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财务管理 某企业借入(名义)年利率12为%的贷款20万元,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
为什么这么多次浏览去没人来答...
我来强行答一波...
首先,强行定义一波实际利率:借款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产生的利率为实际利率
那么,年利12%的等额本息还款的实际利率大概是24%
是不是觉得很高?确实很高,但还不属于高利贷范围,超过36%才是国家界定的高利贷
更重要的是,高利贷的吓人之处不是利率高,而是利滚利...就是今天产生的利率,明天就要当本金来计息...这就太吓人了...所以我们传统所说的高利贷,并不单纯指的是利息有多高
而且从老板的角度考虑利率的高低,也不是看实际利率的高低
而是要看,拿到这笔钱的老板,用这笔钱带来的投资收益,能否大于总利息以及能否负担每月还款;
也就是说,这20万,借款一年总利息为24000元;只要能够用这20万创造出比24000多的价值,就是值得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最近接触贷款行业比较多,所以相对了解一些。其实,从当前整体的信贷环境来看,小微企业贷款依然很难,优质企业贷款依然不成问题;对于贷款难得小微企业来讲,年利12%的等额本息,总比借不到钱要好,总比去黑市借驴打滚的利息要好;
而且很多小贷公司的资金成本也很高,感觉这么高的利息肯定能赚很多,但是除掉各项成本之后,其实这么高的利息,自己能赚的钱也很少,尤其是出两个还账,还有可能赔钱;
说了这么多,企业贷款,我还是推荐各位去畅捷贷申请,因为他是一个专业的助贷平台;优质企业可以通过畅捷贷助贷平台申请银行产品,让银行上门服务;稍差的企业可以申请小贷产品,下款率高,速度快;
总之,对于这个利息到底是高还是不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❷ 财管。某企业借入年利率8%的贷款50000元,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则该借款实际利率为
8849元。
50000x8%/50000/2
根据题目已知现值、期限、利率,求年金A,年金现值系数(P/A,12%,10)=5.6502
因为z:P=A(P/A,12%,10)
所以:A=P/(P/A,12%,10)=50000/5.6502=8849(元)。
例如:
200000×12%=24000(总利息)
12%÷12=1%(月利率)也就是实际利息为1分的利息。
200000+24000=224000÷12=18666.67(月还款)
(2)某企业要贷款可以从利率分别为扩展阅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n表示年计息次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一般简化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❸ 某企业从银行贷款5000万,贷款年利率为10%,与银行约定,贷款款项从三年后开始等额偿
题目不完整。
❹ 某企业从银行借款1万元,年利率为10%,偿还期为5年,每年末等额偿还.问第3年末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
年利率10%,1万5年,年还款额:
10000*10%*(1+10%)^5/[(1+10%)^5-1]=2637.97元
说明:^5为5次方
第一年还款利息:10000*10%=1000,本金:2637.97-1000=1637.97
第二年利息:(10000-1637.97)*10%=836.20,本金:2637.97-836.20=1801.77
第三年利息:(10000-1637.97-1801.77)*10%=656.03,本金:2637.97-656.03=1981.94
依次计算
第N个月利息计算公式是:(本金*月利率-月还款额)*(1+月利率)^(n-1)+月还款额
本金为:月还款减利息
年利率,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谓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就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存款本金或贷款本金的比率。
通常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万分之几表示。
当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阶段时,银行投资的机会增多,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发展低靡,社会处于萧条时期时,银行投资意愿减少,自然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小,市场利率一般较低。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
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年利率
❺ 某企业按年利率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5%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实际利率为多少说明原因谢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200*5%)/200*(1-15%)=5.88%
因为实际利率就等于你实际支付的利息除以实际借到的款,要支付的利息为200*5%=10(万元),200万中有15%为补偿性余额,所以实际得到的钱为200*(1-15%)=170(万元)所以实际利率=10/170=5.88%。
补偿性余额其实是银行降低自身贷款风险的一种做法。但是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5)某企业要贷款可以从利率分别为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实际利率的影响
企业向银行取得的,存在补偿性余额长期借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存在补偿性余额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假设上例中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25%。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5%*(1-25%)/(1-15%)=4.41%。
❻ 某企业贷款6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4年
1.60乘5%=30(万元)
采纳哦
❼ 1.某企业获得一笔10万元的贷款,偿还期为5年,按年利率10%计复利,分别计算以下4种还款方式每年
1) 第一年 2+10×10%=3第二年 2+8×10%=2.8第三年 2+6×10%=2.6第四年 2+4×10%=2.4第五年 2+2×10%=2.25年总还款额=13现值=3×(P/F,10%,1)+2.8×(P/F,10%,2)+2.6×(P/F,10%,3)+2.4×(P/F,10%,4)+2.2×(P/F,10%,5)=10(2) 第一至第四年每年 10×10%=1第五年 10+10×10%=115年总还款额=15现值=1×(P/A,10%,5)+10×(P/F,10%,5)=10(3) 第一至第五年每年 10×(A/P,10%,5)=2.6385年总还款额=2.638×5=13.19现值=10(2.638×(P/A,10%,5))(4)第一至第四年 0第五年 10×(F/P,10%,5)=16.1055年总还款额=16.105现值=10 (16.105×(P/F,10%,5))把10换成8就可以了
❽ 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0万元,贷款的年利率为10%,五年后一次性偿还,那应该偿还()万元。求公式
应该偿还15万元。
根据题意,贷款本金为10万,即100000元,
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5年。
根据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代入题中数据,列式可得:
利息=100000*10%*5=50000(元)
贷款本息和=100000+50000=150000(元)=15(万元)
(8)某企业要贷款可以从利率分别为扩展阅读:
企业贷款申请条件:
1、符合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业;
2、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信誉状况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3、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且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
4、有必要的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固定依据和经营场所,合法经营,产品有市场、有效益;
5、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款意愿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为正常类或非财务因素影响的关注类;
6、企业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从业经历在3年以上,素质良好、无不良个人信用记录;
7、企业经营情况稳定,成立年限原则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个及以上会计年度财务报告,且连续2年销售收入增长、毛利润为正值;
8、符合建立与小企业业务相关的行业信贷政策;
9、能遵守国家金融法规政策及银行有关规定;
10、在申请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❾ 某企业按照10%的年利率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0%,则其实际利率为
可用贷款=1000万*(1-10%)=900万
贷款利息=1000万*10%=100万
实际年利率=100万/900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