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年貸款利率一覽表2020年歷年住戶貸款
歷年住房貸款基準利率
貸款利率(1)貸款利率與貸款用途、貸款性質、貸款期限、貸款政策、不同的貸款銀行等相關。國家規定基準利率,各銀行根據各種因素確定差別貸款利率,即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或下浮。現行基準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調整並實施的,種類與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貸款六個月(含)6.10%;②六個月至一年(含)6.56%;③一至三年(含)6.65%;④三至五年(含)6.90%;⑤五年以上7.05%。(2)房貸為例:銀行貸款利率是根據貸款的信用情況等綜合評價的,根據信用情況、抵押物、國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評價良好,不同銀行執行的房貸利率有所差別,2011年由於資金緊張等原因,部分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的1.1倍或1.05倍。從2012年2月開始,多數銀行將首套房利率調整至基準利率。4月上旬,國有大銀行開始執行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部分銀行利率最大優惠可達85折。五年期限以上85折優惠後利率為7.05%0.85=5.9925%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分別是多少?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
2010年5.73萬億元,2009年4.4萬億元,2008年3.01萬億元,2006年2萬億元,2004年1.59萬億元,2003年1.2萬億元,
個人房屋抵押貸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產抵押,向貸款人申請用於個人合法合規用途的人民幣擔保貸款,用途包括個人購房、購車、消費、經營及其他合規合法等多種用途。
(2)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住房戶均貸款余額
住房戶均貸款余額18.9萬億元
2022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69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個百分點。
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13.9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__其中,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個百分點;全年增加7213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4%。
__2022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69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個百分點。
__同時,住戶經營性貸款增速繼續回升,住戶消費貸款增速回落。2022年末,本住戶貸款余額74.94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7.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83萬億元,同比少增4.09萬億元。
__2022年末,本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18.9萬億元,同比增長16.5%,比三季度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2.6個百分點;全年增加2.68萬億元,同比多增793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7.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5.4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755億元,同比少增7646億元。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06.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
2、上半年,我國GDP為562642億元。一季度末,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是62.1%。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信息:
1、住戶貸款在總的貸款佔比是35.51%左右。
2、居民杠桿率是居民部門的總負債與GDP的比值。62.1%意味著居民總債務佔GDP比重超過6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居民杠桿率超過65%會影響金融穩定,目前我國的居民杠桿率已經接近甚至有超過了。
居民負債主要是房貸。
央行數據顯示,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個百分點。
整體來說這個增速高於GDP增速,但低於以往房貸增速,主要原因:
1、目前居民負債率處於高位,再繼續增長的空間有限。
2、樓市比較冷,房價回調,居民買房熱情下降。
央行數據還顯示:
2022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11萬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末增速低3.7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49萬億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低1.1個百分點。
房地產貸款包含開發貸和按揭貸。最近一兩年,受不時出現的房企流動性危機以及樓市入冬影響,房企從銀行獲得的資金明顯減少。
7月28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到: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
銀保監會也表態: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樓」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可以預計,接下來房企融資應該會得到改善,畢竟樓市太重要了,不僅涉及民生,還影響經濟穩定大局。
歷年住戶貸款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
⑵ 貸款還清保費可以退嗎
提前還清貸款後,保險費會退還的。保險費是借款人在房地產抵押合同簽定前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有關保險手續,保險金額不得少於借款額,並將承辦銀行或「中心」作為保險合同的第一受益人。
拓展資料:
央行發布的《2012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2.99萬億元,同比增長15%。房地產貸款余額1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報告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回升。
去年末,主要金融機構及主要農村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外資銀行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1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季度末高0.6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3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17.4%,比前三季度高2個百分點。
年末,地產開發貸款余額8630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季度末高5.1個百分點。房產開發貸款余額3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4個百分點。
個人購房貸款余額8.1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9個百分點。
銀行通過貸款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的補充資金需要,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可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本身的積累。
在中國,還運用貸款的有償使用原則,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並且把銀行信貸作為分配資金的重要方式,也作為調節和管理經濟的重要經濟杠桿。
貸款通則,為了規范貸款行為,維護借貸雙方的合法權益,保證信貸資產的安全,提高貸款使用的整體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通則,自1996年8月1日起施行。
房地產市場方面,《報告》指出,在房屋限購和逐步加息的環境下,房地產銷售市場大為蕭條,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面臨資金困境,房地產貸款質量也廣受關注。
調查顯示,38.2%的受訪者認為,當大中城市房價下跌20%~30%時,將首次超出銀行的承受能力。2011年,銀行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規模最大可能下降12.94%,預期為5150億元;銀行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規模最大可能下降9.53%,預期為12665億元。
⑶ 2012年建行房貸組合貸款,近日辦提前還商貸部分,可是還款數額比還款計劃中的貸款余額多2000餘元,為什麼
估計是違約金,一般是提前還款額的1~3個月利息。
⑷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實行購房貸款的
1997年標志著我國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正式發展。該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個人住房擔保貸款管理試行辦法》,規定了最高貸款額度為房價的70%,並明確了最長貸款期限為20年。自這一年起,個人商品房購買者和住房貸款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根據數據顯示,1997年全國個人房地產貸款余額不足200億元。到了2001年底,全國個人房地產貸款總額達到了6600多億元,是1997年的35倍。到了2012年,全國主要金融機構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已達到6.9萬億元,是1997年年底的363倍。
在1998年左右,隨著福利分房的終止,市民們開始轉向購買商品房。一位市民回憶說:「當時聽到這個消息都驚呆了,拚命爭取單位最後一批福利分房。」未能趕上福利分房末班車的市民不得不接受現實,開始購買商品房。到2000年,個人消費已佔全國房地產消費總量的70%以上。2000年2月,實物分房在全國范圍內停止。
自2009年起,為了調控房地產市場,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國四條」、「國十一條」、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對二套房提高利率、停止發放三套房公積金貸款等,旨在限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同時支持自住性需求,並控制房價過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