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期末有余额吗
贷款损失准备有余额,即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资产减值损失没有余额,月末要结转本年利润科目里的。
② 资产减值损失和贷款损失准备分别属于什么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是属于资产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③ “贷款-已减值”和“贷款损失准备”这两个会计科目的金额总是相等的吗
“贷款”是金融企业资产类总账科目,“已减值”是“贷款”的明细科目“贷款—已减值”。“贷款—已减值”核算金融企业确认减值损失。例如某银行对以企业贷款,贷款期间发生贷款不能按期收回,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贷:吸收存款
2、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还要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从以上会计业务处理来看,“贷款-已减值”和“贷款损失准备”这两个会计科目的金额总是相等的。
④ 资产减值损失期末余额在贷方怎么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期末余额在贷方,需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结转的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本年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主要会计处理:
1、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2、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⑤ 资产减值损失余额在借方吗
对
你只要记住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
损益在期末是会结转到所有者权益的
所以它的借方
表示有损失产生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贷方
表示冲减了损失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期末余额在借方
表示还存在的减值损失
⑥ 实际发生贷款损失额大于贷款损失准备已计提余额会计科目如何处理,
补提就可以了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万
贷:贷款损失准备 60万
⑦ 关于贷款减值的帐务处理,以一例说明
我的理解是:存货、应收帐款发生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之所以这样计提减值损失,是因为它们用的是账面余额确认的减值(所谓账面余额是没有扣除减值的金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而贷款确认减值时用的是摊余成本,也就是我们说的账面价值,因此,现在确认的这30万元减值损失是新增的,而不是累计的。这个是我的个人理解,有错误的地方,请帮我修正。谢谢
⑧ 贷款减值余额和准备金余额区别
贷款减值余额,是贷款余额减值后的余额,已经做了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准备金余额,这是另外一个概念了。一般银行的货币储备量与准备金有关系,央行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