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18年持牌消費金融貸款余額

18年持牌消費金融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2-08-12 21:32:10

❶ 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發放消費貸款的余額不得超過5倍,超過五倍是不是違規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及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等。由於消費金融公司發放的貸款是無擔保、無抵押貸款,風險相對較高,銀監會因而設立了嚴格的監管標准對於一次到底能貸多少錢,此前出台的相關辦法規定,消費金融公司
向個人發放消費貸款的余額不得超過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按照2008年北京市職工月均工資3726元來計算的話,一次最多隻能貸18630元。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公司目前尚未對貸款上限做出明確規定,但應該暫時不會超過汽車類貸款的下限,差不多3萬元左右。
對於即將開展的這項新業務,該人士表示出充足的信心。他指出,過去一年買房的人群規模龐大,估計今年在家裝消費貸款這一塊公司應該大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消費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也要為付費做好准備。
為了防止過度消費,銀監會此前公布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對於此類貸款的利率做了規定。即每筆貸款將由消費金融公司按借款人的風險等級進行定價,但最高不得超過央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超過一毫一厘即成為法律界定的高利貸。

目前,央行規定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5.31%,六個月為4.86%,一至三年則為5.4%。據上述人士介紹,一般而言,消費類貸款的還款期限最長為兩年。如果按照一年還完款來計算,借消費貸款買一部價值3000元的手機,您為此付給銀行的利息最高可能達到637.2元。

❷ 招聯金融怎麼提前還部分分期

10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的通報》顯示,為促進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經營,現將檢查中發現的招聯金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通報如下:
一、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招聯金融在相關宣傳頁面、營銷話術中,未明確說明展示利率為日利率、月利率還是年利率,「超低利率」「0門檻申請」「全民都可借」「隨借隨還」「想還款可以提前還款」等宣傳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存在誇大、誤導情況。
開甲財經注意到,截至發稿前,招聯金融APP已充分披露借款日利率0.04%、年化利率14.6%,借款1000元總利息80.84元。不過,招聯金融雖然支持提前還款,但依然會向用戶收取違約金,收費標准為還款本金的1%,如還款本金1000元,提前還款違約金為10元。
二、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招聯及金融018年以來與銀行、信託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開展聯合貸款業務,向借款人收取貸款本金1.5%的平台服務費,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共收取相關費用7943.23萬元。在聯合貸款申請及貸後管理中,該公司未向聯合貸客戶提供有別於單獨放貸客戶的額外實質性服務。
開甲財經注意到,據黑貓投訴網友發帖反饋,截至2020年9月28日,招聯金融還在向借款用戶收取「平台服務費」。根據網友上傳的截圖,借款本金14900元,平台服務費223.5元。據此計算,招聯金融向用戶收取的平台服務費剛好是借款本金的1.5%。
三、對合作商管控不力。招聯金融對合作第三方商戶管控的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管控不到位。一是准入審核不嚴格,未深入分析合作公司經營管理情況、財務狀況、行業特點、產品和市場佔有情況等。二是合作規模控制不嚴,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該公司對上海某公司的分期業務合作規模限額為3000萬元,但2019年8月末的實際分期業務合作規模為6000萬元。2019年9月27日,該公司在每日預警報告中給合作公司設置了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但第二日即將合作公司的分期業務合作規模限額從3000萬元上調到7440萬元。三是對風險事件預警分級不審慎,該公司在前述上海某公司狀況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調低預警級別。

四、催收管理不到位。招聯金融存在不當催收行為。如對已明確還款日期的逾期客戶胡某,仍繼續撥出催收電話,對客戶造成騷擾;向客戶劉某工作單位撥打電話,告知其同事關於劉某的逾期信息。
開甲財經注意到,截至2020年10月23日,招聯金融在聚投訴平台共有16462件投訴,投訴內容以暴力催收為主。近日,抖音號「佳明晟法律咨詢」發布短視頻貼圖顯示,招聯金融催收人員冒充公檢法人員,以威脅、恐嚇等形式向借款人發送「最後通牒」、「刑事報案」文件。
針對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的通報,招聯金融回復媒體稱,對於此次監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公司深度反思,第一時間成立專項整改工作小組,全面開啟自查和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整改工作,並不斷將整改向深入推進。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業務穩定,發展狀況良好。此外,公司將把此次檢查作為強化提升消保工作的新起點,不斷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制度及流程,重視每一位用戶的合法權益與服務體驗,將消保和合規工作置於首位,切實落實在經營管理的每個環節,繼續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消費金融服務。
中國聯通2020年半年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招聯金融營業收入約60.23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的46.06億元,上漲30.76%;凈利潤5.78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的7.10億元,減少18.55%。招商銀行半年報披露,招聯金融上半年總資產920.76億元,凈資產99.38億元;截至報告期末,招聯金融貸款規模在持牌消費金融同業中排名第一,資產質量優於同業平均值。
遺憾的是,招商銀行並未披露招聯金融的詳細貸款余額數據。開甲財經注意到,3月31日,招聯金融披露的《2020年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金融債券償債計劃及保障措施專項報告》顯示:截至 2019 年 6 月末,公司已經獲得 165 家金融機構授信,授信總額度為 1803.69 億元,其中股東招商銀行給予招聯金融270 億元的同業授信;公司各項貸款余額 765.93 億元,貸款規模在消費金融公司中位居前列。
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6月末,招聯金融營業收入分別為11.91 億元、41.63 億元、69.56 億元和45.87 億元;凈利潤分別為 3.36 億元、11.89 億元、12.53 億元 及 7.10 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2%、1.24%、1.93%、2.08%,呈連續上漲趨勢;與此同時,招聯金融資產利潤率(ROA)分別為3.56%、3.63%、2.06%、1.91%,呈連續下降趨勢。

❸ 捷信公司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一家平均年化借款利率達31.3%的荷蘭「放貸」公司,於7月15日下午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國是其開展業務的主陣地,截至2019年一季度,來自中國用戶的貸款貢獻比例超過六成。

這家公司名為捷信集團,注冊地在荷蘭,由捷克人皮特·凱爾納於1997年在捷克創立,主要在包括中國、東南亞以及中東歐在內的9個國家提供銷售點貸款(在線下銷售門店提供貸款服務)、現金貸以及循環貸款等產品。它於2007年進入中國,2010年成立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外商獨資持牌機構。


左為皮特·凱爾納,捷信集團創始人和大股東;右為依西·施梅茲,捷信集團CEO

9年間,捷信在中國積累了5030萬名客戶,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8%。2018年,捷信業務收入達39.52億歐元,凈利潤為4.98億歐元。在中國的總貸款為124.4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960.68億元;經營收入達2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96億元。

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是高達上萬起投訴的「黑歷史」。

盡管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持牌機構,但捷信的貸款利息居高不下,通過收取利息、手續費、傭金等,其貸款利率一度超過36%。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其投訴量累計高達10328起,被投訴的主要問題是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典型高利貸」。在其招股書中,也明確稱「過往,我們曾對貸款產品收取超過36%限制的利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來捷信的不良貸款率也逐年上升。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不良貸款率依次為6.1% 、6.9%、8.4%,而同樣持牌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一般不超過2%。

未來,伴隨著越來越強的法律監管,怎樣解決高利率帶來的高壞賬,是捷信需要面對的問題。

1、高收入:放貸1500億收入305億

捷信招股書顯示,其消費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銷售點貸款、現金貸款及循環貸款。現金貸款是捷信最大的業務,2016年底該業務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50.9%,截至2019年3月31日,上升至70.5%;其次是銷售點貸款,截至2019年3月31日佔總額的比例為24.1%。

在經營業績方面,2018年捷信客戶貸款總額為19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509億元。其中,現金貸款和售點貸款各佔比69%和25.5%。其經營收入高達39.5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05億元,比上年增長27%;凈利潤為4.98億歐元,比上年增長81%。2019年一季度,其經營收入為10.23億歐元,凈利潤為1.54億歐元。


捷信提到,經營收入及利潤增長主要由於公司經營所處各國家的未償還貸款余額(尤其是現金貸款)增加;而經營業績影響最大的項目是凈利息收入。招股書中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捷信凈利息收入在2019年一季度、2018年、2017年、2016年占年度經營收入比例分別是88.0%、81.4%、77.4%及76.6%。

從2016年至今,中國是捷信開展業務的主陣地。與其他地域相比,貸款貢獻比例一直處於首位(超過50%)且連年走高,截至2019年一季度該佔比已上升至63.9%。

2007年,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成為中國首批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

2009年8月13日,原銀監會正式發布了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審批工作,捷信當初與中銀消費金融等藉此時機獲得首批頒發的消費金融試點牌照。彼時,捷信中國公司所在地天津濱海新區的管委會主任何樹山曾表示,捷信消費金融公司的建立,標志著濱海新區金融改革試點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使天津成為繼北京、上海和成都之後的第四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27家機構拿到消費金融牌照,其中24家已經開始營業,捷信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外商獨資持牌機構。在這些已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20家有銀行背景,其中城商行背景的有15家,國有大行控股的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背景的2家,台資銀行背景的1家。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稱,盡管捷信屬於外資機構,但根據現有規定,外資不是消費金融牌照頒發的門檻,而且目前也沒有明確不對外資機構頒發消費金融牌照,實際上,後來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有一些有外資股東。

捷信在中國以線下渠道模式而聞名,在華有超過23.9萬個銷售點,覆蓋逾300個城市,雇員人數約5.8萬人。截至2019年3月末,捷信在中國有5030萬名客戶,未償還貸款134億歐元。主要集中於銷售點貸款及現金貸款(包括消費貸款),並開始推出循環貸款。

目前其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28%,在24家中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銷售點貸款未歸還余額排名第一。這也意味著其在新增貸款業務方面頗具優勢。

招股書顯示,2018年其在中國的總貸款為124.4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960.68億;經營收入達2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96億元;收入凈額為1.79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3.82億元。

此前監管對現金貸業務整頓,對捷信在中國區的業務也產生了影響。捷信表示,在中國的總貸款及經營收入於2016-2018年增長,收入凈額於2017年下跌,2018年上半年產生虧損,是因實施多項法律及法規後市場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為應對市場擾動所採取的審慎措施所致。

2、高利率:年化利率超30%,僅手續費年入64億

捷信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銀行及金融機構貸款、客戶存款、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以及聯合貸款安排、資產出售及經紀等輕資本融資模式。從2016年12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捷信有借款或承諾信用額度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數量由35家增加到140多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樣的資金來源成本較高。

較高的資金成本,必然抬升其貸款利息。根據招股書信息,過往,其曾對貸款產品收取超過36%限制的利率。但在中國監管文件之後,其下調有關利息低於36%。自2018年5月30日起,捷信已將其所有產品類型的年化實際利率(包括可選服務費)調整至符合36%上限范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平均年化實際利率下降至31.3%。

這意味著,盡管捷信作為一家持牌正規消費金融機構,但其貸款利率仍然高於現行法律保護的范疇。按照規定,年利率小於24%的借貸屬於國家司法保護范疇。年利率超過36%的借貸利息,超出部分無效。

實際上,除了利息之外,其收入構成中還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招股書中稱,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主要產生自客戶隨發放貸款一同購買的客戶保障計劃及其他服務等附加產品所專區的傭金,以及較小程度上產生自預期貸款的滯納金。

張葉霞稱,這是行業比較常見的收費方式,目前行業絕大部分的貸款類公司收入來源基本可分為利息收入、服務費以及逾期罰金等。在這種收費情況下,名義借款利率確實不能真實反映實際綜合借款利率,需要借款人自行計算。

在2018年其39.52億歐元的經營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就達到8.36億歐元,摺合人民幣64.5億元。在這其中,客戶保障費用收入佔大頭,超過5.5億歐元。


而根據捷信用戶的說法,這些客戶保障費用在放款時以「砍頭息」的方式被扣除,這也是其被用戶詬病的地方之一。

3、高投訴:投訴上萬起,中國貸款不良率達9.7%

2017年,捷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依西·施梅茲在接受采訪時稱,捷信集團70%的客戶都是從未向銀行貸款的首次借款人,捷信中國客戶的平均單筆貸款額度為2500元左右,線上申請的平均額度為1500元左右。而對於之前合作過、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通過交叉銷售,平均額度可達到1.2-1.4萬元。

伴隨著業務的擴張,捷信面臨的投訴也不少。

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投訴量累計高達10328起,問題集中在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稱其為「變相高利貸」。



高利率必然伴隨著高壞賬,捷信也不例外。根據捷信的招股書,其在中國境內的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的4.3%上升至2018年時達到9.7%。


張葉霞表示,根據此前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報來看,其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為3.98%,與其招股書披露的不良貸款率有差異,可能是因為統計口徑的問題。

「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中公布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的公司較少,僅有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和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兩家公布相關數據,與中銀消費金融公司(3.15%)相比,捷信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處於略高的水平。」她稱。

實際上,這一不良率遠高於同期商業銀行的水平。就在今年7月初,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發布會上稱,當前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穩定在2%左右。兩相比較,凸顯捷信的「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的策略。

招股書中也對該壞賬的變化做出解釋。捷信表示,這些壞賬增加主要由於2017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產生的現金貸款賬齡的增長,該等貸款受市場發展導致貸款批次風險增加所影響。此外,還有2018年組合增長速度下跌。

張葉霞認為,相較於其他的消費金融公司,盡管捷信一直在布局線上業務,但其線下業務相對較強,尤其是線下現金貸業務,其擁有諸多裝修、3C等領域的場景。這部分不良率相對較高,捷信所准備的風險計提(即不良貸款覆蓋率)也相對較多。

捷信不良貸款率上升也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招股書顯示,其2016年至2018年總體不良貸款比率分別為6.1%、6.9%、 8.4%,2019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為7.8%。

盡管如此,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的蛋糕已是有目共睹。根據測算,中國消費金融貸款的未償還結余總額預期由2018年12月31日的12550億歐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29550億歐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9%;預期消費金融貸款滲透率於同期由11%增至17%。

但在日趨嚴格的國內金融市場上,捷信的「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還能支撐多久?這是其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❹ 消費金融市場的現狀是什麼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已超9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超過37萬億元。國內有630家銀行,2500家左右的P2P,近9000家小貸公司,近2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螞蟻金服、網路金融等互聯網巨頭。

❺ 持牌網路小貸有哪些

一、招聯好期貸
持牌消費金融招聯金融純信用網路小貸,最高有20萬元的額度,最長能借3年。有借過的老哥表示,好期貸的門檻非常低,只要年滿18周歲,芝麻分600以上,就有機會申請,信用良好,還貸能力強的,在線提交申請系統自動審批放款,當天借錢當天就能到賬的。
二、360借條
持牌消費金融360金融旗下的互聯網純信用小額貸款,最高有20萬元的額度,也是屬於比較好下款的網路小貸,現在了360分對用戶進行評估,分值高的,信用好,還貸能力強的,直接可以由系統審批放款,都不用人工審核的,做到當天申請當天拿錢基本沒問題。
三、安逸花
持牌金融機構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一款循環額度的網路小貸,最高額度5萬,無擔保免抵押,全程線上申請,流程簡單,三分鍾可完成審批和放款,非常靈活方便,適合年輕人資金周轉,不過需要搶到額度才能提現,並且比較看重信用。
四、中郵消費錢包
持牌機構中郵消費金融網路小貸產品,年滿20~60周歲,有穩定工作,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可以在線提交申請,最高可獲得5萬元的授信額度,審批速度非常快,一般當天就能出結果,資信條件越好,還貸能力越強,越容易通過審核。
拓展資料
網貸,外文名是Internet lending,p2p網貸是網路貸款的簡稱,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和商業網路借貸。P2P網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它是互聯網金融(ITFIN)行業中的子類。網貸平台數量在2012年在國內迅速增長,迄今比較活躍的有350家左右,而總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
2019年9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支持在營P2P網貸機構接入徵信系統。

❻ 被櫻花日語騙了,在中銀消費金融公司貸款了3萬多,不還款怎麼樣會不會被抓起來關起來俺打工的沒錢還

我也沒還,我已經兩年了,說是有律師執行單什麼的,我沒看到,法院強制執行?你以為地方法院是他家開的,管個屁,派出所抓人?拜託,這是民事案件,不是刑事案件,派出所才懶得管.我就納悶了,我沒去銀行,沒工作,沒提供任何資料,只提供了身份證復印件,打電話說貸款就貸上了,而且錢打到培訓機構,我連一毛錢都沒看到,請問,這合理合法嗎?他們是騙子,中銀金融消費和培訓機構合夥騙錢,所謂的貸款其實是假的,都是內部操作,上不得檯面,本身違法

❼ 持牌消費金融是什麼意思

持牌消費金融是指經營互聯網消費借款的公司或者機構擁有相應的牌照,屬於合法經營,借款人在這樣的平台借款後必須按時還款,不能出現逾期還款的情況,因為逾期還款後會產生罰息,時間越長產生的罰息越多,後續歸還的負擔會加重。
用戶的借款逾期歸還後,平台會進行催收,常見的催收方法就是撥打借款人電話,會一直催收到用戶歸還。需要注意的是,借款逾期後會被平台上傳至徵信中心,個人正西變不良以後影響各種貸款的辦理,比如車貸或者房貸。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❽ 海爾消費金融靠譜嗎

靠譜。海爾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是由海爾集團創立的消費金融公司,是經銀監會批准開業的正規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是國家擴大消費金融試點范圍後首批獲准成立的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所以說是非常可靠的。海爾消費金融由海爾集團、海爾財務、紅星美凱龍、綠城電商及中國創新支付大型企業集團共同發起成立,擁有消費金融的牌照,是合法正規的持牌金融機構。換句話說,海爾金融不僅有海爾集團、綠城集團等大型商業巨頭公司支撐,而且還會受到銀監會的監管,所以從平台實力來看,海爾金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海爾消費金融依託海爾產業,截至目前海爾消費金融貸款余額破12億,服務超過10萬用戶。
海爾是世界知名品牌,這個金融消費貸的注冊公司如果真的是海爾集團,是可以信任的。海爾金融目前可以為大家提供三種貸款產品,分別是嗨付、夠花和場景分期。它們的情況如下:嗨付可以取現、可以貸款等;夠花主要為年輕白領提供現金貸款,額度可以達到20萬元;場景分期支持大家分期購買傢具、家電、數碼產品等。
目前海爾消費金融開放最高可申請額度是20萬,使用周期最長可分12個月,申請的時候提供個人身份認證和人臉識別,然後其餘提供好個人基礎信息資料就可以的,開放申請的年齡范圍是18-60周歲;其實本身海爾消費金融也是屬於老產品,所以還是值得信賴的。
拓展資料
海爾消費的產品好不好
海爾消費金融目前旗下有嗨付、夠花兩大產品。嗨付可以為18周歲至60周歲之間的人群提供貸款,可以取現,也可以用於商品分期。嗨付額度可以達到20萬元,支持循環使用,日利率0.03%起。夠花主要為18周歲至40周歲的年輕白領用戶提供現金貸款,額度可以達到20萬元,支持循環使用,日利率低至萬分之三。

閱讀全文

與18年持牌消費金融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貸款85萬還30年利率多少 瀏覽:537
用余額寶輕松還貸款什麼意思 瀏覽:22
2018年蕪湖市房地產貸款余額 瀏覽:153
手機微信能貸款嗎17歲 瀏覽:621
80萬房子貸款30年利息多少合適 瀏覽:149
光手機號碼可以貸款嗎 瀏覽:317
北京公積金貸款二套房政策 瀏覽:298
農村信用貸款咨詢 瀏覽:690
北京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000億 瀏覽:614
手機貸款那些容易 瀏覽:324
身份證被拍照能貸款嗎還有手機號碼 瀏覽:184
上海存公積金貸款審核5天 瀏覽:122
抵押貸款沒工作能貸嗎 瀏覽:927
消費金融貸款擔保人 瀏覽:830
上海戶籍配偶公積金提取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566
公務員借了小額貸款利率 瀏覽:463
手機貸款錢款到支付寶還是微信 瀏覽:735
銀行貸款回訪沒有工作 瀏覽:341
15歲怎麼網上貸款嗎 瀏覽:447
蘇州鑫貸貸款公司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