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換錨LPR 存量房貸利率短期內料不變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公告稱,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平穩轉換。專家表示,驅動存量「換錨」能夠更快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短期內存量房貸利率維持不變。未來,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將出現小幅下行走勢,下降幅度或小於1年期LPR。
更快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公告明確,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接近90%的新發放貸款已經參考LPR定價,但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仍基於貸款基準利率定價,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不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的原則,一是借款人可與銀行協商確定將定價基準轉換為LPR,或轉換為固定利率,借款人只有一次選擇權,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二是轉換工作自2020年3月1日開始,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三是轉換後的貸款利率水平由雙方協商確定,其中,為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在轉換時點的利率水平應保持不變。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目前,金融機構信貸規模已超過150萬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逾56萬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接近39萬億元,貸款定價錨定LPR若僅採取「新老劃斷」原則,對於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改善相對有限。
招商銀行總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彭家文表示,公告明確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形式為LPR基準加減點,且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內維持不變,在市場普遍預期LPR下行情況下,新發放貸款利率跟隨LPR下行的同時,存量貸款利率也將跟隨下行,強化了LPR對貸款利率的指導作用,有利於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020年存量房貸利率基本不受影響
公告顯示,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從轉換時點至此後的第一個重定價日(不含),執行的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即2019年12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之和。之後,自第一個重定價日起,在每個利率重定價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重新計算確定。
對於居民房貸而言,由於房貸本身周期很長,也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已經簽訂房貸合同的居民對轉換成LPR還是使用固定利率的看法不一。「此前購房時房貸利率優惠幅度特別大,如果選擇固定利率就可能會維持在這個水平,換成LPR可能沒有現在的利率合適。」沈陽居民福女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我可能會選擇跟著LPR浮動,大概率會下降。」褚先生選擇了換錨。而另一位陳先生則表示不確定:「要看固定利率能在多少水平上固定。」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短期內居民存量房貸利率維持不變。房貸利率真正會發生變更的日期在2021年1月1日及以後,即2020年存量房貸利率基本不受影響。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無論是何種轉換方式,轉換後的房貸利率原則上不低於原有利率,除非LPR下降。這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在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利率有望下行的情況下,堅守「房住不炒」的定位。
從LPR走勢來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8月以來LPR報價顯示,主要針對居民房貸的5年期以上LPR報價僅下調5個基點,明顯低於主要針對企業貸款的1年期LPR報價的下調幅度,2020年這一差異化降息模式有望保持。不過,總體上看,未來5年期以上LPR報價也將出現小幅下行走勢。
對銀行影響可控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存量貸款換錨既有積極影響,也蘊含挑戰。一方面,與貸款基準利率相比,LPR與市場利率之間的聯動更為緊密,使商業銀行資產端收益能夠與負債成本的變動更為匹配,有利於避免資產端與負債端定價不一致所導致的基準錯配風險。另一方面,雖然LPR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存款基準利率維持不變,在此情況下,存量貸款轉換為按照LPR定價可能壓縮商業銀行的息差。
建設銀行資產負債部總經理劉方根認為,LPR改革既充分考慮了商業銀行的承受能力,按照「先增量試點、後存量並軌」的路徑穩步推進,也充分考慮了銀行經營現狀和維護客戶關系的需要,給銀行和客戶預留了充分的准備期。目前看,存量改革對銀行的影響可控,從長遠來看,改革有利於提高銀行自主定價能力,為銀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為加快適應LPR的市場化定價方式,彭家文認為,從招行的角度出發,將打造適應LPR改革後的貸款綜合定價機制,提高利率風險應對能力,在有效平衡風險和收益的前提下靈活運用表內外主動管理措施對沖利率風險。加快客戶結構調整和優化資產配置組合管理,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劉方根表示,建行將做好轉換計劃制定、合同條款變更、系統配套改造、客戶公告和答疑、輿情處理等工作,按照公告要求的時間表穩妥推進。彭家文表示,從3月1日起,招商銀行將按要求正式啟動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積極穩妥,合理有序,分步驟、分批次實施,做好客戶溝通和解釋。民生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民生銀行將盡快制定工作方案,包括系統配套、人員培訓等,穩妥有序推進存量轉換工作。
2. 存量浮動利率的貸款已處在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時是否還用辦理轉換
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轉換與否對該筆貸款還本付息無影響,不需要轉換。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3. 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是否需要轉換
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不需要進行定價基準轉換。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4. 明年3月存量房貸重新定價 你換不換「錨」如何換
12月28日,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運用,央行就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LPR發布了公告。
公告稱,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 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應在雙方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盡可能以簡便易行的方式變更原合同條款。
業內稱,該政策表明,推動LPR應用的時間表明顯提前,利率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但不會給市場預期造成刺激影響。
明年8月底前完成定價基準轉換
2019年8月17日,人民銀行發布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公告。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接近90%的新發放貸款已經參考LPR定價,但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仍基於貸款基準利率定價,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不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 為進一步深化LPR改革,人民銀行發布了〔2019〕第30號公告,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平穩轉換。
其中,存量浮動利率貸款,指的是2020年1月1日前金融機構已發放的和已簽訂合同但未發放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不包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
公告表示,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 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
記者注意到,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 同時,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具體來看,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為LPR,除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外,加點數值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 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 從轉換時點至此後的第一個重定價日(不含),執行的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即2019年12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之和。 之後,自第一個重定價日起,在每個利率重定價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重新計算確定。
此外,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基準轉換條款時,可重新約定重定價周期和重定價日,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重新約定的重定價周期最短為一年。 如存量浮動利率貸款轉換為固定利率,轉換後的利率水平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換後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
業內稱調整後利於推進全面利率市場化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分析稱,央行宣布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其目的在於更好地以市場化方式反映利率變化,由於按原有規定存量房貸利率依然按基準利率浮動的方式定期進行調整,本次調整之後將更有利於推進全面的利率市場化。
張波指出,從政策來看,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針對存量貸款,貸款人可有選擇權,即可以選擇按LPR的方式或固定利率的方式進行轉換,有利於更好保障貸款人的權益,並推進轉換的有序進行; 二是提供充分的轉換時間,自2020年3月1日到8月31日,轉換過渡期較長,可以保證轉換過程平穩進行。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稱,此次央行發布的第30號公告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這表明,推動LPR應用的時間表明顯提前,利率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實施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加快和擴大LPR在存量貸款中的應用,使LPR全面成為貸款定價的基準,有助於更好地發揮LPR在貸款定價中的關鍵作用,使貸款利率能更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果,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董希淼指出,存量房貸定價轉換有兩種方式,無論是何種轉換方式,轉換後的房貸利率原則上不低於原有的利率,除非LPR下降(第一種方式)。 這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在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利率有望下行的情況下,堅守「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向房地產市場發出錯誤信號,同時也有助於控制上升較快的居民部門杠桿率。
而關於其他存量貸款定價基準的轉換,央行明確,借貸雙方按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具體轉換條款。 「預計初次轉換之後,存量貸款的利率執行水平將與轉換之前保持基本不變,這有助於推進轉換工作順利進行,也有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 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基調,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未來一段時間LPR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 」 董希淼稱。
此外,董希淼指出,借款人與銀行平等協商,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將可能是普遍的方式,這對借款人相對有利。 通過這種市場化方式,有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更好為穩增長、穩就業服務。 即便借款人與銀行協商轉換為固定利率,現有的同期限LPR仍可能是固定利率執行水平的重要參考。 同時,這也體現了利率市場化原則,即利率定價相關事項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指出,政策本身是中性的,考慮了存量房貸雙方的利益,並規定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在轉換時點的利率水平應保持不變(加點可為負值),不會因此導致購房者利率上漲,這將是房貸利率今後的常態。
從轉換後的效果看,張波指出,在流動性放鬆的大背景下,目前利率下行的動力較強,因此,轉換為LPR方式,大概率將在中短期內利於購房者,但從長遠來看,LPR本身體現出更強的市場化,因此整體房貸利率會更貼近於市場水平。
兩種方案可選擇 業內稱不會給預期造成刺激影響
記者注意到,此次調整後,有兩種方案供購房者選擇。 一種是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這種與當前的房貸利率方案相似; 一種是固定利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而且只有一次選擇機會,後續不能再次更改。
那麼,對普通用戶而言有何影響? 諸葛找房副總裁苑承建指出,對用戶來說,固定利率長期確定,一方面,無法享受利率下行的紅利,另一方面,在利率上行時也可避免成本上升。 第一種LPR為定價基準加點的方式,對用戶來說是隨行就市,可以享受利率下行帶來的還款金額降低,但同樣,在利率上行時,還款金額也要隨之增加。 就當前的利率市場環境來說,LPR大概率還要下行,選擇LPR為定價基準加點的方案,可能是更穩妥且主流的方案。
苑承建指出,如果轉換為LPR為定價基準加點的方案,加點是由當前用戶房貸實際利率與2019年12月份LPR(五年期以上為4.8%)差值確定的,且確定後不可更改。 也就是說,如果當前房貸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1.1%,則轉換後的加點是0.59%,轉換後的用戶的房貸利率變更為當期LPR+0.59%,這個加點就是用戶未來房貸合同有效期內實際執行的加點。
「如果是選擇轉換為固定利率,轉換後的商貸利率要與當前執行的利率水平一致。 轉換時間是從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但實際的執行時間是從2021年開始。 也就是說,2020年用戶實際執行的房貸還是按照2019年的房貸,按照當前的還款約定償還。 即使LPR在2020年下降,用戶也只能從2021年開始享受利率下行的紅利。 」苑承建稱。
苑承建總結稱,央行的這一方案,一次性解決了存量房貸利率定價轉換的問題,也讓存量房貸用戶可以享受到利率下降的紅利,同時保持了房貸利率的穩定,不會給市場預期造成刺激影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給記者舉例道,假如購房者小張原先買房時,是執行「央行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當時是上浮10%,計算為4.9%×(1+10%)=5.39%,那麼,現在根據(LPR基礎利率+基點)的計算公式,最終的利率為4.8%+0.59%=5.39%。 這意味著,改革前後,利率保持穩定不變,但定價公式出現變化。
不過,嚴躍進提醒有兩點需要注意: 第一,LPR每個月會變動,但購房者實際面臨的LPR是一年變一次,或30年變一次,這可以和銀行談,建議一年調一次; 第二,基點一旦約定好,是不變的,其實和以前銀行的折扣概念差不多,過去折扣也是一旦談好,30年合同保持不變。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表示,從長周期看,未來三到五年內,整個市場進入降息通道,但從短期看,現在只是LPR利率向下微調,這對普通老百姓房貸利率的影響不是太大。 不過,不同城市的情況有所不同,在一線城市或強二線城市,從結構比例看,無論是成交套數還是成交面積,改善性需求或置換型改善性需求都佔主導。
基於此,張宏偉指出,單從一線和強二線城市看,由於大多數個人住房貸款都是二套改善住房,從結構角度講,單城市的住房平均貸款利率,或即時轉化成LPR之後的平均利率,應該會呈現出上漲趨勢。 不過,這一上漲更多是結構性因素導致,而不是利率本身上漲。
來源:新京報
5. 房貸利率「換錨」該怎麼計算轉換後利率會上漲嗎
1、房貸利率換「錨」如何計算?從3月1日開始,存量浮動利率房貸的定價基準要換成LPR,也就是定價基準換錨,在這之前的房貸計算公式是這樣的:房貸執行利率=貸款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從公式當中也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房貸的執行利率是由貸款基準利率和浮動比例兩者決定的,而浮動比例是永遠不變的,但是貸款基準利率是可能會調整的,上一次調整是在2015年,距今已經將近5年的時間了,5年期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定格在了4.9%。
原因2:去年全球央行主導降息,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年再次降息的概率大大增加,在外圍都降息的情況下,我們隨著降息的可能性也不小。原因3:以前我們老說通貨膨脹率高,那個時候我們的M2的增長速度是兩位數數、甚至個別時段快30%,但是現在M2增速已經連續3年維持在8%的水平,這個就從貨幣供應上控制了貨幣的增長。所以,利率也不太可能因為通貨膨脹而上漲。原因4:中國經濟增速從10%以上下降到了8%,再降到了6%,未來可能進一步降到5%,經濟增速在下滑,那麼會帶動整個社會的投資回報率的降低,這個就導致社會能夠承受的資金成本(利息)是在降低的,從這個意義上講,LPR沒有比以前高的道理。所以,筆者總體來看,認為未來的LPR是下降趨勢的,這個僅僅是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