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套房房貸利率普遍上浮,還該不該買房
可以根據個人需求以及經濟情況等選擇
第一,第一是要分析當前的房價。看一個城市當前的平均房價,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供求關系,如果是供大於求,意味著房價呈下行趨勢,是可以考慮買房的,如果是供小於求,這房價還會出現下幅度上漲,並不太適合買房。
第二,看大的宏觀調控政策走向,宏觀調控政策的松緊程度對房價有直接影響,所以在買房之前先分析下當前的宏觀調控背景,再決定什麼時候適合買房。
第三,看城市的交通建設,未來的城市交通規劃。房價除了受供求關系影響,還受交通的影響。交通越便利的地方,相應的房價肯定會越高。
第四,看當地中介公司的經營情況,房地產市場的銷售額直接和中介公司的業績掛鉤,所以中介公司的業績情況直接能反映當地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第五,看銀行的金融政策,主要是看貸款和利息方面的政策。如果貸款利率上浮,利息增加,那很明顯意味著你買房子要多花很多錢,適不適合買房子的。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看自己的經濟能力了,如果經濟能力足夠強,什麼時候買房都比較合適。
❷ 房價房貸利率上漲帶來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房屋價格穩中有進,房貸利率整體上調,剛需購房者情緒有較為焦躁表現,「再不上車就晚了」的心態較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執行上浮25%以上的銀行數量增多。其中,28家上浮25%,25家上浮30%,分別較上月增加3家與9家,另有4家銀行首套執行上浮30%至40%。
19家主要銀行中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最低為基準1.088倍;銀行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最高為基準1.234倍;工、農、中、建國有四大行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已達基準利率上浮15.7%水平。
此外,數據顯示,7月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6.03%,較上月上漲0.3%,整體漲幅有所下降。融360監測的重點銀行中,目前二套房貸利率執行基準上浮10%的僅21家銀行,較上月減少1家。執行上浮15%和20%的銀行各有28家和243家,分別較上月減少7家和16家。執行上浮20%以上的銀行達到213家,較上月增加22家。
同時,4.13%銀行存在停貸現象。例如北京地區監測的30家銀行中,有1家銀行分(支)行停貸,深圳地區重點監測的26家銀行中,7家存在停貸現象。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唯一表示,此前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並未如業內預期的對房貸利率起到降溫作用,房貸利率仍以上升為主,預計短期內全國不會出現大面積下調利率的情況。
銀行:房貸其實是最好的資產
持續上漲的購房成本,讓購房者的心態發生變化。和劉明明類似的情況並不在少數,郝傑也在廣州的從化購買了一套住宅。不過除了剛收房的時候住過半年之外,郝傑一直沒有再去住過。「從化的住宅離我工作的地方,大概有50公里的路程,如果不塞車開過來大概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但是現在購房的溢出效應,從化現在居住的人也很多,每天不要說在高速上的時間,上高速的收費站都擠滿車,上下收費站都要半個小時,再加上路上的時間,基本上要兩個小時。後來沒辦法,我們只能在單位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自己的房子租出去。」
郝傑也表示在從化購房並不方便,「從需求來講,從化的房子並不理想,而且由於每天走高速,過路費、油費、停車費每個月的成本差不多4000塊。但是我們主要是擔心購房成本繼續上升,所以先佔住一套再說,從看房到購房只用了一周的時間。」
郝傑的房子目前從當時購買的100萬,漲到目前的150萬。「如果算上利率,賺得可能更多。」郝傑表示。
「我們銀行的房貸,首套最高峰時曾上浮3成,不過即使這樣,總額也十分有限。相對房貸利率來說,利率的波動只是小頭。」一家股份制銀行個貸部的負責人表示。
一家國有大行廣東分行的負責人表示,房貸其實是銀行最好的資產,不僅需求大,而且不良率極低。不過現在政策調控,對於房貸,銀行的態度也較為謹慎。
供銷兩旺,房企的報表也十分靚麗,8月13日晚間,房企的首份半年報火熱出爐。保利地產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95.14億元,同比增長9.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05億元,同比上漲15.13%;凈利率同比提升2.49個百分點至15.64%。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股東方面,證金公司持股由一季度末的5.14億股增至5.81億股,持股比例由4.33%增至4.90%。
據川財證券統計,上半年TOP100房企總體銷售規模近4.6萬億元,同比增長36.5%。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受益於部分一、二線城市預售政策的松動及熱點二三四線城市的持續火熱,房企銷售業績迎來高峰。
而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分類,滬深兩市共計57家上市房企披露2018年中期業績預告,包括扭虧企業在內,32家房企業績預喜,佔比高達56%。 其中凈利潤同比翻倍的房企,達到了26家,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來源網易
❸ 首套房貸利率上浮至15%,再次誤傷剛需房價會降嗎
現在重大看點不是房貸利率,房貸利率今後進一步收緊都是有可能的。現在最大看點是房產稅已經確定要徵收了,已經開始立法程序了。未來房價我認為應該是持平或微跌,長遠看因為你的收入持續增加,所以房價是跌的。馬雲說8年後房價賤如蔥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遠期看房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地方財政現在也准備由土地出讓金轉為房產稅,這樣更有持續性。
❹ 銀行首套利率上浮是房價要降的節奏么
首套房貸利率上浮5%,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肯定是一個緊收型的政策。通過,增加購房者們的買房成本以及增加購房者的買房難度,達到給整個房地產市場降溫的目的。同時,也說明,當前房貸審核力度將空前嚴格。
站在銀行的角度看,一方面,是銀行資金相對偏緊。另一方面,是銀行趨利本能所致。通過提高首套房貸利率,銀行可從中篩選出最優客戶,從而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確保最大收益。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貨幣政策的一個調整。shzyshange44
❺ 多家銀行上調房貸利率,這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多家銀行上調了房子貸款的利率,這個對於年輕人買房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因為這會影響到房子的價格,也會影響到年輕人的償還能力,因為。年輕人本來沒有錢要買房子,那麼就得貸款,貸款比率越高成本的壓力越大。
應該說這既是個好事也是個壞事,好事就是說房子貸款利率上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炒房子的人更少了,那麼房子的短時間內的市場需求量沒有那麼高,房子價格自然會有所控制,但是房子價格雖然控制住了,貸款的成本更高了呀,你原來貸款100萬,按照5%這個貸款利率來說,你可能償還10年,你還的利息就是50萬 60萬,現在你就得上很多70萬,雖然起到了一定的限製作用,但是讓貸款買房子的剛需購買者壓力更大了。
❻ 銀行普遍上調房貸利率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一方面,房價之所以在2015年開始上漲,誘發因素也是因為房貸利率,只不過當時是連續降息——從3月1日開始,全年共計降息五次,貸款利率累計降低1%。取消房貸利率優惠是變相「漲」房價,降息自然就是變相地降價。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紛紛上調首套房貸利率,主要並非為了貫徹房地產調控政策這個政治目的,而是基於房貸資金成本上升的內生動力。今年以來,資金市場的無風險利率一直抬升,5月4日,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繼續集體上揚。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上升了0.0055個百分點至2.8506%,刷新兩年來高位。7天期Shibor上升了0.0140個百分點至2.9270%,其餘中長期利率品種也呈現上升走勢。
比如其中,光大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從基準利率上浮10%調整至上浮15%,這一標准從2017年12月7日起正式執行。若貸款105萬元按揭30年,這比基準利率情況下多還17萬余元利息。貸款105萬元按揭30年,這比基準利率情況下多還17萬余元利息。
拓展資料:
房貸利率,是指用房產在銀行辦理的貸款,該貸款要按照銀行規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中國房貸利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的,各個商業銀行執行的時候可以在一定的區間內自行浮動。
中國的房貸利率不是一直不變的,而是經常變動的,形式是利率一直在上漲,所以經常會比較在增加利率之前和增加利率之後的情況。
人士提醒,三類貸款人不必提前還貸:一是選擇等額本金、其還款期已過三分之一的購房者,因為等額本金開始還的本金比較多,已將大額本金還完,剩下小額貸款產生的利息不會太多;二是等額本息還款已到中期的購房者,因為這部分市民已經還了大部分利息,提前還貸的意義也不大;三是准備後期向銀行貸款的市民,若把貸款還了銀行,後期在銀行申辦貸款時,尚不知能否批准。
首先,執行上浮利率的借款人及還處於還款初期的借款人適合選擇提前還貸。因為執行上浮利率已經較高,借款人若有一次性還清的能力,將來如果有資金的需要,還可以用房產申請抵押貸款。處於還款初期,貸款的大部分利息都還沒有償還,產生的影響以及利得財富率較小。
其次,享受七折利率的貸款不必急於還款。因為七折的5年期貸款利率低於5年期存款利率,有還貸款的錢還不如存入銀行。而且,這部分人選擇提前還貸後,如果再貸款購房,銀行對其將毫無優惠,而是按二套房執行上浮1.1倍的利率,借款人將得不償失。
此外,選擇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已經接近還款中期或是選擇了信託網模式的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並且還款期已經超過1/3的借款人不適合提前還貸。部分銀行會對提前還款客戶收取部分違約金,具體違約金支付比例或者計算公式都會在貸款合同中列明。
❼ 房貸利率為什麼要上浮
第一、資金成本的上升。以前銀行可以躺著賺錢,因為當時銀行競爭沒有那麼激烈,各大銀行吸收存款比較容易,所以首套房的利率其實並沒有那麼高,很多都是按照基準利率來執行。大家都知道銀行用於發放房貸的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所吸收的存款,如果存款的利率上升了,那資金的成本就會上升,對應的銀行的貸款利率肯定會上升的,畢竟銀行賺取的就是一個利差,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利差大概是在2%~3%之間,這意味著如果銀行的平均存款利率達到3.58%,那對應的平均貸款利率必須達到5.58%以上才不會壓縮銀行的利潤。而目前5年期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是4.9%,想要達到5.58%的利率,那銀行就必須上浮10%以上。
所以銀行首套房利率上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成本的上升,如果銀行資金成本下降,那房貸利率其實也會跟著下降了。比如丹麥最近一段時間就實行了負利利率房貸,借1萬塊錢連本帶息到期只需要還9950多塊錢就可以。而丹麥的房貸利率之所以是負數的,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丹麥銀行機構吸收存款的成本比較低,居民均存款是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
第二、樓市需求相對比較旺盛。
正因為有這種需求的支撐,所以目前去銀行申請房貸的人還是相對比較多的。當申請房貸的人比較多的時候,銀行肯定是會擇優放款,擇高放款。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銀行上浮更高的利率,仍然有很多人會願意接受,所以能賺更多的利潤,為什麼銀行不上浮利率呢?
雖然對於樓市需求比較旺盛這種說法,很多人都會出來反對,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樓市確實存在較多的需求,這種需求既有剛需客也有投資客。這一點可以從2018年各大房企業績的飆升看出來,雖然有一些開發商一直在喊著活下去,但是2018年銷量卻飆升百分之三四十。 正因為購房需求一直存在,一旦房貸利率下降,大家購房的成本下降了,那購房人群就會增加,反過來又會刺激銀行上浮房貸利率,所以我們看到銀行房貸利率基本上都是反反復復的波動的。
第三、房產調控政策的要求。
過去幾年我國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較快的上漲,甚至有些城市一年的漲幅就可以達到20%以上,過快的房價上漲不僅會影響到居民的住房需求,更關鍵的是房價的上漲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擠出效應,比如最近1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的增長率一直在下降,這就是一個很直觀的表現。如果房價繼續上漲,不僅會對我國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影響內需的發展,更關鍵的是會形成一定的泡沫,存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
所以最近兩年我國從上到下一直都在嚴控房價的發展,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已經成為了房產調控的重要基調。而且最近兩年我國調控房價也從常見的行政手段上升到了金融調控手段,通過控制銀行信貸投放以及房貸利率來達到調控的目的。
❽ 首套房貸款利率為什麼要上浮
因為要抑制購房的需求,利率作為影響購房成本的重要因素一直是樓市調控的常用工具,鼓勵買房的時候利率就會下調,以此降低購房者的資金成本,吸引購房者進入樓市;而當樓市過熱的時候就需要上調利率,增加購房者的資金成本,以此來抑制購房的需求。下面筆者從利率的分類,利率的歷史發展情況等方面來闡述:
1、利率的分類我們每一個購房的人都需要知道兩個利率,一個是基準利率,一個是實際的房貸利率;兩者的關系是:實際的房貸利率=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公式中的基準利率是由央行統一規定的5年以及5年以上貸款期限的利率,適用於所有的地區的各個商業銀行面對各個行業的貸款,而房貸基本都是5年以上的,所以也遵循這個利率。目前的基準利率是4.9%,是2015年調整的結果,至今已經將近4年時間了。
進入2019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突然負增長,調控同時喊出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口號,樓市的火熱是被抑制了,但是樓市的「冷卻」也非當下所需要的。於是「穩定」成為核心。同時全國首套房房貸利率逐月下滑,到了2019年5月降低至5.42%,達到了自2018年以來的最低,但是到了2019年6月,略有上升;
到了7月已經上升至5.44%。總結:通過上面的回顧分析,我們知道房貸利率的走勢是和樓市調控密切相關的,無論是走高還是走低都是和調控方向一致的。
❾ 首套房貸利率再度出現上調 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首套房利率上調對於剛需買房而言確實有不利的影響。主要因為購房者成本的極具上升,買房更加困難了,月供的變化到不是很大。
對於已經貸款購房的人來說,市面上的房貸上浮並不會產生影響。影響房貸的最主要的是基準利率,如果基準利率變了,已購房者房貸才會跟著變化,比如說基準利率如果從4.9%上漲到了5.0%,那麼已購房者房貸利率就是5.0%乘以原來的折扣。
利率上升首付上調,不可否認會使剛需的壓力變大,但這個過程對投資者、甚至投機者影響也相似。會相應的降低房產市場的火熱,也是政府房產調控的一種手段。
當前首套利率上升增速趨於下降,表明上升速度已變緩,未來一段時間內,房貸利率也將會趨於一個合理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