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撥備覆蓋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100%。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應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相關信息:
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應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
⑵ 銀行不良貸款率怎麼計算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供參考,謝謝!
⑶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計算公式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拓展資料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商業銀行需要根據「一逾兩呆」、「五級分類」,或更嚴格的「十二級分類」方法來估計貸款資產中的不良貸款比率,並根據成為壞賬的風險高低計提准備金,既撥備。由於各家銀行計提標准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銀行間的撥備覆蓋率可比性不強,投資者應更多關注具體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與自身歷史數據的比較,看是否改善或惡化。
由於計提的不良貸款撥備會直接記入損益表沖減當期利潤,因此撥備還是影響銀行業績非常顯著的一項因素。當不良貸款率上升時,計提的撥備也會上升,銀行利潤就會下降,相反,不良貸款率下降會減輕銀行計提撥備的壓力,對利潤就會有積極貢獻。
⑷ 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的區別
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的區別:概念不同: 撥備覆蓋率是指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即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貸款撥備率實際上就是呆、壞賬准備金的提取比率,即貸款損失准備計提余額與貸款余額的比率。
2.計算公式不同: 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100%;貸款撥備率=貸款損失准備金余額/各項貸款余額 x 100%。
3.意義不同: 撥備覆蓋率主要反映商業銀行對貸款損失的彌補能力和對貸款風險的防範能力,此項比率應不低於100%,否則為計提不足,存在准備金缺口,撥備覆蓋率越高說明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 貸款撥備率主要反映商業銀行撥備計提水平。
一,撥備覆蓋率是指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100%,也就是計提的准備金對各類不良貸款的覆蓋程度。舉例來講,某銀行貸款余額100億,其中正常類90億,關注類2億,次級類5億,可疑類2億,損失類1億,則其不良貸款率為(5+2+1)/100=8%。
二,假設不計提特種准備,按照現行規定,首先應當計提貸款一般損失准備金=100*1%=1億,然後按照規定比例應計提專項貸款損失准備:2*2%+5*25%+2*50%+1*100%=3.29億。加上一般准備,准備金總額應當達到4.29億元。假設這家銀行真的按規定計提了4.29億元,則撥備覆蓋率為4.29/(5+2+1)=53.63%,如果計提了8億,則撥備覆蓋率為100%;反之,如果僅計提了4億,則撥備覆蓋率為50%,且達不到按比例計提的最低要求,撥備嚴重不足。
三,目前,對於一些銀行,中國銀監會要求撥備覆蓋率達到150%,是比撥備充足(100%)更審慎的要求。下調以後,意味著銀行不需要計提這么多准備金了。從銀行的利潤表可以看到,准備金是作為費用在稅前利潤中扣減掉的,所以准備金下調,銀行的利潤會有所提高。但從風險的角度看,准備金少了,銀行壞賬的風險就大了。
⑸ 什麼是撥備率撥備覆蓋率
撥備率,即呆、壞帳准備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國現行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壞帳准備金的提取比率為9%,即:按應收帳款余額的9%計提壞帳准備,提取的准備金進入當期損益。 它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准備金,是銀行謹慎性考濾防風險的一個方面,也是反應業績真實性的一個量化指標。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
⑹ 撥備覆蓋率監管指標
中國的撥備覆蓋率監管指標通常是在120%-150%之間。撥備覆蓋率又被稱為撥備充足率,具體是指商業銀行在開展貸款業務的過程中,為可能出現的壞賬或者呆賬所准備資金的使用比例。撥備覆蓋率是量度商業銀行抵禦風險能力的指標,這一指標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密切相關。
拓展資料: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100%。
舉例來講,某銀行貸款余額100億,其中正常類90億,關注類2億,次級類5億,可疑類2億,損失類1億,則其不良貸款率為(5+2+1)/100=8%。假設不計提特種准備,按照現行規定,首先應當計提貸款一般損失准備金=100*1%=1億,然後按照規定比例應計提專項貸款損失准備:2*2%+5*25%+2*50%+1*100%=3.29億。加上一般准備,准備金總額應當達到4.29億元。假設這家銀行真的按規定計提了4.29億元,則撥備覆蓋率為4.29/(5+2+1)=53.63%,如果計提了8億,則撥備覆蓋率為100%;反之,如果僅計提了4億,則撥備覆蓋率為50%,且達不到按比例計提的最低要求,撥備嚴重不足。撥備覆蓋率指標本身無法准確反映銀行貸款的質量和撥備對損失的覆蓋情況。由於不同類別的不良貸款損失程度不同,不良貸款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損失,因此,用抵補預計損失的撥備除以不良貸款余額,就無法准確地反映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和撥備覆蓋損失的能力。撥備覆蓋率指標在某種程度上高估了銀行對信用風險的抵禦能力。由於撥備覆蓋率的分母是五級分類後三類貸款,而分子是對所有貸款(還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計提的減值准備。
⑺ 撥備覆蓋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撥備覆蓋率計算公式是:
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意義:
撥備覆蓋率指標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是銀行出於審慎經營的考慮,防範風險的一個方面,也是反應業績真實性的一個量化指標。此項比率應不低於100%,否則為計提不足,存在准備金缺口。
比率越高說明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撥備率的高低應適合風險程度,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餘,利潤虛降。
⑻ 降低撥備覆蓋率是什麼意思
降低撥備覆蓋率是什麼意思如下: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
⑼ 銀行撥備覆蓋率
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
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
銀行會專門准備貸款的一般損失,另外再根據貸款的企業或個人的信用級別劃出風險概率,乘以貸款的錢,最後都加起來的金額,除以不良貸款的總額就是撥備覆蓋率。
1、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不良貸款*100%;
2、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貸款應提准備*100%;
如不良貸款余額100萬元,實際計提80萬元,假如應提90萬元,
那麼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80/100*100%=8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80/90*100%=88。89%
(9)農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擴展閱讀:
由於需要吸收公眾的存款,或者以同業拆借的方式獲取資金並向外發放貸款,銀行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相比其他行業普遍高出很多。
數據上看,A股上市銀行的資產負債率全部都在90%以上,是銀行杠桿經營的集中體現。
由於是高杠桿經營,銀行業對風險控制非常重視。因為每一筆不良貸款的出現,都極有可能對企業利潤造成吞噬。
再加上銀行企業經營有明顯的周期性,因此在經濟下滑時期往往會有更多的壞賬暴露出來,因此一個逆周期的不良資產調控機制,對於高杠桿經營的銀行來說就至關重要。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計提壞賬准備金,形成「資金池」以抵禦不良資產,對於商業銀行來說都非常重要。考量一家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水平,可以對其風險控制能力形成一定的判斷。
投資價值
撥備覆蓋率並非是一個「絕對化」的指標,像凈利潤率或者是凈資產收益率,可以直接衡量企業盈利能力,銀行在劃分不良貸款方面存在有明顯的主觀性。
例如,某銀行的一家客戶,原本處於看似正常經營的狀態,但是一旦有其他銀行對其進行抽貸,這家企業就會立即破產——這種例子在各類商貿公司中很常見。那麼這筆貸款應該算是可疑貸款還是正常貸款?
相信大多數銀行都會將其放在「正常貸款」一欄中,因為在其他銀行抽貸之前,這家企業的經營發展確實看起來是正常的。
因此對於銀行來說,對於風險的認知和處理風格,可以直接導致「撥備覆蓋率」這個指標數字的變化,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不同銀行間這個數字的比較效果有待考證。
但從整體來看,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數字還是越高越好,更多的計提就意味著對可能出現的不良資產更好的覆蓋。
招商銀行之所以成為過去兩年時間里市場表現最好的銀行股,一方面是因為其相對優良的資產質量,另一方面,也和撥備覆蓋率的不斷增長有密切關系:2015-2018年,其這一數字從178.95%上升至358.18%,基本達到其歷史最高水準。
而寧波銀行的賬面撥備覆蓋率則更加「嚇人」,自2015年以來分別是308.67%、351.42%、493.26%、521.83%,基本上代表了A股上市銀行的最高水平。
除這兩家之外,還有南京銀行、常熟銀行等幾家銀行機構也都保持了高撥備覆蓋率水平。在投資者普遍比較擔心銀行資產質量的大環境下,這些銀行較高的撥備覆蓋率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股價表現在銀行板塊中漲幅居前。
風險應對
雖然使用撥備覆蓋率比較多個銀行的風控水平,無法取得100%精準的結果,但是其變化的過程對於投資者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特別是對於單個銀行個體而言,如果其幾年的時間里,撥備覆蓋率一直處於增加狀態,那麼其風險抵抗能力就會不斷增強。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中國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都處在較高的水平。例如,匯豐銀行2017年報撥備覆蓋率「僅有」164.7%,低於201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的平均撥備覆蓋率181.42%。
監管層也曾試圖給中國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進行「松綁」,2018年初出台了《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監管要求的通知》。
根據調整內容,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
監管層明確允許銀行可以降低自己的撥備覆蓋率。但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不少銀行選擇逆勢提高自己的撥備覆蓋率,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⑽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什麼意思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計算公式
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100%
舉例
舉例來講,某銀行貸款余額100億,其中正常類90億,關注類2億,次級類5億,可疑類2億,損失類1億,則其不良貸款率為(5+2+1)/100=8%。假設不計提特種准備,按照現行規定,首先應當計提貸款一般損失准備金=100*1%=1億,然後按照規定比例應計提專項貸款損失准備:2*2%+5*25%+2*50%+1*100%=3.29億。加上一般准備,准備金總額應當達到4.29億元。
假設這家銀行真的按規定計提了4.29億元,則撥備覆蓋率為4.29/(5+2+1)=53.63%,如果計提了8億,則撥備覆蓋率為100%;反之,如果僅計提了4億,則撥備覆蓋率為50%,且達不到按比例計提的最低要求,撥備嚴重不足。目前,對於一些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要求撥備覆蓋率達到150%,是比撥備充足(100%)更審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