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單位貸款20萬,貸款銀行要求20%的補償性余額,名義利率為8%,實際利率為多少 請教一下該怎麼計算謝謝
補償性余額20%的話,你只能拿到手16萬元,這樣你每年得付1.6萬的利息,就是說你的本金實際是16萬,所以實際利率是1.6/16=10%
Ⅱ 某企業按年利率5%向銀行借款200萬元、銀行要求保留15%的補償性余額、則該項貸款實際利率為多少說明原因謝
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200*5%)/200*(1-15%)=5.88%
因為實際利率就等於你實際支付的利息除以實際借到的款,要支付的利息為200*5%=10(萬元),200萬中有15%為補償性余額,所以實際得到的錢為200*(1-15%)=170(萬元)所以實際利率=10/170=5.88%。
補償性余額其實是銀行降低自身貸款風險的一種做法。但是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
(2)補償性余額貸款的實際利率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稅率對實際利率的影響
企業向銀行取得的,存在補償性余額長期借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有助於企業減少稅負的作用,故存在補償性余額長期借款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
假設上例中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為25%。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5%*(1-25%)/(1-15%)=4.41%。
Ⅲ 某企業按年利率10%向銀行借款20萬元,銀行要求保留20%的補償性余額。那麼,企業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為(
選B,根據實際利率的計算公式:實際利率=名義借款金額*名義利率/[名義借款金額*(1-補償性余額)]=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百分比)
因為保留20%的補償性余額,所以還有餘額:1-20%=80%
實際利率=10%/80%=12.5%。
(3)補償性余額貸款的實際利率擴展閱讀
補償性余額是銀行要求借款人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一般為10%至20%)計算的最低存款余額。補償性余額有助於銀行降低貸款風險,補償其可能遭受的風險;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企業交付的利息不變,但也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利率計算: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
例子:企業採用補償性余額借款1000萬元,名義利率為12%,補償性余額比率為10%。那麼實際企業可以利用的借款額為1000×(1-10%)=900萬元,
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
=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
=12%÷(1-10%)
=13.33%
Ⅳ 某企業取得銀行借款200萬年利率為8%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為20%則借款實際利率
200*8%/(200*(1-20%)=10%
Ⅳ 某企業按年利率7%向銀行借款400萬元,銀行要求保留15%的補償性余額,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是多少
實際利率=實際利息/實際本金=(400*7%)/[400*(1-15%)]=28/340=8.235%
Ⅵ 某企業按年利率5%向銀行借款200萬,銀行要求保留15%de 補償性余額,則該項貸款的實際利率為
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 = 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所以應該是0.05/(1-0,15)=0.0588
實際貸款利率應該是5.88%,補償性余額可以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實際上是增加了借款人的負擔,使借款人的實際貸款利率增加了
Ⅶ 某企業按年利率8%向銀行借款1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貸款限額10%的補償性余額,該項貸款的實際年利率是
可用額=借款-補償性余額→100-100*10%=90萬
利息=100*8%=8萬
實際年利率=利息/可用額=8/90*100%=8.89%
Ⅷ 某項貸款年利率為10%,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維持在20%水平基礎上,那麼貸款的實際利率 題就是這樣的選擇題
實際利率:10%/(1-20%)=12.5%
Ⅸ 補償性余額實際利率的公式 為什麼是 名義利率/1-補償性比例 應該是 名義利率/1-名義利率-補償
補償性余額是銀行要求借款人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一般為10%至20%)計算的最低存款余額。補償性余額有助於銀行降低貸款風險,補償其可能遭受的風險;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
書上是這樣說的
而且公式不是名義利率/1-補償性比例
而是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是一種規定。
Ⅹ 補償性余額可以降低銀行貸款風險卻加大了借款企業的實際利率
是對的。
例如:某企業按年利率8%向銀行借款1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貸款限額15%的補償性余額,那麼企業實際可用的借款只有8.5萬元,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則為:
10*8%/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