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1978年農村貸款余額

1978年農村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1-08-26 14:36:58

A. 中國目前農戶貸款的現狀是怎樣的

目前,中國有2000多個縣、8億多農民,這是個龐大的市場。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6.4萬億元,在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中的佔比達28.1%;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某項調查顯示,中國農村中16.8%的人認為需要錢,56.8%的人表示資金很緊張,而農戶認為農村貸款不便利的佔69.6%;《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截至2014年底的數據顯示,中國金融機構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為19.4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不到23%,農村村鎮銀行縣域覆蓋率僅為54%。

B. 截止2008年末,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的數量,要求有依據!

截止2008年底,農村商業銀行24家,農村合作銀行160家。這個是通過銀監會的金融許可證網站上查詢到的。

C. 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歷史沿革

1、從建國初期到1958年大躍進前,是農村信用社的普及和大發展時期。

1950年中國人民銀行和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提出首先在華北試辦信用社(部)。1951年5月,第一屆全國農村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人行頒布了《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則草案》等。

2、從1958年大躍進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是農村信用社的跌宕波折時期。

在這段特殊的歷史年代,信用合作事業受到「左」的思想嚴重干擾,先後由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管理,又交由貧下中農管理,最後來交由國家銀行管理。

3、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行社脫鉤前,是農村信用社的恢復和發展時期。

1984年,國務院轉發《中國農業銀行關於改革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的報告》,決定恢復農村信用社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經營上的靈活性。

4、從1996年行社脫鉤到2003年深化改革試點前,是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快速發展時期。

1996年8月,國務院頒發《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對其業務管理和金融監管分別由縣聯社和中國人民銀行承擔,然後按合作制原則加以規范。農村信用社進入了自我管理、獨立發展的新階段。

5、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是農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試點推進時期。

在財政、貨幣和稅收政策的綜合支持下,農村信用社徹底擺脫了發展緩慢,連年虧損的不利局面,迎來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

(3)1978年農村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有其自身的特點:

1、農民和農村的其他個人集資聯合組成,以互助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組織,其業務經營是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由社員指定人員管理經營,並對社員負責。其最高權利機構是社員代表大會,負責具體事務的管理和業務經營的執行機構是理事會。

2、主要資金來源是合作社成員繳納的股金、留存的公積金和吸收的存款;貸款主要用於解決其成員的資金需求。起初主要發放短期生產生活貸款和消費貸款,後隨著經濟發展,漸漸擴寬放款渠道,和商業銀行貸款沒有區別。

D.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E. 請問什麼是貸款余額

金融術語,
貸款余額就是銀行的貸款數額。比如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和比例不得超過75%。我國銀行資產主要來源依靠吸收公眾存款,銀行日常經營是保證存款人提款。

F. 江門新會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是農民群眾的合作金融組織,屬於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性質,組織的資金全部用於支持當地經濟,既承擔國家支農政策性任務,又講求經營效益。
1952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新會縣運行工作組開始到各鄉建立信用社,其初期的主要任務是「在國家銀行領導下,幫助農民擺脫高利貸的剝削,發展農村儲蓄和低息貸款,為農民生產、生活服務,促進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發展。」
至1954年底,全縣154個編制鄉建立信用社(分社)162個,實現鄉鄉有信用社;存款余額267萬元;貸款余額24萬元。入股參加信用社的農戶103876戶,佔全縣農戶76.2%;股金23萬元;信用社職工413人。
從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時期,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幫助農民解決治病、購糧、婚喪等生活的困難,解決購買耕牛、農艇、農具、化肥、種苗等生產資金不足,打擊高利貸活動。 農村信用社1952年——1979年由中國人民銀行領導,1980年——1996年由中國農業銀行領導,1996年10月至今由中國人民銀行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跨過1958年——1960年的「大躍進時期」、1961年——1965年的「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時期」,農村信用社以踏實的步伐迎來了「春天」。
1978年以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新時期,1983年下半年信用社進行了體制改革,在此期間,全縣信用社的服務網點增至上29個,服務時間從過去每天營業小時增至10小時、12小時,方便群眾存取款。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群眾收入的提高,至於1985年底止,社員存款余額達34785萬元,比歷史最高水平1978年3692萬元增加31093萬元,增長8.42倍。
由支持社隊企業、專業戶開展多種經營到支持鄉鎮企業發展,執行「區別對待,擇優扶持」和「以銷定貸」的貸款原則。
在農村信用社的支持下,全縣調整農業生產布局計劃得到落實,增加柑、桔、橙的種植面積,1985年柑、桔、橙的種植面積67183畝,比1978年16327畝增加50856畝。

G. 在哪能查到我國各省歷年農村貸款數據

  1.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2. 國家統計局網站

H. 什麼是貸款余額有什麼作用

貸款余額不是貸款數額,貸款數額是指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貸款余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銀行的考核指標中有存貸比,即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能超過75%,否則就會違規,並存在很大風險,存款余額為負債指標,貸款余額為資產指標。

I. 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數量是多少

農村信用社從農村組織的存款用於農村貸款的自主使用率為:1954年為75%,1978年為27%,1998年為68%.1998年底,全國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占整個金融機構的13%,其中儲蓄存款占整個金融機構的20%;各項貸款余額占整個金融機構的10%,其中農業貸款占整個金融機構的60%.1998年底全國信用社系統共有近百萬信合人,二千五百個縣級聯社、四萬二千個信用社,一十一萬個營業網點。

奇怪的問題...真不好找.只能找到這些資料了 ~希望對你的工作有用

閱讀全文

與1978年農村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失業無息貸款創業 瀏覽:329
貸款公司中學到了 瀏覽:41
消費貸款總結 瀏覽:240
房貸貸款余額大於貸款金額 瀏覽:256
貸款中介提交房貸資料 瀏覽:326
網上貸款不面簽嗎 瀏覽:829
稅務幹部為納稅人擔保貸款 瀏覽:604
農村信用社貸款真信息 瀏覽:273
40萬房子貸款怎麼算的 瀏覽:405
有工作想貸款20萬分期20年 瀏覽:725
手機平白無故出現貸款 瀏覽:949
貸款提交假資料會怎樣 瀏覽:77
助學貸款會受手機分影響嗎 瀏覽:185
公積金貸款買二手房一定要先過戶嗎 瀏覽:925
互聯網小額貸款批復 瀏覽:112
小額貸款公司如何寫報告 瀏覽:469
唐山小額無抵押貸款 瀏覽:408
房子還有貸款過戶 瀏覽:659
銀行抵押貸款車能貸多少錢 瀏覽:775
合肥鹽業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