良資產加快處置速度。」曾剛表示。
「目前撥備率還很充裕,上市銀行基本在200%以上,短期內還不會影響到當期利潤水平。增長速度可能會有影響,但增長速度不完全取決於資產質量。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速度也在下降,受利率市場化加速,銀行利差收入在收窄,這也是導致利潤收窄的重要因素。資產質量還沒有惡化到沖減當期利潤的地步。」曾剛表示。
「銀行業績以前增速較快,現在下降也是很自然的。銀行在整個國家並不是高增長類的行業,盈利情況大致跟GDP相當或者比GDP高一點,未來可能還會下降。」郭田勇表示,「未來貸款增速如果加快,就要增加撥備,業績當然就會受影響,這種情況下對銀行的業績影響就會比較大。」
D. 珠三角金融改革 主要有什麼政策和影響 現實意義有哪些 要簡練的
政策:《總體方案》由三大主要部分組成,一是在珠三角地區建設城市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二是在環珠三角的梅州市建設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三是在環珠三角的湛江市建設統籌城鄉發展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等。
影響和現實意義:廣東將推進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增強廣州、深圳兩個金融中心的能級,同時大力提升粵東西北的金融服務水平,解決金融資源布局的不平衡問題。廣東金融機構要從數量擴張轉向優化結構,加強服務與滲透,既為經濟服務也為民生服務,共同把廣東打造成金融強省。
廣東此次還提出「增強廣州、深圳兩個金融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支持廣州深圳錯位發展。廣州被定位為「財富管理中心」,側重於建設以銀行、保險、財富管理為重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著力提升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和輻射能力;深圳則側重於建設以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業投資為特色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和金融創新優勢,建設與香港緊密融合的金融合作先行區。
橫琴將著力探索建立有利於資本跨境流動的金融機制,重點發展離岸金融,探索人民幣離岸業務在岸交易結算,探索開展跨境產權(股權)交易,組建多幣種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拓展粵港澳金融合作發展空間。南沙新區則是依託粵港聯合創新示範區著力建設現代金融服務區,在粵港澳金融合作、商品期貨、航運物流金融、保險改革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
E. 珠三角的銀行好,還是公務員好
一、我國有多少銀行從業人員?
截至 2015 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 3 家政策性銀行、5 家大型商業銀行、12 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33 家城市商業銀行、5 家民營銀行、859 家農村商業銀行、71 家農村合作銀行、1373家農村信用社、1 家郵政儲蓄銀行、1 家中德住房儲蓄銀行、1311 家村鎮銀行、48 家農村資金互助社,等等。
二、我國有多少公務員?
據人社部5月30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由於716.7萬僅指國家機關的公務員人數,如果算上全部公共財政供養人員,保守估計我國財政供養人員約5000萬人。
在我國,傳統的就業形式是"士農工商",就當今社會仍然適用。現在的就業方式大概分為三種:體制內,比如公務員的行政編制,事業單位的事業編;體制外,從商、從農;第三種最特殊,就是在體制內工作,但屬於「臨時工」、「合同工」,沒有編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熱衷於追求編制,擠破腦袋想進入到體制內工作,於是,公務員、事業單位、銀行、教師等等等等,變得可望而不可及,今天中公教育就來說說江蘇地區銀行招聘考試和江蘇公務員。考試內容也不盡相同,關於這兩個考試,你想考哪個呢?這兩個的工資待遇那個比較好呢?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
1、考試時間
銀行招聘考試:一般分為春季和秋季兩次,春季在3、4、5月份,秋季在8、9、10月,每個銀行的具體招聘時間,也不是很規律,如果想考,只能隨時關注了。
公務員:在時間上比較固定,但是每個省份不同,例如江蘇,江蘇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每年一次,每年的3月份考試,2017年江蘇選調生選撥400人公告已出出來了,想要考試的可以關注下。
2、考試內容
銀行招聘考試:每個銀行的招聘考試可能會略有區別,但是大體包括:行測、銀行知識、經濟金融、會計、法律、計算機、英語。
公務員:一般都是考行測、申論,例如:江蘇考行測和申論,考試分為A.B.C類。
3、招聘流程
銀行招聘考試:銀行的招聘流程上區別於其他考試的就是會有一個網申環節,這個環節比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考試的網上報名環節更為嚴格一些,所以,想要報考銀行的童鞋們,第一關需要過的就是簡歷製作。網申通過→筆試通知→筆試→面試通知→面試→體檢。同時,銀行考試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時間節點你永遠都不清楚,需要考招考單位進行通知。
公務員:網上報名→筆試→面試資格復審→面試→體檢。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流程相對就簡單一些,都會在公告里呈現,且每個環節的大概時間點也都會在公告中發布。
4、編制問題
銀行招聘考試:這一點上,首先需要將銀行分為四種,一是央行,央行的工作人員一般分為公務員行政編制、事業編、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制;二是政策性銀行,工作人員基本上分為事業編、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制、臨聘制;三是五大行(工農建中交),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制、臨聘制;商業性銀行,基本是簽訂勞動合同。
事業單位:目前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只有兩種性質,一是簽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二是臨聘制。
5、待遇問題
不同的單位不同的職位待遇肯定都是不同的,但總體來說都是底薪+績效的,能拿多少就要看單位的效益如何了,比如說銀行,位置好的支行可能一個月上萬,位置不好比較偏僻的支行可能就工資低一些了。中公教育對於薪資做了一下總結:
一、公務員工資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周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故不到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二、銀行員工工資
1、薪酬待遇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而言,公務員系統福利待遇更好,銀行系統收入薪酬更高。
2、二者的發展前途都不錯。關鍵是看你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公務員相對來說比較安逸,政治地位比銀行系統要高。
3、公務員是鐵飯碗,地位高,福利好,有面子,風險小,比較穩定。
4、但是銀行不同於公務員的,一個是行政機構,一個是企業性質,企業需要發展,員工需要成長,銀行的員工就會有一種挑戰。更加有利於個人的成長。
F. 在廣東的網上貸款平台哪個比較好,最好是珠三角地區的,去銀行辦手續時間太久,實在太麻煩了。
你是哪裡的,除了銀行,民間貸,如果你資料齊全的話,當天就能下款
G. LPR連續9個月保持不變,哪些城市房貸放款周期延長
1月20日,央行公布的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並未發生變動。這是自2020年5月起,LPR報價連續9個月保持不變。
從目前來看,LPR利率不變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預期,但是由於春節前市場資金面略趨緊,房貸利率於底部微升。據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月,36城主流首套房貸利率5.23%,二套房貸利率5.52%,環比均微增1個基點;房貸平均放款周期環比延長5天至53天,其中,珠三角城市的放款周期位居前列,惠州、東莞、佛山及中山平均周期均在2個月以上。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房貸利率大概率繼續保持平穩略降的趨勢,但是考慮到局部地區市場過熱,不排除採用差別化房貸利率工具進行調節的可能。
LPR不變,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
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截至目前,LPR報價已連續9個月保持不變。
對此,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LPR利率持續未變,表明當下的利率水平是與經濟運行基本相適宜,貨幣政策沒有繼續寬松的必要。
雖然LPR可以浮動,但是卻多個月不動。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當前市場處於過渡階段,利率的波動會影響大多數人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預期。連續9個月利率不變,這是國家給金融市場傳遞一個信號:金融市場預期是穩定而且穩健的。從目前來看,LPR的利率不變,對穩定整個房地產市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LPR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但是房貸利率開始出現一些底部回升的跡象。貝殼研究院監測顯示,2021年1月,36城主流首套房貸利率5.23%,二套房貸利率5.52%,環比均微增1個基點,而且這是從去年12月開始已經連續兩個月上升。
另外,1月36城房貸平均放款周期自去年9月以來經歷「五連升」達到53天,環比延長5天,回到去年4月水平。許小樂認為,這表明,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房貸放款周期加速拉長;另一方面,在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之下,央行引導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合理增長。
房貸「紅線」暫對個人房貸投放影響不大
從具體城市來看,1月36城房貸利率環比普遍平穩。貝殼研究院監測顯示,房貸利率提升的城市主要是珠三角部分城市,如東莞、中山主流首套、二套房貸利率提升10個基點及以上。
在36城中,超8成平均房貸放款周期環比拉長。拉長幅度靠前的城市主要是弱二線城市,如廊坊、哈爾濱、寧波及南通等,環比延長10天以上。
珠三角局部城市放款周期在2020年下半年以來持續拉長,2021年首月略有改善,如深圳及東莞放款周期環比分別縮短8天及4天。但珠三角城市的放款周期仍處在36城前列,如惠州、東莞、佛山及中山平均周期均在2個月以上,居36城TOP5。
眾所周知,2020年最後一天,監管放大招,個人房貸業務面臨變局。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重磅文件《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將銀行劃分為五檔,分別為各類銀行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佔比劃定了「紅線」,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最高不超過32.5%,規模越小的銀行,上限要求越低。
「新規已實施半月有餘,在信貸『開門紅』的影響下,年初銀行個人房貸投放暫未受到較大影響,個人住房按揭額度較為充足。」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李萬賦如是說。
但是,李萬賦表示,銀行今年的房貸投放總規模有收緊預期,或將加大區域性房貸額度差異化調整,壓降利率較低利潤空間較小的城市房貸額度。
李萬賦還認為,房地產貸款「紅線」目的不在於短期內急劇下降房貸規模,而是從調整結構入手,實現長期內銀行業信貸結構的轉變。從目前各銀行的房貸佔比來看,僅有少數銀行的個人房貸余額佔比超標,面臨著調降壓力,多數銀行尤其是大中型銀行的個人房貸額度仍存在空間。
業內:房貸利率大概率保持平穩略降趨勢
「從長期來看,當前的利率不動並不代表的是未來的利率不動。」江瀚表示,當前,整個國際市場疫情影響並沒有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出台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這種環境還將持續下去,所以未來利率下行空間還是存在的。我國的LPR也是有下行的趨勢,只是什麼時候向下調整還不明確。
考慮到房貸額度也暫未受到新規影響,李萬賦認為,全國房貸利率大幅加碼的時代已經過去,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期。短期內房貸利率大概率繼續保持平穩略降的趨勢。
許小樂也預計,未來房貸利率總體觸底。考慮到局部市場過熱,不排除個別熱點城市採用差別化房貸利率工具進行調節的可能。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武新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