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以融资的方式购买了1辆车,该怎么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啊
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是向融资租赁公司租入固定资产的业务。租赁公司出租是为了赚钱的,不是光为给企业借钱的,所以在租赁期内分期支付的实际总价款中包括有:固定资产的购买价(包括应构成固定资产成本的一切费用),租赁公司垫支经费的利息费用,还有就是租赁公司应赚取的利润等。因而这远远高出了企业用自己的钱去购买的价款(固定资产真实价值)。这时的应付给租赁公司的价款超出了固定资产真正价值,所以超出部分应归属于这种融资手段所发生的费用。
那么,这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是怎样确定呢?怎样确认融资费用呢?又怎样将融资所发生的费用分摊到租赁期的各个会计期间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2006年12月31日A企业向融资租赁公司租入生产设备一台,租期为3年,约定每年末支付租金,连续支付五年分别支付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如租赁内含利率为6%。固定资产无残值。每年末直线法一次计提折旧。
由于是融资租赁,因而支付的租金总价一定是大于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的,多出的那部分就是租赁公司应得的,同时也是承租人应付出的融资租赁费用。
所以我们将应付的租金总额(长期应付款),分解成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即入账价值,也就是拿自己的钱去吗的合理价,(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和融资租赁所对应的费用(款确认融资费用,这要分摊到各项中的财务费用中去)。
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即入账价值就是相当于每期的付出额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折现到现在时刻相当于多少钱,每期付的总和,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即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00×(P/F,6%,1)+200×(P/F,6%,2)+300×(P/F,6%,3)=100×0.9434+200×0.8900+300×0.8396=524.22(万元)
(注:以上例子的支付租金各期不相等,如每期支付相等,若每期支付200万元,那就是年金了,用年金现值的计算方法即可200×(P/A,6%,3),当然支付方式不同,计算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长期应付款=100+200+300=600(万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600-524.22=75.78(万元)
2006年12月31日,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24.22
未确认融资费用 75.78
贷:长期应付款 600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付本金余额部分为524.22万元,应在各期分摊到财务费用中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为75.78万元。
每年应确认的累计折旧=524.22÷3=174.74(万元)
2007年12月应付租金为100万元,
应确认的融资性的财务费用=524.22×6%=31.45(万元)
本金实际支付额=100-31.45=68.55(万元)
分录:
借:制造费用 174.74
贷:累计折旧 174.74
借:长期应付款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 31.4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1.45
此时的固定资产应付本金就减少为(524.22-68.55)455.67万元。
2008年12月,应付租金为200万元。
应确认的融资费用=455.67×6%=27.34(万元)
本金实际支付额=200-27.34=172.66(万元)
分录:
借:制造费用 174.74
贷:累计折旧 174.74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借:财务费用 27.3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34
此时的固定资产应付本金就减少为(455.67-172.66)283.01万元
2008年应付租金为300万元
应确认的融资费用=75.78-31.45-27.34=16.99(万元)(说明:验算283.01×6%=16.9806,与上数只是尾数一点相差,是四舍五入导致,为了保证如期摊完,所以要用倒挤法)
本金实际支付额=300-16.99=283.01(万元)。
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174.74
贷:累计折旧 174.74
借:长期应付款 300
银行存款 300
借:财务费用 16.9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6.99
此时的应付本金余额=524.22-68.55-172.66-293.01=0,全部付完,并将未确认融资费用也全部摊完。
以上是知道了融资租赁的内含利率,不知道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我们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还有一种,就是知道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不知道融资租赁的内含利率,所以就必须根据已知的条件确定内含利率,这样才能准确的、合理的在各个期间内对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分摊。
我们仍以题为例:
企业向融资租赁公司租入汽车一辆,租期为3年,约定每年末支付租金,连续支付五年分别支付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为524.22万元。固定资产无残值。每年末直线法一次计提折旧。
则我们必须确定使得各年现值之和等于公允价值的那一个折现率(即租赁内含利率)。
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设内含利率为i,即有
524.22=100×(P/F,i,1)+200×(P/F,i,2)+300×(P/F,i,3)
这时,就得用测试法,一个利率一个利率的进行测试,找出使等式成立的那个折现率,即为租赁内含利率。
如当i=5%时,等式的右是多少,当i=6%时,是多少,当i=7%时等于多少。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测。如是介于5%到6%之间时,就得用内插法确定准确的利率。
本题中,
当i=6%时,即有
100×(P/F,6%,1)+200×(P/F,6%,2)+300×(P/F,6%,3)=524.22
左右相等,即内含利率为6%。
而后的分摊与会计处理的方法,就与上例一致了。
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用于延期付款所购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B. 车辆如何计算折旧呢
折旧费计算如下:
1、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上有规定如下(最低折旧年限):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俱等为5年,残值比例统一规定为原价的5%;
2、因此,小汽车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
3、即使是二手车,其折旧年限也是从购之日算起5年。
例如,一辆车购买价值人民币500000元,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
该车残值=500000元X5%=25000元
月折旧率=(500000元-25000元)/60个月=7917元
用了三年,折旧费=7917元X36个月=285012元
(2)融资贷款的车辆怎么折旧扩展阅读:
根据定义,车辆折旧率在数值上等于其有形损耗率,车辆的有形损耗率、成新率以及折旧率之间的关系为:成新率=1-有形损耗率=1-折旧率。
折旧率越高,车辆的车况就越羞,剩余价值也越低。折旧率与成新率一样,都可以用来表示二手车价值(汽车残值)。例如,一辆二手车的成新率为80%时,是强调该辆二手车还保持有八成新,其折旧率为20%,表明该辆二手车的价值相对于现时市场上同型号新年已经丧失了20%的价值。
C. 请问车子是贷款买的,怎么计算折旧呢
贷款和折旧没关系。
D. 汽车如何算折旧
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上有规定如下(最低折旧年限):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俱等为5年,残值比例统一规定为原价的5%;
2、因此,小汽车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
3、即使是二手车,其折旧年限也是从购之日算起5年。
(4)融资贷款的车辆怎么折旧扩展阅读:
汽车折旧流程:
1、确定车辆预计残值
一般按5%的残值率计算。假如新购的一台运输车辆入账金额是200000元,预计残值为200000*5%=10000(元)。预计净值为200000-10000=190000(元)。
2、确定折旧方法
建议采用直线法,一是简便易行,二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该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第60条还规定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3、计提折旧
采用直线法,该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为(200000-10000)/48=3958.33(元)。
E. 车辆折旧怎么算
车辆折旧的计算方法
车辆属于投资比较大的耐用消费品,可以参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所不同的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中往往需要考虑对象的原价、使用期限、报废时的残值和清理费用,而汽车的折旧一般不考虑残值和清理费用。按照目前我国财务法规,允许采用四种折旧算法。这些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平均计算的方法,包含“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另一类是加速折旧法,包含“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第一类方法认为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损耗量是平均发生的。第二类方法认为除了使用中发生的有形损耗外,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下降、技术含量的增加、款式功能的改进等因素折射的影响,应该在前期提取较多的折旧额。
以下详细介绍这四种方法。
平均年限法
每年折旧额=原值/预计使用年限
例如10万元的汽车预计使用10年,则每年应计算1万元的折旧。也就是说在第一年末,汽车的价值是九万元;第二年末,汽车的价值是八万元;以此类推。
工作量法
按照行驶的里程计算折旧,折旧额=原值(已经行驶的里程/预计使用里程)
例如10万元的汽车预计行驶里程为10万公里,则每行驶1公里提取1元的折旧。也就是说在行驶1万公里后,汽车的价值是九万元;在行驶2万公里后,汽车的价值是八万元;以此类推。
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算公式是:折旧的百分比=2/预计使用年限
每年的折旧额=年初时的价值(折旧的百分比)
在预计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平均分摊剩余的价值
例如10万元的汽车预计使用10年,折旧的百分比为20%
第一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8万元。(10万-10万的20%)
第二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6.4万元。(8万-8万的20%)
第三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5.12万元。(6.4万-6.4万的20%)
第四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4.096万元。
第五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3.277万元。
第六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2.6214万元。
第七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2.097万元。
第八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1.678万元。
第九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0.839万元。
第十年末汽车报废。
年数总和法
公式是:折旧额=原值(还可以使用的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例如10万元的汽车预计使用10年,使用年限总和=10+9+8+7+6+5+4+3+2+1=55
第一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8.182万元。(10万-10万(10/55)
第二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6.546万元。(8.182万-10万(9/55)
第三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5.091万元。(6.546万-10万(8/55)
第四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3.818万元。
第五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2.727万元。
第六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1.818万元。
第七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1.091万元。
第八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0.546万元。
第九年末汽车的剩余价值是0.182万元。
第十年末汽车报废。
F. 车辆折旧如何计算
平均年限法
每年折旧额=原值/预计使用年限
例如10万元的汽车预计使用10年,则每年应计算1万元的折旧。也就是说在第一年末,汽车的价值是九万元;第二年末,汽车的价值是八万元;以此类推。
工作量法
按照行驶的里程计算折旧,折旧额=原值(已经行驶的里程/预计使用里程)
例如10万元的汽车预计行驶里程为10万公里,则每行驶1公里提取1元的折旧。也就是说在行驶1万公里后,汽车的价值是九万元;在行驶2万公里后,汽车的价值是八万元;以此类推。
G. 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如何计提折旧
首先需要计算融资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其金额等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和融资租入设备公允价值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因为涉及折现,所以需要知道折现率,由于租赁内含利率未知,所以可以采用租赁合同利率,如果仍无法取得则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根据上述利率将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到租赁期开始日并和租赁设备公允价值比较,取二者较小者。因为不涉及初始直接费用,所以融资租赁设备入账价值即等于上述较小金额。
由于涉及租赁到期优惠购买条款,可以合理预见租赁期结束承租人将购买该租赁资产,所以设备的折旧期间为从租赁期开始日至设备使用寿命终结。也不存在担保余值的问题,所以折旧只需要找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和设备使用寿命计算折旧就可以。
另外,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应当注意,如果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采用设备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需要重新计算折现率,其值应当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与未担保余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之和。
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因为条件不完全,所以就不列出计算结果了,你可以参照上述文字自行计算):
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
租赁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
贷:累计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