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企業按年利率5%向銀行借款200萬元、銀行要求保留15%的補償性余額、則該項貸款實際利率為多少說明原因謝
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200*5%)/200*(1-15%)=5.88%
因為實際利率就等於你實際支付的利息除以實際借到的款,要支付的利息為200*5%=10(萬元),200萬中有15%為補償性余額,所以實際得到的錢為200*(1-15%)=170(萬元)所以實際利率=10/170=5.88%。
補償性余額其實是銀行降低自身貸款風險的一種做法。但是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
(1)補償性余額求貸款錢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稅率對實際利率的影響
企業向銀行取得的,存在補償性余額長期借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有助於企業減少稅負的作用,故存在補償性余額長期借款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
假設上例中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為25%。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5%*(1-25%)/(1-15%)=4.41%。
❷ 貼現法補償性余額公式
補償性余額實際利率=(借款額×名義利率)÷(借款額-借款額×補償性余額比例)。
貼現法就是折價法,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時借款企業再償還全部本金,實際利率=利息÷(本金-利息)。
收現法是指銀行在收款到期時收取本金和利息的方式,通俗的來說也叫一次還本付息;貼現法是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先將利息扣除後,到期時再歸還本金,通俗點也可以說是先付息後還本。
會計學習技巧
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分析提示:低於正常值,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流動負債合計保守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標准值:1/0.8意義:比流動比率更能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❸ 補償余額對貸款定價的意義
補償性余額是貸款的一個類似價外條件的內容,是銀行要求貸款者在借入貸款的同時按照合同約定在銀行存入一筆活期或低息定期存款(如果貸款1000萬有10%的補償性余額,就要存100萬到銀行去,相當於用1000萬的成本貸了900萬的款)。在其它情況相同時,如果有了補償性余額,相對的名義貸款利率也就相應較低,以保證銀行貸款項目的市場競爭力。
❹ I某企急需資金100萬元現。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為20%企業應貸款才能滿足實際的資金需求
根據題意,應貸款金額為:100÷(1-20%)=125萬元;
企業需要貸款125萬,保留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25萬元後,企業實際可動用的資金正好是100萬,正好能滿足企業的實際資金需求。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補償性余額是什麼意思呢
補償性余額,即企業貸款時,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款額一定百分比計算的最低存款額。
通過補償性余額的留存,從企業角度來講,可以增進其信用意識及積極主動還款意識,提高償債能力,但是也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從銀行角度來講,可以降低風險,補償可能透支的貸款損失。
補償性余額的利率計算:
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
=
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
例:企業採用補償性余額借款1000萬元,名義利率為12%,補償性余額比率為10%。那麼實際企業可以利用的借款額為1000×(1-10%)=900萬元
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
=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
=12%÷(1-10%)
=13.33%
(5)補償性余額求貸款錢擴展閱讀:
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的數量主要受信貸市場競爭的影響。
如果信貸市場供大於求,那麼在簽訂貸款協定時,借款者可能會處於有利的地位,補償性余額可能就較小。反之,借款者就可能不得不接受較高的補償性余額。
從銀行的角度講,補償性余額可以降低貸款風險,補償以後可能遭受的貸款損失。而且,企業在銀行中保持這些低息或無息的存款,增加了銀行從貸款中獲得的實際利息。
從借款企業的角度講,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減少了借款的實際可使用數量。
如果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存款高於企業通常所維持存款水平,則補償性余額條款將提高企業的借款成本。
參考資料:網路-補償性余額
❻ 什麼叫補償余額
補償余額又稱「補償性存款」指貸款銀行要求借款人按借款的一定比例留存銀行的那部分存款。商業銀行在發放信貸額度放款時,大多採用這種補償余額的方法,一般規定補償余額為貸款額度的10%。貸款銀行採用留存補償余額的做法主要出於兩個目的:第一是保證放款的安全;第二是為了補償貸款的費用,如借款人在貸款銀行留存了補償余額,就可不必支付承諾。貸款銀行要求借款人留存補償余額占貸款額度的比例,也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程度而異。一般而論,信用程度較高的借款人,補償余額所佔貸款額度的比例可定得略低些;反之,信用程度較差的借款人,此比例應定得略高一些。
❼ 補償性余額的計算公式
補償性余額計算公式是: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補償性余額是銀行賬戶必須要擁有的最低金額,它是用於抵消銀行在設立貸款時,所需要的成本消費。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的方式不會加劇企業的利息,但是會提高利率,所以企業實際貸款的總額會減少。
補償性余額又稱為最低存款余額,是指企業向銀行借款時,銀行要求借款企業以低息或者無息形式,在銀行中按貸款限額或實際使用額保持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額。最低存款余額一般占借款額的10%左右。
【拓展資料】
補償性余額是貸款發放銀行要求借款企業以低息或者無息的形式,按貸款總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一般為10%至20%)的貸款額存入貸款發放銀行當中。補償性余額有助於銀行降低貸款風險,補償其可能遭受的風險;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企業交付的利息不變,到賬的實際貸款總額減少,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銀行要求的補償性余額的數量主要受信貸市場競爭的影響。如果信貸市場供大於求,那麼在簽訂貸款協定時,借款者可能會處於有利的地位,補償性余額可能就較小;反之,則借款者就可能不得不接受較高的補償性余額。
從貸款人角度來考察,貸款風險是指貸款人在經營貸款業務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貸款風險通常是對貸款人而言的。貸款風險是可以度量的,貸款風險具有可測性,可以通過綜合考察一些因素,在貸款發放之前或之後,測算出貸款本息按期收回的概率。
所謂貸款風險度就是指衡量貸款風險程度大小的尺度,貸款風險度是一個可以測算出來的具體的量化指標,它通常大於零小於1,貸款風險度越大,說明貸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貸款風險度越小,說明貸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大。
企業採用補償性余額借款1000萬元,名義利率為12%,補償性余額比率為10%。那麼實際企業可以利用的借款額為1000×(1-10%)=900萬元,
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
=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比率)
=12%÷(1-10%)
=13.33%
❽ 補償性余額名詞解釋
補償性余額又稱為最低存款余額,是指企業向銀行借款時,銀行要求借款企業以低息或者無息形式,在銀行中按貸款限額或實際使用額保持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額。最低存款余額一般占借款額的10%左右。
拓展資料:
一、通用余額和專用余額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1.來源不同:通用話費余額一般是繳納的現金話費,專用話費余額一般是參加各種優惠營銷活動而獲得的話費;
2.范圍不同:通用話費余額一般可以消費除支付類業務以外的所有費用,包括月租費,市話費、長話費、漫遊費、增值業務費等;專用話費余額只能消費專款賬本指定的一款或多款業務;
3.時效不同:專用話費余額一般設有有效期,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通用話費余額一般不限制有效期。
二、「通用余額」指的手機話費余額,贈送的話費或者預存的話費,就是為專款余額,專款余額是按月分批次返還到通用話費余額中。通用余額這些錢可以用做簡訊費、上網費、話費等,專用余額只能用於某個業務,比如簡訊專用、最低消費專用等。
三、手機話費通常是指電話的預存費用,當話費余額不足時,就會造成停機現象,會導致服務商無法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電話不能使用。有時也指電話消費的費用,故話費泛指預存或消耗的費用。移動、聯通、電信等如果欠費,可以去手機卡運營商的營業廳充值,也可以選擇在在網上充值話費,一般會有0.5-1%的優惠,但不能參加實體店或營業廳的各種活動。
四、手機話費余額怎麼用掉
1.到營業廳辦理話費轉移。可以帶上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營業廳辦理轉移手續,將剩餘的話費轉移到新的手機卡上。
2.可以用來充值虛擬的產品。QQ有很多增值服務是需要費用的,可以開通QQ音樂會員、綠磚、黃磚等。
3.在網上選擇可以用話費支付的商品。有一些平台是可以選擇用話費支付商品費用的,選購一些需要用到的商品購買,這樣就不用浪費錢了。
4.可以將手機卡轉讓給別人。看看周邊朋友誰需要的,可以轉讓出去,然後讓他將余額里的錢返還給你。
5.開通其他的業務。可以辦理開通額外的增值服務,如流量上網套餐,優酷會員,音樂鈴聲等等。
❾ 「補償性余額」是什麼意思
補償性余額,即企業貸款時,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款額一定百分比計算的最低存款額。
通過補償性余額的留存,從企業角度來講,可以增進其信用意識及積極主動還款意識,提高償債能力,但是也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從銀行角度來講,可以降低風險,補償可能透支的貸款損失。
補償性余額的利率計算:
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 名義利率/(1-補償性余額)
(9)補償性余額求貸款錢擴展閱讀:
補償性存款余額
補償性存款余額是商業銀行除向企業收取貸款利息外,還往往要求後者在銀行帳戶中保持一個最低存款余額,這個余額就叫補償性存款余額。它或者同實際貸款總額成正比,或者同信貸限額成正比。
這種補償性存款余額的多少,因銀行和借款企業的不同而各異,但許多銀行要求借款企業至少必須保持相當於信貸限額15%的存款余額。銀行要求借款企業保持補償性借款余額將會提高企業的流動性。銀行在必要時,可以行使法律給予它的補償權,用借款企業的銀行存款余額來償還全部貸款或一部分貸款。
❿ 某企業按年利率8%向銀行借款1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貸款限額10%的補償性余額,該項貸款的實際年利率是
可用額=借款-補償性余額→100-100*10%=90萬
利息=100*8%=8萬
實際年利率=利息/可用額=8/90*100%=8.89%