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个人之间的借款可以随便约定利息吗
现实困惑
公民甲因女儿病重无钱医治,遂向乙借款5万元。乙要求甲向其支付10%的利息。那么,乙的要求符合法律规定吗?
律师答疑
乙的要求不符合国家规定。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本案中,乙在甲急需用钱时要求其支付10%的利息,其行为显然是乘人之危,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第六条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各地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法理荟萃
民间借贷作为公民之间私人合法财产调剂使用的有效途径,法律对其利息支付标准有所放宽,但高利贷社会危害性较大,应被法律所禁止。
② 民间借贷 口头约定的借款利息有效吗
口头约定的利息,如果未来借条或欠条中约定,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你有录音或者录像等材料作为证据,证实当时借贷双方确实对约定的利息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一般会认可这个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否则超出部分法院会判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③ 借款的利息如何约定,这样才合法
年利率不超过24%
说不超过银行同期息4倍的不要在误人子弟了,银行利息现在才多少钱?有的连0.1都不到,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是《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现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所取代,改为年利率不超过24%。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通俗的说就是年利率在24%以下的部分,是受法院保护的,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的利息,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当债务人自愿履行这部分利息时,又反悔以利息不合法要求对方偿还这部分利息的,法院应予驳回。24%到36%这中间的利息属于自然债务,意思就是你还了也就是还了,你还了如果后悔想要回,法院不保护,没还可以不用还超过24%的部分。
如果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不合法,当事人即使履行了该部分利息,也可以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返还该部分利息的。比如你借了100万,当时规定利息是37%,你还了37万,你可以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返还1万。
早期的不超过银行四倍息已经被现行最高院相关规定取代,现在的24%利息,亦或不超过36%还是很高的,大家在民间借贷时,一定注意看看合同中关于利息的约定。
④ 法律:写了利息的借条在法律上有效吗
写了利息的借条在法律上有效。双方约定的利息未超过年利率24%,有法律效力。否则超过的部分无效。在民间借贷中,对利息的约定应当慎重,在约定明确的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在民间借贷中,对利息的约定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要约定明确,不要口头约定,要书面写明收取利息及利息标准。
法律分析
写了利息的借条在法律上有效。借条只要包括了出借人、借款人、借款金额、借款时间等主要内容即为合法有效。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1、写清楚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2、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3、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4、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5、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6、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贷款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⑤ 借款利息怎么约定才算是合法
借款利息的约定:
(1)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2)当事人约定了利率标准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3)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不得搞高利贷。
(4)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⑥ 借款合同利息约定属于有效合法行为吗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但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6)贷款利率自行约定有效吗扩展阅读:
计算个人借款利息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如果双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条中约定了利息利率的,在计算利息时即按双方约定写明的利率计息。约定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法律对上限进行了限制,超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4倍的部分无效。
另外,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如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不予保护。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出借款数计息。
(二)双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条中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在实际案例中,到底是否支付利息,法院有自由裁量权,判决支付利息或不支付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三)个人借款中,当事人双方可以明确约定无息借款。如果约定了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偿付催告后的利息,利息计算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进行。
⑦ 合同双方约定的借款复利有效吗
法律分析:约定的借款利率一般是有效的,但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⑧ 口头约定利息有效吗
法律分析:有效。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的规定。如果没有将利率写入借条中,出借人一起诉,借款人不承认双方约定,出借人的利息请求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六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⑨ 贷款利率多少是合法的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约定个人借款利息的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
根据最新的有效的规定,年利率在36%之内就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年利率最高为36%。在我国法院审判实践当中,对于民间借贷利息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
第一,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借贷双方对于利息问题在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属于无息借贷。
债务人在借款期限届满之前偿还或者在未约定还款期限时,并且在债权人要求还款时,在合理期限内还款的,不支付利息。
第二,借贷双方约定了利率标准后又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为了避免当事人约定利率过高、债务人承担利息过高的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在有息借贷中,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如果超过也没关系,最多有纠纷时,法院不保护超出部分,但没有纠纷时,就可以获得更高收益。说明这条规定不具备惩罚性。
第四,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第五,当事人因借贷外币、台币等发生纠纷的,出借人要求以同类货币偿还的,可以准许。借款人确无同类货币的,可以参照偿还时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偿还。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的,可以参照中国银行的外币储蓄利息计算。
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