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行存貸比限製取消 對銀行有何影響
6月2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條是刪除了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這標志著中國銀行業實施多年的75%存貸比紅線即將成為歷史。 那麼,存貸比取消對銀行有什麼好的影響? 首先,取消存貸比將會放開銀行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的束縛,主動負債在銀行資金來源中所佔的比重將越來越高,銀行的發展模式不再一成不變,差異化
❷ 央行為什麼要調整存貸款統計口徑
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自2015年起修訂「各項存款」和「各項貸款」統計口徑,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納入「各項存款」統計口徑,將存款類金融機構拆放給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納入「各項貸款」統計口徑。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人民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信用社、農村資金互助社及財務公司。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金融租賃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還包括證券業金融機構、保險業金融機構、交易及結算類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
證券公司存放在商業銀行的客戶交易保證金,按原口徑不計入各項存款,但按新口徑需要計入;還比如,商業銀行拆借給金融租賃公司的資金,按原口徑不計入各項貸款,但按新口徑需要計入。
存貸款統計口徑的修訂主要是基於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逐步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在貨幣的發行和派生過程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作用與企業和個人基本相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和貸款與普通企業和個人的存款、貸款沒有實質區別。因此,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標准,存款類金融機構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往來要計入存款和貸款。
二是保證統計口徑的科學性,准確反映存貸款總量。近年來,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快速發展,它們存放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與普通的單位、個人存款一樣,已經成為存款類金融機構重要的資金來源。為反映這種變化,2011年10月,人民銀行已經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計入廣義貨幣M2。經過這次調整,「各項存款」口徑與廣義貨幣中存款口徑基本一致。
三是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這次統計口徑調整前,受新股發行和存款沖時點等因素影響,季末存款規模和資金價格容易出現大幅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貨幣政策效果。調整後,存貸款統計口徑中已經包含了存款類金融機構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之間大部分的資金往來,因此,資金在這兩部分之間的相互轉移不會引起存款規模和資金價格的大幅波動,由此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
央行初步評估了存貸款統計口徑修訂的影響:
存款准備金方面。按照「387號文」的要求,新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適用的存款准備金率暫定為零。因此,這次存款口徑修訂目前不影響存款准備金的交存。這種做法在國際上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在美國,非個人定期存款、個人儲蓄存款等非交易賬戶,以及一定金額以下的交易性賬戶都屬於法定存款准備金交存范圍,但准備金率都為零。
貨幣供應量方面。由於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已計入廣義貨幣M2,這次統計口徑調整不直接影響貨幣供應量統計。
社會融資規模方面。由於社會融資規模反映的是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不包括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往來。因此,這次統計口徑調整不會直接影響社會融資規模。
利率方面。這次調整後,對新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的存款,利率管理政策保持不變,利率仍然由資金供需雙方按照市場化原則協商確定,不會直接影響市場利率。
總體講,這次統計口徑的調整是為了更加准確地反映全社會存貸款和流動性的實際狀況,也是為了與國際接軌,不應做太多的政策解讀。當然,存貸款口徑調整後是否會對金融機構存貸比造成影響,那要看有關監管機構如何確定存貸比的計算基礎。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存貸款統計口徑修訂是從2015年開始的。剛才發布的2014年數據仍然按照原口徑統計,2月份開始將按新口徑發布2015年度數據,同時我們也會按新口徑回溯2014年數據。
❸ 現在銀行的存貸比例是多少
國家要求一般是75% 但中國銀監會於2009年初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對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良好的中小銀行,允許有條件適當突破存貸比 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是13.32萬億元和11.17萬億元,存貸比為84%,這一數字雖然仍高於銀監會規定的75%上線,但比起3月末的數字已有顯著下降。當時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是11.95萬億和10.53萬億元,存貸比高達88%。
記得採納啊
❹ 貸款余額的存貸比
存貸比是銀行的考核指標之一,即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能超過75%,否則就會違規,並存在很大風險,存款余額與貸款余額之和即為存款總額,存款余額為負債指標,貸款余額為資產指標。
❺ 商業銀行的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 比例不超過75%怎麼理解
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超過75%的意思是:貸款總額與吸收的存款這比要小於75%。比如某銀行總共吸收了1億元存款,則該銀行最多可以放款7500萬元貸款。
「存貸比」應該稱為「貸存比」,是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率。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❻ 存量存貸比和增量存貸比率是什麼意思,不要光說存貸比……
存量存貸比時指銀行所有貸款余額與所有存款余額的比值,增量存貸比是指一個時期內增加的貸款總量與同期增加的存款總量的比值。增量強調的是新增部分,存量是所有量。如,某銀行1-10月份各項存款總額100億,發放貸款總量80億,10月份比年初新增加存款10億、新增加貸款5億,則該銀行存量存貸比為80%,新增存貸比為50%。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
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超過漆5%的意思是:貸款總額與吸收的存款這比要小於漆5%。比如某銀行總共吸收了依億元存款,則該銀行最多可以放款漆500萬元貸款。 「存貸比」應該稱為「貸存比」,是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率。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❽ 銀行存貸比口徑是什麼意思
在放開貸款額度和下調存款准備金之後,控制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最後一道屏障———存貸比指標———也在2010年新年伊始松動。
銀監會正式下發《關於調整部分信貸監管政策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通知》,明確表示,將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適當突破存貸比的限制。
「存貸比」應該稱為「貸存比」,是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率。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❾ 央行釋放7萬億 存貸比是什麼存貸比取消有何影響
准確地說,「存貸比」應稱為「貸存比」,是商業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 2003年修訂的《商業銀行法》保留了該指標,規定不得超過75%,即銀行吸收了100元的存款,只能放出75元的貸款,另外25元必須留存下來,做到「手有餘糧,心裡不慌」。從貨幣政策角度看,存貸比的設立可以防止銀行的放貸沖動,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
存貸比取消又意味著什麼呢?有何影響?
如今,存貸比真的取消了,7萬億信貸資金如約而至,人民幣貶值近2%。
在過去,存貸比是制約銀行信貸的強有力杠桿,也就是說,即使在中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的情況下,銀行體系內資金充裕,有了存貸比的制約,銀行的錢也無法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於是,央媽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降息達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目的,解決實體經濟融資貴的問題;通過降准釋放流動性給實體經濟,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
取消存貸比限制,就是剔除各項存款准備金、備用金,存款的剩餘部分都可用於發放貸款。
存貸比的放開,商業銀行不僅可以減輕吸收存款的壓力,也會促使各商業銀行以更為多元化的方式來籌集資金,採取更加市場化的利率政策調整負債結構,從而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也有利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❿ 調整存貸比會產生哪些影響
這個調整幅度范圍力度都大大小於市場預期和此前的猜測。看來銀監會是謹慎的。從信貸資金盈利性的角度看,存貸比越高越好。從風險控制來說,存貸款比例越低,信貸資金風險越小,存款人存款越安全。
將三農貸款以及小微企業貸款不再納入存貸比考核,這種調整使得商業銀行增加了信貸資金的投放數量,擴大了信貸資金的運用。商業銀行信貸資金使用空間的提升,絕對數量的增加,這種寬信貸政策對支持實體經濟,對當前穩增長都有積極促進作用。
不過存貸比調整也帶來了一個擔憂,那就是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問題。去年後半年的銀行「錢荒」折射出流動性風險越來越大了。這次調整存貸款比例,提升了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空間,必將直接給其流動性風險管理帶來一定壓力。去年的「錢荒」歸根結底還是銀行過度使用資金、短借長用造成的。這是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都必須警惕和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