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农业贷款余额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农业贷款余额

发布时间:2021-09-11 09:51:05

⑴ 请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年利率是多少

种类项目
年利率(%)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5.60
六个月至一年(含) 6.06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6.10
三至五年(含) 6.45
五年以上 6.60
三、贴 现 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

⑵ 2010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固定资产贷款利息率

利率项目 年利率(%)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 6.10
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 6.56
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 6.65
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 6.90
五年以上贷款 7.05

⑶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主要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

2010 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消费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 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继续恢复,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 调性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居民消费价 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6.9 万亿元,同 比增长 10.6%,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 比上涨 2.9%,第三季度同比上涨 3.5%。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 性管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 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总 体看,金融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9 月末货币信贷增速有 所反弹。
2010 年 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69.6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9.0%,增速比 6 月末高 0.5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 额为 24.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增速比 6 月末低 3.7 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 增长 19.8%,增速比 6 月末高 1.2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 速稳中趋升。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8.5%,增速比 6 月 末高 0.3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6.3 万亿元,同比少增 2.4 万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 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59%,比 6 月份上升 0.02 个百分点。9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7011 元,比 2010 年 6 月 19 日升值 1.89%, 比 2009 年年末升值 1.90%。
下一阶段,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全球经 济已步出金融危机的最坏阶段,整体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国内 消费升级和城镇化都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 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时出现,发达经济体复 苏有所放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但面临 通胀和资本流入压力。我国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 生增长动力仍需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 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依然艰巨。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需加强通 胀预期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统一 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 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 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处理好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综合运 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在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 同时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维护价格总水平稳定,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性,促进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 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强化 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优化政策组合,充分 运用有弹性的市场化手段,着力于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加 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10 年第三季度,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反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 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回升
2010 年 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69.6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9.0%,增速比 6 月末高 0.5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 额为 24.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增速比 6 月末低 3.7 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 M0 余额为 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8%,增速比 6 月末 低 1.9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现金净投放 2952 亿元,同比少投放 195 亿元。
货币总量增长总体有所回升。M2 增速 8、9 月份持续于 19%以上 的较高水平运行,均超过 6 月末增速,近期货币总量增速有所抬头的 态势值得关注。M1 增速逐步放缓,主要与上年基数较高有关,第三 季度回落幅度则明显减缓。目前,M1 增速仍持续高于 M2 增速。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
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 款余额为 7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8%,增速比 6 月末高 1.2 个百 分点,比年初增加 10.4 万亿元,同比少增 1.4 万亿元。其中,人民币 各项存款余额为 7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0%,增速比 6 月末高 1.0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10.3 万亿元,同比少增 1.4 万亿元。8、9 月份存款分别增加 1.1 万亿元和 1.5 万亿元,连续两个月维持在 1 万亿元以上,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仍较为充裕,这与近期外汇占款增加较多、 贷款投放偏快等因素有关。外币存款余额为 2298 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比年初增加 212 亿美元,同比少增 107 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住户存款增长逐步加快,活期占比显著提高;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稳步回升,企业存款期限结构 变化较大。9 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 30.4 万亿元,同比增 长 17.0%,增速比 3 月末和 6 月末分别高 1.9 个和 1.8 个百分点,比 年初增加 3.9 万亿元,同比多增 1438 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款 余额为 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5%,增速比 3 月末低 6.1 个百分 点,比 6 月末则提升 1.0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3.6 万亿元,同比少 增 2.5 万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增加 6824 亿元,同比多增 1733 亿元。 第三季度,新增住户存款中活期占比为 55%,分别比第一季度和第二 季度提升 3.9 个和 12.7 个百分点,呈逐步上升态势。第三季度,非 金融企业存款中定期占比达到 82%,比上半年高 30 个百分点。主要 是 9 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结构变动较大,定期存款新增 6826 亿元, 而活期存款减少 3167 亿元。与往年同期相比,当月非金融企业存款 结构变动仍属正常,主要受假日季节性因素等影响,如企业节前集中 发放工资、奖金,部分企业于节前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通知存款以提 升收益等。9 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 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6%, 比年初增加 1.2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03 亿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稳中趋升
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 49.1 万亿元,同比增 长 18.7%,增速比 6 月末低 0.5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6.5 万亿元, 同比少增 2.8 万亿元。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第三季度,主要金融机 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 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投向这三个行业的本外币中长期 贷款分别为 3723 亿元、1547 亿元和 935 亿元,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 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 45.6%、18.9%和 11.4%。对“三农”的信贷支持 进一步增强。9 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 社、村镇银行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 9.3 万亿元,同比增长30.3%,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11.6 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 2.6 万 亿元,同比增长 29.8%,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11.1 个百分点;农 林牧渔业贷款余额 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4%,高出同期各项贷款 增速 0.7 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反弹。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46.3 万 亿元,同比增长 18.5%,增速比 6 月末提升 0.3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 加 6.3 万亿元。尽管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2.4 万亿元,但增 速自 6 月份以来呈现总体稳中趋升态势,第三季度各月增量均保持同 比多增。近期贷款投放出现一定反弹,一方面受中小企业、房地产、 项目投资等贷款需求仍相对较强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意愿增强有关,尤其是部分银行在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逐步达标后,信贷加快投放情况更为突出。分机构看,中资四家大型 银行贷款投放相对偏多,第三季度增量在全部机构中占比达到 40%, 比上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从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速有所回升。9 月末,住户贷款余额同 比增长 42.2%,增速比 6 月末低 7.1 个百分点,2010 年以来持续维持 较高水平增长,比年初增加 2.4 万亿元,同比多增 5277 亿元。主要 是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多,比年初增加 1.1 万亿元,在住户贷款中占 比为 45%。其中 9 月份新增 804 亿元,比上月多增 265 亿元,为 5 月 份以来首次月度增量环比上升。随着第三季度以来部分地区楼市有所 回暖,住房贷款增长走势仍需密切关注。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 余额同比增长 12.8%,比年初增加 3.9 万亿元,同比少增 2.9 万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 3.6 万亿元,同比少增 6713 亿元。票 据融资比年初减少 8098 亿元,同比少增 1.7 万亿元。中小企业信贷 支持力度继续加大。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 2.6 万亿元,9 月末余额同比增长 20.5%,其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3 万亿元,9 月末余额同比增长 27.7%,增速比中型企业高 12.0 个 百分点,比大型企业高 15.2 个百分点。
表 1:2010 年前三个季度分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2010 年前三个季度
新增额 同比多增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① 33339 -14542
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② 16718 -6807
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③ 4412 -189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④ 9922 399
外资融机构 1109 1174
注:①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超过 2 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 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②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是 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 2 万亿元且跨省经营的银行。③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是 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 2 万亿元且不跨省经营的银行。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9 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 42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1%, 比年初增加 432 亿美元,同比少增 564 亿美元。分季度看,外币贷款 第一季度大幅增加 292 亿美元,同比多增 377 亿美元,但第二季度后 外币贷款投放有所放缓,这可能与商业银行外币资金头寸相对紧张等 因素有一定关系。其中,第二季度增量明显回落至 30 亿美元,同比 少增 572 亿美元,第三季度外币贷款则有所回升,当季增加 110 亿美 元,同比仍少增 370 亿美元。境外贷款比年初增加 187 亿元,同比少 增 72 亿美元。2010 年以来,境外贷款逐季增加,前三个季度分别新 增 17 亿美元、46 亿美元和 124 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 超过同期外币贷款增量,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明显加大。
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9 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 1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比年初 增加 1.7 万亿元。9 月末,货币乘数为 4.32,比 3 月末和 6 月末分别低 0.03 和 0.05。9 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1.7%。其中,中资大型银行为 1.4%,中资中型银行为 1.1%,中资小型银行为 2.4%, 农村信用社为 4.0%。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
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 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59%,比 6 月份上升 0.02 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6.09%,比 6 月份上升 0.10 个百分 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 3.86%,比 6 月份上升 0.09 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稳步上升,9 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 5.03%,比 6 月 份上升 0.08 个百分点。
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下降,执行 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9 月份,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 分别为 25.54%和 30.19%,比 6 月份分别下降 2.18 个和 0.70 个百分 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44.27%,比 6 月份上升 2.88 个百分 点。
受境内资金供求关系变动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影响,外币 存款利率总体走高,贷款利率小幅下降。9 月份,3 个月以内大额美 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1.93%,比 6 月份上升 0.17 个百分点;3 个月 以内、3(含 3 个月)-6 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2.30%和2.46%,比 6 月份分别下降 0.09 个和 0.35 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2010 年初至 6 月 19 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保持 基本稳定。2010 年 6 月 19 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 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9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7011 元,比 2010 年 6 月 19 日升值 1264 个基点,升值幅度为 1.89%,比 2009 年年末升值 1271 个基点,升值幅度为 1.90%;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 1 欧元兑 9.1329 元人民币、100 日元兑 7.9999 元人民币,较 2009 年 年末分别升值 7.27%和贬值 7.77%。汇改以来至 2010 年 9 月末,人民 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23.51%,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 9.65%,对日元 汇率累计贬值 8.68%。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汇改以来至 2010 年 9 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 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22.3%。
2010 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 6.6936 元, 最低为 6.8284 元,181 个交易日中 97 个交易日升值、6 个交易日持 平、78 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 295 个基点(折合 0.43%),最大单日贬值幅度 247 个基点(折合 0.36%)。
专栏 1:有效汇率
汇率通常是指表示两国货币之间对价关系的双边汇率,如 2010 年 9 月 3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为 6.7011 元/美元。但要考察一种货币对其他多种货 币的综合对价关系,需要引进有效汇率的概念。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 经常以贸易比重为权数。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用于度量一个国家 贸易商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用于 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些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具体使用中,人们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 国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在数值上等于其与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 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 了对所有贸易伙伴国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 币本身购买力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在测 算有效汇率时,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来设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样本货币范围和贸易权重等相关参数,因而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计算自己的有效汇率并作为参考。例如,美联储 一直以来对外公布自己计算的美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按不同货币篮子名义和 实际有效汇率各自有三个指数,分别是包含所有贸易伙伴货币的广义指数(The Broad Index)、仅包含主要货币的主要货币指数(The Major Currencies Index) 以及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指数(Other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dex),以 反映美元对不同贸易伙伴群体的竞争力,这些指数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引用。又比 如,市场推测新加坡金管局选取大约 19 种货币作为篮子计算名义有效汇率,主 要考虑贸易重要性和经济竞争关系,并直接将名义有效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 指标。而俄罗斯仅选择美元和欧元两种货币作为篮子计算有效汇率,简洁明了地 反映卢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竞争力。
部分国际机构还使用统一篮子计算多种主要货币的有效汇率,以便对这些货 币的价值变化进行比较。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货币统计(IFS) 中统一公布其计算的各成员国货币的有效汇率数据,但更新较为缓慢。使用更为 广泛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的数据,每月 15 日 BIS 会在其网站上公布58 种货币(包括欧元及欧元区 17 个成员国货币)截至上月的名义和实际有效汇 率。BIS 计算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自 1994 年至 2010 年 9 月已累计升值34.9%和 57.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在 BIS 测算的 58 个经济体货币中位列 前 10 位。
由于有效汇率在衡量汇率水平方面更具科学性,因此有效汇率调整与双边汇 率调整相比,更能发挥调节进出口、经常项目及国际收支的作用。当前中国主要 贸易伙伴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2010 年前三季度对美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量中 占比仅为 13.0%,对欧盟、日本和东盟所占比例分别为 16.3%、10.0%和 9.8%。 不仅贸易伙伴多元化,而且贸易计价货币也在逐步多元化,尽管美元仍是主要结 算货币,但部分贸易已以欧元、日元等货币计价后再折算为美元。与双边汇率相 比,有效汇率更能代表企业贸易计价和结算的实际汇率水平,对企业财务和经营 决策更具参考意义。

⑷ 2012年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这两个数据如何获得

这是两个常规金融统计指标,当地统计局和人民银行统计部门都可以取得。

⑸ 2008-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历次贷款利率表(注明详细的调整时间)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单位:年利率%

调整时间
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一至三年(含三年) 三至五年(含五年) 五年以上

2007.12.21
6.57 7.47 7.56 7.74 7.83

2008.09.16
6.21 7.20 7.29 7.56 7.74

2008.10.09
6.12 6.93 7.02 7.29 7.47

2008.10.30
6.03 6.66 6.75 7.02 7.20

2008.11.27

5.04 5.58 5.6 5.94 6.12

2008.12.23
4.86 5.31 5.40 5.76 5.94

目前为止再也没有调整过,请阅!

⑹ 中国人民银行2012-2015年贷款利率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因而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因贷款种类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借贷资金的稀缺程度相联系。

(6)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农业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贷款的利息计算方法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 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③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⑺ 2010年全国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是多少农业贷款额是多少全国所用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额有多少全国信用

如果需要确切的数据,推荐你登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页去查看。

⑻ 2010年中国的货币政策

2011年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1〕5号),提出积极加强信贷政策指导,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及时提供有效融资支持,并做好专项监测。

2月1日至2日,召开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与金融市场工作会议。

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09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11日,发布《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按照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均衡增长,同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3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暂行办法》(银发[2011]79号),加强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保障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有效运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操作和使用。

3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八个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94号),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振兴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繁荣。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白俄罗斯国家银行签署《中白双边本币结算协议》。该协议是我国与非接壤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议,也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实施后的区域金融合作的新进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白两国经济合作,便利双边贸易投资。

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西南地区抗旱救灾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银发〔2011〕100号),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金融机构支持春季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必须的流动性需求,切实加大对春季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的有效信贷投入。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年第一季度例会。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1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全力做好玉树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银发〔2011〕121号),及时出台支持灾区抗震救灾的特殊金融服务措施,要求加强灾区现金调拨和供应,确保支付清算、国库等系统通畅运营,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的信贷投入,满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5月10日,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198号),要求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普及在实践中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研发和推出一些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创新类金融产品;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流程,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5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发〔2011〕170号),要求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多方面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密切跟踪监测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做好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6月8日,发布《2009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冰岛中央银行签署了金额为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加强双边金融合作。

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银发〔2011〕193号),提出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拓宽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发展中小企业信用增强体系,多举措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1]186号),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增加国内试点地区,不再限制境外地域,试点业务范围扩展到货物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结算,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际需求,发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积极作用。

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1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7月23日,为推动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约300亿新加坡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1]211号),明确了黄金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7月30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1]412号),对《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1]19号)有关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并要求各地上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情况。

8月5日,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全力做好甘肃、四川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地区住房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226号),提出落实好灾前住房重建贷款因灾延期偿还政策、对灾区实行住房信贷优惠政策、加强贷款管理、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加快恢复灾区各项金融服务功能等意见。

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1]217号),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使用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兑付考核评审委员会第19次例会决定,对四川等8个省(区)辖内喜德等27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额度为9.61亿元。

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银发〔2011〕249号),明确境外机构可申请在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用于依法开展的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该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271号),强调保持对灾区金融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对灾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年第三季度例会。

9月2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1〕10号)的有关精神,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1〕275号),要求商业银行更加严格地执行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及贷款利率等相关政策,明确了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等相关规定,坚决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同时,要求商业银行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需求,支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项目建设,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9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11]91号)。

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6%;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11月2日,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9日,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59号)。

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办法》的通知》(银发[2011]316号)发布,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认真履行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工作职责,准确把握监测考核重点,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原则,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作用,促进农村信用社巩固前期改革成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1月22日,为促进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便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满足经济主体降低汇兑成本的需要,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交易。12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货币交易所正式挂牌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交易。

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分析经济金融和货币信贷形势,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贷款合理适度增长,加强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2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市时间调整为16:30。

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导金融机构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宏观审慎要求,加强自我调整信贷行为,保持信贷适度增长,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1年第四季度例会。

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50%提高到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56%提高到5.81%;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3%上调至3.85%;一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2.88%上调至3.35%;再贴现利率由1.80%上调至2.25%。
希望采纳

⑼ 2011年至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


具体看图吧,望采纳哦!(2012年7月6日至今未调整基准利率)

⑽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利润总额以及占全国的比例(最好是2010年底的数据)

自己去看吧,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有,很全面的。各年度的都有。
栏目是:调查统计
有两个:一个是“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一个是“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比我在回答要全面得多。
给一个中国人民银行的网址:http://www.pbc.gov.cn/

阅读全文

与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农业贷款余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上贷款给朋友用 浏览:920
农行30万贷款计算公式 浏览:41
抵押贷款20万3年还 浏览:424
房子按揭贷款能卖吗 浏览:785
可以在农村贷款么 浏览:856
哪些银行能二次抵押贷款 浏览:212
小额担保贷款奖励资金用途 浏览:738
购房贷款后想换工作 浏览:968
4s店买车汽车担保公司贷款吗 浏览:760
买方要先过户贷款怎么办 浏览:119
办完抵押后贷款多久能下来 浏览:29
生源地贷款网上续贷一般多久通过 浏览:870
贷款损失准备有余额 浏览:625
贷款还30年好还是20年好 浏览:725
房屋抵押贷款也需要流水证明 浏览:779
还清贷款农行去那还了 浏览:809
银行贷款十万九分利息一年是多少钱 浏览:891
30天的小额贷款平台 浏览:317
流水4000工资贷款多少 浏览:600
一般公积金贷款是余额的几倍 浏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