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存貸款基準利率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通脹簡單地說就是供給小於需求。存款加息即利率提高,可以增加儲蓄收益,使存款意願加大,錢存來後,需求就會減少,從而使供需平衡,價格受需求影響會下跌,通脹得到抑制。貸款加息後,房奴的利息支出會有所增加。
2. 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說明了什麼
收緊銀根,控制資金流通,控制物價上漲。
3. 央行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對在債券市場有什麼影響
一級市場的收益率會上浮,浮動幅度基本與加息幅度持平,但是二級市場會出現債券持有方拋售的情況。
4. 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有何影響
一、影響:
1、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使企業資金使用成本減少,利潤增加。
2、增加貨幣供應量,使人們貨幣收入增加,促進消費。
3、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是在國內經濟不夠景氣的情況下使用的促進經濟發展的貨幣政策。
二、定義:
存貸款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價格均可根據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
三、意義:
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融資者衡量融資成本,投資者計算投資收益,以及管理層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客觀上都要求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基準利率水平作參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機制形成的核心。
5. 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對存貸款利率有什麼影響
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意味你的存貸款從下一個利率重定日會上調,比如活期存款,從上調當天開始上調;定期存款從到期後你下次存才上調,除非你轉存;貸款按照借款合同,自下一個重定價日開始上調。
銀行准備金和利率沒有直接聯系,銀行准備金是人民銀行要求各個商業銀行上繳至人民銀行的款項,根據各個銀行吸收的單位或個人存款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根據商業銀行的不同,人民銀行要求的比例也不一樣。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面對的主體也不一樣
6. 銀行調整存貸款利率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可能對經濟增長、企業投資、家庭消費、進出口等產生以下影響:
提高貸款利率可防止經濟增長過熱。我國經濟自2002年開始加速增長。上調貸款基準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投資、消費減少,最終造成總產出的減少,有利於避免加速的增長演變為經濟過熱。
首次下調活期存款名義利率,原因在於企業存款、居民儲蓄中活期存款所佔比重過高,為抑制流動性過剩,下調活期存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活期存款。
提高貸款利率對家庭消費將產生一定影響。2001年以後消費需求趨旺,2001年-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0.1%,8.8%,9.1%,13.3%,12.8%,13.7%,2007年預計增長12.5%左右。主要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以買房裝修、買車為消費熱點。這方面的消費需求過於旺盛既較強地推動了重化工業和房地產投資的發展,也可能對穩定房地產市場,對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間的矛盾,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升息會使貸款買車買房的成本增加,也會使儲蓄、債券等收益增加,從而減少消費支出,以引導消費需求適度、穩定增長。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不變。上年結轉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由2.88%提高到3.33%,上調0.45個百分點,目的在於縮小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差距,抵消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因負利率造成的縮水。此項舉措意在體現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使民有所居。但應看到,因實際利率為負,且當年歸集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又下調0.09個百分點,因而,此項舉措無疑於杯水車薪。
上調貸款基準利率會影響投資。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指出,1月-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達26.6%,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規模仍然過大。初步測算,全年在建項目投資規模3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萬多億元;新開工項目仍然較多。1月-10月,各地城鎮投資同比增加2.13萬個。特別是導致投資增長過快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投資反彈仍有可能。為了繼續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合理控制投資增長,著力調整投資結構,注重提高投資效益,貨幣政策必須著力遏制過熱的投資。加息將加重企業負擔,尤其生產發展資金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的大中企業,利率變動將直接影響其成本和利潤。不過,如果利率上調幅度與通貨膨脹率兩者之差不大時,對投資量影響不大。因此,央行雖多次溫和地上調利率,並不會造成投資大幅下降和經濟衰退。
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可預防通貨膨脹。近月CPI一直處於高位,8月-11月分別為6.5%,6.2%,6.5%,6.9%,全年可能達4.5%。同時,許多價格上漲較快的消費品並未統計到CPI中,物價漲幅被低估。當然,近期CPI上漲仍屬結構性上漲,從構成CPI的八大類商品與服務看,價格上漲的有五大類: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類:衣著、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因此,面對結構性的物價上漲,央行必定採取貨幣緊縮的措施,防止結構性的物價上漲演化為通貨膨脹。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股市的影響。理論上看利率上調對股市而言並非利好消息,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從2006年4月28日到2007年12月21日期間,央行共8次上調利率,從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的表現看,股市並未大跌,滬指反而上漲。在投資渠道過於單一等因素影響下,溫和的、從緊的貨幣政策恐暫時難以影響股民強烈的渴望和巨大的熱情。因此,雖然反復提高利率,但暫時對股市影響不大。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潤仍取決於存貸利差,升息可能增加商業銀行的利潤;但若利差太大,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水平,則不利於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改善經營狀況。因此,採用不同利息調整組合,利於調整不合理的利率結構,促進商業銀行改進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力。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是調控工具的有效選擇。目前我國央行運用的調控工具主要有四種:信貸計劃、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制度、利率政策。雖然四者的效果一樣,但是利率政策卻比其他調控工具更直接、更有成效,能在更短時間抑制通貨膨脹和減少「負利率」。所以,央行今年多次採用利率政策是合理明智的。
總的來說,這幾次上調利率利大於弊,是我們構建現代金融體系的探索工作之一。
但也應看到輪番加息存在的問題,雖然一年六番加息,定期存款實際利率仍然為負;活期存款名義利率首次下調,由0.81%下調到0.72%,下調0.09個百分點。如果再考慮利息稅,居民儲蓄損失較為嚴重。
需要指出的是,輪番上調利率會產生累計效應,上調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投資減少,會直接造成總產出的減少,也會間接增加失業人數。
7. 存貸款基準利率提升什麼後果
理論上,將使投資需求降低,;貨幣需求下降;物價水平下降,抑制通貨膨脹,降低通脹預期;但在匯率方面會使短期本幣升值,遠期貶值,熱錢湧入;在消費上由於窮人的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提高利率可使消費上升
在實際上,有利有弊,對我國這種超復雜情況更無法一概而論;總之是緊縮流動性的一種必要手段
8. 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對股市的影響
說什麼存款利率上調使得分流股市資金這是典型的書獃子解釋。進入股市的投資者均為風險偏好型,他們絕對不會被短暫的利率上漲而吸引從而退出股市進入銀行吃利息。真實原因是這樣,樓主可以回溯歷史驗證:
1.在長期空頭主導的市場在發生扭轉後不久的時候(也就是說熊轉牛不久以後)會發生第一次加息,這一次的加息短期會造成股市下跌,而中長期股市會繼續上漲,原因在於國家的加息政策其根本原因是國家經濟復甦走上正軌,國家收回部分流動性。所以此時的加息行為正是給了大家一個經濟復甦的信號,股市當然會漲。
2.在牛市中期的加息會造成股市加速上漲,這時市場趨於非理性,加息行為被視為利空出盡。同時這個時候也是一個信號,就是股市的中熱錢流動性降低了,基本面背馳了。
3.第三次加息可以理解為懲戒性措施。此時牛市就走到盡頭了。
減息可反向來理解。
wellwell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