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部收益率大於貸款利率,則負債比例越高,對自有資金經濟效果越有利,這不是錯的嘛!為什麼答案是對啊
這就是對的,借錢發展就是這個意思
借款1萬,收益2000,利息1000,凈收益1000
貸款10萬的話,凈收益會到1萬,當然越多越有利。當然,風險也大,一旦收益下降,不低利息支出,就會有負的凈收益。
㈡ 你好老師我想請問下關於假設銀行貸款利率作為基準收益率,那麼我是用所得稅前還是稅後內部收益率與之比較
銀行貸款利率是稅前資本成本,因為金融機構貸款利息是可以據實在所得稅前扣除的。所以比較也應當採用稅前資本成本比較。
如果稅前內部收益率等於貸款利率,那這個項目沒有實施價值,因為債務資本成本較權益資本成本更低,但是僅支付債務利息這個項目就已經沒有收益了。
㈢ 財務內部收益率與銀行貸款利率的關系是什麼比如財務內部收益率小於銀行貸款利率,項目是否可以投資
貸款利率可以作為參考的折現率。貸款利率是給定的,內部收益率是項目自生的。
項目是否可行,要看項目的性質。如果是經營性的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小於銀行貸款利率一般不可行;如果是公益性項目還是可行的,因為不是單純的考慮財務指標。
㈣ 銀行貸款利率不影響內含報酬率么我自己理解利息不是有財務杠桿作用么能夠抵部分所得稅,
這是因為你沒有理解內含報酬率和企業資本成本的關系。
內含報酬率是根據現金流入和流出計算出的凈現值為0的折現率。
企業的資本成本是根據股權資本成本和債務資本成本計算出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也就是說銀行貸款利率影響的是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進而影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對於一個項目,如果現金流入流出是既定的,那麼無論銀行貸款利率如何變化,它的內含報酬率都是一定的。我們只是用內含報酬率和資本成本比較用以確定項目是否可行(即增加企業實體價值)。
㈤ 當貸款利率低於資本權益的預期回報率時增加貸款可以降低資金成本嗎
是可以降低資金成本的,但是增加貸款也會帶來很大風險的啊
㈥ 一個項目的動態項目內部收益率為4%,貸款利率為6.15%,該項目是不是不能負債經營為什麼謝謝
從純商業角度是不能發債經營,主要是內部收益率過低,自有資本的收益率更低,會低於4%;如果是公用事業可能還可以負債經營,公用事業的自有資本收益率可能要求很低,甚至零回報。
㈦ 您好,通常情況下,一個項目在滿足還貸的條件下,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跟銀行貸款利率,哪個大,哪個小呢
一般是會計報酬率或者權益收益率大,也就是你說的那個「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我個人沒見過這個叫法)」。
企業投資一個項目會測算如下指標:凈現值、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投資回收期(動態或靜態)、會計報酬率。首先,由於權益的資本成本包含了財務風險,所以肯定高於債務資本成本,而且通常測算的結果要比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更高。
當然,我所說的報酬率是針對投資項目的整個壽命期而言的權益資本的報酬率,可以叫「幾何平均會計報酬率」。但是在項目初期,尤其是新產品項目,其運行後的最初幾年的會計報酬率可能會相當低,而且可能會比銀行貸款利率還要低,但是當產品市場走向成長期後,報酬率會迅速提高,到時候就不是銀行貸款利率能比的了。
不管實際情況怎樣,測算的權益收益率或者平均會計報酬率都要高於銀行貸款利率,畢竟企業都是把目光集中在增加企業權益資本的市場價值,而不是給銀行送利息,對吧?
㈧ 為什麼內部收益率是壽命期內項目內部未收回投資每年的凈收益率,為什麼是項目投資所能支付的最高貸款利率
內部收益率就是凈現值為0的收益率,也就是考慮時間價值的凈現金流入等於凈現金流出,所以就是壽命期內項目內部未收回投資每年的凈收益率
是項目投資所能支付的最高貸款利率,內部收益率也是壽命期內項目內部未收回投資每年的凈收益率要是小於貸款利率,那麼項目就不可行了(借錢利息年15%,項目收益才10%,項目不能幹;反之項目收益才10%,借錢利息年大於10%,你肯定就不借錢也不幹了)
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
㈨ 年化利率和內部收益率 銀行貸款10萬,三年利率10%,放款時直接扣除利息1萬,後分36期等額償還本
題目不是很清楚,假定三年的利息共計10萬*10%=1萬,每期100000/3/12=2777.78
則企業實際上收入
100000-10000-5000-4000=81000,然後每期還款支出2777.78,最後收入5000
實際年利率為11.22%
銀行初始支出100000-10000=90000
每期收入2777.78
銀行的內部收益率就是使該投資期初價值為零的利率,實際年利率為6.97%
最後,由於假定 三年的利息共計10萬*10%=1萬
如果是每年利率都是10%的話,那上述計算需要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