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房屋产权是多少年产权类型有哪些
英国的别墅大多数是永久产权,公寓一般是租赁产权。产权类型分为永久产权、租赁产权两种,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永久产权
英国的别墅大多数是永久产权。
图为剑桥学生公寓的详情介绍,可以看到产权说明里注明:租约持有。
购买此类房屋的缺点在于,在土地租借年限临近的时候转出房子,房价会随之明显降低。并且在改建、转让或是转租之前,必须取得土地所有人的同意。
这两种产权的房产,中国购房者都可以购买,通常永久产权的房产价格稍微贵一点。此外,要注意英国房产是要付遗产税和赠与税的,这类成本也应该纳入考虑。
Ⅱ 英国银行的住房贷款
你英文你都看的懂为什么上中文的网络上来问 问题??你怎么要去英国买房?
高啊!我知道英国的标准银行 他们在上海有办事处
http://www.09635.com/company/1916612.aspx 这上面有联系地址 你去看看吧
高人麻烦你以后去GOOGLE 去找东西吧 网络档次低点 还有 你把你的标题复一下贴到网络上你看看有什么连接!!!!
网络不是万能的!
Ⅲ 英国买房贷款指南
之前在仲量联行分享的上看到英国买房可以在英国的银行贷款。现在可以选择的银行有: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及东亚银行在伦敦的分行及新加坡大华银行。贷款成数高达 75%,最长25年。自住房屋的贷款利率约为 1.5-3%。取决于银行。
Ⅳ 英国的 金融服务法 产生于哪一年
这是各有利弊的. 一般说来,英国的本科课程只需三年,研究生课程通常只需一年,根据专业的不同,学费大约为£5,000-12,000,折合人民币6-14万之间;生活费用大致为£8,000,约合人民币10万左右。读完英国的硕士学位课程所需费用约合人民币16-24万。近年来,随着美元和英镑对人民币的不断贬值,中国学生的留学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以留学英国为例,由于汇率的变动,相比较2006年,08年去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费用直接减少4-5万元人民币。
相对其它国家来说,英国的学生签证一向较为“宽松”,只备齐所需材料,按照程序提交上去,通常5-7个工作日,结果就能出来,无需面签。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情况下,学校更希望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
而法国每年国家预算的23%以上投入到教育中,教师的资格在法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还有严格的监督和审核体系,保证了留学法国大学的教育质量。所颁发的学位,均被世界各国认可为高质量的标志。留学或者上学在可能的情况下总是要选择更好的学校,获得更高含金量的文凭(英国大学好的和差的,差距就比较大)。
其次,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就读公立大学可以和本国学生一样享受学生待遇免交学费、享受住房等多种补贴,生活费用也较低。留学生的吃、住、行每人每年仅需人民币4万元。 4年总花费20-25万元人民币。与三本高校相比,花费相差不多。如果能获得学校提供的法国留学奖学金就又能少一份开支,留学或者上学总要考虑花费,用较少的费用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每个学生的梦想。
另外法语在世界上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多人作为官方语言使用,联合国的工作用语,国际间重大合同均采用法语签署。当然,法语也会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一大语言障碍。
Ⅳ 中国人在英国买房贷款有哪些要注意的
首先在英国贷款所需要的一些文件及资料:有效护照、近三个月的银行对账单、近三个月工资单和新完税证明(P60)、税收计算表格(SA302,适用于自己报税的申请者)、存款证明。要注意的是近三个月银行对账单,不接受网上银行对账单。存款说明是为了说明申请人拥有足够资金支付房产首付。那如果您是个体经营者,就需要近三年的财务报告以及近的英国海关与税收总署(HMRC)。
接下来就是初步评估,我国的买家提供自己的资产证明、收入情况证明还有身份证明,然后将这些资料直接汇寄到中国银行的英国分行。那么英国分行在收到资料之后,会做出一个初步评估,这样就确定了买家的贷款额度。那么所需时间是从银行收到买家证明的文件开始,所以说初步评估过程大概一周时间就能完成。
然后就是买家的看房以及验房,如银行给出的初步评估结果符合您的实际需求,则买家可以进入实际看房、买房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英国买房、签订买房合同前,有一个第三方验房的环节(在英国买房,本环节不可省略)。验房报告不仅描述房屋质量等相关信息,还会给出相应的估价,这将决定银行终贷款的数额。所需时间:由于验房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银行无法控制。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验房的费用通常由买家支付。
再接下来就是贷款审批以及放款,获得验房报告后,银行将根据报告的估价,结合买家的财务状况,给予买家终的贷款额度,并按英国当地贷款利率与买家签订房贷合同。所需时间:大概1—2周。要注意的是,在本阶段,买家需要在中国银行英国分行开设账户。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国内买家能获得的房贷比例跟自身财务状况(资产、收入)、房产评估价(验房报告)以及买家的购房用途(自住、)这3个方面紧密相关。 按照中国银行英国分行的惯例,购房自住的买家首付少,可获得更高贷款比例,高可达80%。而购房的买家需要付出更多首付,高只能获取75%的贷款;英国的房贷利率采用浮动利率,根据用户买房需求的不同,也有所区别;估价费用具体金额根据房屋购买价格而定,并在您递交贷款申请时缴纳。 银行将收取按揭贷款手续费,该费用在您接受贷款协议书时缴纳。具体金额根据贷款金额而定 ;自住需求跟需求的房贷,都按照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
Ⅵ 英国从以前到现在住房有哪些变化
尽管英国“福利国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生的福利政策改革才最终使得英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福利国家。因此英国的住房福利政策的形成也主要开始于40年代后期。
二战后经历住房短缺
经历了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战后的英国政府面临的是在整个20世纪中最为严重的住房短缺状况。为了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复兴,英国政府开始积极建设公有住房,出租给普通市民。1945年到1975年之间,英国政府直接新建了将近390万幢房屋用于供应和改善住房条件。这一阶段,英国的住房数量高于居民的增长速度。据统计数据显示,1951年英国仍然缺少80万幢住宅,然而到1976年英国则多出50万幢住宅。因此英国政府有大量的公有住房以低廉的租金出租给普通居民,可以说英国的住房福利政策是二战以后英国国家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
英国的公有出租住房从一开始就是考虑到低收入家庭买房困难这一问题,因此公房的租金一般都很低。在60年代,年租金只是相当于当时房价的1.1%,也就是说需要90年的时间,累计房租才可能与房屋价格持平。西方国家市场年租金通常为房价的5%,即用20年的租金可以买一套房。从个人负担来看,当时英国公房居民的房租支出仅占收入的10%。从这两个方面看来,当时公有住房的租金是非常低的。
各种租户成为公房低价格出租的直接受益者,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对于不能租住公有住房的家庭来说,尽管他们可能收入也并不高,但是不能得到同等的福利待遇。而后,更为重要的是,刚刚建立的住房福利制度与家庭的收入水平挂钩不够紧密,这就造成了不同收入家庭可以享受同样福利的不合理局面。
提出“公平房租”概念
为了应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英国政府1971年提出了“公平房租”的概念。所谓“公平房租”就是将公房租金与市场的租金水平保持一致,实际上“公平房租”必然会高于以往的公房房租。为了充分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英国政府制订了“标准住房福利标准”。对刚好处于这一标准的家庭,政府会给予一定的住房福利,减免房租;对低于这一标准的家庭,政府会适当增加住房福利;对高于这一标准的家庭,政府则会相应减少住房福利。当然,申请者需要通过当地政府的经济审查,确定其支付能力之后,才会给予相应的房租减免。
对于一少部分不能租住公有住房的家庭,英国政府在1971年之后同样会给予相应的福利住房补贴。通常采取的形式是现金补贴。政府在审查申请者的经济情况之后,根据当地的市场房屋租金水平,将适当的现金补贴直接交给申请者的房东。这样也同时避免了申请者将补贴用于其他用途。
标准住房福利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期单纯的福利公房出租的缺点,因为与收入水平相关,也比较合理。但是同时也大大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工作量,管理上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阻力较大,历经几届政府的更迭后才最终完成。
80年代鼓励购买公房
1979年之前,英国住房福利政策的特点是政府直接出资大量建房。政府大量兴建低租金公有住房,给予大范围的住房补贴,有效地解决了二战之后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得以保障,稳定了社会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二战之后英国的重建工作。但是,这种政府直接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公有出租房的政策也使得英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与此同时,这种住房福利政策还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住房市场的有效运行。由于公有住房租金相当低廉,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到申请政府公房的队伍之中,导致公房数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渐渐供不应求。因为有大量廉价公有住房的存在,也就限制了私营住房部门的发展,并且影响了私人资本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热情。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击败工党开始执政,政府开始对旧的大包大揽的福利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在住房福利制度改革中,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鼓励私人购买住房,公有住房私有化;其次是大规模的消减公共开支,减少住房补贴。
198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有权购买法”从法律上保障了居民购买住房的权力。凡是在公有住房中租住超过3年(后修改为2年)的租户,如果同时是该公房唯一或主要的租住者,就可以向当地政府提出购买该公房的申请。为了鼓励租房者购买当时租住的公房,英国政府根据租房者租住时间的长短,给与33%—50%的价格折扣,后期甚至达到过70%。并且同时提供可以部分购买剩余部分继续租住、优惠贷款等其他配套的鼓励政策。为了防止居民利用廉价的公有住房进行谋利,英国政府规定,居民必须在购买公房并居住5年之后方可流转进入市场。在80年代的10年时间内,英国各地方政府共售出150万幢住房。
在80年代之前,英国有1/3的家庭享受不同程度的住房补贴。政府每年需要提供大量的资金进行补贴,成为福利国家的一项重要开支。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开始大规模消减住房补贴。即使是扣除房租后,家庭收入在贫困线之下的最低收入家庭,仍然需要缴纳20%的最低房租。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最低收入家庭的特殊情况给与一定的救助。这就使得原来全国约300万户家庭完全免交房租的状况不复存在. hehe 奖点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