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等額本息(本金逐月增加、利息逐月下降)折算年利率是多少
等額利息是指償還貸款的一種方式。相等的利息是在還款期間每月償還同樣數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它不同於等效主體。雖然每月還款額可能低於本金償還額,但利息最終將高於銀行通常使用的本金償還額。
也就是說,按揭貸款總額和利息總額將在還款期內增加,還款金額按月固定,但每月還款金額中本金的比例將逐月增加,利息比例逐月下降。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大多數銀行的長期推薦方法。
等額本息還款法,即借款人每月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相等,每月貸款利息按月開始剩餘貸款本金和月結計算。
等額本金還款法,即借款人每月金額(貸款額/貸款月數)償還貸款本金,每月貸款利息按月計算剩餘貸款本金,每月結算,兩者合計為每月還款金額。
一般按等額本金和利息計算年利率,然後計算每月還款利息。每月利息加總利息,總利息加本金期為固定的每月還款額。一年中的12個時期,你把利率乘以3.1,三年的36年利率乘以4.2。
為方便理解,我們用小學數學計算,你可以用這個方法解釋給任何一個自以為佔了銀行便宜的白痴親戚聽。
為方便計算,假設你貸款1200元,年利率5%,這樣你一共要還款1260元,分12期,每期還款105元。
此時我們換種思維方式,不用想成一次性貸款1200,而是想像成分12次,每次貸款100元,是一回事。
其中一個100一個月後還,另一個100兩個月後還,另一個100三個月後還……
最後一個100,一年後還款105元,年利率就是5%,很好。
第一個100,一個月後還款105元,月利率5%,那年利率自然就是乘以12,等於60%
中間有個100,六個月後還105元,半年利率5%,那年利率要乘以2,等於10%
每一個100元都如此計算,我們就得到12個不同的利率,加起來再除以12,就得到了實際的利率。
也就是
(利率*12/12+利率*12/11+利率*12/10+……利率*12/1)/12= 利率*(12/12+12/11+12/10+……12/1)*1/12= 利率*(1/12+1/11+1/10+……1/1)~
② 銀行個人借貸等額本息利率如何計算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演算法指借款人每月按照相等的金額償還貸款本息,其中每月貸款利息按月初剩餘剩餘貸款本金計算並逐月結清,最終的結果是要保證每個月還款的「本息和」始終保持不變。公式是這樣的:
〔貸款本金×月預期年化利率×(1+月預期年化利率)^還款月數〕÷〔(1+月預期年化利率)^還款月數-1〕
其中,「^」符號表示乘方。
看起來就很復雜是么,我們仍以公積金貸款28萬元,期限30年,年預期年化利率3.25%來計算,每月的還款額固定為1218.58元。
同樣的貸款條件下,還款方式的選擇造成了月還款金額的差異,同樣,還款總金額,也就是須支付的利息金額也是有巨大差異的。
在等額本金情況下,我們假設貸款預期年化利率始終不變,貸款人30年期間需要支付的總利息為136879.17元;而在等額本息情況下,貸款人30年需要支付的總利息為158687.97元,足足比等額本金多付了21808.8元。這樣的差異還真不是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