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按照《關於加強個人貸款管理的通知》要求()近一年貸款逾期三次以上或三年內與
16. 以下各項中,不屬於個人經營類貸款主要特徵的是( )。
A 貸款期限相對較短
B 貸款用途多樣,影響因素復雜
C 風險較大
D 風險控制難度較大
答案:C
[解析] ABD均為個人經營類貸款主要特徵;C項屬於個人助學貸款主要特徵。
17. 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的貸款期限一般為( )。
A 半年以內,最長不超過2年
B 一年以內,最長不超過2年
C 一年以內,最長不超過3年
D 兩年以內,最長不超過3年
答案:C
[解析] 根據規定,個人耐用消費晶貸款期限一般在1年以內,最長為3年(含3年)。
18. 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非微利項目的小額擔保貸款,( )。
A 不享受財政貼息
B 享受財政半額貼息
C 享受財政全額貼息
D 視具體情況而定
答案:A
[解析] 根據相關規定,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非微利項目的小額擔保貸款,不享受財政貼息;微利項目小額擔保貸款,享受財政全額貼息,但逾期、延長期限內不貼息。
❷ 公積金可以貸款幾次一次性還貸劃算還是一年一年還劃算
各地有各地的政策,還是咨詢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吧。
❸ 房貸可以分幾次提前還款
房貸一般每年有1~2次的提前還款機會,但是需要提前申請,而且還款金額可能也會有限制。不同的銀行規定也不一樣,房貸還款可以提前還幾次,還需要看貸款銀行的規定,可以咨詢一下銀行信貸經理。
一般來說,在還款期限內提前還款不限制次數,但是有的銀行規定一年可以申請還一次,有的銀行規定一年可以申請提前還兩次。同時,有的銀行要求借款人要在還貸一年後才可以申請提前還款,有的銀行只需要還貸半年,就可以申請提前還款。
(3)貸款管理一年幾次擴展閱讀:
借款人須在按月正常償還貸款本息6個月後,方才可提出首次提前償還部分貸款或全部貸款。是貸款機構為嚴肅貸款管理,對提前償還部分貸款規定了最低限額,一般需1萬元以上。
借款人提前還貸一般需提前10天或15天告知貸款機構,並須持原借款合同、銀行還貸儲蓄卡、每月還資本金利息表、本人身份證等資料向貸款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須經其審核同意。是借款人在當月仍需要償還原定的月貸款本息還款額,同時再將需要提前償還的貸款金額存入銀行儲蓄卡內。
❹ 有幾次提前還貸機會
提前還貸預約時間:提前30天;
提前還貸次數:目前一年之內的提前還貸次數未作限制;
提前還貸金額:每次還款的金額只能是一萬的整數倍;
提前還貸時間:預約批准後銀行通知的時間,如有變動借款人需與銀行及時聯系;
扣款日期:還款金額存儲當日;
違約金情況:目前不收取違約金
❺ 個人徵信一年被查多少次會影響貸款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是什麼?
正常情況下,居民個人可登錄徵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查詢本人信用報告,可以查詢到個人的信貸記錄、公共記錄、查詢記錄等信息,而信貸記錄又包括信用卡、貸款和其他信貸記錄。
1、哪些個人徵信報告會被查詢?
凡是涉及貸款的業務,比如申請商業貸款,申請房貸、車貸,申辦信用卡等,銀行及相關機構都將在徵得個人授權的情況下,提取客戶的個人信用。
2、查詢次數過多真的影響貸款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向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的時候,金融機構會審查讀取個人信用報告,作為是否貸款重要依據之一。而在個人信用報告中,查詢記錄包括了查詢日期、查詢操作員、查詢原因等內容,也是銀行重要參考項,若查詢記錄過多,確實會影響金融機構對貸款申請用戶的信用評定及放貸。
3、是所有的查詢都會影響貸款嗎?
並不是是所有的查詢都會影響貸款!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原因分為本人查詢、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後管理、貸款審批、異議查詢等。其中,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款審批按風險要素看可以屬於負面類。只有當這類查詢記錄過多的時候才會產生不利影響,而本人查詢不算在內,因此,如果是個人查詢自己的相關徵信記錄的話,並不會對貸款產生影響。
如果在某一段時間內,信用報告因為貸款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銀行查詢,查詢記錄會記錄下該段時間內的所有相關查詢內容,而用戶沒有得到新貸款或成功申請信用卡,金融機構會考慮到該申請人是否財務狀況不佳,所以,是否審批放款,就需要認真考慮了。
銀行徵信的查詢要求是一個月內不得超過三次。而一般來說,一年允許查詢的次數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一般是不超過六次,超過六次的話就會被認為是查詢次數過多而可能影響貸款。
❻ 個人徵信一年可以打多少次,一年打四次徵信報告,會影響辦理房貸嗎
徵信報告每年查詢列印次數沒有限制,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個人每年在人民銀行櫃面或者自助查詢機可以免費查詢兩次,兩次以上的可以繼續在櫃台查詢列印,每次收費10元。個人的徵信報告查詢過於頻繁會影響一個人的信用判斷,銀行會認為過於頻繁查詢,是借貸次數多,或者是對自己信用有疑問的。所以最好每年查詢兩次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即可。
❼ 徵信硬查詢一年不能超過幾次
不限次數。
以湖北省為例,目前在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上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是不限次數。自2014年4月26日起,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42的湖北居民成功注冊並激活後,均可通過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個人每年查詢本人信用報告前2次免費,第3次及以上的,將收取查詢服務費,每次收取25元。2014年個人查詢次數自2014年6月3日開始計算,2015年以後每年的查詢次數從當年1月1日起計算。
業內人士表示,信用報告有償查詢是國際通行做法,此次收費標准普遍低於境外徵信機構同類服務收費標准。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個人有權每年2次免費獲取本人信用報告。一般來說,這已基本能滿足本人了解信用狀況的需求。
(7)貸款管理一年幾次擴展閱讀:
如果個人對計費查詢次數有質疑,可以在當地提出異議申請。如果有疑問的查詢次數發生在本地網點,由該網點查閱相關申請材料,核實相關查詢行為;如果有疑問的查詢次數發生在外地網點,個人可撥打徵信中心客服電話,由徵信中心客服人員聯系有關網點進行異議處理。
如果對查詢結果有質疑的,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個人信用報告內容均是央行會集各家銀行的信息而成,個人在辦理貸款、信用卡等業務時,自己提供了不正確的信息;被別人盜用名義辦理貸款、信用卡等業務;銀行工作人員疏忽將信息錄入錯誤等都有可能導致個人信用報告信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