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3年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良貸款率是多少
通知》要求,各級監管部門要順應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城鄉發展一體化趨勢,不斷完善農村金融監管制度。一是加強機制建設。積極搭建事前有承諾、事中有監測、事後有考核的支農服務監管框架。探索實施涉農信貸投放與監管評級、市場准入的「雙掛鉤」政策。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完善「三農」金融服務機制,適當提高對分支機構「三農」業務考核的分值權重。二是強化差別措施。對涉農不良貸款給予更大的容忍度。結合涉農貸款季節性特點,對涉農貸款佔比較高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實施彈性存貸比要求。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三農」金融債,增加支農信貸資金來源。優先對涉農貸款開展資產證券化和資產流轉試點。三是加強風險防控。
Ⅱ 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1)農村金融體系結構與運作機制存在嚴重缺陷,機構網點少。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分布不均勻。在東部地區,網點過於集中,但是在中西部有些鄉鎮都沒有設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
(2)現有農村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完善。2003年以來,作為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
(3)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比如2007年末,全國縣域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平均數達到13.4%,而這個比例高於全國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比例。
(4)產品和服務單一,支農功能不強,農村資金外流嚴重,農民貸款難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難等問題依然存在。
(5)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政策性金融和商業金融沒有形成合力,在農村地區進行信貸資金投放缺乏寬松的政策環境和信用基礎。
Ⅲ 如何解決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過高狀況
要提出解決問題,首先需要了解這種情況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這使得其承受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使得貸款的歸還沒有保障,是信貸不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農民自身信用觀念淡薄,常常想方設法賴債不還,而且從地方政府到鄉鎮政府再到農村領導班子對於這種行為欠缺管理力度,大多聽之任之,或是帶頭賴債,形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
再次是農村金融監管存在缺陷,金融機構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以上這些都是形成農村信貸不良率過高的因素,而解決方案就是:
首先,深化產權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使得現行比較模糊的產權主體清晰化,這樣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農村信貸風險。
其次呢是大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產生法律意識,在自身上減少信貸不良的產生。
再次是建立良好的農村信貸體系。建立完善必要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和比較全備的信息綜合及反饋系統。
Ⅳ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成因和對策提綱
貸款期限可分為一年期以內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一年至三年期的中期流動資金貸款。
這是我給你找的銀行貸款的一些相對知識,你瀏覽的看一下《小怎眾》,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銀行貸款要擔保人,需要的手續如下:
(1)貸款對象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2)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即要求借款人有合法的身份。
(3)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4)對首付款的要求,銀行間有些許差異。
(5)有貸款人認可的資產作抵押或質押,或有符合規定條件、具備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
(6)具有購房合同或協議。
(7)貸款人規定的其他條件。
最好不要選擇沒信用貸款公司。這類貸款一般都是那些沒有保證的容易出事。
Ⅳ 如何解決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過高狀況
首先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這使得其承受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使得貸款的歸還沒有保障,是信貸不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農民自身信用觀念淡薄,常常想方設法賴債不還,而且從地方政府到鄉鎮政府再到農村領導班子對於這種行為欠缺管理力度,大多聽之任之,或是帶頭賴債,形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 再次是農村金融監管存在缺陷,金融機構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以上這些都是形成農村信貸不良率過高的因素,而解決方案就是: 首先,深化產權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使得現行比較模糊的產權主體清晰化,這樣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農村信貸風險。 其次呢是大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產生法律意識,在自身上減少信貸不良的產生。
Ⅵ 如何降低農戶小額信貸不良率
您好:
幫您歸類了下
一是完善風險補償機制。擴大財政支持方式與力度,降低涉農貸款獎勵門檻,對涉農超增余額實行全額獎勵;出台、落實貸款貼息及稅收減免政策;建立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如設立專門的國家財政小額農貸風險補償基金,對自然災害造成的小額信用貸款損失進行補償。同時還應擴大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核銷自主權,及時處置不良資產,減輕負擔。積極發展涉農保險,在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同時,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突出商業保險、擔保機構對農業的保駕護航作用。
二是規范信貸管理。嚴格執行現有貸款規章制度,如農戶戶主實名制制度、主任簽批和借款人雙簽制度、信貸主管審查把關制度、貸後檢查和責任移交制度等,同時還應依託農信社現有信貸管理系統,和聯社委派會計強化監督,對手續不全、資料不真實的貸款堅決抵制。
三是加快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步伐。加快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步伐,促進農村金融有序競爭、持續發展,加強小額農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