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策精準滴灌
截至二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47.1萬億元,同比增長13.1%;上半年農業保險保費同比增長超30%;6月底,全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到99%.今年以來,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力量。
盛夏,走進湖南湘西州保靖縣黃金村,萬畝茶園錯落有致。在當地,茶葉是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也是幫助農民增收的綠色產業。
截至目前,農行湖南吉首支行已累計投入「惠農E貸、金茶貸」3000多萬元,服務農戶70餘戶。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黃金村建成了3萬多畝茶園,茶產業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涉農貸款增加4.07萬億元,同比多增1.05萬億元。「農業貸款的持續增加是銀行積極落實政策要求,主動增加信貸投放的結果。加強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也是金融業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的客觀要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文彬說。
今年以來,圍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配套政策不斷出台。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後,農業農村部、央行等部門專門下發文件,提出「推動金融機構增加鄉村振興信貸」,「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對鄉村振興的支持作用,加強政策協調,形成幫扶合力」,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擴大投資。
從政策性開發銀行到商業銀行,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農村公路網是農村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日前,農業銀行發行7年期主題金融債42億元,支持農村路網建設。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支持農村路網建設,包括「四好農村路」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等重點領域的貸款。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農發行已累計投放農村路網建設貸款467億元。
展望下半年,金融部門將繼續加大對農業金融資源的投入,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
銀監會農村振興金融服務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會上指出,優化考核激勵機制,確保農業財政投入穩定增長;優化金融供給結構,金融支持應聚焦糧食安全、鞏固扶貧成果、涉農經營主體、新型市民、農村建設等「三農」重點領域。
「下一步,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產業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上海金融與衫燃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銀行業應著眼於農村產業振興,加大支持力度。可以嘗試為他們設計專屬的金融產品,為他們提供符合他們發展趨勢的優質金融資源。
「比如,銀行可以與涉農電商平台、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將金融服務嵌入到農資和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中,打通農業生產鏈、供銷鏈和消費鏈。」曾剛說。
在這方面,許多機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例如,郵政儲蓄銀行已經與
② 湖南桃花源有農村自建房貸款嗎
有的。
一、8月28日上午,桃源農商銀行與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合作社簽訂了全省首筆以農村閑置農房租賃使用權為抵押的「農宅貸」貸款協議,授信12萬元。
二、為支持農村農宅改革試點工作,推進農村金融創新,助推農村發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桃源農商銀行與當地政府、人民銀行合作,聯合為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發放了湖南省首筆「農宅貸」。「農宅貸」以入社社員的宅基地資格權、房屋所有權和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的宅基地使用權、房屋使用權為抵押物,貸款資金用於經營民宿、餐飲產業(農家樂)。「農宅貸」通過盤活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空閑農房資源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對助力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鄉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8月28日,人民銀行桃源縣支行、桃源農商銀行、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人民政府、桃花源旅遊管理區農業農村局、湯家山村村委、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等七家單位在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湯家山村舉行了農宅試點改革「農宅貸」簽約儀式。
拓展資料
一、貸款(電子借條信用貸款)簡單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錢。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二、原則
「三性原則」是指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這是商業銀行貸款經營的根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4條規定:「商業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1、貸款安全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首要問題;
2、流動性是指能夠按預定期限回收貸款,或在無損失狀態下迅速變現的能力,滿足客戶隨時提取存款的需要;
3、效益性則是銀行持續經營的基礎。 例如發放長期貸款,利率高於短期貸款,效益性就好,但貸款期限長了就會風險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動性也變弱。因此,「三性」之間要和諧,貸款才能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