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 收入負債比 負債/收入小於或等於75% 怎麼算 急
負債是貸款吧
B. 銀行貸款資產負債率一般是多少的呢
想申請銀行,資產負債率一般保持在50%比較合理,也就是資產與負債的比例為1:1。
但是對於不同的行業還要區別看待,如房地產開發行業,前期投資非常大,資產負債率80%以上也可以。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指標,銀行不會單看資產負債率的。
C. 銀行貸款對於負債率的要求是怎樣的呢
通常來說,銀行一般對申請人的要求是個人負債率不超過50%,保守派銀行則把這一比例控制在30%以內,因此有貸款需求的時候一定要有所節制。
貸款業務的條件:
1、年齡在18到65周歲的自然人;
2、借款人的實際年齡加貸款申請期限不應超過70歲;
3、具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
4、徵信良好,無不良記錄,貸款用途合法;
貸款需要准備資料:
1、有效身份證件;
2、常住戶口證明或有效居住證明,及固定住所證明;
3、婚姻狀況證明;
4、銀行流水;
5、收入證明或個人資產狀況證明;
6、徵信報告;
7、貸款用途使用計劃或聲明;
D. 銀行貸款資產負債表中各種指標、比率的最佳數值
流動充足性指標
(一)備付金比例
備付金余額與各項存款余額的比例減去法定存款准備金比例(8%)不得低於3%。
(二)資產流動性比例
流動性資產與流動性負債的比例不得低於25%。
(三)存貸款比例
各項貸款余額與各項存款余額的比例,年末比例不得高於80%。
(四)對流動負債依存率
流動負債凈額與長期資產的比率不得高於30%。
(五)中長期貸款比例
1年期以上(不含1年期)中長期貸款余額與1年期以上(不含1年期)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高於120%。
(六)拆借資金比例
1.拆(調)入資金余額與各項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高於4%;
2.拆(調)出資金余額與各項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高於8%;
3.凈拆(調)入資金余額與流動負債的比例不得高於4%。
農村信用社資金餘缺通過聯社調劑資金解決,監控指標為拆(調)入資金比例和拆(調)出資比例;縣聯社監控指標為凈拆(調)入資金比例。
二、資產安全性指標
(一)貸款質量指標
逾期貸款余額與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8%;呆滯呆賬貸款余額與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
(二)呆賬貸款抵補率
貸款呆賬准備金與呆賬貸款的比例不得低於50%。
(三)單戶貸款比例
1.對最大的一家客戶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社資本總額的30%;
2.對最大的十家客戶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社資本總額的1.5倍。
三、資本充足性指標
(一)資產風險加權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
1.資本充足率:資本凈額與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不得低於8%。
2.核心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比率不得低於4%。
(二)資產風險加權前的資本充足率
資本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不低於6%。
(三)呆滯呆賬貸款抵補率
核心資本、貸款呆賬准備金之和與呆滯呆賬貸款余額的比率。
四、收益合理性指標
(一)資本利潤率
利潤總額與資本總額的比率不低於5%。
(二)資產利潤率
利潤總額與資產平均余額的比率不低於0.5%。
(三)利息回收率
本期實收利息與本期應收利息的比率不低於90%。
(四)非利息收入比率
非利息收入與各項收入的比率。
(五)資產費用率
費用總額與資產平均余額的比率。
拆(調)入資金比例、拆(調)出資金比例、呆滯呆賬貸款抵補率、資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利息回收率、非利息收入比率和資產費用率等為監測指標,其餘均為監控指標。監測指標中拆(調)入資金比例、拆(調)出資金比例按月監測,其餘每半年監測一次;監控指標中資產流動性比例、對流動負債依存率、中長期貸款比例、凈拆(調)入資金比例、資產風險加權後的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產風險加權前的資本充足率每半年監控一次;其餘各項指標每月監控一次。
E. 貸款用的 資產負債表 指標比率 怎樣為合適
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2個財務指標
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未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
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通常該指標在150%~200%較好。
4、速動比率。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通常該指標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
5、擔保比例。企業應該把有損失的風險下降到最低點。一般講,比例小於0.5為好。
現金流量:
6、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7、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經營能力:
8、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一般講,如果主營業務收入每年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
9、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一般企業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
10、存貸周轉速度,一般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
經營效益:
11、營業利潤率,該指標表示全年營業收入的盈利水平,反映企業的綜合獲利能力。一般來講,該指標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
12、凈資產收益率,目前對中小企業來講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
F. 金融企業的負債比例
金融企業的負債率較高,一般在90%左右。
金融企業的自有資金要求不得低於一定比例,通常為8%。
●資本充足率
資本充足率是資本總額與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的比例,主要衡量其實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附屬資本)月均余額÷∑(各項資產數額×風險權重)×100%
A、核心資本:指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的合計。
B、附屬資本:指呆賬准備金、壞賬准備金、資產評估儲備和累計折舊的合計。
C、風險加權資產總額:是將金融企業各資產按照其風險權數加權折算之後的風險資產總計。
D、一般規定,現金的風險權數為0,其加權後的風險資產也為0;政策性銀行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10%,其他金融機構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20%;非金融機構的擔保貸款風險權重為50%;信用貸款的風險權重為100%。
E、一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其中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不得低於4%。
F、資本充足率管理的一個重要含義是要求金融企業資產擴張最高不得超過資本的的12.5倍,資產規模超過這個倍數就應當壓縮資產(貸款)或者增加資本。
●存貸款比例
存貸款比例能從總體上控制資金來源和資金佔用情況。
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的月平均余額合計/各項存款的月平均余額合計×100%
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旬末平均增加額/各項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額×100%
A、旬末平均增加額=(上旬末增加額+中旬末增加額+下旬末增加額)÷3
B、一般要求,銀行的存貸款比例應當低於或等於75%,但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比例均超過75%。
●中長期貸款比例
中長期貸款比例反映資產流動性的強弱,比例越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
中長期貸款比例=貸款剩餘期在1年及1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剩餘起在1年及1年以上的存款月末平均余額×100%
A、該指標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20%;
B、該指標是保證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重要指標;
C、該指標也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資產流動性比例
資產流動性比例反映銀行支付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保證銀行清償能力的控制指標。
資產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旬末平均余額/流動性負債旬末平均余額×100%
註:該指標要求:正常情況下不得低於25%;通貨膨脹和利率下降時,可提高這一要求。
●備付金比例
備付金比例揭示銀行對存款支取的保證程度,也是反映銀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標。
一級備付金比例=(存放中央銀行款+庫存現金)÷各項存款×100%
二級備付金比例=(購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人民銀行融資債)÷各項存款×100%
A、一級該指標一般要求不低於5%,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應當在5%~7%之間。
B、通常將人民銀行存款與庫存現金之和稱為一級備付金,將銀行購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人民銀行融資債之和稱為二級備付金。
C、各項存款為各項存款平均余額。
●單個貸款比例
A、單個貸款比例是對同一客戶的貸款余額與銀行資本總額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過15%,以分散貸款風險。
B、對前10家最大客戶的貸款總額與資本總額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過50%。
C、對單個項目的貸款總額要求不得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
D、對最大10家客戶的貸款總額要求不得超過銀行貸款總額的50%。
●拆借資金比例
拆入資金比例=拆入資金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平均余額×100%
拆出資金比例=拆出資金旬末平均余額÷(各項存款-存款准備金-備付金-聯行占款)旬末平均占款×100%
註: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拆入資金比例不超過4%,拆出資金比例不超過8%。
●貸款質量比例
逾期貸款比例=逾期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8%)
呆滯貸款比例=呆滯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3%)
呆賬貸款比例=呆賬貸款月末平均余額÷各項貸款月末平均余額×100%(不超過1%)
●其他比例
(9)風險權重資產比例=各項風險權重資產月末余額/總資產月末余額×100%(不超過60%)
(10)對股東貸款的比例:要求對股東提供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其繳納資本金的100%,同時
還要求,對股東貸款的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客戶的同類貸款。
(11)資金損失比例=逾期貸款報告期各項資金損失之和÷同期各項資產總數×100%
(12)負債成本比例=報告期各項成本÷同期負債總額×100%
A、各項成本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手續費支出、營業費用、匯兌損失、其他營業支出。
B、負債總額為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減去財政性存款)、長期負債和其他負債之和。
C、反映銀行吸收各項存款所支付的成本高低。
(13)資產盈利比例=報告期利潤總額÷同期信貸資產月末余額×100%
註:信貸資產是資產總額減去代理政府投資、固定資產、財政性存款、代理貸款之後的差值。一般要求該指標大於1%。
(14)實收利息比例=(報告期利息收入-應收利息-待轉營業收入)÷同期各項貸款應收利息之和×100%
G. 銀行貸款對負債率有何要求
看你是什麼性質的公司,是銷售貿易的,還是生產企業,是房地產還是鋼貿,不同的行業的公司銀行要求是不一樣的,房地產,能源,鋼貿銅貿這些我就不說了,因為現在絕大部分銀行都限制准入,也就是基本這些行業是無法和銀行融資的,一般的生產銷售企業,資產負債率肯定是有要求,不能過高,要根據行業來看,比如銷售行業一般百分之七十以下都是正常的,生產的百分之五十多都算正常,但是也不是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甚至為零更好,這個是不對的,要根根據企業經營年限和企業發展階段來看,企業是初始資產積累還是穩定還是衰退,不同的階段資產負債率的合理范圍都不一樣,但是適當的負債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營這個是肯定的,我個人的習慣,判斷一個企業是否經營正常及資產負債合理,一般國內的企業我認為30%到70的資產負債率都是正常的,但是資產負債率高需要關注就是了,很多銀行系統財務報表錄入自己會算,如果高於比如70%,可能會把你的風險等級調到關注或可疑,所以最安全的,40%或50%多都OK
H. 負債和收入的比率在多少之內是合理的
負債收入比率=年負債/年稅後收入,該指標反映支出能力的強弱,臨界值為40%,達到這一數值則說明短期償債能力可以得到保證。該比例能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的良好程度。
負債收入比率=年負債/年稅後收入,該指標反映支出能力的強弱,臨界值為40%,達到這一數值則說明短期償債能力可以得到保證。該比例能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財務狀況的良好程度。
首先,適度負債是加快財富增長速度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其次,如果要保持零負債這種狀態,企業就必須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以用來支付所要面對的各種開支。如果不會適度舉債,就不能夠在可控的范圍內有效利用別人的資本。所以,適度地負有一些債務對於提高利用他人資本創利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一般認為負債收入比例40%是一個黃金分割指標,在這個指標附近波動都是正常的,幅度過大就是問題,會給企業財務帶來負面影響。
I. 銀行貸款負債比為什麼小於0.75
因為要給你留一部分錢用來生活,
你每個月錢都用來還債了,
還怎麼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