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向銀行貸款,然後把筆貸款都借給了老闆使用,請問每月產生的銀行利息有誰承擔具體分錄怎麼做
如果手續健全,這是典型的轉貸業務。公司支付銀行貸款利息列為,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公司收到老闆借款利息,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財務費用
以上兩項借、貸財務費用差額列入企業所得稅核算項目。
『貳』 貸款利息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正常經營期間,貸款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計提時分錄為:
借: 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歸還時: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叄』 銀行貸款支付的利息怎麼做會計分錄
銀行貸款支付的利息會計分錄:如果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提的時候,借:財務費用;貸:應付利息。支付的時候: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如果符合資本化條件:計提的時候,借:在建工程等科目;貸:應付利息。支付的時候: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
拓展資料:
一、 貸款利息
1、貸款利息,是指貸款人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人手中獲得的報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銀行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確定,當事人只能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圍內進行協商。貸款利率高,則借款期限後借款方還款金額提高,反之,則降低。決定貸款利息的三大因素: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
2、 貸款陷阱
貸款付利息,天經地義,但是在辦理貸款前就要先付利息,這又從何而據呢?在網路上四處可見很多「僅憑身份證辦理貸款,當天放款、無抵押,無擔保」等等引人眼球的貸款小廣告。就是這些吸引人的小廣告,讓那些急需資金的人不經意間就「中了套」。
貸款先交利息,是很多貸款騙子的慣用伎倆。正規的貸款機構是不會要求提前支付費用的。特別要提防異地貸款和所謂的支付貸款利息後放款等方式,這都可能是不正規的貸款。辦理貸款,申貸人關鍵要有自我風險防範意識,有時候多考慮一下,冷靜一點,會免除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3、貸款利率和利息
《貸款通則》規定:
①貸款利率的確定:貸款人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每筆貸款利率,並在借款合同中載明;
②貸款利息的計收:貸款人和借款人應當按照借款合同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計息規定,按期計收或交付利息。貸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達到新的利率檔次時,從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檔次利率計收。逾期貸款按規定計收罰息。
③貸款的貼息:根據國家政策,為了促進某些產業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有關部門可以對貸款補貼利息。對有關部門貼息的貸款,承辦銀行應自主審查發放,並根據《貸款通則》有關規定嚴格管理。
④貸款停息、減息和免息:除國務院規定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決定停息、減息、和免息。貸款人應當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按照職責許可權范圍具體辦理停息、減息和免息。
『肆』 企業向銀行貸款的會計分錄
收到貸款時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
計提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每月還款和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借:長期貸款
貸:銀行存款
你的這個分錄很正確。在強調一點,就是利息按月支付,不用走應付利息
可以做成這樣: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如果是按季或年支付利息,則走計提,記入應付利息科目
『伍』 關於支付銀行利息的會計分錄
收到借款:借:銀行存款500000 貸:短期借款500000;每月計提利息:借:財務費2000,貸:應付利息2000;每季支付利息:借:應付利息6000 貸:銀行存款6000;到期歸還借款時:借:短期借款500000,貸:銀行存款500000
『陸』 公司貸款會計分錄,及還利息分錄
如果是金融類企業,那這利息作為營業收入核算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利息收入
如果單位是非金融企業,那這利息可以直接沖減財務費用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利息收入
如果是非金融機構自有資金外借,一般通過其他業務收入核算;如果是貸款,可以沖減利息支出,記入財務費用。
1、公司收到銀行借款: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短期借款)
2、公司還貸款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貸:銀行存款
長期借款一般用於購建固定資產、研發無形資產等,
(1)長期借款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按以下原則計人有關成本、費用:屬於籌建期間的,計入管理費用;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的,如果長期借款用於購建固定資產等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資產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利息支出數應當資本化,計入在建工程等相關資產成本;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發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規定不予資本化的利息支出,計入財務費用。
(2)賬務處理方法為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貸記「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或「長期借款——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科目。
『柒』 向銀行借款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企業向銀行借入短期借款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貸:短期借款
企業向銀行借入長期借款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長期借款——利息調整;貸:長期借款——本金
企業向銀行借入款項,若企業借入短期借款,應當通過「短期借款」科目進行核算,若企業借入長期借款,應當通過「長期借款——本金」科目進行核算;如存在差額,還應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拓展資料:
企業自身流動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會採取向銀行借款額方式獲取資金進行項目投資,有的企業剛開業或者需要資金周轉的,會選擇向銀行貸款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銀行貸款的利率相對較低。具體例子如下。
向銀行借款的分錄具體如下:借:銀行存款 100000貸:短期借款100000(借款期限不超過一年,超過一年則應為「長期借款」)
支付借款利息的分錄借:財務費用1800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1800歸還借款的分錄借:短期借款100000(借款期限不超過一年,超過一年則應為「長期借款」)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100000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
銀行存款會計核算企業一般設置"銀行存款"的會計科目核算和反映企業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各種存款,借方反映企業存入銀行的存款的增加,貸方則反映企業存款的減少。期末一般在借方,反映企業銀行存款的余額。
企業提取備用金時一般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現金"等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時,借記"現金"「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等有關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出納人員需要每日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應按開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款種類等分別設置,根據按照業務的發展順序以及收付款的憑證,逐筆進行登記,每日都需要結出當日發生收支後的余額。
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的核對,也就是說在月末時,一般企業賬面結余與銀行對賬單余額是應該相等的,但是兩者之間如有差額,財務人員必須逐筆查明原因並進行處理,應按月編制"銀行存款余調節表",最後調節到兩者余額相符。
『捌』 a企業向銀行借入500萬元貸款期限為5年利息率為6%編制還本付息的會計分錄
第一年與第四年利息的賬務處理均為
借:財務費用 300000
貸:應付利息 300000
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30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0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時,
借:長期借款 5000000
財務費用 300000
應付利息 1200000
貸:銀行存款 6500000
如果以前每年支付利息,到期還本以及支付最後一年的利息時,
借:長期借款 5000000
財務費用 300000
貸:銀行存款 5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