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银行贷款 > 中非团结抗疫免除无息贷款

中非团结抗疫免除无息贷款

发布时间:2021-04-23 21:22:06

⑴ 中国帮助非洲的资料

中国与非洲虽相距遥远,但万水千山并不能阻断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1955年万隆会议新中国领导人同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到2005年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会议中国和亚非国家共同推动建立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从中国帮助非洲培训争取民族解放的“自由战士”,到非洲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中非建设者们共同用血汗筑就坦赞铁路,到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从中非共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到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5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非友好的一座座里程碑。

50年来,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在76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中有26个是非洲国家。中国11次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挫败反华提案,13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无一不得到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支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

50年来,中非双方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征程中携手合作。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真心实意的帮助。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急非洲朋友之所急,根据非洲国家的优先需要确定项目;第二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5年又猛增到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在非洲兴办了各类企业800多家,为促进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现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有效机制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论坛框架内,中国免除了非洲31个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56笔,总金额约109亿元人民币;给予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190种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在3年前召开的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为非洲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16个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50年来,中国为非洲援建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向非洲47个国家派出了1.5万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陆救死扶伤;为非洲50个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共3000多名中国官兵先后前往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成为非洲和平的“守护使者”。50年来,文化交流使中非关系更为丰富多彩,也增进了人民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到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

大型文化活动也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新亮点。“中非文化主题年”活动于2004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非洲9个国家的艺术团和8个政府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演出,中国也组织了4个艺术团和3个艺术展览赴非洲16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展览,并在其中3个国家举办了中国艺术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50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的主要形式包括项目建设、提供实物以及派遣专家等。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非洲国家也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非双方各自情况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对非洲援助方式和项目形式开始出现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无偿赠送、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项目援助主体和操作方式逐步分离,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角色。中非双方更加重视援助的经济效益、援助在加强双方经贸联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实现援助综合目标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巩固。尤其突出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注重在技术管理指导、优惠贷款提供、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建设、重债穷国债务减免、经贸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拓展内容和加大力度。

与国际援助相比较,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最大特色是无私真诚,不谋求任何私利,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从不对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说三道四。某些西方国家向非洲提供援助的目的在于宣扬自身政治价值观,甚至试图主导受援国的内政外交。另外,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在运作模式上以非货币交付援助占主体,而西方国家的援助主要是货币交付援助。实践证明,中国实业、实物、实人交付操作方式更有利于缓解受援国的迫切需要和密切双边经贸关系。还有,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效益比较显著,其原因在于中国的援助为对方所急需,援助手续也相对简便,非洲受援国家普遍给予好评。自2003年以来,马达加斯加、厄立特里亚、卢旺达等多个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众多场合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和赞赏,而对一些西方国家具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则颇有微词,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甚至呼吁拒绝这种援助。

“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赞比亚前总统尼雷尔是这样称赞中国人给予他的祖国的援助的。“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即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认识到了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中国从1956年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学习苏联的援助模式帮助一些友好国家建设工厂、医院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在这些援建的设施中,最为国人熟悉的莫过于坦赞铁路。坦赞铁路于1968年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正式开工,1976年全部建成移交,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组织施工,铁路穿越高山深谷、沼泽湖泊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困难。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

坦赞铁路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成为坦赞两国的主要交通干线。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的典范”。

几乎在非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为非洲人民无私援建的基础设施,许多中国的援建项目已经成为非洲一些国家最壮观辉煌的标志性建筑。

近50年来,中国向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提供了各种经济援助,为非洲国家设计并负责建设900多个成套项目,目前已建成700个。中国在非洲的援建项目涉及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文教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提供成套项目援助外,中国还在援款项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物资和技术援助,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1985年至1999年底,中国共培训了来自非洲46个国家的905名技术人员,培训专业涉及水稻种植、蔬菜栽培、综合养鱼、肉制品加工、中医针灸、农业机械、太阳能及气象预报等。2000年以来,中国更加重视对非洲的技术人员的培训,中方设立了“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在华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对非人才培训班,为非洲培训各类人员近7000名。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设立的“非洲能力建设基金”捐资,用于在非洲建设技术援助中心,并在多边技术培训(TCDC)项下开办了近20个专门面向非洲学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在中国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对于非洲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包括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在内的许多高级人才都曾经在中国接受过培训,在一些非洲国家,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能够说简单中国话的司局级政府官员。

自1995年中国对援外方式进行改革后,政府积极推行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方式,进一步放宽优惠贷款条件,完善新形势下对非援助机制,包括通过项目合作和技术合作等形式提供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援助和无息贷款援助。中国政府不仅增加了对非洲援助总额,而且不断增加无偿援助的比重,扩大赠与成分,并利用这些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建设道路、供水、医院等非洲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项目。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所提供的援助数额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而且中国提供的援助是政府间合作方式,资金使用安排非常合理,因此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有些西方国家的专家认为,西方提供的援助数额要超过数倍,才能使援助效果达到中国的水平。

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中国开始减除非洲国家拖欠中国的债务,这些债务主要是过去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无息和低息贷款,尽管中国也是净债务国,而且经济建设中需要大量资金,但是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减轻沉重的债务负担,中方在首届论坛会议上承诺在两年时间内减免非洲重债贫困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欠中国的到期债务100亿元人民币。中方重信守诺,在不到两 年的时间内通过与非洲国家进行谈判,减免了非洲31个国家对华债务105亿元人民币。中国对非洲国家减免债务的做法,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决心,对于促进其他国家对非洲减债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虽然古代历史上也有郑和船队靠岸索马里的交流,但很久以来双方之间的联系非常稀少。近代以来,中国和非洲共同走过了一段遭受西方国家奴役的历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双方之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人民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好感和认同意识。对当前的中国而言,非洲在经济上与中国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是中国市场多元化、开拓两个市场和利用两种资源的重要合作对象;在国际政治交往中,非洲国家长期以来与中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中观点相同或相近,是中国倡导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坚定支持者;在外交上,对非工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和立足点,非洲国家在台湾和人权等众多涉及中国人民利益的问题上给予中国重要支持,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从桑加勒卡姆的田间地头说起

在位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36公里处的桑加勒卡姆的田地里,一陇陇绿油油的白菜、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田间地头不时有中国人的身影穿过。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0%的人口,对于尚有80%的国家和地区粮食不能自给的非洲来说,中国经验的利用价值可想而知。

在2006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作为众多承诺的一项,中国政府承诺今后3年内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站在中国援塞内加尔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的示范田边,你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国援助非洲的措施正在得到落实。

中国政府积极兑现承诺

或许我们还要更详细的数据来证实这一印象。

——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援助协议,与10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出资并承办的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开业,首期10亿美元全部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二期基金将增至30亿美元,最终达到50亿美元。它被认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致力于非洲发展的基金。

——中国承诺援建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于5月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奠基。该会议中心占地面积11.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包括能容纳2550人的大会议厅、多功能厅、紧急医疗中心、数字图书馆等配套设施。

——中国已与28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

——中国向非洲国家开放市场,26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今年7月起享受454个税目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

——中国政府批准在赞比亚、毛里求斯和尼日利亚的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已经启动。

——中国今年已为非洲国家培训了4150名各类人员;中国第一个援非疟疾防治中心已在利比里亚成立,并将于未来两年内分批启动其他31个疟疾防治中心的设立工作;中国今年将向非洲国家提供2683个奖学金名额,比上年增加近700个。

中国企业在非洲“将心比心”

在中非合作中,中国企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非合作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非洲发展。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非各类投资135.8亿美元。今年前6个月,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4.85亿美元。

在寻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中国企业也为所在社区做一些惠及民众的事情,这是中非合作的新特点。不久前,一条宽约12米、长约400米的道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正式交付使用。这条耗资22.4万美元的道路,由一家中国私人公司出资建造。它的建成不但方便了这家中国公司的车辆出入,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便利,被当地政府命名为“北京路”。

中国企业还主动考虑到环保问题。比如,中国在刚果(金)投资经营了一家铜钴冶炼厂。以前工厂靠烧木材干燥原料,尽管这样做经过当地有关部门批准,但是考虑到对当地森林的破坏,工厂技术人员几经探索,最终想出了一个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干燥炉周围的办法,既避免了燃烧木材,又将烟气变废为用。

中国信守承诺受到赞誉

巴尔卡是乍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进步报》主编。两个月前曾去中国访问的他,在贵州参加一个午宴后,特意留下了餐桌上印有他中文译名的桌卡。如今,他把这个桌卡放在办公桌上,作为访问中国的纪念。

在巴尔卡看来,是中国技术改变了他的工作方式。以前报社与外省通讯很困难,但是中国公司在乍得引进的CDMA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巴尔卡豪不吝惜对中国援助非洲措施的落实情况表示赞扬,称他们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很多非洲人都表达过类似的看法。非洲驻华使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埃蒂安的说法最具代表性。他在11月4日晚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周年的纪念招待会上说:“北京峰会是一次创新的会议,这一历史性会议为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的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一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兑现承诺,落实峰会成果特别是8项政策措施结出硕果。非洲国家愿继续与中国齐心协力,共同把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⑵ 埃塞俄比亚总统是谁

萨赫勒-沃克

2020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祖德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埃塞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坚。近年来,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治互信日益深化,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配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双方同舟共济、互帮互助,树立了中非团结抗疫的榜样。

(2)中非团结抗疫免除无息贷款扩展阅读:

萨赫勒-沃克在贺电中表示,建交50年来,在密切协作和政治互信基础上,埃塞俄比亚同中国关系不断加深,双边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未来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奠定坚实基础。

我期待同习近平主席紧密合作,不断推进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深化和拓展双边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增添福祉。

⑶ 中国南方热人长的低非洲比中国热的多问什么长那么高

这和温度无关吧,是人种不同。
也别再说非洲热了,每次夏天查机票,看到国内气温近40,肯尼亚什么的才30上下,伤心的很。

⑷ 中国曾援助非洲吗

是的,而且不止一次,多次了

⑸ 两国之间发生友谊的事

中国为非洲的发展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低息贷款,每年还大量的减免他们的债务 中国与非洲虽相距遥远,但万水千山并不能阻断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1955年万隆会议新中国领导人同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到2005年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会议中国和亚非国家共同推动建立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从中国帮助非洲培训争取民族解放的“自由战士”,到非洲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中非建设者们共同用血汗筑就坦赞铁路,到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从中非共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到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5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非友好的一座座里程碑。

50年来,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在76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中有26个是非洲国家。中国11次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挫败反华提案,13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无一不得到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支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

50年来,中非双方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征程中携手合作。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真心实意的帮助。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急非洲朋友之所急,根据非洲国家的优先需要确定项目;第二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5年又猛增到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在非洲兴办了各类企业800多家,为促进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现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有效机制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论坛框架内,中国免除了非洲31个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56笔,总金额约109亿元人民币;给予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190种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在3年前召开的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为非洲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16个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50年来,中国为非洲援建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向非洲47个国家派出了1.5万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陆救死扶伤;为非洲50个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共3000多名中国官兵先后前往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成为非洲和平的“守护使者”。50年来,文化交流使中非关系更为丰富多彩,也增进了人民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到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

大型文化活动也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新亮点。“中非文化主题年”活动于2004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非洲9个国家的艺术团和8个政府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演出,中国也组织了4个艺术团和3个艺术展览赴非洲16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展览,并在其中3个国家举办了中国艺术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50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的主要形式包括项目建设、提供实物以及派遣专家等。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非洲国家也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非双方各自情况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对非洲援助方式和项目形式开始出现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无偿赠送、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项目援助主体和操作方式逐步分离,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角色。中非双方更加重视援助的经济效益、援助在加强双方经贸联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实现援助综合目标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巩固。尤其突出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注重在技术管理指导、优惠贷款提供、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建设、重债穷国债务减免、经贸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拓展内容和加大力度。

与国际援助相比较,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最大特色是无私真诚,不谋求任何私利,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从不对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说三道四。某些西方国家向非洲提供援助的目的在于宣扬自身政治价值观,甚至试图主导受援国的内政外交。另外,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在运作模式上以非货币交付援助占主体,而西方国家的援助主要是货币交付援助。实践证明,中国实业、实物、实人交付操作方式更有利于缓解受援国的迫切需要和密切双边经贸关系。还有,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效益比较显著,其原因在于中国的援助为对方所急需,援助手续也相对简便,非洲受援国家普遍给予好评。自2003年以来,马达加斯加、厄立特里亚、卢旺达等多个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众多场合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和赞赏,而对一些西方国家具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则颇有微词,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甚至呼吁拒绝这种援助。

“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赞比亚前总统尼雷尔是这样称赞中国人给予他的祖国的援助的。“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即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认识到了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中国从1956年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学习苏联的援助模式帮助一些友好国家建设工厂、医院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在这些援建的设施中,最为国人熟悉的莫过于坦赞铁路。坦赞铁路于1968年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正式开工,1976年全部建成移交,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组织施工,铁路穿越高山深谷、沼泽湖泊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困难。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

坦赞铁路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成为坦赞两国的主要交通干线。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的典范”。

几乎在非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为非洲人民无私援建的基础设施,许多中国的援建项目已经成为非洲一些国家最壮观辉煌的标志性建筑。

近50年来,中国向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提供了各种经济援助,为非洲国家设计并负责建设900多个成套项目,目前已建成700个。中国在非洲的援建项目涉及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文教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提供成套项目援助外,中国还在援款项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物资和技术援助,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1985年至1999年底,中国共培训了来自非洲46个国家的905名技术人员,培训专业涉及水稻种植、蔬菜栽培、综合养鱼、肉制品加工、中医针灸、农业机械、太阳能及气象预报等。2000年以来,中国更加重视对非洲的技术人员的培训,中方设立了“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在华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对非人才培训班,为非洲培训各类人员近7000名。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设立的“非洲能力建设基金”捐资,用于在非洲建设技术援助中心,并在多边技术培训(TCDC)项下开办了近20个专门面向非洲学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在中国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对于非洲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包括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在内的许多高级人才都曾经在中国接受过培训,在一些非洲国家,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能够说简单中国话的司局级政府官员。

自1995年中国对援外方式进行改革后,政府积极推行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方式,进一步放宽优惠贷款条件,完善新形势下对非援助机制,包括通过项目合作和技术合作等形式提供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援助和无息贷款援助。中国政府不仅增加了对非洲援助总额,而且不断增加无偿援助的比重,扩大赠与成分,并利用这些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建设道路、供水、医院等非洲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项目。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所提供的援助数额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而且中国提供的援助是政府间合作方式,资金使用安排非常合理,因此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有些西方国家的专家认为,西方提供的援助数额要超过数倍,才能使援助效果达到中国的水平。

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中国开始减除非洲国家拖欠中国的债务,这些债务主要是过去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无息和低息贷款,尽管中国也是净债务国,而且经济建设中需要大量资金,但是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减轻沉重的债务负担,中方在首届论坛会议上承诺在两年时间内减免非洲重债贫困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欠中国的到期债务100亿元人民币。中方重信守诺,在不到两 年的时间内通过与非洲国家进行谈判,减免了非洲31个国家对华债务105亿元人民币。中国对非洲国家减免债务的做法,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决心,对于促进其他国家对非洲减债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虽然古代历史上也有郑和船队靠岸索马里的交流,但很久以来双方之间的联系非常稀少。近代以来,中国和非洲共同走过了一段遭受西方国家奴役的历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双方之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人民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好感和认同意识。对当前的中国而言,非洲在经济上与中国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是中国市场多元化、开拓两个市场和利用两种资源的重要合作对象;在国际政治交往中,非洲国家长期以来与中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中观点相同或相近,是中国倡导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坚定支持者;在外交上,对非工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和立足点,非洲国家在台湾和人权等众多涉及中国人民利益的问题上给予中国重要支持,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⑹ 中国和非洲之间有什么故事

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到埃塞俄比亚,海地
促进发展的事例更加数不胜数:中国为非洲的发展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低息贷款,每年还大量的减免他们的债务

中国与非洲虽相距遥远,但万水千山并不能阻断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1955年万隆会议新中国领导人同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到2005年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会议中国和亚非国家共同推动建立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从中国帮助非洲培训争取民族解放的“自由战士”,到非洲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中非建设者们共同用血汗筑就坦赞铁路,到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从中非共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到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5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非友好的一座座里程碑。

50年来,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在76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中有26个是非洲国家。中国11次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挫败反华提案,13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无一不得到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支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

50年来,中非双方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征程中携手合作。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真心实意的帮助。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急非洲朋友之所急,根据非洲国家的优先需要确定项目;第二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5年又猛增到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在非洲兴办了各类企业800多家,为促进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现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有效机制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论坛框架内,中国免除了非洲31个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56笔,总金额约109亿元人民币;给予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190种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在3年前召开的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为非洲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16个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50年来,中国为非洲援建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向非洲47个国家派出了1.5万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陆救死扶伤;为非洲50个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共3000多名中国官兵先后前往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成为非洲和平的“守护使者”。50年来,文化交流使中非关系更为丰富多彩,也增进了人民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到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

大型文化活动也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新亮点。“中非文化主题年”活动于2004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非洲9个国家的艺术团和8个政府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演出,中国也组织了4个艺术团和3个艺术展览赴非洲16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展览,并在其中3个国家举办了中国艺术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50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的主要形式包括项目建设、提供实物以及派遣专家等。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非洲国家也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非双方各自情况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对非洲援助方式和项目形式开始出现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无偿赠送、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项目援助主体和操作方式逐步分离,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角色。中非双方更加重视援助的经济效益、援助在加强双方经贸联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实现援助综合目标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巩固。尤其突出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注重在技术管理指导、优惠贷款提供、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建设、重债穷国债务减免、经贸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拓展内容和加大力度。

与国际援助相比较,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最大特色是无私真诚,不谋求任何私利,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从不对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说三道四。某些西方国家向非洲提供援助的目的在于宣扬自身政治价值观,甚至试图主导受援国的内政外交。另外,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在运作模式上以非货币交付援助占主体,而西方国家的援助主要是货币交付援助。实践证明,中国实业、实物、实人交付操作方式更有利于缓解受援国的迫切需要和密切双边经贸关系。还有,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效益比较显著,其原因在于中国的援助为对方所急需,援助手续也相对简便,非洲受援国家普遍给予好评。自2003年以来,马达加斯加、厄立特里亚、卢旺达等多个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众多场合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和赞赏,而对一些西方国家具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则颇有微词,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甚至呼吁拒绝这种援助。

“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赞比亚前总统尼雷尔是这样称赞中国人给予他的祖国的援助的。“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即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认识到了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中国从1956年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学习苏联的援助模式帮助一些友好国家建设工厂、医院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在这些援建的设施中,最为国人熟悉的莫过于坦赞铁路。坦赞铁路于1968年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正式开工,1976年全部建成移交,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组织施工,铁路穿越高山深谷、沼泽湖泊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困难。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

坦赞铁路为赞比亚出口铜提供了一条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成为坦赞两国的主要交通干线。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的典范”。

几乎在非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为非洲人民无私援建的基础设施,许多中国的援建项目已经成为非洲一些国家最壮观辉煌的标志性建筑。

近50年来,中国向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提供了各种经济援助,为非洲国家设计并负责建设900多个成套项目,目前已建成700个。中国在非洲的援建项目涉及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广播电视、文教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提供成套项目援助外,中国还在援款项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物资和技术援助,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1985年至1999年底,中国共培训了来自非洲46个国家的905名技术人员,培训专业涉及水稻种植、蔬菜栽培、综合养鱼、肉制品加工、中医针灸、农业机械、太阳能及气象预报等。2000年以来,中国更加重视对非洲的技术人员的培训,中方设立了“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在华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对非人才培训班,为非洲培训各类人员近7000名。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设立的“非洲能力建设基金”捐资,用于在非洲建设技术援助中心,并在多边技术培训(TCDC)项下开办了近20个专门面向非洲学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在中国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对于非洲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包括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在内的许多高级人才都曾经在中国接受过培训,在一些非洲国家,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能够说简单中国话的司局级政府官员。

自1995年中国对援外方式进行改革后,政府积极推行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方式,进一步放宽优惠贷款条件,完善新形势下对非援助机制,包括通过项目合作和技术合作等形式提供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援助和无息贷款援助。中国政府不仅增加了对非洲援助总额,而且不断增加无偿援助的比重,扩大赠与成分,并利用这些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建设道路、供水、医院等非洲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项目。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所提供的援助数额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而且中国提供的援助是政府间合作方式,资金使用安排非常合理,因此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有些西方国家的专家认为,西方提供的援助数额要超过数倍,才能使援助效果达到中国的水平。

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中国开始减除非洲国家拖欠中国的债务,这些债务主要是过去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无息和低息贷款,尽管中国也是净债务国,而且经济建设中需要大量资金,但是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减轻沉重的债务负担,中方在首届论坛会议上承诺在两年时间内减免非洲重债贫困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欠中国的到期债务100亿元人民币。中方重信守诺,在不到两 年的时间内通过与非洲国家进行谈判,减免了非洲31个国家对华债务105亿元人民币。中国对非洲国家减免债务的做法,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决心,对于促进其他国家对非洲减债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虽然古代历史上也有郑和船队靠岸索马里的交流,但很久以来双方之间的联系非常稀少。近代以来,中国和非洲共同走过了一段遭受西方国家奴役的历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双方之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人民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好感和认同意识。对当前的中国而言,非洲在经济上与中国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是中国市场多元化、开拓两个市场和利用两种资源的重要合作对象;在国际政治交往中,非洲国家长期以来与中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中观点相同或相近,是中国倡导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坚定支持者;在外交上,对非工作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础和立足点,非洲国家在台湾和人权等众多涉及中国人民利益的问题上给予中国重要支持,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⑺ 中国人民为非洲人做些什么事

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1955年万隆会议新中国领导人同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到2005年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会议中国和亚非国家共同推动建立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从中国帮助非洲培训争取民族解放的“自由战士”,到非洲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中非建设者们共同用血汗筑就坦赞铁路,到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从中非共同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到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5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非友好的一座座里程碑。
50年来,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在76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中有26个是非洲国家.中国11次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挫败反华提案,13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挫败台湾“重返联合国”图谋,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无一不得到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支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
50年来,中非双方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征程中携手合作.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真心实意的帮助。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急非洲朋友之所急,根据非洲国家的优先需要确定项目;第二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5年又猛增到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在非洲兴办了各类企业800多家,为促进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现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有效机制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论坛框架内,中国免除了非洲31个国家欠华到期债务156笔,总金额约109亿元人民币;给予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190种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在3年前召开的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为非洲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16个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50年来,中国为非洲援建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向非洲47个国家派出了1.5万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陆救死扶伤;为非洲50个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共3000多名中国官兵先后前往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成为非洲和平的“守护使者”。50年来,文化交流使中非关系更为丰富多彩,也增进了人民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到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
大型文化活动也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新亮点.“中非文化主题年”活动于2004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非洲9个国家的艺术团和8个政府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演出,中国也组织了4个艺术团和3个艺术展览赴非洲16个国家和地区巡演、展览,并在其中3个国家举办了中国艺术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50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的主要形式包括项目建设、提供实物以及派遣专家等.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非洲国家也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非双方各自情况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对非洲援助方式和项目形式开始出现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无偿赠送、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项目援助主体和操作方式逐步分离,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角色.中非双方更加重视援助的经济效益、援助在加强双方经贸联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实现援助综合目标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巩固.尤其突出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注重在技术管理指导、优惠贷款提供、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建设、重债穷国债务减免、经贸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拓展内容和加大力度。

⑻ 我要作一张时政小报,给个素材(追100分)

中非关系友好发展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今年正值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重洋,但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非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创造了各具特色、绚烂多彩的古代文明。近代以来,中非人民不甘奴役、顽强抗争,谱写了追求自由解放、捍卫人类尊严的光辉篇章,创造了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辉煌历史。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Dea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This year mark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auguration of diplomatic ties between New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Though vast oceans keep China and Africa far apart, the friendship between our people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ving been tested by times, is strong and vigorous. 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the Chinese and African peoples, with an unyielding and tenacious spirit, created splendid and distinctive ancient civilizations. In the modern era, our peoples launched unremitting and heroic struggle against subjugation, and have written a glorious chapter in the course of pursuing freedom and liberation, upholding human dignity, and striv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frica ar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civilisation.

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相互信任、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中国始终坚定支持非洲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从培训技术人员到培训各类人才,从援建坦赞铁路到援建各项工程,从派遣医疗队员到派遣维和官兵,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情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非洲朋友当年全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会忘记非洲国家和人民真诚希望中国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热切盼望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During the past five decades, the Chinese and African peoples have forged close unity, and our friendship has flourished. China-Africa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have grown in all fields and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ina and Africa enjoy trust and cooperate closely to uphol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all these years, China has firmly supported Africa in winning liberation and pursuing development. China has traine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in various fields for Africa. It has built the Tanzara Railway and other infrastructural projects and sent medical teams and peacekeepers to Africa. All this testifies to the friendship cherish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towards the African people. We in China will not forget Africa's full support for restoring the lawful righ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Nations. Nor will we forget the sincere and ardent wish of African countries and people for China to realise complete and peaceful reunification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n nation.
今天,中非友好已深深扎根在双方人民心中。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
——真诚友好,是中非友谊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我们双方都珍视中非传统友谊,诚心诚意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
——平等相待,是中非互信日益增进的重要保证。我们双方都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对方的关切,认真学习对方的发展经验。
——相互支持,是中非合作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我们双方都衷心希望并真心支持对方发展进步,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
——共同发展,是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我们双方都坚持互利互惠的友好合作,让发展成果惠及双方人民。
Today, China-Africa friendship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our two peoples, and our friendship has enred the test of time and changes in the world. This is because we have never strayed from the principle of enhancing friendship, treating each other as equals, extending mutual support and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in building our ties.
- Friendship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inforcing China- Africa friendly ties. We both value our traditional friendship and are committed to enhancing it.
- Treating each other as equals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mutual trust. We both respect the development path independently embarked upon by the other side. We both are serious in addressing each other's concerns and are eager to benefit from each other's practice in development.
- Mutual support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ever growing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We both wish to se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endeavour of the other side and sincerely support such endeavour. And we are engaged in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 Common development is the shared a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African peoples. We are committed to pursuing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to bring the benefits of development to our peoples.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这些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全球发展不均衡,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ea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The world today is undergoing profound and complex changes. But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remain the calling of the times.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towards multipolarit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making daily advance,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deepening and there is increasing interdependence among nations. All this has created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the other hand, imbalance in global development, widening gap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as well as increasing factors of instability and uncertainty standing in the way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all pose a daunting challeng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Africa is home to the largest number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Our combined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over a third of the world total. Without peace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Africa, there will be no glob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在新形势下,中非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在增加。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非关系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而且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进一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
第一,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保持高层互访和交往势头,建立定期高层政治对话机制,开展战略对话,增强政治互信,加深传统友谊,实现团结共进。
第二,拓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密切经贸联系,拓宽合作领域,支持双方企业合作,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水平,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第四,推动均衡和谐的全球发展。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市场准入、增加援助、减免债务等承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第五,加强相互支持的国际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互信互利的国际安全合作,加强磋商和协调,照顾彼此关切,共同应对各类全球性安全威胁和挑战。

In this new era, China and Africa share increasing common interests and have a growing mutual need. The forging of a new type of China-Africa strategic partnership is determined by the dynamics of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and it represents our wish to promote glob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strong tie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will not only promote development of each side, but also help cement un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ontribute to establishing a just and equitable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To enhance this new type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 China will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Africa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First, deepen political relation of equality and mutual trust. We will maintain high-level contacts and mutual visits, establish a regular high-level political dialogue mechanism and conct strategic dialogue to enhance mutual political trust and traditional friendship and achieve common progress through unity.
Second, broaden win-win economic cooperation. We will give full play to our respective strength, enhance economic and trade ties, broaden areas of cooperation, support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business communities, upgrade cooperation i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new ways of cooperation so that both sides will share the benefits of development.
Third, expand exchange for cultural enrichment. We will strengthen cultural and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to increas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peoples and particularly betwee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e will enhanc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e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public health, sports and tourism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motivation and cultural support for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urth, promote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global development. We will enhance South-South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North-South dialogue. We urg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honour their promises on market access, aid and debt relief. We should strive to meet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nd steer economic globalis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creating prosperity for all.
Fifth,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suppor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We are committed to upholding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 respecting diversity of the world and promoting democra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e call for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based on mutual trust and benefit and addressing each other's concerns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coordination so that we can jointly respond to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o global security.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中国珍视中非友谊,始终把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支持非洲国家为加强联合自强、谋求地区和平稳定、实现经济振兴、提高国际地位所做的积极努力。
Dea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China values its friendship with Africa. To strengthen un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Africa is a key principle guid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China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Africa in implementing the 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 and in its effort to strengthen itself through unity, achieve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economic revitalisation in the region and raise it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以下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
(二)今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
(三)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
(四)为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
(五)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六)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
(七)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八)今后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To forge a new type of China-Africa strategic partnership and strengthen our cooperation in more areas and at a higher level,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take the following eight steps:
1. Double its 2006 assistance to Africa by 2009.
2. Provide US$3 billion of preferential loans and US$2 billion of preferential buyer's credits to Africa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3. Set up a China-Africa development fund which will reach US$5 billion to encourage Chinese companies to invest in Africa and provide support to them.
4. Build a conference centre for the African Union to support African countries in their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mselves through unity and support the process of African integration.
5. Cancel debt in the form of all the interest-free government loans that matured at the end of 2005 owed by the heavily indebted poor countries and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frica that have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China.
6. Further open up China's market to Africa by increasing from 190 to over 440 the number of export items to China receiving zero-tariff treatment from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frica having diplomatic ties with China.
7. Establish three to five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s in Africa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8.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train 15,000 African professionals; send 100 senior agricultural experts to Africa; set up 10 speci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centres in Africa; build 30 hospitals in Africa and provide RMB 300 million of grant for providing artemisinin and building 30 malaria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entres to fight malaria in Africa; dispatch 300 youth volunteers to Africa; build 100 rural schools in Africa;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s to African students from the current 2000 per year to 4000 per year by 2009.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是充满希望的热土。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让我们携手并肩、昂首阔步,为实现中非发展,为造福中非人民,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Dea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Both China and Africa are cradles of human civilisation and lands of great promise. Common destiny and common goals have brought us together. China will remain a close friend, reliable partner and good brother of Africa.
Let's join hands and endeavou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in both China and Africa,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our peoples and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of enr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Thank you.
尊敬的梅莱斯总理,
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是值得历史记住的日子。我们中非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相聚北京,共叙友情,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同事和嘉宾前来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还要通过在座的非洲各国领导人,向兄弟的非洲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2000年10月,中非共同倡议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这是中非深化传统友谊、加强友好合作的重大举措。6年来,论坛先后在北京和亚的斯亚贝巴成功举办了两届部长级会议,已成为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增进相互信任、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
Your Excellency Prime Minister Meles Zenawi,
Distinguished colleagues an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Friends,
Our meeting today will go down in history. We, leaders of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in a comm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peac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gathered in Beijing today to renew friendship, discuss ways of growing China-Africa relations and promote un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and in my own name, I wish to extend a very warm welcome to you and deep appreciation to you for attending the Summit. I also want to extend, through the African leaders present today, the cordial greetings and best wish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the brotherly African people.
The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was jointly set up by China and Africa in October 2000, a major initiative taken to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a-Africa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In the six years since then, two ministerial conferences have been held, first in Beijing and then in Addis Ababa. Today, the Forum serves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concting collective dialogue, exchanging experience in governance and enhancing mutual trust and cooperation in practical term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阅读全文

与中非团结抗疫免除无息贷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盛金融贷款公司 浏览:656
征信不好还要小额贷款 浏览:579
有些人专业做网上贷款 浏览:545
湖北中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浏览:275
买商业公寓贷款后算二套房吗 浏览:299
那间银行的小额贷款便宜 浏览:139
西安吉利汽车无息贷款 浏览:963
涉县小额贷款 浏览:100
农村信用社选什么银行贷款 浏览:104
网上贷款六分能报警 浏览:166
通过担保公司贷款时间 浏览:801
沈阳二手房银行贷款最新利率 浏览:711
桐乡农村建房信誉贷款 浏览:11
桂林灵川宏昌小额贷款 浏览:765
南京公积金贷款余额 浏览:949
有二套房能做二份贷款吗 浏览:309
分公司独立核算可以贷款吗 浏览:928
六安农行贷款 浏览:600
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利率612 浏览:290
小牛贷款网上通缉犯 浏览: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