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贷人员怎样查贷款人女儿的公司的电话记录
网贷申请时,大部分都会要求授权通讯录,最好不要使用网贷,网贷有分正规和不正规,正规的类似网商银行,利息相对合理。不正规的就很多了,数不胜数,相对而言利息也很高,再加上逾期产生的违约金和罚息,就等于是高利贷中的高利贷了。相比较网络借贷,个人建议大家可以找快贷网这种贷款中介,他们掌握本地各种贷款渠道,熟知每家贷款机构的产品和要求,找到最适合申请人的机构和产品,提高贷款通过率。
2. 我女儿被小额贷款伙同别人骗取贷款用自己还吗
您好,贷款肯定是要自已还的,伙同多少也有责任,骗取贷款就已经构成犯罪了,最好别再这样了,
3. 我问下我有个朋友她妈妈让她用女儿的身份证去贷款,贷了近二十几家的网贷和当地的小贷款公司贷款,小贷款
贷款公司审核不严啊,肯定又是些小公司,有钱的赶紧还了吧,让她妈拿钱,不然就报警吧,现在这些债都在女儿身上
4. 我女儿已经贷20多万元了,现在为此基本还完网贷。
你当贷款公司是傻子嘛,有钱不赚。你以后别再替她还钱就行了。个人债务又不用家里还。而且法律规定高利贷是可以拒绝还的,别胆小怕事瞎还了。
5. 如果向一家贷款公司贷款,交了定金后,她说还要交钱,但我不想要贷了,她拿了我身份证,她说如果不殆那就
不用担心她说的银行那边拉黑你。我以前也是在捷信金融贷款,和你的情况一样,我被坑了一回,利息非常高,贷1w还了1.7w,18个月。只要还没有办理手续,你还没有签合同,按手模,合同都不生效。不把证件还给你可以拨打110求助,还可以投诉他。
6. 女儿陷入现金贷母亲因催债自杀是真的吗
19岁女儿陷入现金贷泥潭,母亲借遍认识的人,拆东墙补西墙还了10余万元后,因压力太大服农药自杀。媒体连续报道此事后,引发强烈关注。
1月11日晚,夏双在亲友的陪伴下赶到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配合进一步调查,次日一大早被送到外省亲戚家安顿。
12日晚,夏双的家属提供了一份有关她借贷的资料,夏双提到,过去半年中她至少向18家公司借贷。目前,公安部门已经详细记录18家放贷公司的信息,并展开调查。
家属女孩社会经验不足,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12日晚11点多,夏双的家属李军通过微信发来这样一段话:“小女孩毕业不久,社会经验不足,她可能没意识到所借的是高利贷,也没想到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造成如今不可挽回的局面。不法之徒钻了法律漏洞,打法律擦边球,这些人获得了不当的利益,必然会有人的正当利益受损。今天是夏双这个女孩背负了不能承受之重,她的母亲也因此走向了被逼自杀的道路。如果放任这些钻法律漏洞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明天又会是哪个夏双被套路,又会是谁的母亲不堪压力走向绝路……我还是相信法律,相信法制会越来越好。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有。”
现金贷违规,但是女孩已经走入社会,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7. 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被学校劝退了吗
深陷“校园贷”麻烦的小洁。家属提供
某大学校园贴的贷款小广告。
根源?
结识有钱朋友,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洁大学的班主任毛老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小洁刚入大学表现还不错。在大学舍友的眼里,小洁穿着时髦,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我们一直以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说,后来发现她经常跟家里要钱,再后来接到催债公司的短信,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女儿自从认识了一位女性朋友后,便经常跟着她彻夜出去打游戏。这位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导致女儿不断向家里要钱后,又将目光瞄准了各类借贷平台。
小洁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内容是一桌菜肴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在健身会所里。紫牛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上小洁,但得知记者身份,她称要上班便挂断了电话,再也不接听。
记者体验
“校园贷”很容易,有禁令却难见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不过,“取缔校园贷款业务”的禁令是来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来自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与这些行政部门相对应的,最多只能是行政处罚。
尽管如此,不少贷款网站的大门仍然向在校大学生敞开,有的贷款平台在明知学生身份的情况下,依然发放贷款。记者在南京多个高校探访时发现,在一些公开场所明确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广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张贴着,“大学生信用贷款”、“同学易贷”、“凭学生证,来就借”、“无忧学生贷”等不绝于目。
而紫牛新闻记者在网上找到一个借贷网站,打开后页面上显示“5分钟放款”字样,点击“立即拿钱”,手机就会自动跳转至该APP的下载界面。下载完成打开后,记者选择了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验证身份的界面会有文字提示扫描身份证的正面、背面及人脸识别,还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当前职业和教育程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后,该APP会根据借贷者本人提供的银行卡转钱。也就是说,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园贷”,但仍然有不少借贷APP能够给学生提供贷款。
法律人士呼吁
严处涉贷犯罪,加强学生消费引导
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处了解到,仅今年前9个月,就有超过20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无力还款,被逼离校或者离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对此,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陈令霞律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目前“校园贷”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对申请人缺乏严格审查;2、利息计算不透明,宣传的低息,实则涉嫌高利贷;3、未进行风险告知;4、收债方法不合理,打擦边球,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
陈律师分析认为,“校园贷”在法律上属于民间借贷性质,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此外,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应该严厉处罚。”陈律师告诉记者,相对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视频为要挟进行要债的,涉嫌刑事犯罪。
“这些孩子从坠地至高中阶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监督,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已都成年了,基本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而他们面对的是更多的消费诱惑,可能会迷失自己,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及时补位,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陈令霞律师说,虽然小额贷款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借贷业务,针对所有的、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大学生毕竟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从外部严格规范或者排除这些有可能影响大学生们成长的障碍,也许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剧。
8. 我女儿在你我贷贷了本金1万8千元18年2月25日贷的到现在总共3个月你我贷公司现在利息要6千4百元
国家规定有最高利息,超过国家规定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请咨询律师,目前,高利贷还有套路贷很多,不要上当受骗
9. 几家贷款公司倒闭了
上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