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貸款利率最高多少合法
法律分析:年貸款利率超過一年期浮動利率的四倍就屬於違法的,一年期貸款利率為4.5%,則一萬一年3600的利息就超過了規定,是不合法的。民間借錢利息目前不能超過15.4%,這是司法保護上線。只要在15.4%以下的利率,都是可以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2. 貸款利率多少是合法的
法律分析:根據法律規定,約定個人借款利息的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數)。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
根據最新的有效的規定,年利率在36%之內就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年利率最高為36%。在我國法院審判實踐當中,對於民間借貸利息主要有以下幾種認定:
第一,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借貸雙方對於利息問題在借款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屬於無息借貸。
債務人在借款期限屆滿之前償還或者在未約定還款期限時,並且在債權人要求還款時,在合理期限內還款的,不支付利息。
第二,借貸雙方約定了利率標准後又發生爭議的,可以在最高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標准內確定其利率標准。 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為了避免當事人約定利率過高、債務人承擔利息過高的情況,司法解釋規定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在有息借貸中,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如果超過也沒關系,最多有糾紛時,法院不保護超出部分,但沒有糾紛時,就可以獲得更高收益。說明這條規定不具備懲罰性。
第四,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否則不受法律保護。
第五,當事人因借貸外幣、台幣等發生糾紛的,出借人要求以同類貨幣償還的,可以准許。借款人確無同類貨幣的,可以參照償還時的外匯牌價摺合人民幣償還。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的,可以參照中國銀行的外幣儲蓄利息計算。
法律依據:《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 借款最高利息多少合法
法律分析:
最高不超過年利率36%。未超過年利率24%的肯定合法受法院保護,而超過年利率36%的肯定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民間借貸是合法的,但必須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否則不受保護。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如果兩人發生借貸糾紛,貸方收取的高於法律規定的那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護。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衍生問題:
高利貸不還的真實後果
高利貸不還會影響個人信譽,嚴重的會被告上法庭,餘生都在還債中度過,影響家庭生活。國家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高利貸不還的,現實生活中會受到很多騷擾,甚至生命威脅,但是我國對高利貸是不支持的,法律也不提供保障,是違法行為。
4. 個人借款年利率最高多少合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過此限度的,超過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以一至三年期的年貸款利率來算,銀行是5.25,那麼個人借貸利息最高只能是:.25%×4=21% 。一至三年期最高貸款利息只能為21%,超過21%部分利息屬於違法行為,不予保護。
【拓展資料】
按照《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買賣合同糾紛解決方式:
1.協商解決
合同雙方當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了糾紛,首先應按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加以解決。既不應採取消極拖延的辦法,也不應採取扣發貨物或拒付貨款的辦法自行行使法律處分權,因為這兩種做法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按照法律規定,應該首先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協商解決糾紛,雙方是建立在互諒互讓、平等磋商的基礎之上,不影響團結以及今後的繼續合作,還可以節省時間、人力和費用,所以,應該更多地採用這種方法。
對於需債務人償還債務而其一時又無力償還的,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協商解決:
(1)分期償還。如果債務人因產品積壓或者因外債收不回來而暫時無力償還的,那麼可以待積壓的產品推銷出去後,或者外單位的欠款收回後償還。如果因管理不善暫時虧損但尚未公告破產的企業,經過努力還可以通過改善經營管理盡快扭轉虧損的,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分期分批還款計劃。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得以實現,還可以使債務人積極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改變無力償還債務的被動局面。
(2)實物抵債。如果債務人因產品嚴重積壓沒有資金償還債務時,還可以經過雙方協商採取以產品抵債的辦法來解決。以產品抵債,既可以幫助債務人推銷積壓的產品,又能起到償還債務的作用,將「死物」變「活物」,這對國家、對當事人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另外,以實物抵債也可以採取由債權人代理推銷產品的辦法,用實際推銷的貨款來抵償欠款。
2.仲裁解決
仲裁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發生爭執,協商不成時,根據有關規定或者當事人之間的協議,由一定的機構以中間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對雙方發生的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和義務上作出裁決。用仲裁的方法解決合同糾紛是常用的一種方式。
當事人採用仲裁的方式解決合同糾紛,應注意以下問題:
(1)仲裁期限。當事人一定要抓住時機,在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的有效期限內,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避免因錯過時機而喪失自己申請仲裁的權利。
(2)仲裁機關及管轄。根據合同仲裁條例的規定,合同仲裁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設立的合同仲裁委員會。案件管轄原則是,一般由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簽訂地的仲裁機關管轄。因此,當事人應向有管轄權的仲裁機關申請仲裁。
(3)仲裁效力。通過仲裁機關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後,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認真遵守。如果調解不成,仲裁機關最後作出的仲裁裁決便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守,否則,法院則要強制執行。
5. 個人向銀行貸款利息最高多少合法
一、銀行個人貸款利率
目前的貸款基準利率還是由2018年10月24日執行的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0-6月(含6月)貸款年利率是4.35%,6月-1年(含1年)是4.35%,1-3年(含3年)是4.75%,3-5年(含5年)是4.75%,5-30年(含30年)是4.90%。
二、個人貸款利息
目前我國銀行個人貸款利率還處於半管制狀態,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資金供求狀況及時調整基準利率,但是允許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在規定幅度內自由浮動。其中,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在0.9%至1.7%之間,即貸款利率允許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最高上浮幅度為70%,下浮幅度為10%。銀行一般會根據貸款申請人的資產和風險情況,對不同的貸款產品予以一定程度的上浮或優惠。
等額本息計算公式:〔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等額本金計算公式:每月還款金額=(貸款本金÷還款月數)+(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每月利率其中^符號表示乘方。
三、銀行個人貸款利率
因為不同銀行、不同貸款產品,貸款利率不同,所以利息不好籠統計算。我們就以貸款10萬一年利息為例計算,貸款本金是10萬元,貸款期限是1年,年利率為4.35%,那麼一年期貸款利息為100000*1*4.35%=4350(元)。
在此大家要注意的是,貸款基準利率只是一個參考,各大銀行在此基礎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實際上支付的利息會比這個高。
6. 銀行貸款最高利息是多少合法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8月20日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最核心的條款是將原先的24%法律保護條款修改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CFETS發布的LPR的4 倍為標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以最新LPR利率3.85%的4 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僅為15.4%。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7. 貸款最高利息是多少合法
一、貸款最高利息是多少合法
1、不超過15.4%是合法的。借高利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借貸年息15.4%內受國家法律保護,也就是說年利息不超過15.4%是合法的。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二、民間貸款的合法性
一般來說,民間貸款是合法的,但必須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否則不受保護。民間貸款是區別於傳統的銀行貸款,即通過公民或企業按雙方約定的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放貸方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貸款方短期的資金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放貸方也可以由此取得中間收入而盈利。
民間貸款必須有約可守、有約必守,只要該約定不違法、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銀行法定利率的四倍均為有效。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見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因借貸產生的抵押相應有效,但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相關利率。民間借貸是一種直接融資渠道,銀行借貸則是一種間接融資渠道。民間借貸是民間資本的一種投資渠道,是民間金融的一種形式。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實踐中對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借貸合同無效:
1、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2、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非法集資;
3、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4、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借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