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商業銀行存十八萬定期一年多少
本金×利率×期限÷360×365=利息。你自己算。
Ⅱ 為什麼農村商業銀行顯示的當前余額和可用余額差三千塊
通常余額和可用余額不一致的原因是通過atm轉賬
atm非同行同名轉賬延遲二十四小時到賬
二十四小時內是暫時保留在銀行賬戶不可使用,
也可能是你二十四小時內申購了基金等理財產品
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3000元被凍結
Ⅲ 怎樣在網上查農村商業銀行余額
銀行卡余額查詢,有以下幾種方式:
銀行櫃台查詢,攜帶上銀行卡,知道密碼,去相應的銀行營業廳就掛號排隊就可以查詢;
ATM機查詢,去任意一台ATM機就可以查詢;
電話查詢,通過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根據提示輸入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就可以查詢;
網上銀行查詢,登陸相應銀行的網上銀行,就可以查詢
Ⅳ 2009--2011農業銀行涉農貸款情況,農業發展銀行涉農貸款情況。求數據
2009年12月7日從中國農業銀行處獲悉,該行今年前10月涉農貸款累計投放達8025億元,同比增加3561億元,增幅80%,涉農貸款余額達到1.1萬億元。
農行相關人士表示,這從根本上扭轉了該行涉農貸款余額和佔比雙下降的局面。截至11月底,該行已對3160萬農戶發放了惠農卡,其中為246萬戶發放了小額貸款,貸款余額達635億元。
另據了解,該行三農事業部已擴大到全部2048個縣域支行,建立了單獨核算、信貸政策制度等體系。農行方面表示,今年以來,該行穩步增加信貸有效投放,大力推進城市對公業務轉型,鞏固和提升城市主流銀行地位,加大零售業務轉型力度,構築現代化的零售業務營銷服務體系,穩步推進國際化戰略,綜合化經營邁出重要步伐。
股改方面,農行宣稱已構建了由風險、審計、內控合規、運營、監察、保衛等協調統一的內部監督體系,主要經營指標創出了歷史最好水平。下一步將加快內部體制機制改革,為實現公開上市創造堅實的基礎和條件。
2010
中國農業銀行日前發布的《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報告》披露,截至2010年末,農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1.48萬億元,比上年凈增2700多億元;縣域新增貸款佔新增存款的54.4%,連續第三年超過50%,總體上做到了縣域資金「取之於農、用之於農」。農行努力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2010年,農行惠農卡發卡總量突破6100萬張,總體農戶覆蓋面已達27%。通過惠農卡向580多萬農戶提供授信,新增授信700多億元,授信總額1600多億元,農戶小額貸款余額989億元。全口徑農戶貸款余額超過3000億元,是2007年底的近3倍。同時,設立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857個,為縣域3.24萬家中小企業提供貸款7354億元。
2011
農行:2011將再確保涉農貸款增速高於其他
十一五」時期是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業務發展的「黃金期」,該行逐步明確了服務「三農」發展戰略,創新金融服務,增加信貸投放,提高風險管控能力。截至2010年11月末,農戶貸款余額達到2905億元,是2008年的2.9倍。
農業銀行上市以後還要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有三個原因:第一,農業銀行作為國有的農字頭的大銀行,服務三農是黨中央國務院給的政策。所以農業銀行服務三農政策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文化城鄉、城鄉聯動是我們農業銀行獨特的優勢,所以我們農業銀行需要支持三農。農業銀行是因農而生,也是伴著三農生存發展起來的,與農村農民長期打交道,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所以農行與三農有著血濃於水的感情。我們是股改不改服務三農,上市不減服務三農。
十二五對農業銀行來說也是很好的歷史時期。農業銀行在未來的服務三農方面兩句話:投入的利潤、創新的利潤。隨著農業未來的發展,現代化、市場化、產業化。我們要圍繞著國家的農業發展戰略來加大我們在現有三農方面金融,確保農業銀行年增剩餘貸款高於全行業的平均水平。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做。第二,服務要精緻化,我們要圍繞未來大三農、新三農,搞產品創新、服務方式、服務模式的創新,來改善和改進我們的服務流程和效果。使三農有效的服務需求得到不斷的滿足,增強可獲得性。農業銀行在十二五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為四億農民,我們要為農業產業化95%的國家級的農村企業和70%以上的省級農村企業提供幫助。確保新增涉農貸款的增速高於全行其他貸款,使得三農客戶獲得金融服務有便捷性和可獲得性。
Ⅳ 中國的農村商業銀行有多少家
這個問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涉及金融業務的還有許多小額擔保公司。已經上市的大型國有控股的商業銀行如工、農、中、建、交,還有農業發展銀行等大都是總行、省分行、地市分行、縣區支行的機構設置,此下面還有二級支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層級機構,2011年全國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凈利潤為1.04萬億元,其他相關數據可以上網查閱。對於機構數比較准確的數據需查閱2011年金融年鑒(估計還沒有出版)。
Ⅵ 廣東這邊的農村信用社是不是改名叫農村商業銀行了
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的,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信用社都在向農村商業銀行改制中。
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商業銀行是同一家銀行。
廣州農村商業銀行的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發展歷史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多年來,她立足南粵大地,秉持服務「三農」的宗旨,為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社會的穩定和城鄉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將秉承一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為宗旨,不斷優化和完善手機銀行功能,提供給您全方位的移動金融服務。1998年9月,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成立。
2018年11月,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業,順利完成統一法人體制改革。2018年11月18日,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7日,中國銀監會批復同意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2018年12月11日,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6)2018年農村商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全國農村商業銀行數量達到1000家,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安徽和湖北7個省(市)已全面完成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末,農村商業銀行數量占農合機構的44.4%,資本、資產和利潤分別占農合機構的66.7%、63%和70.5%,存貸款佔比分別從2002年末的59%和58%提高到64%和65%。
與此同時,農村基礎金融服務顯著改善。截至2016年3月末,農村商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4.9萬億元,較2007年增長262%。其中縣域農村商業銀行涉農貸款占各項貸款的76%,高於農合機構13個百分點。縣域營業網點數量2.5萬個,縣域網點密度高於農村信用社22%。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數量達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