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抵押擔保 > 貸款和擔保對審計獨立性影響

貸款和擔保對審計獨立性影響

發布時間:2021-07-08 17:57:13

⑴ 審計獨立性對審計的影響(最近的案例)

夏草披露若幹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

⑵ 影響審計獨立性的五個因素是什麼

五個因素:業務關系標准;財務利益標准;潛在訴訟標准;親屬關系標准;非審計服務重要性標准。

(1)業務關系標准。

即注冊會計師在執業前後是否與客戶單位存在一定的組織或其他業務關系。在實施審計前,如果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已經有了一定的業務關繫上盡管已不存在,但我們仍然應該對其獨立性持謹慎懷疑的態度。此外,如果在實務中發現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業務後即脫離原會計師事務所而到客戶單位工作,我們完全可以認定其在該項審計業務中沒有保持獨立性。

(2)財務利益標准。

如果會計師事務所或其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存在受資或投資關系,或者存在審計業務收費以外的財務關系,我們應該關注其審計獨立性。被審計單位是會計師事務所的重大投資者,或會計師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是被審計單位直接或間接投資者,則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將受到損害。審計業務收費以外的財務關系,如或有收費,即審計收費根據被審的特定結果來確定,如按資產總額或所有者權益總額的一定比例來計算審計費用。

(3)潛在訴訟標准

當會計師事務所與其客戶之間發生或即將發生訴訟案時,事務所和客戶保持客觀性的能力就存在問題。發生的訴訟形成會計事務所與破審計單位之間的對立,可能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

(4)親屬關系標准。

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執業中與披審計單位當事人有近親關系,則有可能影響其審計獨立性。當注冊會計師的近親屬在被審計單位工作;或雖不在被審計單位工作但與被審計單位有經濟利益聯系時,則認為可能會影響其執業的獨立性。

(5)非審計服務重要性標准。

即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向客戶單位提供的非審汁服務的重要性來判斷其審計獨立性。如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承擔了被審計單位管理和決策職能的工作,那就很有可能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專業判斷會有偏見,其審計獨立性受到損害。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影響審計獨立性的五個因素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⑶ 一道審計判斷題,請判斷並談談理由

正確的.
這個是新審計准則的規定.對於審計准則的這么規定的.
對於審計小組成員與被審計客戶或由被審計客戶提供擔保的貸款業務.只要貸款是按照正常程序辦理的.就不會影響獨立性.
上面的那個二級所說的是不對的.
這個要看是不是按照正常的程序.
他要是按正常的程序辦的.不管金額大小.他就是能借出一萬個億來.只要程序正確.就不影響獨立性.
對於事務所.要看是不是按正常程序以外.還要看這個貸款對於事務所和被審計客戶是否重大.這塊是考試金額的.

⑷ 影響審計獨立性有哪些原因,怎樣避免

影響審計獨立性有哪些原因:經濟利益、自我評價、關聯關系、外界壓力
防範措施:1、安排鑒證小組以外的注冊會計師進行復核;2、定期輪換項目負責人及簽字注冊會計師;3、與鑒證客戶的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討論獨立性問題;4、向鑒客戶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告知服務性質和收費范圍;5、制定確保鑒證小組成員不代替鑒證客戶行使管理決策或承擔相應責任的政策和程序;6、將獨立性受到損害的鑒證小組成員調離鑒證小組。

⑸ 為什麼要進行審計獨立性

獨立性對審計的意義

獨立性就是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定業務, 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與被審查企業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 如不得擁有被審查企業股權或承擔其高級職務, 不能是企業的主要貸款人, 資產受託人或與管理當局有親屬關系等等。否則, 就會影響注冊會計師公正的執行業務。實質上的獨立性也稱精神上的獨立或事實上的獨立, 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時, 應當不受個人或外界因素的約束、影響和干擾, 保持客觀且無私的精神態度。因此, 注冊會計師應在實質上和形式上沒有任何被認為有影響獨立、客觀、公正的利益。而所有這一切無非是希望通過審計的獨立來達到審計報告的可靠與真實,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從另一方面說,獨立性是審計師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反映了公眾的信任與信心。

會計師能做到獨立執業還不夠,要使投資者對審計質量有信心,公眾必須相信會計師是有獨立性的。能夠表明審計師是為股東的利益,而不是為管理層的利益而工作;表明審計師不能與所審計的公司有財務利益關聯,它還表明審計師的工作與其客戶的業務是分離的。這些就是60多年來建立了獨立性的基本原則。

⑹ 審計獨立性的意義及其在審計中的重要性

什麼是審計獨立性
審計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不受那些削弱或縱是有合理的估計仍會削弱注冊會計師做出無偏審計決策能力的壓力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其對審計工作來講至關重要。因為涉及市場經濟的利益公平,獨立性被職業界視為審計的靈魂。
審計獨立性的意義
在財務報表審計的委託代理關系中,理論上是公司的財產所有者委託審計師審計,但實際上是公司的經理人在控制審計師的選擇,是經理人在委託審計師審計,從而影響了注冊會計師獨立客觀的發表意見。在這種委託代理關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注冊會計師必須獨立於被審計對象及其他利益關系人。 獨立性就是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定業務,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與被審查企業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如不得擁有被審查企業股權或承擔其高級職務,不能是企業的主要貸款人,資產受託人或與管理當局有親屬關系等等。否則,就會影響注冊會計師公正的執行業務。實質上的獨立性也稱精神上的獨立或事實上的獨立,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不受個人或外界因素的約束、影響和干擾,保持客觀且無私的精神態度。因此,注冊會計師應在實質上和形式上沒有任何被認為有影響獨立、客觀、公正的利益。而所有這一切無非是希望通過審計的獨立來達到審計報告的可靠與真實。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但是審計獨立與審計的可靠能否劃上等號,還是值得分析的問題。
編輯本段審計獨立性與可靠性的關系[1]
(一)從審計效果方面來看審計效果不只取決於審計人員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還涉及審計人員的客觀、公正、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等。也就是說,可靠性涵蓋了獨立性、正直和職業勝任能力等。 不可否認,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重要因素。然而,注冊會計師執行獨立審計准則要講誠信,要誠實地按照準則要求認真執行,不能流於形式、走過場。執行准則要充分理解該程序和要求的本質內涵,要實現或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即實現審計的效用——結論的可靠性。僅有獨立性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具有相應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合理、嚴密的專業判斷等。因此,獨立性只能是保證審計質量的必要條件,絕非充分條件。

⑺ 審計獨立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是什麼

獨立性是指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時,應當在實質上和形式上都獨立於委託單位和其他機構。審計人員獨立於委託單位,才能以客觀、公正的態度發表審計意見。獨立於其他外部機構,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信任。注冊 會計 師審計是受託審計,但現實中,審計委託人和被審查客戶同為被審計單位的管理當局,這種異化的受託關系使得會計師事務所在承受客戶巨大的壓力和在不菲的 經濟 利益的誘惑下,很難保持獨立性。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靈魂。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決定了其在審計報告中披露客戶會計報表錯報和漏報的概率,它是影響審計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難點所在。各國獨立審計准則和職業道德規范都高度重視對事務所獨立性做出要求。
可以說,獨立性因素是審計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審計的本質要求及靈魂所在。誠實、正自、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可靠等用以解釋審計獨立的概念,表示的都是一種人的精神狀況,或者是主觀立場和一致的選擇。在實踐中,審計師精神上的獨立與否是非常難以觀察和直接評判的,因而也就難以讓人相信的。尤其是,當審計師與委託人——被審計單位之間存在某種利益關系時,精神上的獨立性更難以得到認可。為了使審計的獨立性得到外界認可,審計師除了要在精神上保持獨立之外,還要在第三者面前呈現出獨立的形象,即在可以觀察的利益關系方面與其客戶保持獨立。在審計理論中,前者稱為實質上的獨立或事實上的獨立,後者為形式上的獨立。實質上的獨立性是一種精神狀態,要求審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不依賴和屈從於外界壓力和影響;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指審計人員必須與被審計單位或個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即在他人看來審計人員是獨立的。審計質量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審計本質而言,需要實質上的獨立性,但形式上的獨立性也必不可少。這不僅在於形式獨立的可能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當形式缺乏時,實質即使存在也無法讓人相信。正因為如此,各國審計管理機構都將審計師形式上的獨立這一「唯一可以被衡量的審計品質」予以高度的重視。

擴展閱讀:
審計獨立性究其實質是應該從內、外兩方面來確保審計的獨立性。所謂「外」就是從外部環境,主要從制度上為獨立性提供支持;所謂「內」,就是讓審計獨立性成為注冊會計師的內在精神追求、自覺行動。
1.加強審計制度建設,提高審計獨立性。
第一,平衡審計與被審計方力量,改善審計委託關系。在中國這樣一個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核心的國家裡,想要做到強勢必須賦予其國家級特有的職權,也即自身的獨立性除受經濟基礎的制約外,更需要依靠充分的社會認可度,即社會地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師事務所以普通經濟主體的身份,去駕馭經濟實力強於自己的企業,本身就處於弱勢。建議從事審計簽證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試圖以事業單位的形式出現,以充分代表廣大投資人的利益,運用強勢手段去審核經濟實體,使二者地位發生改變,而且不會在面對來自各方的干預時處於劣勢。也許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改變兩者的地位是及其困難的,那麼我們也可以嘗試去建立一種平衡機制是審計與被審計雙方達到力量平衡。若兩者處在平等的地位上,將更利於審計人員恪盡職守,審計獨立性也就有了保障。
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提高代理效率。代理問題可能會帶來效率損失和較高的代理成本。為了改進委託代理問題帶來的效率損失,委託人可以設計一種機制或合同,能給代理人提供襲擊和動力,使其按有利於委託人的目標努力工作,即提供一個在委託人與代理人之間安排風險、收益和動力的制度。也就是說,把結果在委託人與代理人之間形成最優的分配,由雙方共同承擔經營風險,使代理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標與委託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標相一致,實現兩者的激勵相容。
2.加強獨立意識建設,提高審計獨立性。
第一,加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每一種職業的職業道德都是至關重要的。規范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加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教育,應從學校教育抓起,建立包括學校教育、崗前教育和後續教育的完整的教育體系。在學校教育方面,應把職業道德作為會計專業必修課程,真正重視會計、審計職業道德的教育。在崗前教育方面,可以在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制度中將職業道德內容融人考試內容中進行考核;也可以建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考核機制,對考核不合格者,堅決不予注冊登記和聘用。在後續教育方面,職業道德應該成為注冊會計師終身教育的內容。
第二,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建設。我國頻頻曝光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案,事實上正表明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需提高誠信水平。我國證券審計市場面臨的「誠信危機」,一方面反映了審計師在面臨誘惑時放鬆了對自己的道德約束,另一方面反映了相關監管制度的缺陷。因而要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整體誠信水平,不僅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還要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建設。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應包括三項內容:社會責任、風險控制和客戶理念。注冊會計師最基本的義務是協調資本尋求者和資本提供者的利益沖突,並通過減少資本提供者和資本尋求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保護資本提供者的利益。客戶理念主張注冊會計師應把自己看作是當事人(資本尋求者)的生意合作夥伴,強調以客戶利益為導向,並認為吸引客戶、為客戶提供最大服務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重心。這種企業文化過分強調資本尋求者和注冊會計師自己的經濟利益,忽視投資者和其他報表使用者的相關利益,因而它是和社會責任理念相對立的。
風險控制理念介於上述兩種企業文化之間。它認為注冊會計師是中立的,既不完全偏向於資本提供者,又獨立於資本尋求者,它在注重注冊會計師利益的同時,強調控制獨立性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越接近於客戶至上理念,獨立性風險產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越接近社會責任理念,這種企業文化就越有可能制約獨立性風險的產生。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應著力培養社會責任理念企業文化,強調注冊會計師對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員工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觀。

⑻ 我國審計職業道德中關於審計獨立性的相關規定

審計的獨立性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受外來或內在因素的干擾或影響。具體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處於超脫地位,不參與被審計者的經營活動;審計機關的經濟利益與被審計者經濟活動的成敗不發生關系;審計人員應當與被審計者及主要負責人在經濟上沒有厲害關系;審計人員與被審計者主要負責人之間應當沒有倫理上的親密關系。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亦是如此,就其獨立性而言主要有4個方面的內容。
1 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應獨立於其他職能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互不隸屬,內部審計機構直接向企業高層領導負責,或向企業董事會、監事會負責。
2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只能專職,不能由其他部門人員兼職。企業應當向審計人員適當授權,以便審計人員能在規定的許可權內獨立行使職權。這樣可以使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業務關繫上超脫,不帶偏見,不為部門厲害關系所左右,能夠從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恰當的審計建議,客觀、公正的行使審計監督權。
3 企業內部審計業務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就是實行專職審計監督和服務,不能經辦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業務,只能以獨立的第三者身份進行審計監督和服務。
4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當能夠獨立地制定審計計劃,執行審計程序,取得審計證據,能夠獨立地出具審計報告並在報告中揭露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受任何個人或其他職能部門的指使和干擾,始終獨立、客觀、公正的進行工作。
注會《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審計規范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
A、含義
對於向審計客戶提供的鑒證業務,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鑒證小組成員獨立於該客戶;對於向非審計客戶提供的鑒證業務,如果報告沒有明確限定於指定的使用者使用,則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和鑒證小組成員獨立於該客戶;對於向非審計客戶提供鑒證業務,如果報告明確限定於指定的使用者使用,則要求鑒證小組成員獨立於該客戶,並且會計師事務所不應當在該客戶內有重大的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
B、威脅獨立性的情形
1.經濟利益
2.自我評價
3.關聯關系
4.外界壓力
C、防範措施(具體內容見教材)
1.職業、法律和規章的防範措施
2.鑒證客戶的內部防範措施
3.會計事務所的防範措施(總體措施、具體措施)
D、業務期間
會計師事務所和鑒證小組應當在鑒證業務期間獨立於鑒證客戶。業務期間自鑒證小組開始執行鑒證業務之日起,至出具鑒證報告之日止,除非預期鑒證業務會再度發生。如果鑒證業務會再度發生,鑒證業務期間的結束應以其中一方通知解除專業關系和出具最終鑒證報告二者之中時間孰晚為准。
在審計業務中,業務期間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出具報告的財務報表的期間。
E、特定情況下對獨立性原則的運用
1.經濟利益
2.貸款或擔保
3.與鑒證小組存在密切的經營關系
4.家庭和個人關系
5.與鑒證客戶發生僱傭關系
6.最近曾在鑒證客戶中工作
7.作為鑒證客戶的經理或董事
8.高級職員與鑒證客戶之間在長期聯系
9.向鑒證客戶提供非鑒證業務
專業勝任能力
A、專業勝任能力兩個階段:一是獲取,一是保持
B、對聘請專家的監督和知道意見包括:
1.要求這些人閱讀適當的道德規范
2.要求這些人對道德規范的理解提供書面確認
3.在出現潛在沖突時提供咨詢

我國審計職業道德中關於審計獨立性的相關規定:
http://www.zicpa.org.cn/ManageStipulateInfo.aspx?ID=69b2428d-4919-4e14-84de-5fa2a3dd2a25

我國1992年制訂的《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指出:注冊會計師在從事審計任務時,應在實質上和形式上沒有任何被認為影響獨立、客觀、公正的利益,無論這種利益的實際影響會怎樣。《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也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應當保持實質上的獨立與形式上的獨立。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是密不可分。實質上的獨立是無形的,難以測量的;而形式上的獨立是有形的,可以觀察的。注冊會計師在執業審計時,不僅要保持實質上的獨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獨立。因為實質上的獨立只有當注冊會計師在整個審計過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時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獨立則是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評判的結果。在現實中,即使注冊會計師事實上保持了實質上的獨立,但如果社會公眾認為其偏袒了委託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悖於形式上的獨立,則審計結果再正確也是徒勞的,審計服務也是沒有價值的。因此,形式上獨立是實質上獨立的重要保證,也是社會公眾評價注冊會計師工作,進而決定對注冊會計師信賴與否的標准。

閱讀全文

與貸款和擔保對審計獨立性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人經營貸款怎麼辦理 瀏覽:262
建行手機app貸款安全嗎 瀏覽:797
保單貸款需要哪些資料徵信 瀏覽:863
農村貸款修房子多少利息 瀏覽:487
上海買房貸款政策還貸多少年 瀏覽:865
富士康一年工作可以貸款嗎 瀏覽:223
用房本抵押貸款需要多長時間 瀏覽:4
住房貸款利率2019上浮 瀏覽:84
單身買房貸款擔保人有責任嗎 瀏覽:586
神州買買車貸款還完了怎麼過戶 瀏覽:873
中郵消費金融貸款正在審批中 瀏覽:595
僅憑手機號支付寶能貸款嗎 瀏覽:29
銀行貸款85萬還30年利率多少 瀏覽:537
用余額寶輕松還貸款什麼意思 瀏覽:22
2018年蕪湖市房地產貸款余額 瀏覽:153
手機微信能貸款嗎17歲 瀏覽:621
80萬房子貸款30年利息多少合適 瀏覽:149
光手機號碼可以貸款嗎 瀏覽:317
北京公積金貸款二套房政策 瀏覽:298
農村信用貸款咨詢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