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拉动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你好!
消费力,只有挣得多了,消费力提升了,市场经济也就被带动起来了,自然贷款的人也就多了,银行业也就活了,所以主要动力是人民的消费能力
如有疑问,请追问。
⑵ 我国经济物价过高,贷款余额增长幅度大,投放过快,房地产等行业出现投入过高,产能过剩的详细措施
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指保持低利率、低准备金率,放宽信贷。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实行了五点: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2,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4,增加“三农”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5,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实际上就是增加政府的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性支付。减免了部分税收项目。
目的是提高GDP和增加就业。结果从积极的方面看是总体经济形势启稳止跌,消极的方面是是造成了流动性泛滥和通货膨胀,政府的过度投资造成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⑶ 出口退税,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增加,有点想不通。
出口退税是先征后退,你目前列举的分录是征收之前的分录,第二笔分录应该是缴税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相关科目
贷:银行存款
第三笔分录是退税的时候做的,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在税金科目上始终忠实记录了你实际缴纳的税钱,在往来科目上实现你退回的税钱。
⑷ 拉动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拉动贷款余额上升的动力是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经济发展好了,贷款余额也会上升。
⑸ 小贷行业贷款余额上升但是营业收入下降是为什么
营业外收入的贷方红字其实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怎么就成了贷方红字了?
按照你上面的意思:本期营业外收入余额贷方-1000.另需要冲红凭证
借:营业外收入200,贷:银行存款
200
。把这个分录按红字登记入账,最后的结果是:本期营业外收入余额贷方-800.
⑹ ~~市贷款余额增长说明了什么
经济开始活跃
⑺ 严控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入房地产市场
央行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引人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末,银行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增加2.27万亿元。
经营性贷款余额上升好吗?好。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金融业加大力度对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这是经营性贷款资金余额上升的重要原因。
可细细再想,经营性贷款余额上升如此之多,资金都投向实体企业了吗?恐怕并非如此。在增加逾2万亿元的数字背后,不少经营性贷款资金已经悄然流入房地产市场。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银行业加大了减费让利的力度。当前针对企业的经营性贷款利率持续走低,甚至低于个人房贷利率。于是乎,不少人动起了利用经营性贷款购房的歪脑筋。去年,一些专门为购房者办理经营性贷款的市场组织在各地涌现,不少房产中介甚至能帮助购房者操作办理经营性贷款购房。
某些银行机构也乐见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曾有银行信贷员坦言,贷款给购房者不仅安全而且高效省心。如果将资金投放给生产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贷后管理费时费力,甚至晚上睡觉都担心小微企业主还不上钱。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为防范金融风险,央行和银保监会已经发布通知,对银行涉房类贷款占比做出限制,其中对几家国有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红线划定为最高不能超40%。在此背景下,防止经营性贷款资金进入楼市尤显重要。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警惕经营性贷款资金进入楼市这一现象,要进一步勒紧执法缰绳、扎好监管篱笆。目前已有上海和北京两地银保监局发出通知,表示将聚焦个人住房信贷管理问题,严防经营性贷款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未来需要更多的地方监管部门对资金“变脸”进入楼市予以重视,对该类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银行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切莫对经营性贷款违规进入楼市“睁只眼闭只眼”。此外,银行业还需要进一步练就服务实体经济的本领,不能没有房地产抵押物就不敢放贷。金融机构需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增强金融服务可触达的企业范围和广度,将金融活水真正灌溉到实体经济中去。金融与实体经济应血脉相通,试想,如果经营性贷款资金新增的2万多亿元都流进了实体生产部门,该有多好。
⑻ 促使我国消费信贷余额高度增长原因
喜欢不劳而获还想要精致生活,导致信贷产品的畅销。
⑼ 小贷行业贷款余额上升但是营业收入下降是为什么
1:市场问题:下游用户不景气,造成销售减少,同行业产能过大,不计成本激烈竞争市场。
2:招工难:由于长期不能招满需要的熟练工,造成减产。
3:资金问题:由于银行贷款只收不放,缺乏流动资金,原料不能及时补充,造成停工待料。
4:技术革新问题:由于没有及时跟上技术革新,被同行的新产品抢占市场。
5:要是出口就说外商订单减小。
还有电力紧张、销售效益下降等等,上述原因仅供参考,具体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有理有据才能让税务部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