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訪談提綱格式範文
什麼樣的訪談?一般員工訪談提綱一、請談談您所在部門及您本人的具體情況1. 所在部門的具體職能是什麼?,部門人員情況(幾個人,人員來源,年齡,專業及職業結構情況),在這方面存在什麼問題?(人員短缺或富餘,人員素質不符合崗位要求等)2. 您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在工作安排上是否認為有不合理的地方?為什麼?3. 本部門人員之間的協作關系如何?是否需要大量的協調工作?存在什麼問題?4. 您在工作是否和其他部門的人員之間有協作關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協調?存在哪些問題?你們之間的協調工作是由各自完成還是必須經過各自的分管領導?5. 在您所在的部門中,哪類工作可以由您自主決定,哪類工作由部門主管或分管副總決定,哪類工作必須由一把手決定,哪類工作必須由領導班子共同決定?您認為這樣有什麼不便之處或不合理之處?6. 您對本部門及公司內部其他部門的職務晉升、薪酬福利、辦公環境等問題,是否認為有不公平之處?或其他不公平現象?一、 您談談對公司及本人所在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設想。(一)人員規劃與配置1. 您認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如何?2. 您覺得有必要改革或者重塑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么?為什麼?3. 有沒有根據公司長遠發展戰略及經營策略來制定人力資源規劃,誰制定?4. 現有人力資源的配置是否和公司的長期發展相匹配(員工年齡、流動率、素質)?5. 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人力資源部門和其他部門是否充分溝通交流,如何溝通?直線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的職責劃分和許可權如何?6. 人員流動率是多少?人員流動的原因是什麼?(調入或調出)7. 是否有專人負責招聘計劃和招聘工作?8. 招聘小組與各用人部門的關系:招聘工作是否服務於需求,是因崗設人還是因人設崗?用人部門提出需求時根據什麼來確定需求?招聘部門如何開展工作?最終決定權在誰?9. 招聘程序?10. 招聘來源及方法:高校招聘,社會,其它渠道如推薦、獵頭?11. 有無員工認為在招聘和工作安排中有不公平現象?在這方面您認為公司內部有哪些不公平現象?12. 招聘標准,是否有完善的標准,標准由誰來制定,是否根據崗位需求及人員素質要求來招聘人員?13. 是否有對招聘工作的考核及反饋?14. 工作安排和調動是否考慮個人的特點、意願及專業特長?15. 員工個人在公司內部不同部門、崗位之間調動的機會有多大?公司現階段為員工提供發展多方面能力的機會嗎(如外派學習,崗位交流,員工培訓等)?(二)培訓與發展16. 公司有無培訓計劃?17. 有哪些培訓,新員工培訓、員工在職培訓、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對外客戶培訓?18. 有無培訓制度,培訓經費,培訓人員教師來源?19. 公司有無培訓工作的評價、反饋制度和手段?20. 你認為各級員工的培訓有必要嗎?對我公司的發展有多大的影響?21. 公司現在有無管理人員的聘任(或任用)制度?22. 管理人員任用的標準是什麼?23. 晉升體系,公司是否同時有幾條跑道,如管理,技術,營銷等?24. 有無員工在職務晉升方面認為不公平?在這方面您認為公司內部有哪些不公平現象?25. 對員工有無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職業輔導?26. 是否有不合格員工被淘汰?(三)考核與評價27. 有無完整的考核體系及制度?28. 對研發及銷售人員有什麼獨立的考核辦法,效果如何?29. 考核由哪個部門負責推行實施,參與者是哪些,考核期限、考核標准如何制定?30. 考核結果是否反饋給個人,與薪酬及晉升掛鉤的情況?31. 員工對考核的反映,滿意與公平?(四)薪酬與激勵32. 各級員工對公司目前待遇是否滿意?主要談談您本人和其他高層、中層管理人員的看法。33. 公司待遇與其它同行業、同地區企業比較?34. 公司內部公平問題-不同崗位、不同職位?35. 對關鍵人才有否特殊措施?36. 保險辦理情況,三項保險是否都參加,新員工多久辦理?37. 公司都提供哪些福利,對員工有否吸引力?(五)其他38. 現有管理制度有哪些?39. 是否有專人負責,勞動合同期限,如何管理?是否發生過勞動爭議和糾紛,如何處理?
求採納
㈡ 訪談提綱怎麼寫
如何寫采訪提綱
一般記者在去采訪之前會准備一份采訪提綱。如果要回答采訪提綱怎麼寫的問題?我想還是先要回答什麼是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說白了很簡單,就是你要采訪對象要回答的一些問題的羅列。這些問題又不簡單是乾巴巴的羅列,需要的是你對他本身的認識。
一、確定采訪主題
一般報社在派記者進行采訪之前實際上已經確定好了采訪主題,而記者需要做的就是圍繞主題進行相關背景調查,快速翻閱資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記得自己在進行中國文化為什麼要走創新之路這個采訪主題時整整看了一個下午關於文化創新方面的報道。我始終認為,記者要采訪首先要比被采訪者在這方面還懂得要多,雖然你不可能是專家,但你可以借著快速充電成為半個專家,不然去采訪,可能人就丟大了。
二、熟悉被采訪人資料
舉例來說,你采訪的是某個事件的某個人,那麼你需要了解圍繞這個人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做個一個全面調查,比如有著自己的經歷、讀過什麼樣的學校、有著 怎樣的性格、辦事風格是什麼?最近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也許有些資料對記者來說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覺得這很難說,其實采訪的過程就 跟上戰場一樣,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訪背景
如果采訪的是一個事件,那麼你同樣需要對事件先做一番調查。如何調查?你需要調閱大量的資料,你可以看電視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體對它從各個角度進 行的報道,媒體不一樣報道的角度也會有不同,同時,你要將各個媒體不同角度進行的采訪和報道做個總結,他們各表達出了什麼東西,有著怎樣的觀點,被采訪人 又是怎樣回答這些問題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從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內心所想。把這個事件做到爛熟於心,而且需要將事件里的這些人物之間 的關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後站近了看站遠了看,是不是還缺少一些東西?你是不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訪時要提問的地方。
四、整理線索
通過對被采訪人和采訪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經成型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還未成型的觀點,尋找本次采訪線索,也即突破口。
五、設計問題
通過對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對線索的整理,進行問題的設計。需要說明的是,問題的設計是需要環環緊扣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分散的關系,采訪就是一條流水線,記 者需要做的是沿著這條流水線向下走。什麼稱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質,盡力想辦法讓事件的參與人告訴人們事件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他本來想收到什麼樣 的效果。讓讀者讀完之後也覺得還是有所收獲的,如果你的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不知所雲,好的證明你本次的采訪是失敗的,其實從源頭上已經失敗了,在於你的問題 設計不合理。
六、羅列你的問題
將問題設計之後你就可以在紙上羅列你的問題了,羅列完之後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訪提綱是否有什麼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訪前的准備工作,關鍵在於采訪過程。在采訪過程中,你會發現有時候你的采訪對象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沿著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麼辦?無所謂就沿他 的思路好了,記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訪主題不發生偏移,同時還要注意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線索,可能你在采訪前期的准備時並沒有發現這條線索,別的報紙也沒有提 及,而此時你的采訪對象說了出來,你就需要緊追不放,在完成新聞采訪主題的同時你還拿到了別人之前所沒有注意到的新聞。
㈢ 要去采訪一個公司,提綱怎麼寫
怎麼寫采訪提綱
一般記者在去采訪之前會准備一份采訪提綱。如果要回答采訪提綱怎麼寫的問題?我想還是先要回答什麼是采訪提綱。 采訪提綱,就是你要采訪對象要回答的一些問題的羅列。這些問題又不簡單是乾巴巴的羅列,需要的是你對他本身的認識。
一、確定采訪主題
一般記者進行采訪之前實際上已經確定好了采訪主題,而記者需要做的就是圍繞主題進行相關背景調查,快速翻閱資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始終認為,記者要采訪首先要比被采訪者在這方面還懂得要多,雖然你不可能是專家,但你可以借著快速充電成為半個專家,不然去采訪,可能人就丟大了。
二、熟悉被采訪人資料
舉例來說,你采訪的是某個事件的某個人,那麼你需要了解圍繞這個人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做個一個全面調查,比如有著他的經歷、讀過什麼樣的學校、有著怎樣的性格、辦事風格是什麼?最近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也許有些資料對記者來說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覺得這很難說,其實采訪的過程就跟上戰場一樣,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訪背景
如果采訪的是一個事件,那麼你同樣需要對事件先做一番調查。如何調查?你需要調閱大量的資料,同時,你要將各個媒體不同角度進行的采訪和報道做個總結。把這個事件做到爛熟於心,而且需要將事件里的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後站近了看站遠了看,是不是還缺少一些東西?你是不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訪時要提問的地方。
四、整理線索
通過對被采訪人和采訪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經成型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還未成型的觀點,尋找本次采訪線索,也即突破口。
五、設計問題
通過對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對線索的整理,進行問題的設計。需要說明的是,問題的設計是需要環環緊扣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分散的關系,采訪就是一條流水線,記者需要做的是沿著這條流水線向下走。什麼稱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質,盡力想辦法讓事件的參與人告訴人們事件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他本來想收到什麼樣的效果。讓讀者讀完之後也覺得還是有所收獲的,如果你的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不知所雲,好的證明你本次的采訪是失敗的,其實從源頭上已經失敗了,在於你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六、羅列你的問題
將問題設計之後你就可以在紙上羅列你的問題了,羅列完之後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訪提綱是否有什麼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訪前的准備工作,關鍵在於采訪過程。在采訪過程中,你會發現有時候你的采訪對象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沿著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麼辦?無所謂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記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訪主題不發生偏移,同時還要注意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線索,可能你在采訪前期的准備時並沒有發現這條線索,別的報紙也沒有提及,而此時你的采訪對象說了出來,你就需要緊追不放,在完成新聞采訪主題的同時你還拿到了別人之前所沒有注意到的新聞。
㈣ 訪談提綱怎麼寫
關於對象,你得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來定。
比如你們那裡是古城,就可以采訪一些古建築周圍的老人家,間接的得到你想獲得的資料,(像這樣的題目,不一定是采訪本人),當年的抗日根據地亦可,因為有些老人的親身體會很深刻了已經,這樣甚至比采訪本人更有效果,例:通過王家裕的老人采訪當年朱德等革命為人的足跡。(不過這樣的較片面,與成長足跡聯系,並不全面)。
還有,可以采訪些特別的人,比如人大代表,(這里可不是說那些藉助人大代表權利,為所欲為的,辜負人民的人),例:平順的申紀蘭,很具有采訪意義(這樣的例子在我看來就很好,不僅采訪了申紀蘭的成長足跡,而且間接報道了我國的變化以及人大的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抓住字眼,解決問題,名人范圍很廣,也很小,新聞也講究以小見大的,小記者力所能及的還可以采訪一位交警,一位特別又不特別的交警,采訪他的家人,鄰居,「跟蹤」采訪他的一天,這個題材就很不錯的(這個對於任何人來說是稍微容易的)
不要好高騖遠,從身邊抓人物就挺好。關於對象問題就說到這兒,只是我的一點拙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采訪提綱,我舉一個例子寫吧,你再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改改,好吧?我給你先舉例,後寫注意事項。
比如采訪的是申紀蘭。
一.我們由人大引入
1. 請問,你參加了這么多屆人大,最深的體會是什麼?(回答應該離不開變化二字)
2.人大的變化很大,我們生活變化很大,您身邊的變化有哪些呢?特別是您自身的。
二.切入主題
1.您小的時候,生活是怎樣的?您當時最大的心願或者有什麼信念么?
2.那麼,您又是怎麼被選為人大代表的?
3.您第一次去參加人大的時候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
4.不識字的情況下,您怎麼投票,怎麼為民請願?
5.後來您學認字的時候有什麼特殊經歷或者有趣的事兒么?
6.讓您一直待在故土,建設故土是什麼原因呢?
7.(拿出申紀蘭每屆人大的照片)您可以講講每屆人大您自己最大的變化么?
三.告別
1.可以給您照張像么?(這個可以獲得當然好咯)
2.希望您身體健康,牛年快樂。
四.采訪下鄰居,最好是比申紀蘭年長的,這里我就不細寫了,主要是從側面了解下
提綱大概寫到這里,注意事項:
1.勿濫。無論消息還是通訊,必須有側重點,你要想好你今天主要想從哪方面進行報道,繼而去知道你想知道的。
2.准備。這是比采訪更重要的,采訪前,要做好充分准備,盡可能的了解采訪對象,有備無患么!這一點還體現在准備采訪提綱上,問題要系統,要引著采訪對象跟著你走,設想采訪對象的回答,並准備不同的采訪提綱,樹不可為一枝。
3.完整。對於你想通過采訪得到的東西,必須聽仔細,記仔細,可以用錄音筆,手機,P3.P4也可以。
4.精華。回去後仔細提取,要去粗取精,揀自己需要的,揀重點,寫一篇成功的消息或者通訊。
個人拙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訪談提綱怎麼寫啊
提綱其實不難寫,要是簡單點的呢應該包括
1、訪談對象
2、訪談時間
3、訪談地點
4、訪談背景
5、訪談目的
6、具體問題(就是你該問的問題)
7、訪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