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省農村信用社(合作銀行)屬於哪種銀行
金融機構
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成立於1951年,共有機構網點6035家,從業人員5.4萬人,是全省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資金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多功能地方金融機構。
2004年6月成立的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是由全省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入股組成,對全省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行使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能的金融機構。
由全省134個縣級聯社組建而成,至2008年,存款余額突破4000億元、貸款余額突破3000億元,已經成為當地網點最多、規模最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1)惠來農信聯社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全省農信社大力組織存款,加強信貸管理,開展業務創新,各項業務繼續保持了穩健發展的良好勢頭。2006年末,各項存款余額3433億元,較年初增加499億元,增長17%;各項貸款余額2699億元,較年初增加377億元。
到2006年12月底,全省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達343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可達2699億元,全年實現賬面利潤35億元。存、貸款余額穩居全省各銀行類金融機構首位,全國同行業第三位。
Ⅱ 農信聯社發來的貸款的信息是真的嗎
可以找銀行客服核查
貸款業務的條件:
1、年齡在18到65周歲的自然人;
2、借款人的實際年齡加貸款申請期限不應超過70歲;
3、具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
4、徵信良好,無不良記錄,貸款用途合法;
貸款需要准備資料:
1、有效身份證件;
2、常住戶口證明或有效居住證明,及固定住所證明;
3、婚姻狀況證明;
4、銀行流水;
5、收入證明或個人資產狀況證明;
6、徵信報告
Ⅲ 在農村信用社工作好不好信用社上班好不好
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以下簡稱:山西農信)是省政府主管的地方性銀行業金融機構。以1945年屯留羅村信用社創立為起點,山西農信目前已經走過了70年的發展歷程,現有正式機構3156個,其中省級機構1個、市級機構11個、縣級機構110個、營業網點3034個,共有幹部職工近5萬人,已成為全省營業網點和從業人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服務客戶最多、資金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截至目前,山西農信的各項存款余額達到5530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42億元,在山西省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均居第一位。
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簡稱:省聯社)依據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權,承擔對全省各級農信社的管理、指導、協調、服務職能。近年來,省聯社通過推動業務和管理的持續發展不斷提升山西農信的品牌形象,始終踐行「服務三農,強省富民」的企業使命和實踐「建設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現代金融企業集群」的企業願景,秉持「以為人本,依靠員工」的核心理念,堅持在發展上健康穩定,協調持續;在經營上因勢而變,轉型提質;在服務上用心服務,成就客戶;在風控上審慎致遠,穩健久長;在用人上德才兼備,有為有位;在薪酬上按勞分配,績效優先;在廉潔建設上勤廉立身,正氣興業,為「三農」提供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奉獻社會,改善民生。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了「誠信、合規、責任、團隊」的核心價值觀和「堅韌、進取、務實、創新」的企業精神。
目前,山西農信的存貸款業務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全省農信社日均清算業務量達18.08萬筆, 清算資金達222億元。同時,ATMP升級項目基本完成,二代櫃面系統、二代支付系統、支付信息統計分析系統、EAST系統、反洗錢信息系統、支付寶接入系統等均完成上線;農信銀二代支付清算系統、山西人行資金清算平台、省級國庫集中支付、新型支付系統及各項中間業務、理財業務及各市縣特色業務系統的開發測試和上線工作正加快推進。此外,累計發行銀行卡達1727.62萬張,建設自助銀行網點2290個,拓展特約商戶29807戶,布放POS機33739台,銀行卡全面發行了普卡、金卡、白金卡、鑽卡四個卡面和等級的IC卡,全面邁入「芯」時代,網銀業務更是保持高位增長,增幅均達到100%以上。
未來,山西農信將繼續緊緊抓住「建立現代金融企業集群」的主題,始終貫穿「轉型」的主線,堅持服務「三農」的根本宗旨不動搖,堅決守住不發生案件和重大風險的底線,主動適應新常態,持續引深轉型提質,實施改革、管理、服務、創新、人才、人本「六大戰略」,推進「八大工程」,積極助力全省「六大發展」,全力打造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現代金融企業集群」。
工作無好壞,能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堅持奮斗,實現工作價值,相應的薪酬都與付出成正比。喜歡就可以報考一下。
Ⅳ 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屬於什麼銀行
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是省人民政府直接領導和管理的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省級地方金融機構,受省政府委託對全省農村信用社履行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能。其主要職能是:督促農村信用社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落實支農工作;制定行業自律管理制度並督促執行;指導農村信用社健全法人治理機構,完善內控制度;對農村信用社業務經營、財務活動、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及內部管理等工作進行輔導和審計;督促農村信用社依法選舉理事和監事,選舉、聘用高級管理人員;指導防範和處置農村信用社的金融風險;指導、協調電子化建設;指導員工培訓教育;協調有關方面關系,維護農村信用社合法權益;組織農村信用社之間的資金調劑;參加資金市場,為農村信用社融通資金;辦理或代理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清算和結算業務;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省聯社不對公眾辦理存、貸款業務。
湖南省農村信用社經過60多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為農村金融主力軍與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在支持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發揮了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至2013年末,全省農村信用社機構網點達到4065家,法人機構131個,其中省級聯社1家,市級聯社1家,辦事處12家,農村商業銀行27家,農村合作銀行4家,農村信用合作聯社86家,有正式員工38527人。全省農村信用社資產總額5320億元,其中各項貸款余額2670億元;負債總額5070億元,其中各項存款余額4592億元。
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成立於2005年5月,她的成立是我省農村信用社發展史上又一塊重要里程碑。通過深化改革,我省農村信用社的地位、作用和社會形象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並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和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是產權關系明晰,改革順利推進。到2013年9月末,全省統一法人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23家、農村合作銀行4家,全省農村信用社產權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內控管理加強,風險有效防化。通過深化改革,我省農村信用社內控管理機制逐步完善,風險防控處置機制逐步建立,歷史包袱得到消化,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農村金融保持穩定。三是服務手段完善,服務功能增強。2007年建成全省農村信用社綜合業務網路系統,實現全省通存通兌,並開辦銀行卡業務。成功與中國銀聯、人民銀行大額支付系統聯網,開辦農信銀業務,發行「福祥」系列銀行卡,自助服務終端迅速推廣運用。四是經營狀況良好,業務全面發展。省聯社成立8年來(至2012年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比省聯社成立前(2004年末,下同)增加2928億元和1686億元,增長3.15倍和2.58倍;8年累計實現經營利潤300多億元;不良貸款佔比大幅下降,資本充足率大幅上升,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Ⅳ 廣東農信
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成立於2005年8月5日,是廣東省政府履行對全省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統稱農合機構)管理職能的載體和平台。省聯社黨委統一領導和垂直管理全省農合機構黨的工作。
2005年以來,省聯社帶領全省農合機構以服務「三農」、支持中小微企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為宗旨,以深化改革為契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實現了各項業務的跨越式發展,開辟了廣東農信發展歷史的新紀元。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農合機構共有各類網點5700多個,營業人員約7萬人,總資產超過2.9萬億元,是廣東省內營業網點最多、服務面最廣的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25萬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35萬億元,存貸款規模在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均位居第一。
廣東農信矢志不渝支持「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省委、省政府對廣東農信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多次給予了高度肯定。面對未來,廣東農信將站在新的起點上,把握社會經濟發展新趨勢,創新機制、發揮優勢,努力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促進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