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机中毒后,个人信息被盗用去贷款,损失要自己承担吗
明确的说,现在这种被盗取信息根本无法完成贷款,因为他是必须要真人认证的,但是如果确实被贷款的那你肯定首先就是要报警了,然后才能撇清与自己的关系。不然的话这些所有的这些责任都是自己承担的。
㈡ 网络贷款诈骗分子盗取了我的个人信息办的贷款怎么办
这个正常操作是不可能的。
网贷是除了你的信息之外,最关键的一点都是要实名的。尤其是你的手机,换句话说就是你预留在银行里面的手机号。接收短信验证码完成验证,确认你本人操作,而且那个款是打到你绑定的实名的银行卡上。
时时留意自己的手机,最主要就是手机,手机,发现异常及时挂失补卡。
㈢ 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把我手机号拿去贷款
只要你的身份证或复印件没有给他们,或签署实质性担保文件是没有任何事情的,贷款公司所有电话短信拉黑即可,如果他们上门骚扰请立即报警。当然,期间如果贷款公司有任何引诱你确认的东西,都要否认,以免以后有录音为证。
㈣ 我手机号被别人注册贷款,我需要承担责任吗
不是担保人,就没有连带关系,就没有影响。但是需要和催收方说明一下情况
首先,应当立即报案,遇到被贷款,一定要第一时间报案。被冒名贷款,手续上的签名一定不是被贷款人的。
其次,积极与贷款平台沟通协商,就是有权要求贷款平台认定该合同无效。
最后,可以要求消除不良记录。不良信用记录是对公民个人品德、信誉的综合评价,涉及公民的名誉。如果因为身份证遗失,实际贷款人与贷款平台工作人员串通、弄虚做假等原因导致被贷款,且产生不良信用,被贷款人有权要求银行消除不良记录。
(4)盗取公民的手机贷款扩展阅读:
申请贷款需知
1、在网上申请贷款,一定要对贷款网站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在获得款项前,切勿支付任何名义的费用,以免上了骗子的当。
2、网上申请无抵押贷款,一般情况下贷款银行或贷款机构都要求借款人有完整的身份证明;半年以上的银行工资流水;以及良好的个人信用,否则任何贷款机构都没有理由相信你的。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面对网络小广告和虚假贷款网站时一定要抵挡住诱惑,小心谨慎。
4、天天被贷款平台催收骚扰是有可能的。
㈤ 自己的个人信息盗用被别人恶意贷款该怎么办
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办手机贷款,个人征信留下不良记录,被银行列入信用“黑名单”,无法进行买房贷款,近日,合肥的郑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事。
9月21日,郑先生称,他在合肥工作,老家在淮南,他准备在老家买一套房结婚用,等买房手续全部齐全后,准备到银行贷款时,却被告知无法贷款,原因是个人信用不佳。
随后,郑先生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在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一栏中,有一笔贷款记录,贷款的机构是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时间为2016年8月15日,总金额只有不到3000元,却有4个月的逾期还款记录。
“我从来就没有在捷信公司贷过款,这笔消费为什么会落到我头上? ”郑先生表示,他的个人信息应该是被别人盗用了。
郑先生表示,他已经付了购房定金,因为不良个人征信记录无法贷款买房,这让他既气愤又着急。
随后,郑先生电话咨询了捷信金融消费公司,在提供相关信息后,捷信公司告诉他,该笔贷款是于2016年8月15日,在合肥庐阳区一家售卖手机与电子产品的门店里使用消费的,而这家门店是捷信公司的代理,当时盗取身份信息的人就是在这家门店用贷款分期消费,购买了一部手机。
郑先生表示,捷信公司告知他,具体是怎么贷款成功的,目前无法核实。
之后,捷信公司客服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个人消费现金贷款需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和银行卡办理,而且两张卡必须信息一致,才能成功办理贷款。
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合肥支行征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像郑先生这种特殊情况,要及时带着个人信用报告与身份证复印件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异议。
“异议申请办理后,征信中心将会与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进行核实,若确定不是本人所为,可在提供金融贷款的商业银行直接抹去信用黑记录。 ”工作人员介绍说。
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若身份证丢失,请及时办理挂失,做登报声明。平时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养成在复印件上做标注的好习惯,防患于未然,避免被不法人员冒名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㈥ 朋友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我的手机号码和姓名贷款。现在逾期不还,人家给我打电话让我承担法律责任
在你不知情的时候用你的手机号码贷款,你应该马上报警,这个已经触犯法律了,
如果你不报警,现在的话人家当然要找你,现在你马上去报警或者去法院起诉你朋友。
㈦ 别人用我自己的手机号码贷款,怎么办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朋友用我身份证办手机号,我怀疑他用我手机号贷款了。我把手机号报停了现在。还没补卡,我怎样才能查出他用我手机号贷款
㈧ 身份证被他人盗用贷手机,造成名誉受损
侵犯姓名权。 《民法通则》 第99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第120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