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際利率的計算方法
解答如下:
攤余成本是把實際利率計算的收益和票面收益的差額,調整攤余成本。1000元債券,票面收益每年59元,實際利率為10%,第一年就產生41元的差額,攤銷利息調整賬面余額。
會計處理,購買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250
貸:銀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50
第一年攤銷:票面利息 1250X4。72%=59,實際利息:1000X10%=100,差額41元,調整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借:應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1
貸:投資收益100
第二年攤銷時,計算實際收益以1000+調整部分41元為基礎,1041X10%=104.10元,調整104.1-59=45.10元,會計處理:
借:應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5.10
貸:投資收益104.10
以後年度同樣處理,以上年度攤銷的持有到期投資賬面余額為基礎計算實際收益。最後一年的利息調整以余額為准,可以和計算的收益有少微誤差。
拓展資料:
所謂插值法:比如8%實際利率公允價值為1000,10%實際利率公允價值為800,那麼如果債券實際公允價值為900,那麼實際利率=R:(10%-8%)/(800-1000)=(R-8%)/(900-1000)。
實際利率計算了所獲得利息的購買力,是把名義利率以通脹率作調節。如果該年的通脹率是10%,在年底戶口裡的1100元,只能與一年前的1000元購買相同數量的貨品,因此其實際利率是0%。
關於系數的計算方式:
復利現值系數(P/F,i,n)=(1+i)-n
復利終值系數(F/P,i,n)=(1+i)n
普通年金現值系數(P/A,i,n)=[1-(1+i)-n]/ i
普通年金終值系數(F/A,i,n)=[(1+i)n-1]/ i
償債基金系數(A/F,i,n)= i /[(1+i)n-1]
資本回收系數(A/P,i,n)=i /[1-(1+i)-n]
即付年金現值系數=[1-(1+i)-n]/ i×(1+i)
即付年金終值系數=[(1+i)n-1]/ i×(1+i)
2. 以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對貸款進行後續計量意義何在
「實際利率法」也叫「實際利率攤銷法」,它是一種攤銷方法。這里之所以將其作為一個重要概念加以闡述,是因為新准則規定,除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外,其他項目的攤銷,如金融資產(債券溢、折價)的攤銷、融資租賃中未確認的融資費用或收益等所有涉及到攤銷的項目都必須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實際利率法到底是一個什麼方法呢?講實際利率法必須先引出另一個概念:「資金時間價值」。我們知道,等額的資金由於時點的不同,價值是不同的,今天的100元錢與明年同日的100元錢是不相等的,而其中的差額就是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法就是求取同一事項但金額不同、時點也不同的兩個時點之間的時間價值,即「內含報酬率」,再求取各個細分時間段的資金時間價值(利息)和本金的收取或支付。舉例說明:A公司融資租入一台設備公允價值為5萬元,融資租賃期限是5年,每年末支付1.5萬元,不考慮設備購買值及其他事項。則「最低租賃付款額」為5×1.5=7.5萬元。承租企業五年間支付了7.5萬元,其中5萬元是本金,2.5萬元是利息,但折成年利率是多少呢?就需用內插法求出普通年金利率,也即「實際利率法」採用的內含報酬率。
3. 我想問下會計中攤余成本以及實際利率的演算法,順便問下什麼是插值法
期初攤余成本=上期期末攤余成本+實際利息收入(按實際利率計算)-現金流入(按票面利率計算)。
實際利率的演算法,就是要根據票面利率、面值和實際支付款算。
比如1000塊買了面值1250的5年期債券,票面利率4.72%,那麼假設實際利率r,我們列出等式(括弧後面的-1-2-3-4-5是次方,不是減一。。。):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然後用插值法帶,試試那個是就行了。
插值法,就是把一個一個值往裡面插,試著來,看哪個是正確的,說白了就是試演算法,但是有一定技巧,一般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會給一個,實際支付款與面值都會給,這時候看實際支付價款比面值低還是高,比如給了票面利率,求實際利率,要是實際支付比面值高,說明是溢價發行,那麼實際利率肯定比票面利率低,那麼插值的時候就找比票面利率低的往裡試,能省一半時間
4. 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2012年底攤余成本=43818.40+43818.40*5%-40000*6%=43609.32
2012年投資收益=43818.4*5%=2190.92
2012年分錄為: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2400(40000*6%)
貸:投資收益 2190.92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09.08
5. 攤余成本中算實際利率的問題 請高手回答~
1.本題是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入賬的成本應該是1000,但是5年以後到期你能拿到的總金額為1250.票面的利率是4.7%,但是顯然,你按這個利率計算無法得出1250的金額.所以,這里需要計算一個實際的利率.
下面的那個長長的一串就是要計算這個實際利率的.得出R=10%
意思就是說,期滿以後,你實際拿到手的金額折算到現值只值1000萬.
那個公式表示
第一年,利息59萬折現+第二年利息59萬折現+第三年59萬折現+第四年59萬折現+第五年收取的利息和實際收到的本金合計折現=現值1000
6. 關於攤余成本求法
期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當期投資收益(或未收到利息)-百當期現金流入。
你這個問題中,期初攤余成本就是吸收存款的49000000,當期投資度收益是5159700(用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得到的),當期的現金流入即為應收利息5000000。
因此期末的攤余成專本=49000000+5159700-5000000=49159700
提前收回的本金,累計攤銷的折價(溢價),計提的減值准備如果有的話都要考慮在內的
期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當期投資收益(或未收到利息屬)-當期現金流入-已發生的減值-已收回的本金+累計攤銷的折價(或-累計攤銷的溢價)。
7. 攤余成本VS未確認融資費用VS內插法計算利率
1,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初攤余成本就是求應收本金和應收利息的現值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實際利息率的公式為:實際利率=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2,未確認融資費用:賬戶所反映的內容,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換一個角度,我們可將其理解為由於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也可視為承租方必須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資而產生的利息,因為融資租賃本身就包含了融資的目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當分期計入利息費用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未確認融資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當期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應按租賃准則確定的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本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的當期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余價值。
內插法是當數據表格中的數據間隔較大時,用一定的演算法進行補充的做法。3,內插法計算利率:比如一個簡單的正弦表,它按1°的間隔排列:Sin45°= 0.707Sin46°= 0.719
如果想知道Sin45.5°,表裡沒有。就需要用到插值法。
最簡單的插值法是線性插值: Sin45.5°= (Sin45°+ Sin46°)/2 = (0.707 + 0.719)/2 = 0.713。59 X (1+r) -①+59 X (1+r) -②+59 X (1+r) -③+59 X (1+r)-④+59 X (1+r)+(59+1250) X (1+r) -⑤= 1000,求r比如說: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每年利率的現值加期末本金現值普通年金現值的一般公式:
P=A(1+i)-1+ A(1+i)-2+……+A(1+i)-n,復利現值
計算公式:P=S×(1+i)-n
採用插值法,可以計算得出r=10%,內插法:求利率時,利率差之比等於系數差之比;求年限時,年限差之比等於系數差之比。內插法主要是用來估計利率與期限,實際上就是比例法。具體解題步驟可以參照財務管理的貨幣時間價值那塊,一般會計考試的時候會直接給出現值系數的。
8. 「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分別是什麼意思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實際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