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吳江市蘇南農村小額貸款

吳江市蘇南農村小額貸款

發布時間:2021-08-07 06:28:59

Ⅰ 蘇州市吳江區巾幗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吳江市巾幗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蘇州市吳江區巾幗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錢阿玲
成立時間:2009-01-16
注冊資本:36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000000628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
公司地址:吳江平望鎮鶯湖橋南堍8號望城名門花園1幢06號

Ⅱ 急用:融資難的案例分析誰有這方面的資料啊

融資難是時下橫在中小企業發展路上的一個「攔路虎」。去年以來,由於國內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大量中小企業因資金短缺陷入經營困境。9月份以來,記者在全省各地采訪,采擷了一串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經典案例。 財政杠桿「四兩撥千斤」 今年7月,鎮江新區一家年銷售近千萬的汽車配件公司,因貨款難回籠,導致資金周轉壓力超過承受能力,公司負責人張女士便向附近的銀行求助,可問遍所有銀行,都是「第一句話就給打了回票」。鎮江新區中小企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出面擔保,很快從一家銀行獲得80萬元的貸款。 鎮江新區這家擔保公司,是一家由財政扶持、注冊資本達到億元的A級擔保機構,目前已與5家銀行簽有擔保合作協議,累計為184戶中小企業提供了364筆、總額為9.07億元的擔保貸款。公司總經理蔣加寧向記者介紹說,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總體態勢是「貸款難」,「貸款難」又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擔保難」,而由政府財政部門資助成立的擔保公司可以產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全國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從鎮江起步,目前,該市專業擔保機構已經發展到18家,總注冊資本近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佔31.5%,民資佔59%,外資佔9.5%,截至8月底擔保余額為12億元。 我省中小企業面廣量大。2007年,省政府就提出了以財政杠桿撬動金融資金、扶持和促進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思路,當年8月出台了《微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省財政還建立微小企業貸款風險專項資金,專項用於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微小企業發放貸款的風險補償,各市、縣財政也按比例給予配套,去年新增小企業貸款達到108億元,省級財政補貼資金達到3700萬元。 南京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出資2000萬元對擔保業進行風險補償和收益補償。常州市年投入擔保業的扶持資金達890萬元。由蘇州市政府出資成立的蘇州國發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擔保總額接近80億元。南通市建立的中小企業應急互助基金,首期規模3000萬元,其中財政注入引導資金600萬元。 揚州市在今年財政預算中,專門安排1億元「經濟發展引導和獎勵資金」,重點支持工業「雙創」、「三重」和「三新」產業發展。市財政對全市中小企業30個項目下撥了500萬元專項資金,並發揮所屬擔保中心的橋梁作用,幫助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爭取銀行貸款。高郵華美丙綸紡織有限公司是省高新技術企業,一度由於資金緊缺難以擴大投資,擔保中心主動與之聯系,幫助企業解決了500萬元貸款。目前,市擔保中心共為83家中小企業進行了擔保,至8月底擔保余額達3.3億元,最大的一筆擔保資金達1540萬元。 金融創新「輸血」又減負 受經營規模、風險承受能力、信貸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一直是被擋在銀行外的「弱勢群體」。今年5月,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曾在我省進行調研,結果發現,有30%以上的中小企業反映融資難度加大,資金緊張。面對中小企業急需「輸血」的呼聲,今年以來,我省各類銀行紛紛出手,金融服務空間明顯改善。 在老區姜堰市白米鎮,有家自籌資金創業的雙力包裝製品廠,辦廠13年,今年產值可達4000萬元。一提到貸款,廠長朱玉林就滔滔不絕:「以前想貸款,首先要找擔保,還要准備各種各樣的財務報表,等著銀行貸款審查,最後拿到貸款起碼要2個月時間。」今年3月,聽說姜堰農村合作銀行推出「陽光信貸」工程,朱玉林立即去打聽,工作人員告訴他,「陽光信貸」實行「一次授信,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授信企業憑一張銀行卡,可在授信期限和額度內循環使用貸款,每次支取只需到櫃面辦理,就像存款一樣方便。讓朱玉林想不到的是,姜堰農合行白米支行給工廠授信150萬元,他從申請到銀行放款只花了4天時間,第一筆用了80萬,10天後又用了70萬,20多天後回籠資金50萬,立刻還上,這樣一來,光利息就省了2萬多元。 蘇州中新創投集團運作模式一開始就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去年以來,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大力支持下,中新創投對達不到銀行貸款門檻的初創企業特別是一些科技企業,給予了很好的融資支持:一是通過擔保公司,取得銀行的授信額度,將銀行資金融通給那些剛入園區又難以從銀行取得貸款的中小企業,二是建立統貸平台,向中小企業融資。到目前,他們通過統貸平台,已經向區內的30多家中小企業融資余額3790萬元,累計發放4950萬元,解決了這些企業的資金需求。 「建行-淡馬錫」成為鎮江中小企業融資一匹「黑馬」。這種模式由中國建行與國際知名金融公司淡馬錫/富登金控進行戰略合作,全國首家試點分行就是建行鎮江分行,今年新增貸款的額度高達15億元。9月8日,丹陽市政府搭台,數百家中小企業老闆、財務老總與「建行-淡馬錫」模式的銷售團隊進行面對面對接洽談,得到了總額超過8億元的「及時雨」。 據介紹,該模式主要針對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短、頻、快」的特點,簡化受理、評價等各環節的信貸流程,從業務受理到審批放款縮短至3-5天;增加了存貨、應收賬款質押等,抵質押物的范圍更廣。同時,對優質小企業客戶將提供20%的信用放款。流動資金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固定資產貸款最長可達5年。 「草根金融」穿上「紅馬甲」 興化市愛爾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主營脫水蔬菜,其中90%以上的產品銷往韓、日、美等國家,年產量2000多噸。一個月前,公司老總唐愛玲與韓國客戶簽訂了600噸脫水南瓜粉合同,但這筆大訂單也讓她寢食難安,因為僅收購原料的資金就需要700多萬元。跑銀行,找關系,想盡辦法,但還有300萬元沒有著落。半個月前,唐愛玲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了7月份剛成立的興化永泰誠小額貸款公司。沒有想到的是,三天後永泰誠回信,可以貸款300萬給她,時間6個月,利息等同於國有銀行。這讓唐愛玲喜出望外。 針對廣大農村地區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金融市場競爭不充分的現實,我省已批准9個市20個縣(市、區)開展小額貸款組織試點工作,丹陽天工惠農、興化永泰誠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已正式掛牌營業。預計到2008年底,全省將新辦30家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總注冊資金約30億元。省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小額貸款組織的建立,推動了民間借貸的合法運行、規范發展,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平台。 談起當初在全省率先「試水」的事,永泰誠董事長魏萬貴告訴記者,多年前他成立了一家擔保公司,在向銀行注入一定的「擔保金」後,專門為那些急需資金的小老闆提供擔保,幫助小老闆從銀行貸款,他則從中收取一定的擔保費。去年底,省政府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意見出台,「政府允許我們直接把資金貸出去,並可以像銀行一樣合法收取一定的利息」,得知這一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消息後,魏萬貴心動了,他立即聯絡了三個法人股東,在很短的時間內向省金融辦提交了申請。今年7月22日,注冊資金3600萬的永泰誠貸款公司開業,從業人員8人,其中有5人連續從事金融工作18年以上,專門負責業務的一位老總,是特地辭去當地一家銀行副行長職務前來加盟的。 9月9日,在蘇州經營一家花木公司的劉先生再一次來到江蘇金騰典當公司借款50萬,不到10分鍾手續就全部搞定,這個效率讓他露出滿意的笑容。2003年劉先生和典當行結緣,隨後事業越做越大,從當初挖土方起家,到現在開花木公司、建築公司、置業公司,個人資產達到了近1億元。在金騰典當公司,他每年要借款十多次,金額從5萬到300萬不等。劉先生的別墅長期抵押在典當公司,隨時可以來借貸,每次的手續不會超過10分鍾。 像劉先生這樣,藉助典當做大生意的中小企業在蘇州還有很多。蘇州共有納入管理范圍的典當行25家,2007年全年典當總額近50億元人民幣。作為蘇州最大的典當公司,金騰典當的中小企業借貸的業務額在總業務額中的比例已高達96%,和300多家中小企業有典當業務往來。今年以來,每月典當總量接近1.5億元,業務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0%。 在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下,蘇南還有不少中小企業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採取了更加靈活的融資方式。蘇州網經科技有限公司屬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中資金佔用時間長。為應對資金鏈的問題,他們採取股權直接融資的辦法,從今年2月份開始,增加了3個投資商,融資300萬美元,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

Ⅲ 幫我找一下蘇州的百度百科,我的打不開那個網站!謝謝

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譽為「人間天堂」,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美譽。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長三角重要經濟中心。蘇州是江蘇重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江蘇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全江蘇省最南的省轄市。
蘇州,古稱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既為闔閭大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
蘇州位於太湖之濱,長江南岸的入海口處,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高鐵和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行政級別雖為地級市,卻是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經濟總量全省最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中國城市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經濟、對外貿易中心,也是重要的金融、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中心城市之一。下轄的常熟市、崑山市、吳江市、太倉市和張家港市這五個縣級市的經濟實力均列全國百強縣(市)前五位,崑山市、常熟市、張家港市並列第一,吳江市位居第二,太倉市排名第四。在香港《GN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報告中,蘇州城市競爭力位居全國第六(含港澳台),僅次於香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
蘇州東鄰上海,瀕臨東海;西抱太湖,背靠無錫,隔湖遙望常州;北臨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南臨浙江,與嘉興接壤,所轄太湖水面緊鄰湖州,東距上海市區81千米。是江蘇省的東南門戶,上海的咽喉,蘇中和蘇北通往浙江的必經之地。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譽為「人間天堂」,「園林之城」。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都(東方水城)」之稱。現今的蘇州已經成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山、水、城、林、園、鎮為一體,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國際城市。
2004年曾經成功舉辦世界遺產大會。2006年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 2007年12月22日,永久落戶蘇州太湖的全國首個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全國性一級民間社團組織——太湖文化論壇,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太湖文化論壇的成立將為世界文明的對話以及區域文明的合作搭建一個永久性的平台。太湖文化論壇永久壇址設在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花樣年的太湖天城,太湖文化論壇常務理事會設在中國北京。2012年3月27日,蘇州獲得5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舉辦權。
名稱由來蘇州有兩個名稱,吳縣的「吳」和蘇州的「蘇」。
吳:相傳商代末年,周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歷。亶父喜歡季歷,但是按照制度,必須傳位於嫡長子。泰伯、仲雍為尊重父意,避讓君位而到當時荊蠻人居多的江東,並隨鄉入俗。當時的江東人有個習俗,就是喜歡邊跑邊呼喊,泰伯造了一個「吳」字代表他們。在梅里,泰伯被擁立為君長,國號為「勾吳」。「勾」是當時荊蠻語的擬聲詞,無義。蘇: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胥不僅有才學,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為大臣,並把江東冊封給胥。從此,江東便有了「姑胥」之稱。「姑」是當時荊蠻語的擬聲詞,無義。「胥」字不常用,就改用一個讀音相近的「蘇」。「蘇」(「蘇」,「蘇」的繁體字)代表一種草,有草、魚、禾三個偏旁組成,象徵魚米之鄉。於是「姑胥」就變成「姑蘇」了。後來,吳王闔閭在靈岩山造姑蘇台,靈岩山就成了姑蘇山。到了隋代,大批量的「郡」升格為「州」,蘇州所在的「吳郡」本要升格「吳州」,但已被其他地方用了,所以就採用「蘇州」了。
蘇州有很多的別稱:姑蘇、吳、吳縣、東吳、平江、吳中等等。又由於蘇州城內河道縱橫,又稱為水都、水城、水鄉,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游記》將蘇州贊譽為東方威尼斯。蘇州古城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贊為「鬼斧神工」。
吳:西周 闔閭大城。吳都,吳王闔閭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池,自此,蘇州的地理位置沿革至今。(前514年)
吳:春申君黃歇受封於吳 為都邑。蘇州至今有地名黃埭和位於蘇州古城王洗

全球唯一的水陸並列古城門—蘇州盤門
馬巷內的春申君廟紀念他,並把他作為蘇州的守護神供奉在城隍廟內。(前248年)
會稽郡吳縣:秦始皇帝二十五年,會稽郡治所。[2](前222年)
會稽郡泰德:王莽篡漢,復古改名,仍為會稽郡治所。(8年)
吳郡吳縣:漢永建四年 吳會分治,為吳郡治所。[3] (129年)
吳郡吳縣:漢建安元年(196年)至2012年,為吳郡治所。
吳州:南朝 陳禎明元年(587年)
蘇州:隋文帝開皇九年。以蘇州城西姑蘇山得名,為江南道治所(首府)。[4]姑蘇山由吳王闔閭建姑蘇台得名,姑蘇台由夏朝謀臣「胥」得名(589年)
蘇州:唐玄宗開元之後,道成為真正的行政區之後,為江南東道治所(首府)。[5]從此蘇州名稱被作為通稱。(627年)
中吳:後唐同光二年(924年)
平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
平江路:元 至元十八年[6](1281年)
隆平府:元 至正十六年(1356年)
蘇州府:明 應天巡撫駐地 屬中書省(嘉靖年間)
蘇州府:清 江寧巡撫署(1645年至1661年)、江南巡撫署(1665年)、康熙六年, 江蘇巡撫署——江蘇省會(1667年至1911年)、江蘇布政使駐地。
吳縣:民國江蘇都督行署(1911.10至1913.9)
蘇州市:(1928年設市,1930年被廢,1949年復設市)
蘇州市(省轄)、蘇州專區:1953年
蘇州市(地級):1983年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概況
蘇州坐落於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濱,長江南岸的入海口處,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和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經緯:市中心位於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2′
氣候
蘇州地處溫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溫15.7℃,1月均溫2.5℃。7月均溫28℃。

明代 張宏《西山爽氣圖》局部
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水網密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魚躍,農副物產十分豐富,人們傳誦的「近炊香稻識紅蓮」、「桃花流水鱖魚肥」、「夜市買菱藉,春船載綺羅」的詩句,就是歷代詩人對蘇州物產富足的贊美和謳歌。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蘇州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水系
蘇州境內河港交錯,湖盪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和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長江及京杭運河貫穿市區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東進淀泖後,經黃浦江入江;運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黃浦江東泄入江,由此形成蘇州市的三大水系。
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市區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有宋以來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
地形
蘇州市隸屬於兩個省一級的自然地理區: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區和太湖平原地區,分屬於4個二級自然區:沿江平原沙洲區、蘇錫平原區、太湖及湖濱丘陵區、陽澄淀泖低地區。地貌特徵以平緩平原為上,全市的地勢低平,自西向東緩慢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陽澄湖和吳江一帶僅2米左右。

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40張)
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50米,分布在西部山區和太湖諸島,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還有南陽山(338米)、西洞庭山縹緲峰(336米)、東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靈岩山(182米)、漁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歷史地理
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前來投奔的楚國大臣伍子胥建吳國都城闔閭大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城裡仍有許多當年留下的地名。隋開皇九年(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城早,規模雄大,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蘇州古城遺存的古跡密度僅次於北京和西安,蘇州古城14.2平方公里。

蘇州工業園區時代廣場
蘇州古城和蘇州園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遺產"集於一身。而崑曲、陽澄湖大閘蟹、周庄是三張國際級、重量級的品牌。
蘇州園林甲天下,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其中九座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止2009年有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進入國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的有蘇州古城歷史街區和江南水鄉古鎮.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鍾聲,使得陳運和的《寒山寺》詩「似乎也有些燙」。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天堂蘇州,東方水城——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蘇州是中國著名古都,曾為春秋之吳國、戰國之越國、三國之孫吳、元末之張吳等多個政權的首都,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經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考證為中國第一古城。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和集大成者,亦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傳統文化發達、歷史底蘊深厚、風景秀美如畫的城市,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崑山周庄、吳江同里、吳中甪直、吳中木瀆、太倉沙溪、崑山千燈、崑山錦溪、常熟沙家浜、吳中東山、張家港鳳凰),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里、盛澤、平望,太倉瀏河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吳中東山村、明月灣),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蘇州共轄7個市轄區:金閶區、滄浪區、平江區、高新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工業園區,有很多社區沒有設置工業園區。代管5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崑山市(2012年10月1日起轉為江蘇省直管縣)、吳江市)。2010年全市戶籍總人口637.66萬人,市區戶籍人口242.48萬人。全市暫住登記人口472萬(2009年數據)。
市轄區
【吳中區】 (面積 672平方千米,人口599650人。郵政編碼215128)
(駐長橋街道) 長橋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橫涇街道/香山街道/蘇苑街道/龍西街道/城南街道/甪直鎮/木瀆鎮/胥口鎮/臨湖鎮/東山鎮/金庭鎮(舊稱-西山鎮)/光福鎮

俯瞰蘇州古城
【相城區】 (面積 416平方千米,人口369269人。郵編215131)
(駐元和街道)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黃橋街道/北橋街道/望亭鎮/黃埭鎮/渭塘鎮/陽澄湖鎮
【金閶區】 (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207926人。郵政編碼215008)
(駐留園街道) 石路街道/留園街道/虎丘街道/白洋灣街道/彩香街道
【平江區】 (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228913人。郵政編碼215005)

蘇州獅山路商務區(22張)
(駐平江路街道) 觀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蘇錦街道/婁門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塢街道
【滄浪區】 (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325542人。郵政編碼215007)
(駐雙塔街道) 雙塔街道/南門街道/胥江街道/吳門橋街道/葑門街道/友新街道
【虎丘區】(面積 258平方千米,人口331363人。郵政編碼215011)
(駐獅山街道) 獅山街道/橫塘街道/楓橋街道/鎮湖街道/滸墅關鎮/ 通安鎮/東渚鎮
【蘇州工業園區】(行政上屬平江區,面積288平方千米,人口339398人。郵政編碼215021)
(駐湖東社工委)湖西社工委/湖東社工委/ 婁葑鎮/唯亭鎮/勝浦鎮,車坊鎮,斜塘鎮(現屬於婁葑鎮)。
縣級市
常熟市(駐虞山鎮)(面積1094平方千米,人口106萬餘人。郵政編碼215500)轄9鎮1街道
虞山鎮/碧溪街道/梅李鎮/海虞鎮/古里鎮/沙家浜鎮/支塘鎮/董浜鎮/尚湖鎮/辛庄鎮
崑山市(駐玉山鎮)(面積 864.9平方千米,人口699885人。郵政編碼215300) 轄10鎮
玉山鎮/巴城鎮/周市鎮/陸家鎮/花橋鎮/澱山湖鎮/張浦鎮/周庄鎮/千燈鎮/錦溪鎮
張家港市(駐楊舍鎮)(面積 772.4平方千米,人口900132人。郵政編碼215600)轄8鎮
楊舍鎮/塘橋鎮/金港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
吳江市(駐松陵鎮)(面積1092平方千米,人口797240人。郵政編碼215200)轄9鎮
松陵鎮/盛澤鎮/同里鎮/汾湖鎮/平望鎮/橫扇鎮/七都鎮/震澤鎮/桃源鎮
太倉市(駐城廂鎮)(面積 620平方千米,人口467168人。郵政編碼215400) 轄7鎮
城廂鎮/沙溪鎮/瀏河鎮/浮橋鎮/璜涇鎮/雙鳳鎮/婁東街道辦事處
編輯本段科教文衛科技
擁有國家級科研機構——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和中科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園區生物納米園成為首個省級生物醫葯專業孵化器。2009年末,全市人才總量突破90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達到5萬人。
教育
蘇州擁有各級各類學校670所,在校學生100.2萬人,畢業生24.9萬人,教職工總數7.44萬人,其中專任教師6.30萬人。在蘇州的高等院校有29所,二級學院4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8.77萬人,畢業生4.10萬人。
知名高校有蘇州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蘇州科技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
文化

明代&
蘇州2009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2個,博物館27個,公共圖書館12個。全市累計6個項目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8人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平江、山塘歷史街區分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歷史文化名街。
蘇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不但為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也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其中,蘇州的戲曲藝術尤令人矚目,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戲劇
崑曲、蘇劇
蘇州是昆劇和蘇劇的故鄉。中國首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昆劇,興起於元末明初時的崑山太倉一帶,自明代隆慶、萬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慶年間,昆劇由於得到革新而迅速興盛,其

蘇州評彈
時在蘇州城鎮、鄉村,人們對昆劇迷戀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組織業余班社,舉行唱曲活動,一年一度的虎丘曲會,幾至「傾城闔戶」,「唱者千百」。在昆劇鼎盛時期,以蘇州為中心,其流布范圍幾乎遍及全國各大城市,獨霸劇坋二百餘年。昆劇的繁榮,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作家,為後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傳奇劇本。如昆劇《牡丹亭》、《竇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於2004年4月重新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至今已經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場,場場爆滿,並且登陸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為昆劇的復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蘇劇《醉歸》、《竇公送子》,京劇《李慧娘》,滑稽戲《滿意勿滿意》等。
衛生
2009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2380個,年末衛生機構擁有床位3.6萬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2萬人,其中醫生1.68萬人,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達100%,全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3%。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兒童醫院、市立醫院、蘇州中醫醫院、常熟中醫醫院、崑山中醫醫院、崑山宗仁卿紀念醫院是蘇州著名的醫療單位。
體育
蘇州有世界冠軍16人,包括本土運動員和外地交流運動員。產生了張軍、陳艷青、蔡贇等奧運冠軍。近年通過交流獲得很多外地運動員,並取得優異成績,其傑出代表之一是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跆拳道冠軍吳靜鈺。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總量

蘇州古城區古典生活(21張)
蘇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來就長期是中國江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後又發展為江蘇、華東乃至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目前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經濟發達的城市之一,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重要的經濟中心,蘇南地區的工業中心。擁有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內河航運港口、江蘇第一大港、中國大陸第九大港——蘇州港,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交通網與全國各大城市相連,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以經濟總量計算,蘇州2011年經濟總量(GDP)為10716.99億元,位居中國大陸第六。按2010年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則達到了10.24萬元,已經成為全國人均產出最高的城市之一。
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0.6億元(超過廣州市),比上年增長20.9%。2008年7月,由中國國家統計局、商務部、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2008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統計年鑒》表明,全國商品交易市場排名榜全國前100強中蘇州市有6家市場上榜;在江蘇省前30強市場中蘇州市有9家市場上榜。
城建
由於蘇州古城區對蘇州古城的保護措施,規定蘇州市區不能建設150米以上高樓,護城河內建築高度不得高於23米,即高度不得超過北寺塔,多數高樓位於高新區(虎丘區)與工業園區,截至2011年底,蘇州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200米以上高樓共6座,排名情況為:
1、園區環球188購物中心A塔,總高度為282米。

環球188
2、園區環球188購物中心B塔,總高度為258米。
3、高新區獅山街道的新地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A塔,總高度為232米(B塔146.7米)
4、緊鄰第三位的新地國際公寓雙塔,兩座總高度均為210米。
5、高新區獅山街道最東邊的蘇州高新廣場,總高度為202米。
今後,蘇州還將建成位於園區湖西總高度為302米的東方之門,以及位於湖東總高度310米的新鴻基大廈、450米以上的蘇州國際金融中心、500米的蘇州中心廣場等。
工業
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預計達到10716.9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市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2.2%。
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33319.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212.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和17.7%。
交通運輸業
蘇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46億噸,比上年增長21.1%;集裝箱運量271.8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8%。
機動車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市年末擁有機動車186.9萬輛,其中汽車101.6萬輛。
國內貿易
蘇州201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0億元,比上年增長17.8%。
金融業
2011年7月11日,國家開發銀行蘇州分行開業,這是國開行設立的全國第一家非計劃單列市城市分行。包括四大國有銀行以及交行、招行、浦發銀行等國內大型銀行都在蘇州開設了直屬總行的一級分行(與江蘇省分行或管理江蘇省其他十二個省轄市金融業務的南京分行平級),這些一級分行的開設表明蘇州在金融業方面享受部分計劃單列市待遇。2009年末蘇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1450.54億元和9032.28億元,比年初增加2650.53億元和2451.71億元,居江蘇第一。年末保險機構總數達到51家。蘇州正在打造環金雞湖金融高地,已有相當規模。
旅遊業
蘇州是中國著名旅遊城市,2009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830億元,比上年增長13%;接待境外遊客219.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0.3%;旅遊外匯收入9.97億美元,增長0.2%;接待國內遊客5870萬人次,增長11%。年末擁有星級飯店158家,其中四星級以上飯店68家。全市4A級景區點23家,5A級景區點4家。全市景區接待遊客7273.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5%。蘇州成為長三角城市中擁有最多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線路的城市。
體制改革
蘇州2009年全市新增15家小額貸款公司,總數達到18家,累計發放貸款額76.2億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計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37家,共募集資金227億元。
民營經濟
蘇州民營經濟實力相當強,各項指標在長三角地區僅次於上海。2009年末私營企業累計達15.73萬家,累計注冊資本4205.53億元,個體工商戶年末累計達到32.55萬戶,實現工業總產值6456億元,比上年增長7.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1.9%。私營個體經濟完成投資922.9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1.1%。
對外貿易
蘇州2011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009億美元,僅次於深圳、上海、北京;其中出口16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2%。全市出口總額佔全省、全國的比重分別為55.74%,8.26%。
外資
2009年實際利用外資82.2億美元,僅次於上海,增長1 %。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16.9億美元,占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達到21%。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70家落戶蘇州。蘇州被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城鄉建設與規劃管理
蘇州全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5%。農村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新增林地、綠地面積8140公頃。全市陸地森林覆蓋率達到22%。
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
蘇州堅持走經濟與環境和諧共容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全市環境質量綜合指數91.3,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達到329天,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開發區
國家級開發區: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蘇州環金雞湖CBD(20張)
國家級高新區:蘇州高新區、崑山高新區
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崑山綜合保稅區
保稅物流園區:蘇州工業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蘇州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太倉保稅物流中心(B型)
出口加工區:蘇州工業園區出口加工區、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崑山出口加工區、常熟出口加工區、吳江出口加工區、吳中出口加工區
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各類省級園區:常熟東南經濟開發區、吳江汾湖經濟開發區、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蘇州相城經濟開發區、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吳江汾湖旅遊度假區、崑山旅遊度假區、崑山花橋商務城。

Ⅳ 求一份會計社會實踐調查的材料

HPDV3 ,你好:
這個肯定對你有用,希望你能採納。
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在穩定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解農村金融與農業保險工作情況,進一步做好2008年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工作,近期,財政部副部長李勇率領金融司調研組赴江蘇省部分市縣進行了調研。

一、江蘇農村金融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2007年,全省人民幣涉農貸款余額2284.52億元,佔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的10.34%。其中,農業貸款846.9億元,鄉鎮企業貸款1437.62億元。全省縣以下金融機構網點5881個,其中農信社(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網點3167個,占縣以下金融機構網點的53.85%。

目前,除農業銀行以外的各家商業銀行都已基本撤出農村市場,個別保留的網點對農村市場也是「只存不貸」。農業銀行在當地農村的網點也不足50%,貸款總規模不足20%。農信社以及由農信社改制設立的農村合作銀行或農村商業銀行成為全省信貸支農的主力軍。2007年末,全省農信社(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貸款余額914.89億元,占農業貸款總額的94.85%。

(一)農信社改革取得較好效果

1.整體實力得到提高。江蘇省高度重視農村金融的發展,率先在全國實施農信社改革試點。2003年以來,通過財政注資、貼息、稅收減免等方式,幫助農信社化解風險、提高資本充足率,改善了農信社的經營情況。截至2007年末,全省農信社(含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各項存貸款余額3974億元,比2002年底增加2392億元,增長151.2%;全省共有636萬農戶得到了農信社的貸款支持,貸款面達50%;按照四級分類的不良貸款余額為93.2億元,不良貸款比例3.3%,比2002年下降了18.3個百分點;資本金從改革之初的6億元增加到130億元,按四級分類計算的資本充足率為12.5%,比2002年上升了15.3%;2007年實現盈利58.9億元,農信社的經營效益明顯好轉。

2.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在農信社改革過程中,省政府組建了省聯社,履行行業管理與服務的職責。在全面清產核資的基礎上,省聯社將1648個鄉鎮的82家農信社整合為72家法人機構,將符合條件的農信社改組為規范的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使農信社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目前,全省已成立9家農村商業銀行、16家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的股權投資和跨區域經營也邁出了步伐;作為放寬農村地區金融機構准入政策的試點,江蘇省第一家村鎮銀行—— 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獲准籌建;常熟農村商業銀行成功引入交通銀行作為戰略投資人,開創了國內大型商業銀行戰略入股農村商業銀行的先河。

(二)農業貸款擔保機構有效支持了農業信貸

為降低金融機構放款風險,提高放貸積極性,更好地滿足農民貸款需求,江蘇省對發展小額貸款擔保業務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張家港市由政府出資組建了張家港投資擔保公司,經過三次增資,注冊資本達到1.6億元,公司主要為中小企業和種養殖大戶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截至2007年末,公司共辦理擔保業務1756筆,累計擔保金額39.5億元,幫助一大批中小企業解決了成長初期的融資瓶頸問題;崑山市於2005年成立了市鎮兩級農民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2006年,又組建了「崑山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元,面向農民提供小額創業貸款擔保。3年來,共為1503位創業農戶提供擔保貸款7944.8萬元,促進了一批初創型企業的發展,帶動了一批群眾的再就業;蘇州市政府於2007年出資成立了蘇州農業擔保有限公司,累計提供擔保金額59454.6萬元,其中農業擔保項目13852萬元,一些有影響的農業企業獲得了融資支持。

(三)政府積極推動農村金融建設

為改善農村金融狀況,促進金融服務「三農」,江蘇省堅持財政「小」資金撬動金融市場「大」資金的基本思路,推動和扶持農村金融市場發展。

1.提高農信社資本實力,降低經營風險。省政府通過財政注資等措施,不斷充實農信社資本金。對全省23家比較困難的農信社增資擴股給予分紅補貼,3年累計1億元;對最困難的8家農信社一次性注資8.14億元;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累計減免營業稅、所得稅28億元。

2.政府牽頭組建農業貸款擔保機構,服務農民貸款需求。張家港、崑山由政府牽頭、財政出資,組建了農業貸款擔保公司,蘇州也成立了類似機構,為農民貸款特別是農民創業貸款提供了有力支持。

3.建立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對新增涉農貸款提供風險補償。為維護副食品價格穩定,制定了生豬貸款擔保風險補償辦法,鼓勵和支持擔保機構為生豬養殖、銷售提供貸款擔保。此外,省政府還積極推動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開展金融改革創新。

4.扶持和鼓勵中小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對按規定組建的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戶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農村民營金融機構,持續經營2年以上的,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對蘇南農村商業銀行入股或兼並蘇北地區農信社的,省財政也給予一次性獎勵。

(四)農村金融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1.農村金融資源相對短缺,供求矛盾突出。2007年,全省各項農業貸款846.9億元,僅佔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的3.84%,真正面向農戶的貸款僅為567.15億元,佔比2.57%。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出於追求利潤最大化和風險控制的考慮,對涉農貸款的積極性普遍不高,陸續退出農村金融市場;改制後的農村商業銀行在涉農貸款上也存在「嫌貧愛富」的問題;涉農信貸投放主要由農信社一家承擔,農信社規模小、資金實力不強。這些因素均導致農村金融資源供給不足,農民信貸需求滿足程度偏低。

2.農村金融服務手段單一、服務水平落後。目前,面向農村市場的金融服務主要是存貸款業務,產品比較單一,缺乏金融創新。與此同時,農民創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多樣化金融產品支持,現有的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多方位需求。

3.擔保機構實力較小,擔保能力有限。從蘇州的情況看,農業擔保發展存在「兩頭熱、中間冷」的問題,即政府和農民的積極性很高,但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不夠高。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擔保機構實力有限、抗風險能力不強,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普遍認可。一方面,擔保機構資本金規模較小,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業務規模和經營實力難以壯大,影響了擔保能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認為農村擔保機構從事的業務具有政策性,應該與其他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一樣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但有關部門對此並不認可。

二、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自2007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省份以來,江蘇省農業保險工作進展比較順利。目前開辦農業保險的機構主要有人保財險、中華聯合等。截至2007年底,全省水稻實際參保面積2877萬畝、承保推進面達88.54%,投保農戶905萬戶,簽單保費總額3.13億元,承保金額77億元;能繁母豬投保138.37萬頭,投保農戶達71萬戶,簽單保費總額8302萬元,承保金額13.94億元;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的承保工作也在有序開展。此外,部分地區還開展了育肥豬、養雞、奶牛以及淡水養殖等其他品種的保險試點。2007年全省各類品種的農業保險簽單保費總額達4.49億元,承保總金額103.38億元,因災出險累計賠付1.52億元,形成農業保險賠付基金3.69億元。

(一)江蘇省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主要特點

1.財政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省政府出台了財政保費補貼政策。在堅持農民自願參保的基礎上,各級財政與農民共同負擔保費。截至2007年年底,省財政共下撥保費補貼資金1.55億元,省以下安排保費補貼資金1.09億元。對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玉米等主要參保品種,各級財政的補貼比例原則上不低於60%,能繁母豬保險補貼原則上為80%。省財政還建立了財政保費補貼考核獎勵機制。如淮安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獎勵農業保險達到一定承保面積的鄉鎮、村幹部,調動了基層幹部開展農業保險工作的積極性。市、縣政府都建立了大災風險基金,基金安排比例為當年保費收入的5%—10%,同時明確了大災風險補償辦法。

2.因地制宜選擇農業保險經營模式。由於蘇南、蘇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蘇北和蘇中大部分地區選擇了保險公司與地方政府「聯辦共保」的保險模式(大部分地區採取政府與保險公司按照7:3的比例共擔經營風險,南京採取8:2的比例分擔風險);在經濟較發達的蘇州、無錫等蘇南地區,則多選擇「委託代辦」的保險模式(委託專業保險公司代辦農業保險業務)。在風險賠付問題上,蘇州實行由政府全部承擔賠付責任的辦法;無錫實行「兩次賠付、六倍封頂」的賠付辦法。

3.初步形成農業保險資金運作管理機制。張家港、淮安兩市在財政局建立農業保險基金專項賬戶,政府的保費補貼與農戶繳納的保費均納入專項賬戶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封閉運作。保險公司負責保費資金的日常管理,財政局負責集中支付,確保對農保資金做到有效監控。

4.積極探索農業保險的有效做法。宿遷市嘗試將農業保險與農村信貸發放協同對接,增強了農村金融的供給能力;無錫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中介機構在制定農業保險試點方案、確定保險條款、理賠定損等方面發揮專業作用。

(二)農業保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大數法則」未能得到有效體現,農業抗大災風險能力差。自然災害具有風險大的特點,但是,目前我國農業保險尚處於試點階段,保險規模有限,農業風險難以在大范圍內分散。同時,農業保險基金積累速度慢、規模小、抗大災風險能力弱,再加上目前再保險市場不完善,沒有渠道分散超賠風險,一旦出現大災,當年保費收入和歷年積累的基金往往不足以支付賠款。如江蘇省沭陽、泗洪縣的水稻因災情較重出現了超賠現象,地方政府面臨很大壓力。

2.農民認可度不高,農業保險的產品設計和理賠服務需要加強。農戶對經濟效益較高的養殖業、特色農業的保險需求較高,而目前這些品種由於沒有保費補貼等政策支持,因此保險公司開辦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難以滿足農戶需求。同時,個別農險品種(如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障水平偏低,沒有覆蓋農戶的生產成本,難以通過賠付獲得足夠的再生產資金來源。在理賠定損上,由於目前查勘定損還主要依靠農技人員的主觀分析,缺乏科學的對照指標,可能產生松緊不一的情況,容易造成農民對定損結果的不理解、不認可,影響農民繼續投保的積極性。

三、發展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的政策建議

(一)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增加信貸有效供給。一是深化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改革,提高大銀行支持「三農」的力度;二是堅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鞏固和發展農信社改革試點成果,把農信社建設成真正服務農民的金融機構;三是在保證資本金充足,嚴格金融監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機制的前提下,加快農村金融機構准入試點工作,積極探索農戶資金互助組織、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小額信貸公司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村金融組織,增加農村金融服務的供給主體。

(二)繼續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改善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環境。一是維持農信社目前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農信社加快發展。二是對其他新興農村金融機構,例如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農村小額信貸公司、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等,如果其農村信貸業務量超過一定比例(如75%),也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三)完善小額信貸擔保和農業保險機制,提高農戶和中小企業借貸能力。農業擔保、農業保險和農業信貸應統籌考慮、協調發展。一是建立農業保險與農業信貸的對接機制。二是探索其他新的擔保形式。除傳統的保證擔保和不動產擔保外,積極探索和發展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多種擔保手段。三是完善擔保服務體系,如通過保單質押等手段,既要鼓勵政府出資的各類信用擔保機構和現有商業性擔保機構開拓農村擔保業務,還要積極探索市場化路子,吸引民間資本進入農村擔保市場。同時,鼓勵有穩定收入的個人為農戶提供擔保。

(四)針對不同風險特點,統籌規劃救災和農業保險政策。農業救災、農業保險都是政府應對農業災害的方式,但是兩者在補償范圍和補償機制上有較大差別。救災是純粹的政府行為,以實物補助為主,是道義性的援助,通常只能維持農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不確定性大,難以解決災後恢復農業生產和補償農民利益等實質性問題,無法為農業生產提供長期、穩定的風險保障機制。農業保險是應對自然災害的市場化手段,能夠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效應,調動多方社會力量共同應對災害,同時,引入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在分配上更加公正、透明、及時,農戶直接受益,資金的使用也更為有效,有利於實現多方共贏。從國際經驗來看,農業生產風險主要通過保險機制化解,政府救災只是針對個別的、不具備承保條件的對象提供補償。因此,應針對當地農業風險特點、農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統籌規劃農業救災與農業保險的補償范圍和對象,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五)完善大災風險分散機制。農險業務損失的不確定性較高,一旦遇上嚴重災害,會面臨巨大損失,大災風險分散機制不建立,農險業務會始終面臨風險敞口,不利於其持續、健康發展。國際上開展農險業務的國家分別通過提供再保險、承擔超賠責任等方式,對分散農業大災風險做出了制度性安排。因此,為有效應對大災風險,構建促進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應積極建立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保險公司以及有關各方共同參與的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六)加強農業保險宣傳,發揮財政手段的調控和引導功能。各級政府要通過政策講解、典型示範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農業保險的認識水平,培養農民保險意識,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保險公司也應結合農業生產特點,根據農民實際需求,設計並推出更貼近農村現實情況的農業保險產品,增加農險產品對農民的吸引力。同時,進一步發揮保費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將關系民生、國家重點支持的農產品納入保費補貼范圍,鼓勵農戶生產積極性;穩步推進保費補貼試點,對於有積極性、有能力、有條件開展農業保險的省份,特別是生產規模化、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糧食主產區,將給予積極支持,推動地方政府逐步樹立通過市場化手段防災防損的理念。此外,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現有的保費補貼品種已不能滿足農民需要,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等項目,具有收益高、風險相對較高的特點,對保險的需求更加強烈,農業保險應向這方面傾斜,地方政府可根據本地農業特點,對開展特色農業品種的保險提供保費補貼等鼓勵性措施。

Ⅳ 吳江地區有哪個小額貸款公司比較好本人急需發展業務,需要貸款,想要找一家比較正規的公司咨詢一下。

名字是:吳江市蘇南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吳江市蘇南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為恆力集團下屬子公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批准,江蘇省蘇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農村非金融機構貸款公司。
公司位於吳江市盛澤鎮舜湖西路68號,經營場所面積1000多平方米,注冊資本30000萬元人民幣。公司下設信貸業務部、擔保業務部、風險管理部、財務部、辦公室部等五個部門,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貸款管理團隊。
經營范圍
發放小額貸款,辦理擔保以及經省主管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貸款種類有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抵押物包括房地產、機器設備、其他動產;質押物包括坯布、生產原料及其他認可的物品。保證擔保有企業擔保、個人擔保和聯保等。

閱讀全文

與吳江市蘇南農村小額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手機貸款詐騙公司 瀏覽:755
存款利率低則貸款利率也低嗎 瀏覽:870
保險公司的貸款怎麼貸 瀏覽:770
現金貸款app開發公司嗎 瀏覽:808
買車貸款一年多少個月 瀏覽:876
為什麼實名手機就可以貸款 瀏覽:623
車抵押貸款私自扣車 瀏覽:265
工作室怎麼貸款 瀏覽:298
有房產證網上那個可以貸款 瀏覽:451
為別人擔保貸款能二次擔保嗎 瀏覽:661
農村小額貸款一個月 瀏覽:496
融資貸款擔保服務協議 瀏覽:350
給政府公務員做貸款擔保人後果 瀏覽:413
裝修貸款所需資料 瀏覽:113
民生銀行個人流水能貸款嗎 瀏覽:447
手機銀行如何取消貸款 瀏覽:524
貸款公司銷售經理工作職責 瀏覽:656
小額貸款如何審批 瀏覽:32
消費金融貸款靠譜嗎 瀏覽:132
子女沒有工作可以貸款買房嗎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